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青阳农民画

科普小知识2022-09-13 12:21:03
...

青阳农民画是安徽省青阳县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有别于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安徽萧县农民画,它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以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著称于世。

1、起源


青阳农民画

青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腹地,古来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于此,酬唱答和,挥毫泼墨,文化积淀深厚,史有“诗文之地、书画之乡”美称。据《青阳县志》载,明、清时期,邑人林恒山等人,以画交友,甚是热和。到了清代,乡村出现了书画爱好者群体。同治年间,乡人张家顺等组织民间画社,广交雅士,书画相习,乡民求画者也是纷纷不断。到了上世纪70年代,县内崛起一批农民书画家如:张平安、吴秀玉、罗国良、李八寿、许正强等,他们的画,不仅为当地百姓所喜爱,且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不少作品在市、省及全国展览中获奖。

1982年5月,全省农村美术工作座谈会在青阳召开,促进了青阳农民画的发展。在1983年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中,青阳农民张平安创作的《山村养鱼》获三等奖,吴秀玉《大水之年》获二等奖。之后,全县农民书画爱好者发展达百人之多,时有作品在市、省、*报刊发表,影响波及省内外。

2、兴起因缘

如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样,青阳农民画的兴起,与当时青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据《青阳县志》的记载,青阳农民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明中后期的林恒山,说他专画事,且喜以画交友,可见明中后期青阳乡村已经出现了农民画。考究其原因,约略有三:一是以文化圈而论,青阳应属徽文化圈,日常文化(如饮食、家居、教育等)中的徽传统深厚,诗书传家的流风遗韵深入人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促进和浓厚了乡村的艺术氛围。如青阳民居属徽派建筑,以灰白为主调,重雕饰,外墙多壁画,厅堂多字画,有条件的还多有“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于是乡村中的工匠,大都能画能刻,这些人很大一部分便成为了乡村画家也即是农民画家。二是青阳旧属“千载诗人地”的池州,境内有佛教圣地九华山,骚人墨客往来其间,因而地方文化资源浑厚,这对农民画兴起的影响不可谓小;尤其是到了明中后期,政治黑暗,阉党专权,社会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围绕权力中心展开的藩王之间、藩王与皇室之间的斗争,使社会动乱频仍;人人自危的现实,便使一些士人远离祸乱而避身僻远。于是青山绿水又安宁的青阳,便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这些士人的落户或滞留,客观上增添了青阳书画艺术的资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画艺术在乡村的传播。三是青阳盛产粮棉、蚕桑、竹木柴炭,民风淳朴,地域经济相对富庶,这为艺术的产生准备了优裕的经济基础。比如青阳乡村素重礼仪,每有寿诞、婚庆、造屋等庆典,乡民多喜以书画等致贺恭禧,这种习俗使乡民们多向近乡邻村的画家求画索书,这无疑为农民画和农民画家提供了很好的市场资源。

3、发展历程

青阳农民画的历史,约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明清年间。明中后期的青阳邑人林恒山,喜以画交友,于是乡村中有些文化或者喜好画画的人,便以画互相往来参研,这应该是青阳农民画兴起的肇始。青阳农民画的第一次兴盛则当在清同治年间。邑人张家顺不仅性喜习画,并且还领头组织起了民间画社,于是画友们时或书画相习,所谓“奇画共欣赏,疑处相与析”,画艺相与长进。晚清以至民国,随着社会的战乱不安,乡村画家不再那么有兴致去画画研习,本来就不是那么组织紧密的民间画社便开始零落解体。

第二个时期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时期“诗画上墙”的运动,虽然是“夸化风”的产物,但诗画上墙在客观上使农民画在广大乡村又一次流转成风,使农民画家和不是农民身份却画着农民画的“土画家”们,有了风云际会的机会。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到处一片“红海洋”,墙壁宣传画触目皆是,于是农村中的“土画家”、回乡和下乡的“知青”,便有一些人不得不当起“红色画者”。而且,这种普及型的“墙壁画”,这种人人都能当画家的风气,会深深影响过这一时期的青阳城乡的青少年。

第三个时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可称之为复兴期。这个时期应该从1974年当时的省革委会文化局,为庆祝建国二十五周年搞的一次“芜湖、青阳、阜阳三县农民画展览”算起。这次展览的结果和影响,鉴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青阳农民画恐怕也逃不掉“三突出”的紧箍咒,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画的,但因为是“农民画展览”,所以对农民画形式的肯定,于后来农民画的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的县文化局长饶根恕、县文化馆长周韧,出于对地方文化的珍爱和保护,带着一班人对本县的农民画进行考察调研,开始了对农民画的研究、发掘和保护,以办培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一批农民画作者,这批画家后来基本上成了青阳农民画的骨干。能成为青阳农民画第三个时期标志的,还应该从1982年5月为迎接全国第三届农民画展览、省文联省文化局在青阳召开的全省农村美术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对青阳农民画的复兴和崛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青阳的农民画家觉得自己的画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和赏识,在这样的鼓励和鞭策下,最终在1983年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中,吴秀玉创作的《大水之年》、张平安创作的《山村养鱼》在大展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农民画家们的小试牛刀,让青阳农民画终于一鹤冲天。


青阳农民画

第四个时期是新世纪的当下,应是青阳农民画的振兴时期。

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短暂时期的复兴,青阳农民画很快遭遇到了上个世纪末的转型期社会浮躁与物欲泛滥的冲击,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农民画家中不少人无奈地放下了自己的画笔,走进了打工人流,少数年龄较大留守下来的画家,也无法集中心气神去专攻自己的农民画创作。农民画的这种处境,很快引起了县委、县*的高度重视,振兴农民画提到了*议事日程,青阳县委宣传部和青阳文化局、青阳文联、青阳文化馆的同志们,为农民画振兴采取了一整套措施:农民画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投入数百万元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画展大厅,举办了第三届青阳农民书画展览,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同志们还组织农民画家研习创作,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创作中的困难,现正为筹办第四届农民画展而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他们还准备投入巨资,建设农民画艺术档案馆,成立青阳农民画研究会和农民画培训中心,把振兴农民画列进了青阳县文化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4、艺术性征

作为与中国文人画(国画)相对的一种画种,农民画应该更具世俗性和本土性。世俗性特质,规定了农民画的内容与乡村农耕时代原始神话、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息息相关;本土性特质使农民画有着浓烈的皖南徽文化特征。

青阳农民画在审美意蕴上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和肯定。青阳农民画和所有农民画一样,作品均以再现日常生活、乡村场景为主。二是对未来的理想和憧憬。这类作品多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喜庆吉祥景象。三是对宗教信仰的崇拜与敬畏,构图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宗教(主要是佛教)神话,如惩恶劝善、菩萨渡世、神仙点化……这一类农民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体现中华民族历史和民族性格的题材故事,这些画面里透露出中国农民世代信守的朴素价值观和认同感。

从审美形式上来研究青阳农民画,她所具有的活泼、明朗、鲜明的风格,大大加强了题材内蕴的表达和呈现。这首先表现在构图的饱满充实上。农民画不似文人画那样以黑白或青绿为基本元素,也不刻意追求气韵、虚实,往往线条密集、色块浓艳,给人以真实、强烈、稳定的视觉冲击。例如张平安的《苧麻丰收》,画面上晾晒在竹竿上雪白的麻丝,如静静倾泻而下的瀑布,占据了整个画面,穿红着绿的男女劳作其间,与徽派民居青灰屋面形成了强烈的辉映。其次是寓柔美于质感之中,相比于国画的灵动飘逸,农民画的线条显得很实,但因为摹拟对象的丰富细腻,比物赋形的线条便柔美如飞天壁画中飘逸的线条;例如作品《葡萄丰收》里,满纸的葡萄藤蔓纵横勾连,藤叶铺展于藤蔓之间,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紫葡萄布满画面,装满葡萄的金黄色箩筐组成一个“乐”字,作品中的线条有意为之而能浑化无迹,寓浪漫于摹物赋形的写实之中。三是着色丰富灿烂,秾而不腻,杂而不乱,画面绚丽,视觉效果强烈。孙根生的作品《二月》中,为了表现新春佳节里农村的欢乐、热闹,画面于多种色彩杂呈中突出了渲染欢乐的红色。四是农民画能兼收并蓄,吸纳其他画种的艺术长处化入其中,青阳农民画中既融化了西方油画的浑厚笃实,也吸纳了速写的重线条长处,既能有工笔画的细微毕现,也能如漫画将对象特征予以夸张,既有版画的简淡强烈,也有水粉画的鲜丽,既能有剪纸画的寓灵动于朴拙,也具有宣传画的直率。如沈杨林的《垛草》,画家运用了漫画的夸张,将草把的锯齿状特征凸现出来,而扔在空中的橙黄色草把,与大树同高的橙黄色草垛,又在黑色的背景下,恰如一帧精致的剪纸画,而整个画面色块厚重,又给了读者一种油画般强烈的视觉快感。青阳农民画就这样通过丰富的艺术语言,完美精致地表达出了农民画家对乡村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三矿工酒庄

下一篇:姜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