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棒棒军

科普小知识2022-09-13 13:08:58
...

棒棒军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成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1、称呼来历


棒棒军

“棒棒”一词来源于民间。在旧中国,他们大多被称为“脚夫”或“苦力”,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

“棒棒军”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棒棒在重庆活动,他们凭自己双肩扛下天下,因为他们通常是群体活动,所以又被称为“棒棒军”。

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播出,直接将“棒棒军”这个纯粹的民间称谓进行了一次全国化的命名普及,乃至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2、生活现状


棒棒军

作为一种特殊的谋生手段,由于“棒棒军”群体的流动性和随意性极大,官方不可能获得具体准确的数字。但不管如何,数字的逐年递减确是一个大趋势。

现实状况“棒棒军”的困境日益显现:一些人缺少技术,无奈当“棒棒”;街头“棒棒”如打游击,接活靠运气;年满60岁的“棒棒”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劳动力年龄范畴,但他们还得卖力养老;一些“棒棒”生活困难,一月不知肉味。

“棒棒”的生活忙碌而清贫。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棒棒”李德军今年46岁,已经在重庆做了十几年的“棒棒”。他告诉记者,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疾病缠身不能劳动,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和劳动技能,只能靠做力气活吃饭。来自重庆梁平县的“棒棒”江胜利今年52岁,他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七八十元,生意差的时候一天二三十元。一个月的收入一般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棒棒”队伍里还有一些“夫妻棒棒”。63岁的“女棒棒”黄素梅和丈夫长期在渝中区做搬运工。那里地势高低起伏,正是“棒棒”的用武之地,重的就用小车拉,不通车的地方就肩挑背扛。“接一次活儿大概十到二十块钱,我们两个人一天挣得到两百来块钱。”

“棒棒”的一日三餐很简单,有时是一碗几元钱的“小面”,生意好时也会叫上一碗“烧白”(扣肉的重庆俗称)。他们多和工友合住,李德军就和十几个工友合住在一间两室一厅的出租房里。他说:“现在是艰苦些,娃儿在读大学,等他出来我就轻松了。”

许多年轻农民工不再选择棒棒这个行当,有如下原因:

随着交通和运输方式的改变,业务减少。比如码头,现在机械化装箱,不要“棒棒”扛了,不少人有了私家车,不需要“棒棒”了;工作环境差,收入少,物价上涨,年轻的“棒棒”选择改行;农村现在有了低保,一些“棒棒”不需要再靠肩挑背扛,也可以回乡过安稳日子。

很多棒棒如今都转型成为了固定单位的搬运工人。

不少公司需要干体力活的工人;公司用相对固定的“棒棒”,可以避免临时喊“棒棒”带来的沟通成本,同时又避免聘用专人带来的高昂成本;街头“棒棒”更愿意当单位“棒棒”,因为这样业务更稳定、收入更高、工作条件更好。

3、意义价值


棒棒军

棒棒进城是城镇化的一个缩影,把归宿寄托在土地,则是城镇化过程中遇挫的悲观反应。棒棒岗位的存在,发挥着提供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没有棒棒,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口将变窄,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上一篇:哈洛小镇

下一篇:炸桂鱼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