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觉县
贡觉县位于*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部。总面积6323.11平方千米。东与四川境内白玉、巴塘县隔江相望,南连芒康和川藏南线(国道318线)198公里,西邻察雅、昌都,北接江达和川藏公路(国道317线)79公里,西经昌都(254公里)至拉萨1374公里,东越金沙江、康定至成都1196公里。1959年10月1日贡觉县人民*成立,1966年底县驻地由莫洛村迁至喀沙。
中文名称:贡觉县
外文名称:Gonjo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自治区昌都市
地理位置:昌都市东部
下辖地区:莫洛镇、相皮乡、哈加乡等
*驻地:莫洛镇
电话区号:0895
邮政区码:854200
代码:542123
车牌代码:藏B
方言:藏语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1、历史沿革
贡觉,藏语意为“佛地”,“贡”活佛在“觉”地方定居。
*改革前,贡觉分为贡觉宗和三岩宗,属昌都28宗之列。1956年划归江达中心县领导。1959年10月1日贡觉宗和三岩宗合并成立贡觉县,1966年底县驻地由莫洛村迁至喀沙。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贡觉县为昌都市辖县。县府现驻莫洛镇。
2、行政区划
贡觉县辖1个镇、11个乡:莫洛镇、敏都乡、则巴乡、罗麦乡、沙东乡、克日乡、木协乡、阿旺乡、拉妥乡、雄松乡、哈加乡、相皮乡。共有160个行政村。
3、自然地理
贡觉县
贡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唐古拉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西岸,位于东经97°51'43″至98°58'53″,北纬30°11'58″至30°15'55″之间,全县幅员面积6268.33平方公里。东与四川境内白玉、巴塘县隔江相望,南连芒康和川藏南线(国道318线)198公里,西邻察雅、昌都,北接江达和川藏公路(国道317线)79公里,西经昌都(254公里)至拉萨1374公里,东越金沙江、康定至成都1196公里。
地势地貌
贡觉县属东南三江流域的横断山峡谷区。群山连绵,山高峰锐,谷深坡陡,丘原交错,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步,高山、森林、草原并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低海拔2570米,最高海拔5443米。平均海拔4021米。地貌大体可分为东南峡谷区,西部河流区和西南谷原区。
气候
贡觉县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最高海拔5025米,最低海拔2570米,县城莫洛镇海拔3640米。受纬度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年平均气温6.5℃,七月份平均气温14.6℃,日平均气温O℃以上将续245天,无霜期85天,年平均降雨量480毫米;全年日照约为2100小时。整个气候有五个特点:一是气温偏低,年差小,春季相连,冬季较长;二是降雨量偏少,水热同季,旱雨分明;三是土温低于气温,冻土时间长;四是晴天,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五是立体气候显著,灾害性天气较多。
水文
贡觉县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常年性大小河流二十余条,全县大小湖泊46个,水塘96座,蓄水8万立方米,引水渠450条,可灌耕地3.21万亩,保灌28500亩。
4、资源
矿产资源
贡觉县地处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的中心地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4年,已查明的有岩金、盐、煤、铜、铅、锌、钼、云母等多金属矿藏,尤以盐、煤、铜储藏量较大,已经进行勘探的有铅锌、煤、铜等矿藏。
贡觉县
境内动物种类繁多,兽类有5目12科35种;鸟类有8目14科37种;爬行类有2目3科4种;两栖类有1科1种;还有鱼类2目5科10属,类群复杂,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豹、鹿、白鹤、金雕、黑颈鹤、贝母鸡。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林麝、黑熊、马熊、水狸、马鹿、盘羊、岩羊、藏酉猴、棕熊、草狐狸、豺、猞猁、锦鸡、藏马鸡、雪鸡、鹦鹉、高山秃鹫。
植物资源
贡觉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土壤类型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丰富,群落组成复杂。椐1987年农业土地资源调查,共有30科101属213个种,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17.3%;其次是禾本科占15.5%,莎草科占6.2%。单科单属单种植物仅有3种。
5、人口
2003年底,贡觉县总人口428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4人;其中农业人口4971户,33970人;牧业人口1053户7175人,;在农牧业总人口*有劳动力15917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38.69%;总人口中藏族占比例较大,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仅有少数比例。
6、经济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4953万元,比上年增长88.2%;农村经济总收入10425.42万元,比上年增长22.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收入6912.99万元,第二产业实现收入1009.92万元,第三产业实现收入2502.51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0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5元,其中现金收入1160元。
贡觉县
全县播种面积57428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00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600亩,豆类播种2000亩,试播玉米20亩,油菜播种8100亩,蔬菜播种500亩,饲料作物播种3900亩。良种推广面积45000亩,良种覆盖率达85%。粮食总产量2620万斤,比上年增长120万斤,油菜籽总产量82.7万斤。各类牲畜2003年末存栏数26.2万头(只、匹),出栏76384头(只、匹),综合出栏率为27.7%,综合商品率为47%。肉类总产量0.312万吨,奶类总产量0.41万吨,皮张产量7.1万张,毛绒产量103.36吨。
“天保”及林业生产
2001年该县主动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了天然林保护面积21.2万公顷,加大了森林管护力度,坚决遏制了乱砍滥伐行为。十多年来,全县境内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2003年又完成了全县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根据国家的安排和大力支持,从2001年起开展了“天保”生态安置工程,三年来采取异地、就地搬迁安置818户,5140人,有效地改善了沿江水土保持环境。结合生态搬迁工程,还在三岩片区沿江地区大力开展农产品结构调整,广泛种植经济林木,如今桃子、苹果、梨等水果已开始挂果。多年来全县人民积极开展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了迹地更新1050亩,成片造林840亩,四旁义务植树3.15万株,封山育林16000亩。在县城附近营造生态公益林1055亩。仅2003年、2004年两年,全县*职工就在县城附近马曲河沿岸集中成片植树达13.3万株。
财税和金融工作
通过采取增收节支措施,初步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和*采购制度,2003年度全县财政收入完成303万元,比上年增长77万元;税收完成250万元,比上年增长90万元。金融信贷在保证重点发展资金需要,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以实物信贷等多种形式,努力为”三农”服务。2003年度县农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486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835万元,其中农业贷款2734万元。货币净投放42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3万元。
7、社会事业
教育
五年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发展教育事业,顺利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一是先后制订出台了《贡觉县2004年扫盲工作实施方案》、《贡觉县人民*关于“两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2007年实现“普九”的决定》、《贡觉县捐资助学倡议书》等十一项办法措施,强化和落实乡村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责任制;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县已有各类学校43所,教师达到37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251人。五年来,全县共培养小学毕业生3591人,初中生1341人,48名学生升入内地*班。四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到2007年,小学在校生达4631人,入学率达98.27%;中学在校生达2083人,入学率达90.68%,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目标。
文化
坚持“双百”和“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工作方针。五年来,一是加强对“村村通”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收听、收看节目;县*自筹资金49万元,更新了县电视台的设备,为自办台节目提供硬件保障。全县共安装“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18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8.57%以上,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6.08%以上。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开通电视频道18个,用户587户,每天24小时播放。二是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通夏寺、卓珍寺分别列入自治区级、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经常组织开展对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四是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在贡觉电视台自办节目中播出《永远的丰碑》、《*和平解放40周年大庆宣传报道专题片》。五是成功举办首届三岩文化艺术节,先后联系5个内地艺术团来我县演出,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
贡觉县现代卫生事业开创于1954年,卫生机构从无到有,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基础设施逐年改善,至2007年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西医、中医和藏医事业同步发展。2003-2007年间,共完成9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住院楼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73.01万元,总建筑面积达5177平方米,配套发放31种办公、医疗设备。截至2007年,全县有县人民医院1所,县藏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2所,医疗机构都配备了基本的医疗卫生设备,基本能满足日常医疗就诊的需要。
社会保障
2007年,贡觉县开办了民族手工业、绘画、建筑业(泥工、钢筋工、木工等)第5期培训,参加培训272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57人次,农牧民215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66人(含公益性岗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77人,从业人员为1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登记率为3.75%。2007年度全县收缴养老保险金414076元。失业保险金收缴198125元。医疗保险金收缴2794092元。生育保险金收缴62511元。工伤保险金收缴3700元。
8、旅游资源
唐夏寺
昌都地区萨迦派的早期寺庙,距贡觉县城30公里。据史料记载,唐夏寺是由后弘期高僧噶顿普布瓦于1096年创建的,他先后到卫藏和印度学经,曾拜阿底峡为师。后至阿里,卫藏传法。53岁时返回老家,创建唐夏寺。如今寺内珍藏有许久珍贵文物。有八思巴馈赠的神像。大明永乐年间的宗教法具。用羊毛丝编织的唐卡相传还有格萨尔王使用过的宝剑等。唐夏寺是一处具有独特宗教文化色彩的寺庙。
贡觉石棺墓
石棺墓,即石板墓,板岩葬。贡觉石棺墓位于贡觉县城北一公里处。1978年1979年,*自治区文管会、地区文化局先后两次在贡觉相皮乡对相皮墓地进行了调查与复查。这是一处“战国西汉晚期”的遗址,即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初叶,其年代距今约2200多年。相皮墓地曾经发觉出大批石棺、陶器、人骨等文物。1979年调查时见到的是一具残棺,为石板拼成,长方形,长方1—1.2米,宽0.4-0.6米,高0.5.1986年又出土了陶器4件,包括陶罐等器形,均为夹砂黑石棺墓与川*区石棺在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表明藏东,川西在文化联系上的密切,也说明康区历史在*或藏族历史上有其特殊性。该墓葬的发掘清理扩大了“石棺葬文化”墓葬的分布范围,为建立*古代文化的考古序列提供了实物佐证,有较高的科研考古价值。
金沙江克日段风光
金沙江(Chin-shaRiver)是中国长江的上游,译作Chin-shaChiang、JinshaJiang、KinshaKiang。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於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峡,虎跳峡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5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峡谷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