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济南七十二名泉

科普小知识2022-09-15 10:59:57
...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百脉泉五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1、简介

七十二名泉指的是有“泉城”之称的山东省济南市辖区内着名的七十二眼泉。这些泉一般是泉水比较旺盛,常年不停喷,而存在时间又相对较长的泉眼。

七十二名泉的说法始于大约700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72个名泉。历史上因为泉水的消亡和不断产生,七十二名泉不断地发生变更。

2003年12月6日,济南评出新的七十二名泉名录。

2、成因


济南七十二名泉

济南地区的泉水属于岩溶泉类型。岩溶大泉及泉群的发育是我国北方温带岩溶区突出的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之一。济南的泉水及泉群,以其众多的泉点、丰沛的水量、优异的水质、以及壮观的喷涌景观,成为我国岩溶泉的典型代表。数以八百多处的泉水疏密有致地分布于济南各地,赋予济南的山水以鲜活的灵气和迷人的魅力。

济南市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黄河及小清河一线是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的交界。与济南泉水形成相关的地区主要是黄河、小清河以南的辖区范围,这一地区属于泰山山地的北部,泰山本部区及主峰玉皇顶(1532m)即在本区以南。受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本地区地势为南部高,北部及西南部降低。南部山地海拔高度在800~988米,往北地势逐渐降低,至济南—章丘市区的山前地带,降为50~20余米。西南部的平阴境内,地形上为泰山山地西南余脉,山体海拔在400~100余米,山前地带海拔90余米。总体看,济南市黄河以南地区呈现为一个大致自南向北由海拔800~900余米降至90~20余米的倾斜地形面。

济南市黄河以南地区,地貌上可分为中小起伏侵蚀低山、剥蚀丘陵、平原三种主要地貌类型区。中小起伏侵蚀低山为海拔高度大于500米,起伏高度在500米至200米左右的山地(起伏高度指山地中山顶或山脊与其顺坡向下临近的河谷或山谷底的高差);剥蚀丘陵则是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山地;本区的平原主要指的是南部山地山麓地带至小清河、黄河之间的平原面,为多种成因造成。

济南市的河流分属黄河和小清河两大水系。黄河和小清河干流皆横贯于济南市区北面。黄河由于淤积,形成所谓“地上河”,因此,济南市区及章丘市虽紧邻黄河,却是属于小清河流域。属于黄河流域的地区包括历城区南部、长清区及平阴县。玉符河与小清河的分水岭为区内最重要的一条水系界线,即黄河流域与小清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此分水岭南自历城区枣林以东的四界首山,向西北辗转经过里子村、黑龙峪、兴隆山、大涧沟、党家庄、王府庄一带,直至睦里庄。

良好的岩溶含水层、完整的地下水汇流和富集系统、以及有利的地下水出露条件,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就了成因类型多样、水量水质俱佳的的泉水景观。泉水的动态特征则是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现代城市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泉群的演变更敏感地体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密切关系。

3、主要景区

十大泉群


济南七十二名泉

一、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老金线泉、浅井泉、洗钵泉、混沙泉、酒泉、东高泉、螺丝泉、尚志泉、沧泉、花墙子泉、白云泉、泉亭池、白龙湾泉、饮虎池

二、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楚泉、濯缨泉、玉环泉、芙蓉泉、舜井、腾蛟泉、双忠泉、感应井泉、灰泉、知鱼泉、云楼泉、刘氏泉、朱砂泉、不匮泉、广福泉、扇面泉、孝感泉、太极泉

三、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金虎泉、南珍珠泉、豆芽泉、五莲泉、任泉、胤嗣泉、汇波泉、对波泉、一虎泉、古鉴泉、寿康泉

四、五龙潭泉群

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东蜜脂泉、洗心泉、静水泉、净池泉、东流泉、北洗钵泉、泺溪泉、潭西泉、七十三泉、青泉、井泉、睛明泉、显明池、裕宏泉、聪耳泉、赤泉、醴泉

五、白泉泉群

白泉、华泉、饮马泉、花泉、灰泉、丫丫葫芦泉、草泉、冷泉、团泉、麻泉

六、涌泉泉群


济南七十二名泉

涌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泥淤泉、大泉、圣水泉、缎华泉、醴泉、圣池泉、南泉、簸箩泉、穆家泉、西老泉、悬泉、南甘露泉、琵琶泉、柳泉、车泉、阴阳泉、凉水泉、四清泉、百花泉、拔槊泉、智公泉、枣林泉、盛泉、黄鹿泉、虎洞泉、雪花泉、藕池泉、锡杖泉、水帘洞泉、神异泉、滴水泉、丰乐泉、枪杆泉、咋呼泉、大花泉、试茶泉、卧龙池、冰冰泉、水泉、凉湾泉、鹿跑泉、苦梨泉、三龙潭、熨斗泉

七、玉河泉泉群

玉河泉、淌豆泉、玉漏泉、东流泉、老玉河泉、响呼噜泉、东泉、黄路泉、猪拱泉、虎门泉、忠泉、响泉、黄歇泉、卢井泉、义和泉、黑虎泉

八、百脉泉泉群

百脉泉、东麻湾、墨泉、梅花泉、西麻湾、净明泉、漱玉泉、龙湾泉、金镜泉、灵秀泉、荷花泉、眼明泉、大龙眼泉、小龙眼泉、饭汤泉、筛子底泉、鱼乐泉、卸甲池、盘泉、白泉

九、袈裟泉泉群

袈裟泉、卓锡泉、清泠泉、檀抱泉、晓露泉、滴水泉、甘露泉、双鹤泉、白鹤泉、上方泉、朗公泉、牛鼻泉、龙居泉、双泉、王家泉、长寿泉、卧龙泉、段家泉、白虎泉、润玉泉、糠沟泉、惠泉、玉珠泉、青龙泉、胜天泉、马山泉

十、洪范池泉群

洪范池、书院泉、扈泉、日月泉、姜女池、天池泉、墨池泉、天乳泉、白雁泉、拔箭泉、莲花池、丁泉、狼泉、长沟泉、白沙泉

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北魏《水经注》称“泺水”。文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列济南七十二泉之首。该泉泉水出露标高原为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今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周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珍珠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

位于珍珠泉大院内。以平地涌泉,水泡升腾,如泻万斛珍珠而得名,又因城东南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故又名北珍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泉池呈方形,面积1240平方米,雕石砌岸,周饰石栏。泉水标高26.28米,池中泉眼遍布,依栏观赏,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与池中成群的鲤鱼吐放的水泡相融相伴,构成“鲤鱼戏珠”的胜景。

黑虎泉

位于环城公园东南隅,北与解放阁隔河相对。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因水声轰鸣,状若虎啸,或洞卧巨石,形似卧虎而得名。泉水标高27.88米,水自高2米、宽1.5米、深3米的洞穴岩孔涌出,从3个石雕龙头口中喷入长13米、宽9米的石砌方池,由池北岸泻入护城河,形成一道白色水帘,与周围,山石树木、楼台亭阁、曲径拱桥等园林建筑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五龙潭

曾名灰湾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部分。唐天宝四年,杜甫与李邕宴饮历下亭,即在古历亭遗址处。金代《名泉碑》收录,称灰湾泉。元代池旁建五龙庙,后改名为五龙潭。历经整修,今池长70米,宽35米,以石砌岸,池广水深。溢水标高25.80米,日涌水量最高4.3万立方米。潭水沿石渠穿街过院,蜿蜒北流。1986年以潭建成五龙潭公园。

百脉泉

位于章丘市百脉泉公园内。北魏《水经注》中有“百脉水出土谷县城西,水源方百步百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的记载。金《名泉碑》收录,元代于钦纂《齐乘》中也说:“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原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北壁嵌历代名人题咏百脉泉的诗文绘画。1999年重修泉池,在原池南增建两个石砌方池,3池呈品字形布局,各饰雕石围栏。水从遍布池底的孔中涌出,腾起串串水泡,浮上水面,状如滚动的珍珠。所以当地也称其为珍珠泉。“百脉寒泉珍珠滚”是章丘着名的历史景观。

楚泉

济南称为“泉城”,确有其理,随便在地上挖掘,就可能挖出一泉来,楚泉就是这样挖出来的名泉。

据清朱彝尊《楚泉记》记载,此泉出现于清康熙七年(1688),当时在巡抚大堂西北侧掘土,深至二尺时,有泉水涌出,复凿二尺,其水增大数倍。之后砌岸,蓄养锦鱼百尾之多,山东巡抚刘芳躅见状,欢喜异常,便和他的幕僚朱彝尊商议命名。朱以《尔雅?释水》中“水自‘河’出为‘淮’、‘济’为‘楚’之意”,因此泉为济水的伏流而出露,故起名为“楚泉”。因过去认为济南泉水为济水的潜流,所以其名含有济水溢出之泉的意思。

楚泉位于珍珠泉东30米处,属珍珠泉泉群。水自池底岩隙涌出,清澈见底,曾列为清代七十二名泉。

濯缨泉

位于王府池子街的濯缨泉,是目前济南七十二泉中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景象的泉水。

濯缨泉泉池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盛水期水势甚佳,池中泉眼数不胜数,水珠串串在飘袅碧绿的水草丛中层出不穷。池的东西两岸民居错落,居民院中可以取水,隔窗可以观泉。池边垂柳飘拂,水边浣衣女笑语欢声,泉水汇流成河,穿过小巷曲桥民居,构成一派江南景象。

濯缨泉名的“濯缨”,取自《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又传,南宋时金兵南下,守将关胜拒降,率部与金兵血战时,曾在此洗濯枪缨污迹,后人便称此泉为濯缨泉。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写濯缨泉:“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明代修建德王府时,濯缨泉在德王府内,故民间将其称为“王府池子”。明代《历乘》记载“濯缨湖今归入德藩,建濯缨亭其上。俯视澄渊,须眉可鉴,杨柳交匝,金鳞游泳,龙舟荡漾,盖世奇观也。”濯缨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金线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

在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中最奇的应数金线泉了。

金线泉奇就奇在:水盛时,若光线合适,可以看到泉水从池的两旁对涌而出,在水面相交,形成一条漂浮移动的水线,时隐时现,阳光一照,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金线泉由来已久,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对金线泉描写到“齐州城西张意谏议园亭有金线泉,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

明清两代,经常能够清晰地看到泉中金线,后来金线泉水面缩小,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后在金线泉东约20米处的一个小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

4、历史文化

元代

元代,于钦纂修《齐乘》,书中记录了72泉的名字和位置。


济南七十二名泉

黑虎泉(2005年)

文载:历下名泉有:曰金线,趵突东。曰皇华、曰柳絮、曰卧牛,金线东。曰东高、曰漱玉,金线南。曰无忧、曰石湾,趵突南。曰酒泉、曰湛露,无忧西。曰满井、曰北煮糠,趵突北。曰北珍珠,白云楼前。曰散水、曰溪亭,

北珍珠东。曰濯缨,北珍珠西。曰灰泉,濯缨西北。曰知鱼,灰泉东南。曰朱砂,灰泉西。府城内灰泉最大,自北珍珠以下皆汇于此,周围广数亩,当是大明湖之源也。曰刘氏,北珍珠西北。曰云楼,刘氏南。曰登州、曰望水,万竹园内。曰洗钵,登州东北。曰浅井、曰马跑,洗钵西南。曰舜泉,舜祠下。曰香泉,舜泉西。曰鉴泉,舜泉南。曰杜康,南舜庙。曰金虎、曰黑虎,李承务巷。曰东蜜脂,金虎西南。曰西蜜脂、东蜜脂西。曰孝感,孝感坊内。曰玉环,同知巷前,今县衙内。曰罗姑,塌竹巷东。曰混沙、曰灰池,城西南角场下。曰南珍珠,铁佛巷东。曰芙蓉,姜家亭前。曰滴水,又名清泉,西务北。曰灰湾、曰悬清,城西五龙堂东。日双桃,城西丁子街北。曰温泉,城西石桥北城下。曰汝泉,神通寺内。曰龙门,一名龙泉,神通寺东。曰染池,龙门东。曰悬泉,中宫东。曰都泉,中宫东南。曰柳泉、曰车泉,中宫东远东庄。曰煮糟,四里山南。曰炉泉,南山下。曰白虎,曰甘露,大佛山。曰林汲,佛峪内。曰白泉,王舍店北。曰金沙,曰白龙,龙洞山中。曰花泉,张马泊。曰独孤,灵岩寺。曰醴泉,黉堂岭北。曰浆水,盘龙镇东南。曰南煮糠,历山窝北。曰苦苣,柳埠东。曰熨斗,梨峪门家庄。曰鹿泉,石固寨。曰龙居,长城岭西。合趵突、百脉,总七十二。

明代

明代山东按察司佥事、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72泉,逐一吟咏。

诗中有13个泉名不同于《名泉碑》,新收录了泉公泉、白公泉、双女泉、北漱玉泉、南甘露泉、黑龙泉、鹿跑泉、胡桃泉、白花泉、明水泉、鱼池泉、县珠泉、道士泉。《名泉碑》中的朱砂、云楼、鉴泉、金虎、灰湾、汝泉、煮糟、炉泉、白虎、林汲、花泉、鹿泉、百脉等13个名泉未咏录。《名泉碑》中的漱玉、溪亭、知鱼、滴水、悬清、苦苣6泉,也分别改为南漱玉泉、王氏溪亭泉、知鱼池泉、清水泉、贤清泉、莴苣泉。另《名泉碑》中的独孤泉、醴泉,也由长清灵岩和章丘黉堂岑入到了历城天麻岭和康王山醴泉寺(又名四合寺)。

清代

清代,在济南任(同考官)职的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中,又记有72个名泉。

但是不同的是泉名发生一定的变化,文中新记录了响泉、冷泉、胭脂泉、当道泉、菩萨泉、双忠泉、窦姑泉、腾蛟泉、虎泉、草泉、南叵罗泉、枪杆泉、试茶泉、琴泉、琵琶泉、印泉、锡杖泉、麻披泉、天镜泉、水帘泉、涌腾泉、团圆泉、避暑泉、冰冰泉、濋泉,计25处名泉。《名泉碑》和《济南七十泉诗》中的36处泉未收记。

上一篇:琵琶泉

下一篇:白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