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繁昌民歌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21:52:29
...

繁昌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汉族民歌。繁昌民歌内容广泛,曲调丰富,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近似口语而毫无匠气;曲调清新、流畅、淡雅、无饰,可谓随口曲子自来腔。繁昌民歌种类繁多,有秧歌、山歌、号子、小调、门歌、儿歌和风俗礼仪类的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说唱、领唱等。是中国汉族民间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历史渊源

繁昌民歌是中国汉族民间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繁昌民歌起源时间无从考证,最早有记载的是14-20世纪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相对稳定,人口繁衍不断增多,为繁昌民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当时民歌非常盛行。明代繁昌知县宋棠:“九月将临衣未授,千家砧杵动吴歌”,清代繁昌知县梁延年:“此处白云岩岫好,采樵人唱夕阳归”。繁昌地处“吴头楚尾”,是吴楚文化交融之地,繁昌民歌当然称之“吴歌”,从可见当时繁昌民歌的兴盛。

2、地域特点


繁昌民歌

繁昌县位于皖江南岸,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境内丘陵起伏,河网密布。正是这方水土孕育了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的繁昌民歌。繁昌按地貌特征来划分,一部分是山区,如:孙村、峨山、赤沙等地;一部分为圩区,如:中沟、三山、峨桥、高安、新港等地;一部分为洲区,如:保定、小洲等地。

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不同,唱出的汉族民歌韵味也不一样。在平铺、新林一带,有大量太平天国后从湖北随州、应山、孝感等地迁徙来的移民,所以这一带的民歌带有明显的湖北花鼓调的韵味。保定、小洲是清末民初长江变迁后形成的洲地,居民绝大多数是来自江北无为等地,所以这里的民歌雄浑舒缓,江北特色浓厚。黄浒、赤沙、孙村等地靠近铜陵,反映在民歌上也有铜陵方言的腔调,中沟、峨桥、浮山、三山一带保大圩地区,是正宗的繁昌方言区,这里的民歌富有江南汉族水乡文化风味。

3、表现形式

繁昌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秧歌、山歌、号子、小调、门歌、儿歌和风俗礼仪类的民歌,经过整理的总数约200余首,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说唱、领唱等,其中对唱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演唱,有时是一人唱众人和,气氛热烈,非常热闹。

秧歌,又称耘田歌,是该县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种民歌,主要是农民从事耘田之类的劳动时所唱,由于地域广阔,繁昌各地的耘田歌曲调不下数十种。平铺、新林一带和南陵县一河之隔,这里的耘田歌,既有南陵圩区辽阔、高亢的特色,又有繁昌山区悠扬、婉转的韵味。小洲、保定一带大多是无为移民,这里耘田歌揉合了无为、繁昌两地的特色,腔调缓慢高昂,既有北方风味,又有南方特色。中沟、横山、峨桥、浮山一带圩区,耘田歌花音较少,格调统一,高亢、清越、悠长,水乡韵味较浓。

号子,是人们劳动时协调动作、振奋精神所唱。繁昌流行的有“舂米号子”、“车水号子”、“打夯号子”、“打硪号子”等,这类民歌曲调简洁,节奏感强。如“打夯号子”,又称“打牛号子”,“夯”或“牛”是一种石制的压实地基的工具,一般小夯四人一组,大夯八人一组,一边打一边唱。三山、荻港一带沿江地区曲调简单粗犷,节奏强,领唱一句和唱一句;以孙村为代表的山区一带唱腔变化较多,平铺、新林等沿漳河地区则曲调轻快委婉。

山歌,俗称“对山歌”,最主要的是“牛歌”,即牧童在放牛时所唱。繁昌许多地方的牧童有成群对歌比胜的习惯,大多是轮流对唱或逐句轮唱,也有一人领众人和。繁昌民歌中的山歌一般是山区花腔较多,圩区次之,山区细腻婉转,圩区粗犷开阔。

小调,在劳动休息、乘凉、串门、聚会等各种场合都可演唱,不仅形式多样,曲调也丰富多彩,群众用以抒发情绪,表达意愿,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强。门歌,又称“春歌”,大多是在春节期间走门串户所唱,一般有固定曲调,唱词大多凭演唱者的技巧,触景生情,见物唱物。儿歌,一般是儿童游戏时所唱,知识性和趣味性比较强。在风俗礼仪类民歌中,划龙船歌影响比较大,繁昌过去划龙船之风很盛,在举行划龙船比赛时,每条船上的鼓手领唱,桡手和唱,歌声雄浑高昂,此起彼落,场面壮观。

4、代表作品


繁昌民歌

繁昌民歌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类民歌涉及一年四季的各种农活;生活类民歌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爱和膜拜,对先祖业绩的讴歌和崇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人生问题的感叹和礼赞;爱情类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健康纯朴的恋爱观,有的表现对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反抗,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从具体内容来看,有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歌颂,这类民歌都是解放后创作流传的。如:《中国有了*》、《我老奶活了七十五》、《耘田新歌》等,其中《耘田新歌》被收入《战地新歌》第五集,并曾在*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中教唱,影响遍及全国。有揭露封建剥削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充满苦难的《长工短工打不得》、《不做人家看牛郎》、《镰刀磨得像镜子》等。有的反映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养媳妇》、《瞌睡歌》等。有带知识性、趣味性及生活技术内容,表现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十月花名》、《二十四节》、《十二月绣荷包》等。有反映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企求美好生活的《打夯号子》、《车水号子》、《舂米号子》等。

爱情类的情歌在繁昌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数量上约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韵味悠长,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情歌类民歌有的比较短小,如《小星出山一盏灯》、《送晚茶》、《姐在房中长相望》、《望郎》等,有的则具有叙事性质,唱词长,有故事情节,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风筝误》等,这类民歌一般在夏夜乘凉或冬晚串门时唱,不少还带有表演色彩,是繁昌民歌中的“大戏”。当然,这类民歌也夹杂少量格调不高的唱词,解放后曾得到修改和完善。

5、传承情况

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昌老民歌手年事已高,不少已经离世,新歌手后继无人。45岁以下没有人会唱繁昌民歌,有人甚至不知道还有繁昌民歌,会唱繁昌民歌的都在60岁以上,许多年轻人对原生态的民歌没有兴趣,繁昌民歌正濒临失传的危险。

造成繁昌民歌尴尬局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变,繁昌民歌赖依生存的土壤产生了变化。过去常见的车水、打夯、耘田等农活和夏夜乘凉的习俗基本上消失了,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一些老弱,青壮年要么在企业上班,要么去外地打工。据多年从事繁昌民歌收集和研究的杨有贡老人介绍,在民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小孩很小就开始接触一些儿歌,稍大后放牛又学对山歌,干农活以后又学唱秧歌,学民歌、唱民歌蔚然成风。可惜现今繁昌民歌这样坚实的群众基础早已不复存在。

二是现代传媒手段让人们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呈多元化。由于广播、电视、网络的日益普及,当代流行音乐已深入社会的角角落落,流行音乐中张扬个性、任意渲泄自我情感的表现方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唱民歌、闹花灯之类的文艺形式,有人甚至认为,繁昌民歌受青睐是当时文化生活极其贫乏造成的,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原生态的民歌土气、粗劣,已经落后于时代,淘汰当属必然。

6、保护措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终于当家做主,繁昌民歌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走集体化道路,让一家一户耕作的农民,转变为互助组、农业社、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这种劳动形式为繁昌民歌的创作、演唱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繁昌民歌步入历史上最鼎盛的辉煌时期,一首首民歌应运而生。在党的“双百”文艺方针指导下,从1952年起,杨有贡、郭珍仁、黄定民、刘西霖等一批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访老问少,收集、整理、挖掘出了一大批优秀民歌,1955年至1956年油印汇编成《繁昌民歌集》,1959年又编辑出版《繁昌民歌选》。这时,由于有专业文化工作者的介入,使得民间口头创作的民歌在唱词、曲调上都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演唱方面在保留原始、淳朴风格的同时,技巧上有了更大的提高,艺术品位的提升,让繁昌民歌由乡村田野登上了城市演出舞台。1953年到1956年,繁昌每年春节都要举办一次以民歌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1960年原芜湖地区文艺汇演,繁昌民歌曾与当涂、徽州民歌各得一面红旗。当时新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艺选辑》,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安徽歌谣选》、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安徽民歌》、《安徽民歌辑》都收录了许多繁昌民歌,使繁昌有了“民歌之乡”的美誉。2006年,繁昌县成立了“繁昌县文化研究会”,繁昌民歌是其研究的一个主项目。繁昌民歌《小星出山一盏灯》经改编后,成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台的开播曲。“舂米号子”入选全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课书,“耘田新歌”曾在*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进行教唱,并入选《战地新歌》第五集。

尽管由于时代发展,人们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对繁昌民歌的传承有较大的影响,但繁昌县在繁昌民歌的抢救和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繁昌县还制定长期的保护计划,包括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繁昌民歌,建立繁昌民歌声、像、文字资料库,建立民歌示范基地,举办民歌汇演,培养民歌新人。

上一篇:口苦

下一篇:北岩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