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嵩明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21 14:14:40
...

嵩明县,位于云南中部,地处昆明市东北部,为昆明市辖近郊县,县城距昆明43公里。嵩明县地处东经102°41′-103°21′,北纬25°05′-25°28′之间,东邻宜良、南靠昆明官渡、西南与富民相邻、西北及北面与寻甸接壤,东北与马龙相连。地处滇中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线纵横交错,呈立体交通网络;具有“三线出省、六路连昆、九龙聚嵩”的交通优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素有“滇中粮仓”、“花灯之乡”、“龙狮之乡”美誉;明代著名医药家、诗人、“理学宗匠”兰茂故里。

中文名称:嵩明县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

所属地区:云南省昆明市

下辖地区:5个镇、2个乡

行政区级别:市辖县

面积:1442平方公里

人口:33.97万

气候: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

旅游景点:丰泽源植物园、法界寺森林公园、长松园观光果园森林浴场等

电话区号:0871

邮政编码:651700

车牌代码:云A

1、概况


嵩明县人民*

嵩明县总面1442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2乡106个村委会。坝区面积占39%,为云南省第七大、昆明第二大平坝。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水资源十分丰富。

嵩明,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花灯之乡”、“龙狮之乡”之美誉;百年品牌杨林肥酒深受消费者亲睐;明代著名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理学宗匠”兰茂故里。

嵩明地处滇中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线纵横交错,呈立体交通网络。

嵩明素有“滇东北门户”之称,作为昆明主城门户,西南最重要的内陆大码头,嵩明处于昆明“四环十七射”交通网络规划的重要节点、昆明“半小时经济圈”内。2010年,昆明市委、市*将嵩明定位为中国昆明空港新城。嵩明县城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2011年,嵩明县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县和云南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2012年1月21日,经农业部批准正式认定嵩明县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杨林工业园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嵩明也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开发区的县。

2、政区沿革

嵩明在旧石器时代即有人居住。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牧靡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嵩盟州。

1914年始称嵩明县。

*成立后,设嵩明县,属曲靖专区。

1983年10月,嵩明县划归昆明市。

3、行政区划

2006年,嵩明县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33.97万人。辖5个镇、2个乡,1个居委会、106个行政村。

嵩阳镇面积:158.75平方千米人口:6.17万人邮编:651700代码:530127101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嵩阳;西南街、东北街、晁家、东村、山脚、回辉、木作、倚伴、寺脚、新春邑、龙院、大营、普渡、大庄。镇*驻黄龙街。

小街镇面积:118.28平方千米人口:6.34万人邮编:651708代码:530127102辖17个行政村:小街、李官、大桥、秧田、阿古龙、福海、甸丰、积德、哈前、东屯、本纳克、墩白、保旺、五条沟、矣德谷、牛足、匡郎。镇*驻小街。

杨林镇面积:181.22平方千米人口:5.96万人邮编:651701代码:530127103辖15个行政村:杨林、老城、核桃、落水洞、老余屯、大树营、张官营、东山、罗良、马坊、官渡、新村、官庄、龙保、云林。镇*驻兰茂街。

牛栏江镇面积:217.14平方千米人口:5.15万人邮编:651702代码:530127104辖16个行政村:四营、罗邦、海潮、上马坊、下马坊、老猴街、腰站、花窝、大箐、小新街、阿里塘、果子园、河西、古城、水海、荒田。镇*驻四营街。

滇源镇面积:278.68平方千米人口:3.57万人邮编:651700代码:530127105辖18个行政村:白邑、周达、老坝、南营、中所、甸尾、金钟、迤者、小营、前所、团结、苏海、麦地冲、三转湾、菜子地、大哨、竹箐口、竹园。镇*驻白邑。

2006年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

杨桥乡面积:152.13平方千米人口:4.17万人邮编:651705代码:530127201辖12个行政村:杨桥、西山、大子、布能、上禾、矣铎、月家、太平龙、白鹤、龙街、大坡、黑营盘。乡*驻杨桥。

阿子营乡面积:238.65平方千米人口:3.01万人邮编:651711代码:530127205辖14个行政村:阿子营、马军、侯家营、鼠街、羊街、果东、大竹园、者纳、铁冲、牧羊、甸头、阿达龙、岩峰哨、朵格。乡*驻彩云街。

4、地理位置

嵩明县地处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北部,县城距昆明市区43公里,是市辖近郊县。县境东邻马龙,南接宜良,西南与官渡相连,西北与富民、西山交界,北部与寻甸接壤。地跨北纬25°05’—25°28’,东经102°40’—103°20’。县境东西最长62公里,南北最宽39公里,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

5、自然环境

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系云贵高原上的中低山与盆地、河槽相间地形。境内岩层走向受东北—西南构造线控制,平行于构造线,以碳酸盐岩层为主,沙石岩和玄武岩次之。北部大哨乡的梁王山主峰大尖山海拨2840米,为境内最高点,东南部四营乡的洼子村海拔1770.5米,为境内最低点。南部的五龙山、笔架山两列山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东部的嵩明坝子海拔大部在1890-1920米之间,面积414.6平方公里,为云南省第七、昆明市第二大平坝。西部受梁王山支脉分割形成白邑、牧羊、阿子营、鼠街四个河槽区,其中白邑坝子面积31.49平方公里。全县坝区总面积达446.09平方公里,为全省坝区面积占县境总面积比例第二的县区。

县境地跨南盘江和金沙江两大水系,又处于盘龙江和牛栏江两大河流的源头。以梁王山南支为分水岭,东境嵩明坝子内的果马河、弥良河、对龙河、杨林河、普沙河、匡郎河聚往嘉丽泽,汇为牛栏江;西境白邑坝子内的牧羊河、冷水河合为盘龙江,南注滇池;两个坝子的水均流入金沙江。东南部径流166平方公里的河源山区,有石子河、阿里河,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进入境内的客水1.5亿立方米,县内的地表径流量5.2亿立方米。

6、自然资源

县境气候属温带、暧温带、北亚热带混合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日均温19.7℃,1月最冷,日均温6.4℃。年均降雨日数136天,降雨量993毫米,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8.9%;11月至次年4月为早季,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11.1%。年无霜期222天,日照2073小时,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17.1千卡。良好的气候为境内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境内坝区河渠纵横,田畴平旷,土地肥沃,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烤烟、蔬菜、啤酒大麦、油菜等经济作物,是滇中著名的“鱼米之乡”。林地和宜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0%左右,活立木蓄积量为156万立方米。境内植物繁茂,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和竹林四大类型。树种丰富,达百余种。主要用材林木有云南松、华山松、柏、桉等20余种;主要经济果木有桃、梨、苹果、板栗、核桃等10余种,零星经济果木有花椒、银杏、桑等20余种。县城黄龙山的两株千年古柏、皮家营的九芯十八瓣“茶花王”、鼠街的秤杆红、火烧营的白玉兰、东屯大铺村径围7.5米的大刺栎树、竹篝口30米高的“松树王”等,均属罕见的古树名木。野生药材有450余种,家种药材有30余种,药用植物300余种,可食用的野生果品10余种,食用菌类30余种。野生动物中锦鸡、画眉、獐、穿山甲等,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

1996年土地详查结果,全县土地面积134483.33公顷,其中,适宜于发展农、林、牧、渔业10.589万公顷(耕地34322.3公顷,园地3429.6公顷,林地63366公顷,牧草地906.91公顷,水域3875.26公顷),占总面积的78.75%:集镇、村庄及工矿用地5883.59公顷,交通用地2125.29公顷,未利用土地20574。48公顷,占21.25%。境内矿藏己经探明的有59处,共有15种矿产资源。其中方解石、粘士矿具有一定开采远景;铁、铝士矿、黄铁矿、煤、石英砂岩矿、石灰岩矿等6种为优势矿种。在嵩明坝子南部有-定储量的天然气。

县内土特名优产品主要有杨林肥酒、昆明KK啤酒、蚂蚁竹荪酒、骨头参、牛干巴、肝参、松子、板栗、大白芸豆、松茸等。杨林肥酒始创于1880年,是云南唯一的百年老字号名酒。1998年研制新创的营养型38度杨林肥酒,荣获“熊猫杯”全国营养食品金奖和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成果金奖;1992年,在巴黎国际名优酒展评会上,荣获国际银奖。境内梁王山所产的松子品质好,年产量逾百吨,多销往昆明和省外。

7、人文资源

嵩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滇中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音韵学家、诗人兰茂的《声律发蒙》,在中国音韵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药学著作《滇南本草》比《本草纲目》早140余年,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依其“水酒十八方”酿制的“杨林肥酒”,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嵩明有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民间艺术风格独异,素有“花灯之乡”、“龙狮之乡”的美誉。

8、旅游资源

嵩明气候温和,地势平缓,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全境“嵩峰丽泽,天然景色堪描;凤岭龙山,自在风光可绘”,加上众多的民族风物、文物古迹和淳朴的民风,为发展观光和生态旅游奠定了较好基础。

1997年以来,县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业,分期实施“一心”带“十点”旅游发展规划,目前以众多各具特色的景点为基础,己建成一条集农业观光、休闲渡假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9、区位交通

嵩明居于昆明曲靖走廊的黄金地带,南距昆明主城区30多公里,距昆明国际新机场22公里。北距云南省曲靖市79公里,距昭通市321公里。嵩明是中原入滇的重要通道,是从滇东北进入昆明主城的必经之地。境内交通发达,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贵昆铁路昆沾复线纵贯全境,两条高速公路(昆曲、嵩待高速)、两条国道(213、320国道)、即将建设的沪昆高铁穿境而过。随着嵩明直达昆明国际机场的空港大道和新昆嵩高速的建设推进,大立体交通网络的格局初步形成,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10、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杨林工业园区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财政总收入11.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8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5∶54.5∶28,县域经济基本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181户,投产98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0.3亿元。截止2012年9月,职教基地入驻院校达11所,在校学生4.5万人。

年轻的空港新城嵩明,如镶嵌在红土高原闪耀着奇光异彩的一颗熣灿明珠。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现代新昆明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和“桥头堡”重大战略的实施,充满活力的空港新城嵩明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热忱欢迎您到这块美丽的沃土来,和我们一起携手开创辉煌的事业。

11、旅游景点


丰泽源植物园

一、丰泽源植物园

丰泽源植物园是云南省最大的珍稀名贵花木种植种苗基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基地。占地66公顷,园内名贵花木约50万株,植被覆盖率达80%左右。园内山灵水秀,群泉涌流,放养着大量金线鱼。开辟了珙桐园、杉树园、槭树园、木兰园、桂花园等15个专题园。其*桐、桫椤、银杉、红豆杉、金花茶、秃杉、水杉等七大植物,都是国宝级保护植物。

园内的黑龙潭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明正德、清康熙、嘉庆、道光、光绪历朝修葺,近年又做修建,原为龙宫,渐渐演变为佛道合一的寺院。寺中绿水萦绕,潭中尚存有金线鱼、裂腹鱼(弓鱼)等云南土著珍稀鱼种,以及海菜花、水蕨、兰花等珍稀野生植物。 

黑龙潭寺内高悬有光绪皇帝御笔“盘江昭佑”匾额。明徐霞客旅游到此,曾作“龙潭水深不可测”之描述。清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翰林钱南园、陈荣昌等留有名句名书于寺。

园内有两株500岁高龄的白玉兰,每逢年未岁首,万朵玉兰花满枝头,让人欣悦神迷。


法界寺森林公园

二、法界寺森林公园

法界寺座落在灵云山东麓,灵云山上林竹葱茏、山腰两泓清泉(黑、白龙潭)泻出,志称“双泉泻碧”。每当春夏,山花怒放、林层尽染,空山鸟语、山鸣谷应;阴雨时节,山岭云雾缭绕,形似游龙,有白龙潜影之说。法界寺座落在灵云山东麓,渊源久远,始于晋太和年间,占地面积1850亩,嵩明县县城西北部2公里处。法界寺大雄宝殿巍峨壮丽,高14.8米,宽22米,比昆明西山华亭寺大雄宝殿还宽4米。“法界”之名大有来历,相传开山祖师李玉隽游览灵云山,发现其两谷间的云雾或盘旋缭绕而散,或直上升云霄而失,从不越界,甚为蹊跷,遂以此奇景而命名法界(意为灵云仙法之界)。

“法界峰顶水竹幽,芳香载酒昔曾游;天开图画无穷境,壮观嵩明第一洲。”明朝隐士贾惟孝的这首七绝诗,尽显灵云山法界寺的奇丽风光,独特景致。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历于此,称“其境甚幽”。在一天门与二天门之间,生长着一片百亩翠竹园,这里竹林掩映,风景极佳,游客到此,赞叹不绝。


长松园观光果园森林浴场

三、长松园观光果园森林浴场

长松园位于嵩明县西北郊7公里处。那里的自然风光迷人,千顷松林苍翠欲滴,轻风掠起,涛声阵阵;林旁千亩果园幽香四溢,举手可摘;雨季里,百种野生食用菌纷纷“出炉”,细嫩香甜,美味可口;数十种飞禽走兽*出没,和谐共处,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驾车前往长松园观光果园森林浴场,可自带野餐食品、帐篷、睡袋,露营森林这中,尽情大自然的气息。你可以去果园采摘那满园桃子、李子、板栗、梨等新鲜水果;到森林浴场尽情呼吸空气维它命--负氧离子;去一望无际的松林中采摘遍地的野生菌、做游戏;到森林烧烤场烤食全羊和各色美味。


红军长征纪念塔

四、红军长征纪念塔(黄龙山南麓)

红军长征纪念塔座落在黄龙山南麓、嵩明一中校园内,系为纪念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路过嵩明的英雄壮举而修建的,占地15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立塔、屏壁、画廊等。画廊内壁镶嵌云南汉白玉石刻组画,再现当年红军在嵩明的英勇业绩,外沿置大理石条凳供游人休憩,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立塔后约20米处有艺术碑刻6块,白底绿字,汉白玉镌刻而成,弧形排列,造型优美。


兰茂纪念馆

五、兰茂纪念馆

兰茂纪念馆位于杨林镇南街南端,祠后有兰公墓,共占地1274平方米。系为纪念明代医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诗人兰茂而于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修建的名胜古迹。尔后迭有修葺,特别是1983年以来,省人民*先后将兰公祠、墓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祠内设立兰茂纪念馆。迭经修葺的兰公祠,为古朴典雅并具较高文化品位的砖混结构四合院建筑,有正厅3间,左右厢房各3间,门楼3间。正厅内悬挂着云南艺术学院杨黄莉绘制的兰茂肖像及古今名人诗词题赋。左、右厢房底层为展览室,陈列着兰茂生平事迹组画、兰茂部份著作、《滇南本草》药物标本及兰茂学研究成果。厅内厅外,柱上檐下楹联匾额,琳琅满目,其中有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李澄中及其侄云南布政使李华之(布政使)两次倡修兰公祠并亲笔撰写的碑记;特科状元袁嘉谷、全国政协副主席楚图南以及历代著名书法家陈荣昌、赵藩、王伯纯等人题赠的匾联。漫步祠中,瞻仰咀嚼,不仅可以加深了解兰茂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卓越贡献,而且可以得到清新高雅的艺术享受。


兰公祠

六、兰公祠

兰公祠位于杨林镇南街南端,祠后有兰公墓,共占地1274平方米。系为纪念明代医药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诗人兰茂而于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修建的名胜古迹。尔后代有修茸,特别是1983年以来,省人民*先后将兰公祠、墓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祠内设立兰茂纪念馆以后,各级*多次投资按原貌加固维修,丰富内涵,仅1988年,省、市、县三级就投入维修专款12万元。迭经修葺的兰公祠,为古朴典雅并具较高文化品位的砖混结构四合院建筑,有正厅3间,左右厢房各3间,门楼3间。正厅内悬挂着云南艺术学院杨黄莉绘制的兰茂肖像及古今名人诗词题赋。、右厢房底层为展览室,陈列着兰茂生平事迹组画、兰茂部分著作、《滇南本草》药物标本及兰学研究成果。厅内厅外,柱上檐下,楹联匾额,琳琅满目,其中有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李澄中及其侄云南布政李华之两次倡修兰公祠并亲笔撰写的碑记;有清末特科状元袁嘉谷、新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楚图南以及代著名书法家陈荣昌、赵藩、王伯纯等人题赠的匾联。漫步祠中,瞻仰咀嚼,不仅可以加深了解兰茂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卓越贡献,而且可以得到清新高雅的艺术享受。


学海公园

七、学海公园

学海公园位于县城东北角,占地0.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学海水榭、魁星阁、红军长征纪念塔、黄龙山古柏等。

学海挖掘于民国时期,分东、西两潭。后因年久失修,堤岸倒塌,淤泥增多,杂草丛生。1989年,县人民*投资6.6万元兴建学海水榭,建六角攒尖二重檐湖心亭一座。亭左右两侧建九曲桥通达湖岸。同时建成三孔石拱桥连接上、下学海。池塘周围用细皮石支砌,并设钢筋混凝土围栏。

学海北岸为魁星阁楼,始建年代不详。1984年,县人民*拨款5万元维修,为正方形、四角攒尖三重檐建筑,斗拱葫芦形宝顶,琉璃瓦屋面,霓虹灯屋檐装饰。金瓦红墙,古朴壮观。1985年县人民*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海公园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熔古代、现代建筑为一炉,环境优美,景致怡人,是县城休息、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福朗里休闲度假庄园

八、福朗里休闲度假庄园

福朗里庄园位于杨林工业开发区,由昆明租赁总公司斥资开发建设。庄园景色优美,视野开阔,距昆43公里,东离嵩明县城10公里,南邻明代神医兰茂的故乡杨林镇仅6公里。整个园区于2002年3月开工兴建,设计建造无不体现了欧式别墅风格的经典雅致与中国园林自然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庄园已建成配套齐全的客房别墅、会议厅、水疗健身中心、温水游泳馆等硬件设施及滑草场、滑车场、高尔夫训练场和儿童乐园、水上娱乐等旅游度假项目,其中悠玻球娱乐项目为云南仅有。尚在去年7月初试营业期间,该园就在每天游客不断的同时,圆满完成了首届“云南之星”总决赛佳丽培训的接待工作。


青龙潭游览区

九、青龙潭游览区

青龙潭位于白邑坝子东北部的马鞍山、磨盘山之间,西去白邑村约2公里。群山环抱,林木凝翠,清泉萦绕,茂竹修篁,环境清幽。区内的青龙潭双潭涌水,出水量每秒1.5立方米,为滇池干流盘龙江的又一源头。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始建龙宫于潭区,尔后历代均有修葺扩建。1985年,县人民*将青龙宫核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维修、建设力度加大。1994年,由市、县、乡、办事处四级投资16万元,对青龙潭(宫)进行彻底翻修,并在潭中塑有青龙2条,每当微风吹过,水动龙舞,颇为壮观。1997年,又投资5万元,维修大殿和龙潭。1998年,投资17万元对附近的老龙潭实施整修支砌和围栏工程建设,形成三环葫芦潭景观。同年,县水利部门在潭东茅庵箐建成青龙潭水库,坝址距龙宫仅500米,库区呈丫字形,蓄水量为18万立方米。堤坝为单曲砌石拱坝,坝轴正中设高2米、宽3米、过水量每秒5.2立方米的溢洪道一座,泄水高程27米,可形成气势磅礴、景色迷人的人工瀑布,为青龙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龙潭西北约1公里处的小刺坑设有秋场,每年如期举办"三月头龙节"、“苗族花山节”。节日期间,旅客云集,场面异常壮观。


大石头水库

十、大石头水库

地点:嵩明县嵩阳镇北郊

旅游点睛:大石头水库坝堤高31.5米,外坡青草覆盖,左侧建有琉璃瓦观景亭。水库旁的草白龙山是梁王山的主峰之一,海拔2400米,登上山峰别有一番风景。水库现已建成旅游风景区,可游泳、钓鱼、乘游船。从水库尾部前行2公里,有一座龙王庙,墙上有一条珍贵文物,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留下的标语真迹——“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

旅游提示:昆明—嵩明县城(45公里)—大石头水库(4公里)

交通方式:从昆明菊花村乘远郊车至嵩明县城,至从嵩明县城乘三轮车或租车前住。

食宿:宿嵩明县城内。有新纪元大酒店、嵩明宾馆以及数家中、低档旅馆,有娱乐设施。县城内有羊肉火锅、牛干巴等本地风味。

景点链接:距县城学海公园4公里。

12、地方特产


杨林肥酒

一、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出产于云南省嵩明县杨林镇。杨林肥酒历史悠久,明代著名医学家,《滇南本草》的作者兰茂,在杨林隐居时,曾以“农歌早稻黄,太平春酒溅”的诗句描述当时酿酒业的兴盛。1880年杨林人陈鼎创制了杨林肥酒,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杨林肥酒是用玉米、稻谷、大麦原料酿制成白酒,白酒经反复提升提纯后加入党参、陈皮、丁公香、拐枣,茴香等十余味中药材和蔗糖糖,蜂蜜而制成的。杨林肥酒洒色呈碧绿色,莹亮透明,气味清香无药味,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杨林肥酒含有葡萄糖、蛋白质酵素、维生素A、维生素C、果糖、枣酸、精油等成份。杨林肥酒具有健胃生津、滋润脾肺、补中益气、增强心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

据说,适量常饮此酒,能活血健身,调和腑脏,延年益寿。因配制此酒的几种主要中药材具有滋补作用,故被称为“肥酒”。杨林肥酒是云南省的地方名酒,受到人们的喜爱。


嵩明虎掌金丝面

二、嵩明虎掌金丝面

嵩明虎掌金丝面是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的特特色美食。虎掌金丝面是以鸽蛋和面掸皮切成细丝,与虎掌菌配炒而成。色泽绚丽,脆嫩郁香,香脆适口。

虎掌金丝面的制作方法:

食材原料:面粉300克。

食材配料:虎掌菌40克,鸽蛋10个,肥瘦火腿80克,韭菜苔30克。

食材调料:菜籽油120克,精盐5克,胡椒面3克,鸡清汤50毫升。

烹制方法:

(1)虎掌菌涨发后拣洗干净,晾干水分,切成细丝。火腿切成细丝。韭菜苔切成段。

(2)将面粉置于面板上,扒塘,鸽蛋去壳,液入塘内,拌合揉匀。用辫面杖压成团,反复辫薄,抖上淀粉,折叠,切成细丝,抖粉,入盘。

(3)锅上火,注入水烧开,下面条,翻身捞出,用熟菜籽油(20克)挑拌。

(4)锅内注入油,火腿丝炒香屑下虎掌菌丝煸炒,韭菜苔、面条翻炒。清汤、盐、胡椒面入碗调匀,烹入锅内翻炒均匀,装盘即成。


雪莲果

三、雪莲果

雪莲果来自南美洲安第斯高山上,是印第安人的传统根茎食品,有500多年历史。嵩明年平均日照2073小时,年均气温14℃,无霜期222天,年均降雨量992毫米,雪莲果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成为发展雪莲果最佳生态适宜区。据云南大学研究雪莲果的专家何大勇说:雪莲果引种到中国,随着对它的逐步认识和开发利用,我们发现它是一种现代“绿金”,有着广阔的生态、经济效益前景。雪莲果含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镁、钙、锌、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备有水果、蔬菜、保健品的功能,是世界无公害纯天然第三代新型高档水果,国内外市场稀缺,种植前景极为广阔。

2004年,嵩明县引导选种了250亩雪莲果,当时,全国仅有5个省在试种雪莲果,种植总面积约600亩,嵩明的试种面积占全国的42%。通过4年来的种植实践,农民在发展雪莲果生产中也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发展雪莲果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雪莲果种植已成为嵩明县的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6000亩左右,产量达4万吨,成为全国优质雪莲果的主产区。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农博会、昆交会、新闻推介会、洽谈会等各种交易平台的优势,为农户穿针引线的同时,加大对雪莲果产品推介、营销力度,全力支持雪莲果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嵩明雪莲果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嵩明生菜

四、嵩明生菜

嵩明生菜是云南昆明嵩明县的特产。

嵩明生菜是嵩明县的特色产品,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嵩明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品质优良,市场声誉很好。如今,嵩明生菜种植面积近万亩,每年输出生菜8000吨,成为了国际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的二级供应商,每年供应生菜4000多吨,占麦当劳中国区同类市场的50%以上。

13、民间艺术


花灯

一、花灯

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全县106个自然村委会,有业余花灯演出队300余个。每到庙会佳节,各地花灯演出队纷至踏来。街道、广场、学校、晒场都是他们的舞台;婚丧嫁娶、起房盖屋,东加都要邀请花灯演出队前来演出。每年,*都要在嵩明法界寺举办全县花灯演唱大赛。

嵩明花灯至今仍然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原始的风貌。舞蹈动作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一语道出了嵩明花灯的精髓。

嵩明花灯源于或唐、或明,现已无法考证。据乾隆年间阿里塘灯山碑记和大官渡灯棚碑记记载,那时就已是处处丝竹之声,村村鼓乐之音了。每逢灯会,外县的,各地区的民众皆赶往嵩明,或求学、或受艺,交流甚广。每逢此时,便是“望上知望下矣,望上望下矣望矣;妆古人妆今人,妆古妆今人妆人”景象。

二、兰茂传说

在民间,兰茂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长于诗词歌赋,又能绘画行医的古滇奇人奇才。一生不慕利禄、不阿权贵、尊重实践、克勤克俭著书力学,写下不朽的诗篇。

在医药学上,兰茂撰写的《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这一医药姊妹篇是我国中医学史上的典籍,在医学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和深邃的影响力。

在音韵学上,兰茂撰写了目存《四库全书》,被音韵学家赵荫棠先生誉为“国音字典”的《韵略易通》和“言言珠玑、句句琳琅”的平民识字读本《声律发蒙》。它们对研究近古音韵有高价值,为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奠定了基础,在汉族发展历史上树起了第二座里程碑。

在文学上,兰茂还是滇诗的先驱。词人,剧作家。他的九十七首玄壶诗具有朴素的唯扬主义思想,在哲学上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反映现实的诗控诉了民生的疾苦,朴实感人;抒怀诗直抒胸臆,感情真挚;情韵优雅。他的词则典雅工丽,细腻动人,他被后人誉为“云南剧坛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剧本”的《性天风月》,更是声情并茂,文辞华丽,音韵讲究,富有浓郁的云南地方色彩。


嵩明刺绣 

三、汉族刺绣

在我国的汉民族中,各种手工艺种类繁多:有编织、陶瓷、木作、泥捏、服饰、刺绣等。其中刺绣工艺在汉族中比较普通,包括:挑花、堆花、平绣、滚绣、疙瘩绣、拼花等类型,针法独特。在嵩明,比较常见的针法有:铺针绣、长短针绣、鸡冠绣、满针绣、盘针绣、抛针绣、堆针绣、扭针绣、走针绣、布针绣、作布绣、乱针绣、三针绣、扣针绣、梭针绣、长针绣、机针绣十八种。刺绣作品以大鱼帽、孔雀帽、十二生肖鞋、帐帘、庭幔最为出名。这些作品造型独特,材料工序复杂,花样繁多、形式多样,色彩搭配鲜明,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据老辈人讲,嵩明的刺绣历史悠久,仅大鱼帽的制作,就可追塑到清朝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70年代以前的广大农村流传甚广。凡小孩满月、周岁,老辈们都要送上大鱼帽表示庆贺,其寓意为年年有余、长命百岁、消灾避邪、富贵吉祥。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生态的刺绣工艺悄然走俏。简单的刺绣品除穿戴外,更多是作为艺术品用来装饰和收藏。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最佳礼品。

嵩明汉族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观赏性较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造型,群众基础较好,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龙舞

四、龙狮之乡

1、龙舞

龙舞是民间的一种演艺活动,俗称“耍龙灯”,主要流行于小街、嵩阳、杨林、牛栏江等地,相传也有近200年历史。龙舞属一种集体舞,兼有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双重功效。但最初的“龙灯”活动,多是在庙会时以“祭龙”的形式出现的。“龙”的制作,最早是用蒿枝扎为六节,做成“龙”型,民间求雨时,舞起蒿枝龙,祈祷风调雨顺。随后,舞龙渐渐从庙会祭龙的仪式,演变成一种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龙”的制作也日益讲究形态造型,“龙头”做得生动逼真,“龙衣”用布料并彩绘,“龙骨”用竹子做成支架,分为12节,每节用一根长约1.6米的木棍做手柄,供舞龙者掌握。舞龙的程式也形成了诸如走场、扎当、龙吃水、龙翻身、龙盘柱等一系列完整的动作套路,整条龙舞起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民间舞龙活动成了节庆集会时助兴添彩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

1997年8月,在嵩明县首届花灯艺术节开幕式上,小街镇组织17支舞龙队68对舞狮队进行表演,带动了全县民间龙狮活动的蓬勃开展。随后,小街舞龙队相继在1998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巡演、’99昆明世博会开园仪式展演等国际盛会上亮相,并多次在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上表演。2000年和2008年,小街镇先后两次获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命名。近几年来,在阿古龙“小脚老奶奶舞龙队”的影响下,全县中老年女子舞龙活动风生水起,十分活跃。“少年龙”和“青壮年龙”也方兴未艾,按照国家体育部门制定的规范舞龙套路进行训练和表演,正在成为嵩明民间舞龙活动的新生力量。


狮舞

2、狮舞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等,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舞狮了。到唐代,舞狮从形式到技巧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民间,上元节舞狮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盛事,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全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要表演舞狮子。

现在我国流行的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狮”则重技巧和武功的运用,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性格。从表演风格上分为南狮和北狮,南狮着重威猛,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嵩明表演的舞狮,风格上有似于北狮,不追求高难度的动作,以表达情趣营造吉祥气氛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