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2-09-19 09:23:10
...

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有县内台拱、排羊、施洞、革东、革一、南宫、反排、交包、后哨等9个支系的苗族刺绣和服饰。这些精美的刺绣正是当地民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装饰,是用刺绣工艺制成的带有民族风格纹样的袖片,既有服饰文化中的物质功能,同时又具备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图象符号表意的精神功能。

中文名: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地址贵州省台江县台拱镇文昌东路5号馆藏文物400余件占地面积5352.6平米,建筑面积2040.9平米,地面建筑高17.7米,

地址:贵州省台江县台拱镇文昌东路5号馆藏文物400余件占地面积5352.6平米,建筑面积2040.9平米,地面建筑高17.7米,

馆藏文物:400余件占地面积5352.6平米,建筑面积2040.9平米,地面建筑高17.7米,

占地面积:5352.6平米,建筑面积2040.9平米,地面建筑高17.7米,

建筑面积:2040.9平米,地面建筑高17.7米,

地面建筑高:17.7米,

1、简介


苗族刺绣

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馆藏台江县内9个支系的苗族刺绣和服饰及古生物化石群,展区分为苗族绣片区、苗族服饰区、苗族服料制作纺具区、古生物化石区。

2、历史沿革


参观

台拱镇有2万余人,苗、汉杂居。明朝为台拱寨,清雍正12年(公元1734年)置台拱厅,筑有石城。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台拱县。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改台江县至今。台拱人民向有反抗剥削、压迫的光荣传统,是苗族英雄张秀眉的故乡,当地至今都还流传着他在清咸同年间抗击清军许多动人故事。为纪念这位苗族英雄,县城广场上还有矗立着他的塑像。2002年新建的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就在广场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贵州省博物馆的帮助下,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已收藏了贵州本省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各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不同刺绣工艺的各类精美绣片400余张(幅),其中大部份绣片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价值。

3、地理位置

台拱镇是台江县人民*驻地,位于台江县中部,谷(硐)三(穗)公路过镇,距镇远县城72公里,距三穗县城66公里,距剑河县减43公里。

4、场馆介绍


苗族刺绣

在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收藏的展品中,以黔东南地区刺绣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贵阳花溪挑花十字绣、水城六技梭戛的挑花、织金的缠丝绣、贞丰的几何图案平绣、雷山的绞绣、黄平的数纱绣、从江的绕丝辫绣、榕江的花鸟龙纹平绣、叠绣;黎平的刺绣、剑河的锡绣(已失传、现己改为用金银片替代)、贵定、龙里的十字锁边贴绣及蜡染绞绣、三都水族的马尾绣、湖南湘西的贴面丰绣及广西地区的平绣等。在博物馆的黔东南地区苗族刺绣中,就绣法而言,在台江县,台拱与施洞、台盘的绣法就不一样。其*包括有台拱、施洞、排羊、反排、南宫、方召、革一、革东、台坝等地区的十余种不同风格的刺绣工艺。这十余种刺绣名称为:平绣、丰绣、辫绣、绉绣、绞绣、锡绣、破丝绣、数纱绣、辫丝绣、堆花绣、贴面绣、补花辫绣等。苗族盛装上的刺绣,不但布料要好,也特别讲究如何在刺绣中使用各种刺绣技巧,而且在服饰上要求对称的纹样图案一定要工整匀称,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的图案纹样要做到布局合理,线条清畅,纹理明朗,色泽鲜艳而吻合谐调。

5、风土人情


苗族刺绣

刺绣技艺:姑娘们的盛装(嫁装),往往是以刺绣技艺的好环来评价姑娘是否能干灵巧,这恰是关系到姑娘一生的前途和今后的幸福,所以姑娘从小就要认真的给前辈学习各种不同的刺绣技艺,掌握各种技能,才能找到个好丈夫。

饮食习俗:台江苗族主食大米,欠收之年也食用包谷、小米、小麦、红薯、洋芋等杂粮。副食为豆类、瓜类、蔬菜。肉食有猪、牛、羊、鸡、鸭、鱼、鸟、禽蛋等。有少数家族因风俗所限禁食狗肉或动物心脏。一般不吃蛇肉,有吃者也只能在野外煮食。过去,糯食是苗族主食之一,后来由于粘谷品种的不断引进而逐渐替代了糯食的主食地位。苗族饮食最独特的口味是酸和辣。酸汤、腌酸菜、腌糟辣等常年必备,腌鱼、腌肉也是人们待客的佳品。苗家人善于以酒待客,酒类品种繁多,有糯米酒、高粱酒、包谷酒、重阳酒、甜酒等等。

宗教信仰:台江苗族崇拜祖先及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苗族把神灵分为两类,一类为保护人畜健康的神,一类为作祟人畜的鬼。无论神鬼,人们都去祭祀它们,以保人畜安康。主持敬祭的人叫鬼师,所从事的法术有蛋卜、鸡卜、竹卜、草鞋卜、梳子卜、草卜、掐指、烧油锅、砍鸡、宰狗、财咒、打替生、赎魂等。台江苗族受道教的影响较深,普遍安设神龛、菩萨。选屋基或墓葬,均看风水地势。办红白喜事要选吉日。

禁忌:分为生产禁忌和生活禁忌。生产禁忌为苗族插秧以后忌烧窑、烧尸。秧头开秧门前,不能栽秧。秧头开秧门时,遇人忌打招呼。大年初一,男人不摸锄耙,女人不拿针线。平时做农活回家,忌扛着锄头进屋。生活禁忌为姑娘出嫁时,途中听到雷声,认为不吉利,如果跌倒,须请鬼师赎魂。产妇不能走过神龛和火塘。妇女产后未满月,不能串门。大年初一,妇女不能串门。妇女分娩时,外人不能进屋。敬桥和架桥时,孕妇、出嫁的姑娘和背娃娃的妇女不能从桥上走过。嫁女时,禁止续弦和鳏寡的人充当送亲和接亲人。妇女不能上龙船。禁止坐月婆触摸龙船、煮“龙饭”和“龙肉”。在龙船上吃饭不能用筷子,只能用手。父母咽气时,女儿不能挨近哭泣把眼泪滴在尸体上。埋人时,女人不能靠近墓坑。平时忌动神龛。平时不准跨过堂屋里的火坑。不准脚踩火炕中的三角架。不准在火炕上烘烤鞋袜衣裤。不准触动供奉在堂屋里的祭祀牛角。不准砍伐寨边风景树、神树和鼓山周围的草木。禁止用狗肉祭祀。吊丧期间,丧家不能串门。母鸡生蛋或孵蛋时吃蛋,必须把母鸡杀掉。猪睡食盆或食槽,要把猪杀来祭鬼。扫寨时,路口插有草标或设路障,路人不得进寨。

6、民族文化保护


绣片

随着经济市场的开拓互动,大量周边省份的经营者的介入,不少有文物收藏和文化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族服饰和绣片纷纷外流,有的甚至流入国外。希望有关部门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以防止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