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旬阳民歌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6:44:11
...

旬阳民歌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地方民歌之一,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1月11日,旬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民族民间音乐史研究认为,现存的大量的传统民歌,多源自明代中叶以后。旬阳虽早在西汉建县,但山大人

稀,地域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并不发达,加之历代的战乱,直至明代中期,这里还“政治不纲、寇盗蔓延、出入充斥、邑井萧条”。如《汉志》所称“火耕水耨,饮食给而不忧冻饿者,盖难言之。”(清乾隆《重修旬阳县志》序)。明清两代,南方和中原各省居民,纷纷向秦巴山区迁徙,是旬阳近代人口发展的基础。移民开发带来了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能够收集到的流传在县境的传统民歌,应当是在明代以后产生和流传于旬阳境内的,更确切地判断,当是清代末期、民国时期流传在旬阳的民歌。新中国建立以后,广大的音乐工作者,重视民间艺术的发掘与保护、搜集与整理。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省地各级音乐工作者曾多次、多人来旬阳采风,收集整理旬阳民歌,特别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全国范围内的民间音乐集成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1年8月结集成册的《旬阳民歌集成》共有七卷,收集各类民歌(包括曲艺和小戏曲)868首,其中34首被《陕西民歌集成卷》收录。为旬阳民歌的传承和创新,保存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我们学习、了解传统民歌,创新和发展旬阳民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艺术特色

基本内容

旬阳民歌品种齐全,形式多样,大体分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四类。

号子在旬阳民歌中数量虽不多,但它反映劳动生活的实用性和表现性都得到了体现,具体有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等。号子节奏整齐、铿锵有力、曲调简朴、情绪激烈、性格豪迈,多采用一唱众合的演唱形式,其势壮观,其情激越,作为音乐的表现形态,把实用性和表现性有机结合起来。

山歌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直畅而*抒发劳动者情感的民歌。旬阳民歌中的山歌又称为“喊调子”,多在砍柴、放牧、种植等劳动中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情等交流情感中演唱,有的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舒展*,多半以*延长音,俗称“吆号子”;有的诙谐风趣、曲调悠扬,被称作“打仗”。旬阳民歌的山歌调子有无词和有词两类,无词山歌纯用衬字衬腔,仿拟自然音响,齐唱时还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部,这类山歌调子悠扬、速度徐缓,多用高腔演唱。

小调在旬阳民歌中数量最多,它曲式结构规整,流传最为广泛,大多为分节歌,有程式化的衬词衬腔,长于叙事,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腻的特点。它们的音乐特点是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意思来。表现手法细腻、简单规整。曲调音域不宽,一般都在一个八度内,衬腔、衬词、方言、方音,特点明显。

风俗歌曲在旬阳民歌中有少量存在,多在酒宴、祭祀等活动中演唱。

基本特征

其一,旬阳民歌歌词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旬阳民歌在反映历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落、多层次的;

其二,旬阳民歌演唱曲调具有南北过渡,兼容并蓄的特征。旬阳民歌属于南北交汇和过渡的色彩区域,加之旬阳明清两朝代移民的因素,旬阳民歌既有荆襄楚调,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晋豫之声,西北的秦陇之风,同时又区别于安康其它县的民歌而自成一体。其曲调以微调式歌曲最多,也有宫调式、商调式等,旋律线条大多平稳简洁、音程以级进式为主,很少跳进,音域一般不超过八度。旬阳民歌在风格和色彩上呈现出多风格、多色彩,南北过渡和兼容并蓄的特征。旬阳民歌的兼容性特征,还表现在它与歌与舞的结合,说与唱的结合上。

3、代表作品

旬阳民歌在反映历代劳动人民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有表现广大农民终年辛苦劳作,却过着贫困交加生活的《长工调》、《受折磨》;有表现汉江船工水上劳动的各类《船工号子》,也有抒发他们对不平等社会制度悲愤控诉的《五更吃酒》;有描写赶山脚夫生活和情感的《桑木扁担》、《想姐想得不耐烦》;也有反映各类手工匠人劳动和情趣的《扯板》、《女娃十顿打》;还有市井小贩、乡村货郎的《卖毛兰》、《卖杂货》、《卖扁食》;有表现多种田野劳动生活的《进竹林》、《放竹排》、《割麦子》、《打桑枣》、《砍黄篙》、《摘花椒》、《打猪草》、《扫稻场》、《采茶》、《打鱼》、《织布》、《纺棉花》、《挑水歌》、《洗衣裳》、《放牛哞》、《放羊调》、《扯葛藤》、《捡干柴》、《锻磨锤》、《开染坊》等等,贴近生活,应有尽有,真可谓“世事皆入调,见景意交融”。当然表达劳动人民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爱情*的情歌在旬阳民歌中是占有相当比重的,有剽悍豪放的青年男子的《想姐想的不耐烦》、《捡干柴》、《桂花岭》、《爱姐白》、《包胡椒》;更有青春萌动的妙龄女子的《劝郎》、《送郎》、《望郎》;有悲叹不幸婚姻的《小寡妇上坟》、《受折磨》;有大胆追求*爱情的《月亮照樵楼》、《萤火虫》、《十恨》、《十写》;《姐家门上一树槐》等,除表达男欢女爱的情歌,还有寄托热爱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神仙调子》、《兰草花》、《白云头》;也有感悟世态炎凉,总结人生经验的《天上星多月不明》、《打秋千》、《一身兰》、《采茶》、《草鞋烂了四条筋》等,有褒扬圣贤英雄,传授历史故事的《小排王》、《倒卷帘》、《绣荷包》、《二十八宿闹昆阳》等。

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歌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产生和流传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革命民歌,在旬阳民歌中也不乏其例:三十年代流传在县境双河、红军一带的红军歌谣《十送红军歌》、《拉壮丁》;解放战争期间流传于汉江沿岸的《八路军来得好》、《妇女参军歌》、《姑娘放哨歌》;土地改革时期的《封建五千年》、《旧社会活闫王》、《妇女受苦歌》;*地代,兴修水利的《水库歌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革命、生产和生活,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旬阳民歌内容和题材的丰富性,为我们了解旬阳的过去,展现旬阳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文化的窗口。

4、传承意义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旬阳民歌,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究汉水文化和陕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