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鹿角藤
藤本,长达20米。小枝皮孔不明显,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33厘米,宽7-20厘米,先端圆或骤尖,基部宽楔形或圆,下面被短柔毛,侧脉9-12对,*行,斜上升;叶柄长1.5-5厘米。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具花15朵;小苞片披针形,先端尖,长约1毫米,花萼长约1.1厘米,裂至基部,裂片窄卵形,镊合状排列,被微柔毛;花冠淡红色,裂片倒卵形或倒三角形,长3.5-4厘米,宽3.5-4.3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约7厘米,中部膨大,上部内面密被短柔毛;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花丝被微柔毛;花盘环状,顶端浅裂,较子房短;子房无毛,花柱顶端被微柔毛。菩莫果圆柱形,无毛,长约34厘米,径1.2厘米。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中文学名:漾濞鹿角藤
拉丁学名:ChonemorphagriffithiiHook.f.
拼音:yangbilujiaote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龙胆目
科:夹竹桃科
属:鹿角藤属
1、形态特征
株:藤本,长达20米。
枝:小枝皮孔不明显,被黄褐色短柔毛。
叶: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33厘米,宽7-20厘米,先端圆或骤尖,基部宽楔形或圆,下面被短柔毛,侧脉9-12对,*行,斜上升;叶柄长1.5-5厘米。
花: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具花15朵;小苞片披针形,先端尖,长约1毫米,花萼长约1.1厘米,裂至基部,裂片窄卵形,镊合状排列,被微柔毛;花冠淡红色,裂片倒卵形或倒三角形,长3.5-4厘米,宽3.5-4.3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约7厘米,中部膨大,上部内面密被短柔毛;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花丝被微柔毛;花盘环状,顶端浅裂,较子房短;子房无毛,花柱顶端被微柔毛。
果:菩莫果圆柱形,无毛,长约34厘米,径1.2厘米。
藤本,长达20米。小枝皮孔不明显,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33厘米,宽7-20厘米,先端圆或骤尖,基部宽楔形或圆,下面被短柔毛,侧脉9-12对,*行,斜上升;叶柄长1.5-5厘米。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具花15朵;小苞片披针形,先端尖,长约1毫米,花萼长约1.1厘米,裂至基部,裂片窄卵形,镊合状排列,被微柔毛;花冠淡红色,裂片倒卵形或倒三角形,长3.5-4厘米,宽3.5-4.3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约7厘米,中部膨大,上部内面密被短柔毛;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花丝被微柔毛;花盘环状,顶端浅裂,较子房短;子房无毛,花柱顶端被微柔毛。菩莫果圆柱形,无毛,长约34厘米,径1.2厘米。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2、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尼泊尔、缅甸及泰国
产地:*东部及云南
生境:山地密林中及潮湿山谷
海拔:900-1600米
3、功能用途
功用:茎供药用,云南民间用治风湿及骨折
4、分类文献
ChonemorphagriffithiiHook.f.Fl.Brit.Ind.3:662.1882;Chatt.inKewBull.1947:49.194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