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弦鸣乐器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11:13:11
...

弦鸣乐器是指由绷紧的、振动的弦产生音响的乐器的通称。它的三大基本类型为:打击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弓拉弦鸣乐器。当需要精确的、以音响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中文名:弦鸣乐器

外文名:Stringinstrument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起源时间:公元前3000年以前

经典弦鸣乐器:琵琶、古筝、二胡、小提琴、竖琴等

1、简介

由绷紧的、振动的弦产生音响的乐器的通称。它的三大基本类型为:打击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弓拉弦鸣乐器。当需要精确的、以音响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

2、历史

起源

据考,人类在约公元前3000年以前,已拥有一些弦乐器。中外史论一般均认为弦乐器的问世晚于其他类乐器,类似原始猎弓的乐弓当系最初的弦乐器,是所有弦乐器的鼻祖。有人推测原始猎人把饮食用的碗状物为便于携带而和猎弓栓在一起,从而发现了在弦乐器上装置共鸣器的作用。一般认为弦乐器的激发方式是先有“拨”和“击”,“擦”弦发现较晚。

人类文明开始较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周围地区、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地,是各类乐器,也是弦乐器的重要发源地。弓形、角形、方形和三角框架结构弦乐器,于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出现于苏美尔;约公元前2000年出现于埃及。有颈弦乐器约于公元前2000年出现于西亚和埃及。板箱体弦乐器始见于腓尼基古国。中国古代传说和神话中,有不少关于远古时期弦乐器的记载,如“伏羲作琴”(《琴操》);“庖牺氏作瑟”(《世本》);“黄帝使素女鼓瑟”(《通典》)等。据可靠记载,琴、瑟始见于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这些都是已具较高水平的长形箱体拨弦乐器。击奏的始见于战国。有颈弦乐器始见于秦汉的弦鼗和形似阮而统称为琵琶的多种拨弦乐器。唐代有用竹棒擦弦的奚琴,形似后来的胡琴;用马尾弓擦弦的胡琴始见于宋。汉灵帝时(2世纪)传入的竖箜篌源出西亚。4世纪通过印度传入中国的曲颈琵琶,有源自中亚一说。扬琴约于17~18世纪从土耳其或欧洲传入。*的卡侬(喀布奈)和阿拉伯的卡嫩;*的与阿拉伯的坦布尔;*的根卡与波斯的等,在形制和名称上均留有源流关系的痕迹。印度、巴基斯坦等素有弦乐器国之称,以丰富多样的有颈拨奏和擦奏弦乐器闻名于世,许多弦乐器尚附有共鸣弦。印度的坦布拉和阿拉伯的坦布尔;印度的和波斯的塞塔尔;印度的桑图尔与波斯的桑蒂尔等,均有渊源关系。

非洲除北部埃及等*国家以外地区的弦乐器,甚为丰富和颇有特色,尤以各种拨弦乐器最为发达。起源西亚后来曾盛行于古希腊的方框形,至今盛行于非洲许多国家。最原始的乐弓,在非洲许多地区仍能见到。

发展

欧洲在16世纪以后,有些弦乐器得到高度发展,如钢琴、小提琴、吉他和竖琴等,均为遍及世界范围的重要弦乐器。据欧洲乐器学者考证,这些乐器的先驱,主要是中世纪传入欧洲的西亚和埃及乐器。如小提琴类乐器的始祖为,传入欧洲后称雷贝克;、和吉他等起源于等有颈拨弦乐器;波斯等国的拨弦和击弦扬琴是钢琴的始祖;竖琴的形成与源自埃及等国的希腊和罗马的利拉等有关。

美洲和大洋洲本土有很少几种简单的弦乐器;他们现在所用的弦乐器,则主要是于16世纪以后从欧洲和非洲传入和发展而来的。

3、构造

弦鸣乐器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构成:①琴弦;②共鸣器;③弦的支撑结构和张力调节装置;④有些乐器上有键盘、踏瓣、激发机、指板、琴弓、拨片或槌等附件。

琴弦的材料,普遍用钢丝、羊肠和尼龙;有些地区用马尾和丝弦;个别地区用植物的根、茎、叶纤维,人发,猫、马、鱼等的肠衣,动物皮革,兽禽腿腱筋等。各种弦乐器上的弦有多种不同的名称、用法和结构,如异弦、自弦、开放弦(一译空弦)、按位弦、旋律弦、共鸣弦、同音弦组、裸弦、缠弦和捻股弦等。共鸣器是弦乐器上的发音器和放大器。除少数原始的、简单的弦乐器没有共鸣器或有共鸣器而不与弦相结合,一般共鸣器上的音板或张紧的音膜均与弦紧密结合。支撑和调节结构是为承受和调节弦的张力。一把胡琴或小提琴上弦的总张力达数百牛顿;一台钢琴的张力近200千牛顿。琴体本身即为一个支架结构。对本类乐器的再分类即按不同的支撑结构划分。弦张力的调节装置一般位于支撑结构的一端,主要有3种方式:①栓结;②弦环;③弦轴。现在普遍应用弦轴。有圆锥形木质弦轴,如胡琴(称轸子)和小提琴等;有圆柱形金属弦轴,如钢琴和扬琴等;有齿轮弦轴,如吉他和低音提琴等。

4、原理

弦鸣乐器的发声机构,是一个从机械运动变为空气振动的能量转换系统。弦是声源体,对发声起策动激励作用;音板以至整个共鸣箱在与弦的耦合作用下,既起向空气扩大辐射振动面积的作用,又影响乐器发声中各个谐波频谱的形成,即对乐器发音起放大”和“润色”的重要作用。

弦振动包含一系列复杂运动,其总振动系由多种不同的振动形态组成。横振动是最基本的,其全长振动产生基音,决定该弦音高;分段振动产生一系列谐音(泛音),决定音色;振动幅度决定音强。纵振动是随横振动引起的沿弦长方向的周期性伸缩位移运动,对横振动起增强某些谐音振幅的作用。扭转振动是有些激发方式产生的一种振动形态,如用弓擦弦或手指拨弦,都会迫使弦发生扭转运动,对改变音色起一定作用。

弦在受不同方式的外力激发振动时,常会影响其自然谐音系列的组成而使音色发生变化。如激发点位于某谐音的波腹上,该谐音即被加强;如在波节上,该谐音则被抑制。所以选择弦上适当的激发点,对改善音色是重要的。一般选择弦振动长度的1/7、1/9、1/11处为激发点,可起到抑制或削弱不协和的第7、9、11谐音的效果。在演奏中,常利用各种激发手法,以产生不同效果。如在擦弦乐器上运弓离弦马远近、弓毛与弦的接触面大小、弓压力的变换等;在拨弦乐器上用手指或用拨片拨弦,在击弦乐器上用不同软硬、轻重或宽窄的槌击弦等,均会使谐音系列的组成起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在弦上以手指轻触某波节点而发泛音,是抑制了基音而加强了该谐音所致。这里,扭转振动对音色的影响也较明显;如在离弦马较远处运弓或以手指拨弦,扭转运动较烈,发音比扭动较弱的在近弦马处运弓或以拨片拨弦显得柔和。击弦不致扭动,横振动居主,钢丝金属声明显。通常感觉肠衣弦和金属弦在音色上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纵振动的作用。

实际的弦难免有劲度,其顺性和张力作用因而降低,从而振动时产生纵向弯曲和扭曲等畸变现象,使其谐波频率的比例关系受影响,高次谐波与基频不再是自然的谐音系列关系。这也是钢弦比肠衣弦不协和成分多的原因。弦越刚硬,由于频移而出现的非协和成分越多,振幅(能量)损耗也越大,音色越贫乏枯燥。低音弦以较柔顺的缠弦取代粗而刚硬的单根裸弦,音质即大为改善。弦的质地的硬软,还影响音板以至整个共鸣器的频响特性。

弦本身纤细,不能驱动足够密度和面积的空气媒质及于人耳,仅靠弦振动所发的声音是极微弱的。所以,弦必须借助于与某种共鸣器结合;当弦振动时,使共鸣器受迫振动,帮助把弦的振动能量大面积地向空气辐射传播出去。所以人听到的弦鸣乐器声音,实际源自弦而发自共鸣器。两者之间是耦合关系。共鸣器以其面板(音板)或张紧的皮膜与弦相结合。这里既有弦振动,又有板或膜振动(见和)。以小提琴为例,面板和背板受弦振动的激励,在板上形成一系列封闭的波节线,整个共鸣箱及腔内空气也随之振动,各有各自的固有频率,形成整个琴体的频响特性。弦和琴体各部分的固有频率组合呈现一系列共振频率的峰和谷。这些峰和谷在频率上的分布若较均匀,乐器的发音一般是好的;否则就可能出现高低音不均衡的现象,甚至产生音调起伏不定的“狼音”。弦马、音柱和低音梁等的作用是向琴体各部分传递振动,其材质、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对面板、背板以至整个琴体的振动状态和固有频率,均有一定影响并起调节作用,故与乐器的音质优劣也有一定关系。

5、分类

弦鸣乐器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1)打击弦鸣乐器: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古筝、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筝、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冬不拉、乐队冬不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傈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二胡、曲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黄、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等等。

6、乐器内容(部分)

琵琶


琵琶

琵琶(英文名"Lute"),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汉族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牙筝


牙筝

牙筝,是朝鲜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较为悠久,形制与筝近似,音色圆润宽厚,可用于合奏或为戏曲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历史较为悠久的牙筝,原是我国东邻朝鲜古老而有特色的拉弦乐器,它和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拉弦乐器轧筝一样,同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地的筝。牙筝和轧筝,是同源而不同流的两种乐器。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之时,我国就与东邻朝鲜有了文化交流。当时的朝鲜有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百济(公元18年—660年)和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三国。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深入,互相影响也与日俱增,到了隋唐时期,我国在隋文帝杨坚的七部乐、隋炀帝杨广的九部乐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十部乐中,都有一部“高丽乐”。而我国历史上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隋唐文化,也使四邻各国受到深刻影响,在朝鲜三国逐渐形成为“乡乐”、“唐乐”、“雅乐”等三部乐。牙筝就是朝鲜民族根据我国传入的筝,创制而成的朝鲜族拉弦乐器。

公元12世纪以后,朝鲜民族根据我国古老的民族弹弦乐器筝,首先制作出大筝,后又创制出富有特色的朝鲜拉弦乐器牙筝。当时的牙筝,体长五尺二寸二分,宽七寸八分,琴首中高三寸、尾高八寸、边高一寸七分。演奏时,左手按琴柱左侧弦段,右手执刮去青皮、涂上松脂的檀木细圆棍在琴柱右侧弦段擦弦发音。朝鲜大筝和牙筝创制并使用以后,显著地丰富和增大了“唐部”乐队的声音色彩和音响效果,所以在《高丽史•乐志》中有“用牙筝和大筝代替筝”的记载。牙筝早期只用于“唐部乐”,到了公元15世纪中叶的李王朝文宗时,也同时用于“乡部乐”中。此后,牙筝在朝鲜民间广为流传,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种拉弦乐器。

现代的牙筝,由共鸣箱、岳山、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卧式长方拱形。由面板和底板两块长方形木板镶合而成,面板使用木质轻软的木料制成,民间多采用梧桐木或鱼鳞云杉制作,整块板面呈拱形(横向),底板使用木质坚硬的木料制成,民间多采用花梨木、栗木、色木或槐木制作,底板*开有一个长方形、圆形或弯月形音孔。在琴箱表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硬木制拱形岳山,岳山外侧开有与琴弦相应的弦孔。琴首一端的弦孔较为细小,琴尾一端的弦孔较为粗大(为穿染尾用),且为纵向双孔。琴的尾部稍呈拱形翘起。琴柱(琴马)木制,多采用红木、紫檀或花梨木制作,外形呈人字形,一弦一柱,斜向置于琴面中部。琴弦使用丝弦,弦头系于琴首弦孔内,弦尾系有深棕色丝或木棉细绳,称为染尾,穿过并系于琴尾两个粗大弦孔之间,松紧染尾可以调节定弦高低。也有的牙筝张铜丝或钢丝弦,不再使用染尾而改设弦轴调弦,在琴首竖置金属弦轴(常用扬琴弦轴),并采用双弦。琴弓由弓杆和弓毛构成,弓杆用竹或木制作,两端系以马尾为弓毛,可以调节弓毛张力松紧,有的则直接使用大提琴弓或中提琴弓。牙筝的外表,通体多髹以棕色油漆,外观光亮、雅致。

巴朗孜库木


巴朗孜库木

巴朗孜库木,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历史较悠久。它的外形和热布普十分相像,但形体较大。据说它是*多朗热瓦普的前身,它们的形制有着明显的一致。原来多朗热瓦普就是从帕米尔高原地区流传到麦盖提一带去的。在漫长的旧社会,封建迷信为巴朗孜库木罩上了一层宗教色彩,不论是喜庆、婚礼的歌舞,还是在日常的娱乐中,人们都不能弹奏巴朗孜库木,而只能在为死者送葬时,演奏一种叫作《泰勒肯》或《卡素依》的哀乐时才能弹奏。按照迷信传说,巴朗孜库木代表“胡大”的声音,在它的伴奏下,才可以把去世的人送入天堂;20世纪50年代以后,塔吉克人破除迷信,才把巴朗孜库木用于歌舞伴奏中,它属于中音弹弦乐器。

传统的巴朗孜库木,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合而成,琴身用一整块杏木制成,全长92厘米。共鸣箱呈扁葫芦形,上半部与较宽的琴杆相连,其上开有6个~9个圆形小音孔,也有将音孔拼成各式图案的,两侧设有与鹰翅形相似的装饰物。共鸣箱的下半部呈扁瓢形,上面蒙以牦牛皮、羊皮、马皮或驴皮,面径24厘米。琴头部分呈半圆形向后弯曲,中间开有弦槽、不通透。六个弦轴分列两侧(左右各三)。琴杆较长,约占琴长的3/4,上窄下宽,正面平直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杆的背面呈圆弧形,在琴杆的左侧面设有一个高音弦轴。木制桥形琴马,置于琴面正中。琴的底部设有缚弦。张有七条琴弦,过去多用羊肠弦,后来才改为用丝弦。

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木制拨片弹奏。经常将两条相邻弦定为同音,以外弦作为主奏弦,其余各弦为共鸣弦。民间有两种定弦法,其中一种定为:b1、A、A、e、e、b、b。另一种定弦法为:#d1、#f、b、b、#f、b、b。发音洪亮而浑厚,音色较热布普柔和而低厚。在民间传统的送葬音乐中,除一人用巴朗孜库木伴奏外,还有两人吹奏鹰笛,一人敲击达卜,一人演唱。由于历史原因,这种乐器在民间的数量还不多,使用的范围也较小。

新中国成立后,巴朗孜库木得到了改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工团的民间音乐家,在传统巴朗孜库木的基础上,制成改革巴朗孜库木。琴身杏木制,全长82厘米。共鸣箱呈扁葫芦形,琴杆与琴箱相接处的两侧,不再设鹰翅形装饰,琴箱的上半部与上窄下宽的琴杆相接,下半部呈扁瓢形,正面蒙以牦牛皮或羊皮,面径22厘米。琴头呈半圆形向后弯曲,九个T形弦轴分列两侧(左四右五)。琴杆较短,并在左侧面设有一个高音弦轴。置木制桥形马,琴底设缚弦。张十条丝弦,定弦为:d2、G、C、c、e、e、a、a、d1、d1,外弦d1为主奏弦,其余九条为共鸣弦。改革巴朗孜库木在塔吉克民族乐队中,已用于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随着塔吉克民族乐队的不断发展,改革巴朗孜库木定将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中音乐器。

扬琴


扬琴

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 

中国扬琴是中国乐器中唯一的世界性乐器。琴身呈梯形,以竹质双槌击弦振动发音,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大约在明朝由中东传入中国,起初流行于广东一带。这个乐器最早源于中东阿拉伯、波斯地区,当时称之为桑图尔Santur,最后流传到欧洲、北美及大洋洲,有德西马Dulcimer,钦巴龙Cimbalon,海克布里Hackbrete及萨特瑞Psaltery等名称。在中国,更因其外观貌似蝴蝶,演奏时双手持拿的琴竹,舞动如触角,而有蝴蝶琴之美称。

现代改良后的中国大扬琴,音响丰富,音域宽广,可演奏和弦、快速音、半音阶及各类特殊技巧,在合奏中是一件极重要的乐器,独奏方面亦极有特色与表现。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扬琴。清末以来,扬琴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

传统扬琴,框架用色木、桦木或榆木制,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胶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长90~97厘米、宽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侧琴头设拴弦钩钉,右侧琴头置弦轴。面板上开两个圆形音孔,并镶骨雕音窗为饰。上置两个用竹、红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状条形琴码,左为高音码,右为低音码,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码上的琴弦通过。面板两侧设红木制直线或锯齿形长条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内对应面板琴码部位胶有音梁,音梁上开四或五个圆形风眼,以使音波对流。*丝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缠弦。琴竹又称琴箭、琴签,为两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棰。常用扬琴有八音(实发二十四音)、十音(实发三十音)、十二音(实发三十六音)三种。又称双八型、双十型、双十二型。音域分别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扬琴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这期间,中国的乐器制作家研制出了不少扬琴的新品种,比如像变音扬琴、转调扬琴、筝扬琴和电声扬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声扬琴,这种电声扬琴由琴体、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组成,当琴弦振动的时候,声音波通过拾音器转变为电讯号,然后经过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后,由扬声器发出。电声扬琴既能伴奏又能独奏,因此,从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扬琴演奏家们的好评。

演奏时,琴置于架上,左右手各执一琴竹分别敲击在条码两侧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单音、左、右弹轮、双音、长轮(密竹)滚奏、衬音、顿音、琶音、拨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长演奏轻快、活泼的曲调。传统乐曲有《龙船》、《苏武》、《喜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将军令》等。

上一篇:电吉他

下一篇:必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