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艺概

科普小知识2022-09-16 08:23:58
...

《艺概》是刘熙载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

1、刘熙载

清代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拜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授编修。同治三年(1864年)补国子监司业、广东提学使,不久请假返回故乡,从此离开官场。晚年寓居上海,担任龙门书院主讲,长达14年之久。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本色,闭门读书、写作。正像俞樾在《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所说的:“自六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而尤以躬行为重。”于经学、音韵学、算学有较深入的研究,旁及文艺,被称为“东方黑格尔”。著有《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

《艺概》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写成的,是刘熙载对自己历年来谈文论艺的札记所做的集中整理和修订。六卷中,《书概》和《经义概》分别谈论了书法艺术同诗与画的关系以及治经与八股文写作的关系,其他部分都是专门论述文艺创作的。他的写作目的也相当明确,就是“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内容


艺概

《艺概》是作者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作者自谓谈艺“好言其概(《自叙》),故以“概”名书。“概”的涵义是,得其大意,言其概要,以简驭繁,“举少以概乎多”,使人明其指要,触类旁通。这是刘氏谈艺的宗旨和方法,也是《艺概》一书的特色。所以和以往谈艺之作比较起来,广综约取,不芜杂、不琐碎,发微阐妙,不玄虚,不抽象,精简切实。

《艺概》论文既注重文学本身的特点、艺术规律,同时又强调作品与人品、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刘熙载认为文学是“心学”,是作家情志即“我”与“物”相摩相荡的产物。所以论文艺贵真斥伪,肯定有个性、有独创精神的作家作品,反对因袭模拟、夸世媚俗的作风。他注意到文学创作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按实肖像”、或“凭虚构象”。并重视艺术形象和虚构,认为“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所以对浪漫派作家往往能有较深刻的认识。如说庄子的文章“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乃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李白的诗“言在口头,想出天外”,其实与杜甫“同一志在经世”。他运用辩证方法总结艺术规律,指出:“文之为物,必有对也,然对必有主是对者矣”(《经义概》)。又说“物一无文”,但“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盖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文概》)。《艺概》对物我、情景、义法种种关系的论述,就着重揭示了它们是如何辩证统一的,突出了我、情、义的主导作用。

3、特点


艺概

《艺概》的写作缺乏完整的体系。它采取的是以三言五语论述创作上的一个问题或评论一个作家、一种文学现象。他把自己的这部著作,以“概”名之,是因为“欲其详尽,详有极乎”?因此采取“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的办法,以期起到触类引申、举一反三的作用。综观《艺概》全书,的确也基本上做到了这点。尤其在论文、诗、词、赋诸部分中,对作家作品的评定,对文学形式的流变,对艺术特点的阐发等,时有卓见确论。《艺概》的写法是传统的诗话的写法,用短短几句话,评论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概括其艺术特点。但是比起传统诗话的多部著作来,《艺概》有两个特色:一、它评论作家、作品,主要着眼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理论性比较强,不像传统诗话、词话那样,用大量篇幅记载传闻逸事或搞史料考证。所以它更带有美学的性质。二、它不像传统诗话、词话那样,只涉及文学的一个门类,而是涉及诗、文、词、曲、书法等艺术的各个广泛门类,这在过去也不多见。

《艺概》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艺术创作中一系列辩证关系的探讨,对于这些关系的探讨比起前人来更自觉、深刻和全面。他从解剖各种艺术的具体实践出发,概括出100多个对立统一的美学范畴,意在运用两物相对峙的矛盾法则来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作规律。可以说,矛盾法是贯穿《艺概》全书的中心思想,也是刘熙载论艺及其审美方法论的核心。他所排列出的一百多个对应范畴,构成了艺术辩证法的一个独特的审美体系,这既是《艺概》的一大特点,也是刘熙载在总结古代艺术辩证法方面的一大贡献。这个审美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七个方面加以概括: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本质论、真实与虚幻统一的真实论、“一”与“不一”统一的意象论、似花还似非花统一的意境论、阳刚与阴柔统一的风格论、用古与变古统一的发展论、人品与诗品统一的鉴赏论。

4、评价


艺概

用古与变古的对立统一,是刘熙载对待文学遗产的基本态度。他继承了自刘勰以来的这个进步传统,主张在用古中变古,也就是在继承中革新创造。何以要变古?他认为“文之道,时为大”。《文概》云:“《春秋》不同于《尚书》,无论矣。即以《左传》、《史记》言之,强《左》为《史》,则樵杀;强《史》为《左》,则缓。惟与时为消息,故不同正所以同也。”就是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时代消息和生活内容,所以文学创作应因时而异。这和刘勰所云“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何以又要用古呢?刘氏解释是“善用古者能变古”。他把“善用古”作为“变古”的前提条件,是极有见地的。他曾以韩愈为例讲用古与变古的辩证道理:“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盖惟善用古者能变古,以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也。”(《文概》)他的这个论断同时适用于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例如讲李白诗说:“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诗概》)他又说:“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诗概》)显然,他把重点还是放到“有我”的这一面。

他认为“用古”与“变古”的矛盾双方,“有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从“有我”出发,从艺术创新出发,才能从“无所不包”到“无所不扫”,即正确吸取前人成果而不至于被古所囿,被古所化,才可能“自成一家”。所以他竭力反对“剿袭古人”,主张“务去陈言”,不落“凡近”,要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文概》),要化他神为我神:“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概》)刘氏用古和变古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辩证的艺术发展观。

《艺概》在文学作品艺术性的评论中,也有许多精到的观点。刘熙载常常用极俭省的语言,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作家作品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有时还能深入发掘和体会作家的内心世界。如他在谈论汉代王充、王符、仲长统三家的艺术风格时,只用了“奇创”、“醇厚”、“俊发”六字,就昭示出他们的艺术个性。谈论屈原和陶渊明的辞作时,也只用寥寥数字,指出屈辞的“激”和陶辞的“平”,都具有他们各自“独往独来”的风格。再比如他谈论《庄子》只用了一个“飞”字,概括了庄子的“无端而来,无端而去”的个性化特点。评论杜甫诗,他给了“高、大、深”三个字,说杜诗“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精辟、中肯,也表现出他在文论上的胆识与功力。在谈论文艺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时,他很注重随着时代变更的“独抒己见,思力绝人”(《文概》),反对传统的“正变论”,强调了“变”(即发展)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另外在许多地方,刘熙载还从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在谈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他的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也有许多警拔脱俗的地方。

总的说来,刘熙载的《艺概》,是晚清的一部优秀的文艺理论著作,他的美学思想,仍然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与同时代的梁启超、王国维等人不同,他不是近代美学思想家,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虽然他的《艺概》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它的广博和慧深,使得它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他的用古和变古思想的辩证的艺术发展观广为后人所借鉴。

上一篇:比布鲁斯字母

下一篇:灵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