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锡伯族民歌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6:39:29
...

锡伯族民歌,是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广泛流布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锡伯族人群众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2014年11月,“锡伯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历史渊源

锡伯族民歌历史悠久,早在渔猎文化时期就有民歌产生,如《亚其纳》《蝴蝶舞歌》等一直在民间流传,经历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使锡伯族民歌的种类不断丰富,不仅在锡伯族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生活中熠熠生辉,而且成为展示锡伯族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热烈奔放的十足节奏感,与纯朴动感的演唱相得益彰。

2、艺术特色

内容分类

锡伯族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古代鲜卑族的民歌、渔猎歌、萨满歌、叙事歌、田野歌(情歌)、习俗歌、劝导歌、格言歌、儿歌和新民歌等。古代鲜卑族的民歌在《魏书·乐志》中有《阿干之歌》《真人代歌》等鲜卑民歌记载;古代渔猎歌反映山林文化时期的原始渔猎生活;清代前期的民歌有渔猎歌、萨满歌等,后期有田野歌、习俗歌、叙事歌、格言歌、儿歌等;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歌以用于社会改良的劝导歌和格言歌为主,如《劝学歌》、《老人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歌主要是讴歌新时代、新变化的民歌如《察布查尔好地方》。

曲调歌词

锡伯族民歌有其固定的演唱曲调,但没有固定的歌词,每个演唱者都根据不听众、不同场合即兴演唱。锡伯族民歌特别强调歌词的压韵,每行歌词都要求首、中、尾的压韵,因此也要求演唱者演唱时不但要临场发挥,而且要具有诗歌般的歌词创造能力,这是锡伯族民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3、代表作品

《亚齐娜》是锡伯族古老的民歌。以它欢快优美的曲调,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锡伯族先民在嫩江、松花江畔的原始劳动的情景。

《锡伯族由东北西移时之离乡曲》是一部记叙有实、有据的不朽史诗,尤其是为锡伯人树立坚不可摧的人生观,并代代传颂。

《岁数歌》所唱的是锡伯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惊人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在生活中总结出了一些体现人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思想,《雅其那》锡伯族民歌。“雅其那”在锡伯语里意即“黑土地”,锡伯人西迁的历史是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

4、传承意义

锡伯族民歌一直以来在锡伯族人群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八个牛录,民间涌现出人数众多的民歌传承人如佟李梅、郭笑媚、付玉强等,因此锡伯族民歌传唱、传播、传承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但随着锡伯族语言环境变化,会使用锡伯语人数的减少,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存续空间正在不断萎缩,保护传承锡伯族民歌刻不容缓。

上一篇:朴范信

下一篇:闽剧比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