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山遗址

科普小知识2022-09-21 14:39:31
...

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宣城区向阳镇陈山附近,属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80万~10多万年。陈山遗址是目前长江下游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剖面已成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中、晚更新世堆积物的标准剖面。2001年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基本信息


陈山遗址

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向阳镇陈山附近,属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80万~10多万年。遗址地层剖面厚达11米,从上至下分为11层,各层均有石制品发现。己发现的石制品有400多件,还有更多的人工搬运的砾石和石块。石制品主要是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砾石等原料加工的砍砸器、尖状器、石球与刮削器等大型工具,以及石核、石片等。石制品从选择原料到加工技术,以及石器组合都具有鲜明特色,充分反映了该地区以及中国南方,从早更新世末一直到晚更新世之初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特点。

陈山遗址是地处水阳江中游十余处同类旧石器地点的中心,遗址面积大,延续时代长。它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已成为多学科综合研究华南更新世环境变迁与早期人类生活背景所关注的焦点。

2、地理位置

陈山旧石器出土地点,又称向阳旧石器地点,位于宣州市向阳乡夏村赵边生产队。东经118°52’,北纬30°52’,西北距宣州市区15公里,水阳江在东北1000米处自东南向西北流经。旧石器出土于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陇岗东北端,当地俗称“陈山”。陈山属黄山山脉的余脉,海拔40-50米,地质分区属下扬子地层分区常州——宣城地区小区。旧石器地点面积达14万平方米。

3、遗址发掘


陈山遗址

1987年省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1988年上半年试掘。试掘是依剖面边缘开挖探沟的,根据地层可分为10层。

第1层,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厚0.6-1.15米,为全新世以后扰土层。

第2层,棕黄色粉砂质粘土,最厚处0.55米。

第3层,褐红色粉砂质粘土,厚0.1-2.5米。

第4层,桔黄色粉砂质粘土,厚0-0.8米。

第5层,褐色粉砂质粘土,厚0.2-1.5米。

第6层,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厚3.2-4.8米。

第7层,黄红色粉砂质粘土,间有桔黄、灰黄等杂色,厚0.9-1.4米。

第8层,浅黄色粉砂质粘土,也有棕红、淡黄等结核病色,厚0.85-1.1米。

第9层,紫色粉砂质粘土,厚0.35-1.1米。

第10层,网纹化砾石层。

在第10层砾石层之上的9至2层都发现有石器,尤其第2、3、6层最多。地层中没有发现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堆积物的岩性,将2至5层分为上层,6至9层为下层。

4、文物遗存

调查和试掘获得石制品标本200多件,其中试掘时获得的石制标本141件,有明显的人类加工痕迹标本79件,包括毛胚和石片。肉眼可见的简单加工和使用痕迹的标本3件。石制品的岩性大多数为石英砂岩,其次是砂岩和石英岩,只有少量的硅质岩。经过初步观察,各层石制品的形制和制造工艺变化不大,依据地层分早、晚两期。早期石制品类型有石片、石核、砍伐器、尖状器、尖状——砍器、砍斫器、石锤、刮削器等。晚期石制品类型有石片、石核、砍伐器、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没发现尖状——砍器和石锤。向阳旧石器地点下层,即第6层和第9层堆积属于中更新世“网纹红土”,所出文化遗物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上层即第2层至5层堆积属于晚更新世的“下蜀黄土”,所出文化遗物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5、文化价值


陈山遗址

水阳江的旧石器地点群,共有10多个旧石器地点,它们代表了长江下游的一种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而向阳旧石器地点面积大,文化层堆积厚,遗物丰富,可成为长江下游一处标准旧石器地点。经研究认为,向阳旧石器地点的先民,可能过着半定居的生活,并已学会了用火,过着采集为主、捕猎为辅的生活。这些出土的旧石器是他们的原始生产工具,有的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向阳陈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和试掘,有助于增加对这种新的旧石器文化的认识,所获的文化遗物为进一步研究古人类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6、现状及保护

陈山遗址坐落在向阳砖瓦厂一厂所在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含石器的堆积物面积约14万平方米,窑厂的多年取土,使石器地点受到较大破坏,但仍保存了较大面积的含旧石器的第四纪堆积物。

1988年,安徽省*公布其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陈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