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沙
坤沙(KhunSa),中文名张奇夫,原名张启福或张祈福,著名毒枭,亦是缅甸军阀,前蒙泰军(MTA)总指挥,因海洛因而闻名世界。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1989年,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1996年1月5日,坤沙向缅甸*军投降,随后前往仰光,开始了被软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亡。
中文名:张奇夫
外文名:KhunSa
国籍:泰国
民族:掸族
出生日期:1933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2007年10月26日
职业:毒枭,MTA总指挥
1、人物生平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自称祖籍云南大理。他的父亲张秉尧是汉族人,母亲是掸族人,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由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一说祖母、祖父或叔叔)抚养成人。坤沙从小就按世袭传统继承了其父的莱莫部落土司职位,因为掸邦之间盛行部族仇杀,坤沙年幼时一直在外躲避。期间参加了由李弥创立的“反共抗俄军政大学”,接受了基础的军事训练。
坤沙
1949年,在中国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击败的*军第8军、第26军残部从云南溃逃到缅甸,进驻金三角地区,这些溃兵种鸦片以解决给养来源。坤沙从泰国潜回金三角,娶了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
1961年,*残军败退,坤沙开始自己拉队伍,返回家乡继承了土司职位,并开始建立大型武装。
1962年,缅甸*发生人事变动,奈温将军通过政变上台。*宣布,听从*号令的各地武装力量将得到*的承认,他们将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接受招安。被当局任命为为“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长官,为他的武装配发武器装备。坤沙不断收留败军的散兵游勇。
1967年,坤沙贩毒集团与罗兴汉大战一场,得胜后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因此,他曾得意地自称为“鸦片大王”。
1969年,缅甸*通知坤沙去缅北军区司令部开会,坤沙当即被逮捕,并被判处死刑,但是缅甸*怕坤沙的军队闹事,一直没敢处死他。与此同时,缅军99师与东北军区、瓦城军区抽调了1万余人兵力,开展了对坤沙武装的大围剿。.
澳洲记者史蒂芬·莱斯(左)1988年4月
1971年,坤沙旧部利用民族情绪号召掸族革命,竖起“掸邦独立建国”大旗,将部队改组成“掸邦联合军”(简称SUA),迅速成长为缅甸一支强大的反*武装。在当地汉族描述中,掸邦从此成为张奇夫、张苏泉“二张”的独立王国,其部队被称为“张家军”。总部设在掸邦东北部泰缅边境的贺猛(Homong)。
1973年4月16日,缅甸“泼水节”期间,坤沙的参谋长、*军官张苏泉设计在掸邦首府东枝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贝柯密斯基和维诺格达道夫。
1974年9月7日,缅甸*在保全了面子的前提下,释放了坤沙。坤沙被释放后,起初被要求居留在仰光,不准离开。后来,又迁徙到了瓦城。
1976年2月7日,在精心策划安排下,一辆美式吉普车,载着经过化装的坤沙及张苏泉的特别行动小组驶出了瓦城。坤沙于泰国北部夜丰颂省边境设立了基地贺猛。他的军队一直为争夺掸邦的控制权而与缅甸*对抗。坤沙采取了张苏泉的建议,将人马拉到当时泰国军警无法顾及的北部边境地区。以坤沙在与泰国有关方面达成反共防共的协议后,坤沙部的驻留得到了一定的“合法性”。
坤沙
1982年,以满星叠为基地的坤沙毒品集团*过于庞大,遭到了泰国*镇压,坤沙军主力重新进入缅甸掸邦山地,在多依朗村寨建立了自己的新基地。
1989年,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
1985年3月,坤沙与掸邦一支由莫亨率领的反*武装——“禅族革命委员会革命军”联合,正式成立了“掸邦军”。并在掸邦东枝附近的贺蒙寨成立了“掸邦革命*”,推举莫亨为主席,坤沙则自任“禅邦军总司令”,牢牢控制军队。掸邦军下设6个师。
1993年12月,坤沙公开宣布成立掸邦*,自任总统,并在泰国清莱府距美斯乐约30公里的“满星叠”设立大本营。但内部开始走向瓦解,后*卸下“国家主席”和“军队总司令”的头衔。
1995年,由于掸族长老发动了“纯洁掸邦运动”,部队出现分裂,近6000名掸邦军士兵脱离坤沙集团,“掸邦*”总理也随之出走。佤联军集结1万余人部队,在泰缅边境摆开决战架势,同时*军3个作战师也做好进攻准备。
1996年,缅甸*向坤沙提出了特赦。
1996年1月5日,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开始向*投降,到18日,共有9749人向*缴械,共交出轻重武器6004件,其中包括地对空导弹。当天,他出席在他总部洪孟举行的受降仪式。此后,坤沙与4个老婆居住在首都仰光由军队保护的豪宅,缅甸*出于安定北部民族矛盾的考虑,拒绝向美国引渡坤沙。
2007年10月26日,坤沙在仰光逝世。暂不知其死因,也有不具名的缅甸官员透露坤沙是于2007年10月28日逝世,死后被火化。
2、主要事迹
早年经历
20世纪50年代初,坤沙一度混迹于流窜掸邦的*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他已是一个部落的酋长,且拥有一支私人武装。
坤沙
30多岁时,坤沙看出毒品生意的“远大前景”,靠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娶了金三角地区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劝说岳父也从事罂粟种植,亲自为岳父组建、训练了一支私人卫队。
坤沙看出当时实力最强的还是*军残部,就在本部族与*军的一次冲突中,亲手杀死岳父向“国军”邀功请赏请求联合,以后他又运用各种手腕,渐渐收编了附近所有的小帮派,在缅北建立起了一支统一的武装和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盘。
快速崛起
1976年2月,坤沙将部队改名为“掸邦革命军”,由于缅甸*的军队追剿,坤沙节节向南败退,最后退入泰国境内,选定*军残部曾经立足过的泰缅边境为基地,休养生息,重操旧业。这一带地区,泰国军队鞭长莫及,缅甸军队忙于巩固东部地区以对付其他反*武装,一时无暇南顾。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为坤沙毒品业及军事*的全盛时期。
坤沙
当时的坤沙利用民族情绪号召掸族独立,在金三角地区设立了“掸邦议会”,建立了有多个部长的“*”,1994年更公开宣布成立“掸邦*”,他自任“总统”,他用贩毒得来的钱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其武器先进程度一直高于缅甸*军。
全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长达400公里的泰缅边界线,缅甸掸邦东部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都成了他的“独立王国”。坤沙在泰国清莱府夜庄县麦开区选择了万欣德村(又名“满星叠”)作为其“王国”的“都城”。
坤沙
在大约10年的黄金时代里,他身边有3000名精兵,总部霍蒙驻兵6000人,掸邦从南至北还有约两万人的武装也由他指挥。他本人住在离霍蒙大营约10公里处一所称为“白宫”的豪宅里。
坤沙治军威恩并重。他本人像个白面书生,并不凶神恶煞。虽识字不多,却颇尊重“读书人”。据称他对其同伴讲义气,对掸族人重感情,待人随和,甚至常嘘寒问暖以示关怀,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
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投降缅甸
在坤沙宣布“独立”并自任“总统”后,缅甸*加紧了对坤沙的围剿。1994年5月上旬,缅甸*军7000余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捣坤沙的老窝。*军采取铁壁合围、各个击破的战术,逐步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一扫历次围剿行动中的颓势,先后攻占了泰缅边境坤沙集团的各个战略要地。坤沙集团元气大伤,*且战且退。
坤沙
由于坤沙集团内部华人占据高位,坤沙本人也被掸邦人认为严重“汉化”。在总部贺蒙,随处可见汉文化的影响,只要有掸文与英文必有中文,从小学到中学,首先是学汉语,其次是掸文和英文,部队的口令是中文,战斗动员是中文,致使诸多掸人已能熟练地使用中文。坤沙室里的摆设完全是中式陈列,墙上的条幅字画,以前的对联古玩,无不透着民族气息,他们的饮食更完全是道地的云南菜,掸族的佳肴只是招待客人而已,坤沙与张苏泉的左右及重要职位均是具有华人血统的人控制。
很多掸族长老发动了“纯洁掸邦运动”,1995年,近6000名掸邦军士兵脱离坤沙集团,“掸邦*”总理也随之出走,一系列内部的打击纷纷向坤沙袭来。
在这种形势下,坤沙忽然宣布,他将向*军投降。从1996年1月1日下午起,缅甸*军陆续进入位于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坤沙集团的各个据点。1998年,坤沙退隐居于仰光。
3、家庭
育有两男三女。子女现皆居于泰国。
4、人物评价
接触过坤沙的人认为,坤沙本人颇具个人魅力,他长相斯文,很讲义气,并且很随和,尤其尊重“读书人”。
但是世界各地的反毒品人员则称坤沙为“死亡王子”,他们指责说,坤沙及其组织从事贩毒、暴力、谋杀、暗杀及贿赂等活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估计,美国本土的海洛因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区进行提炼的,美国曾为坤沙悬赏200万美元。前美国驻泰国大使威廉·布朗称他为“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
美国*2002年宣布的全球12大毒枭,他依然位列其中。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他手下的旧部约色部、他的第四个儿子率余部数千人都躲藏在金三角山高林密地区经营着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