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连南瑶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21:16:31
...

中文名:连南瑶族自治县

英文名:YaoAutonomousCountyofLiannan

行政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广东省清远市

下辖地区:三江镇、寨岗镇、大麦山镇

*驻地:三江镇

电话区号:0763

邮政区码:513300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西北部

面积:1305.929平方公里

人口:约16万(2005年)

方言:客家语、瑶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三江古城、排瑶古寨、摩崖石刻、板洞水库

车牌代码:粤R

行政代码:441826

1、简介


连南瑶族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境内崇山峻岭,连绵百余里。在这蜿蜒起伏的群山中,千姿百态的峰峦,虚无缥缈的云海,深邃神秘的溶洞,气势磅礴的瀑布,莽莽苍苍的森林,迂回曲折的溪河流水,遍布山野的奇花异树,出没山林的珍禽异兽……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绮丽多彩的山水风景画,自古以来,连南被誉为“锦绣瑶山”。

2、历史溯源

在连南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秦朝属长沙郡,汉朝属桂阳郡,三国、晋朝并入属始兴郡,南北朝归阳山郡,隋朝属熙平郡,唐朝、宋朝属连州。

元代改州为路,归连州路,明代因之。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设理瑶同知,直广州府。

民国元年(1912),设瑶务处,管辖瑶族聚居区。民国16年,设立连阳化瑶局,隶属广东省*。民国24年改安化管理局,民国35年,撤安化管理局置连南县,连南之名于兹第一次出现。

1949年解放军解放了*连南县三江镇,接着连南全境解放,瑶族人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生存权利和*平等权利。

1950年4月,*北江区委和专员公署决定组建*连南县工作委员会和连南县人民*,任命成崇正为书记兼县长。

1950年5月16日,连南县人民*贴出成立布告。*连南县工作委员会和连南县人民*的成立,县府驻三江镇,辖瑶区。为连南瑶族人民实现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

1953年1月25日连山、连南两县合并,成立连南瑶族自治区(县级),把原连县的三江地区和阳山的寨岗地区(含今寨南镇,后寨南镇合并到寨岗镇)划入自治区版图。

1954年3月,原连山辖地划出,恢复连山县建置。

1955年6月,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为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8年12月,又与连县、连山、阳山县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县府设在连州镇。

1960年10月,阳山县划出后,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为连州各族自治县。

1961年10月,撤销连州各族自治县。恢复连县、连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建置,属韶关地区管辖。

1983年地、市合并后,由韶关市辖。

1988年1月划入清远市管辖。

3、行政区划


连南瑶族自治县

全县划分为7个镇。即三江、寨岗、大麦山、香坪、大坪、涡水、三排。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汉族分布于三江镇、寨岗镇等地,皆属平原丘陵地带,占全县面积的12%。据2005年人口统计,全县共有156523人,其中瑶族80972人,占总人口的50.73%多;壮族1523人;汉族7万多人,大部分为客家人。还有少量的回、满、黎、彝、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

4、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连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东北部与连州市交界,东南部与阳山县相连,南面紧接怀集县,西面毗邻连山县,西北角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全县面积1305.9平方公里。

自治县境南北纵横距约71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45公里。地势北、西、南高,东部低平。山脉多由北向西南走向。山体中上部亘连着数百座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1座。县境最高为大雾山,海拔1659米,雄踞于崔巍的群山之上。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起微山1591米,大龙山1574米,孔门山1564米,烟介岭1472米,茶坑顶1384米,大粟地顶1381米,天堂山1364米,大帝头顶1314米。这些山峰均属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余脉,方圆百余里,连绵起伏,逶迤纵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东南部南岗、三排、白芒等地,是海拔250米至500米之间的石灰岩地带,属岩溶地形,石山林立,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别具一番景象。

气候特征

连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50C,最低温度为—4.80C。月平均气温以7、8月为最高,在28至28.50C之间。山上与平原相差2至4度,晚上比白天低6至120C。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降霜,至翌年2月中旬终霜,年平均霜期17天,最多33天。结冰日数年平均5.8天,最多16天,降雪年平均2.6天,最多6天,积雪时间一般2至4天,高山多达40至50天。每年有寒潮3、4次,强冷空气14至16次,一般在9月下旬就有寒露风入境。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风向呈季节性变化。夏季多吹南风,冬季及其它月多吹东北风。

连南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705.1毫米。降雨大部分在3至8月,尤其4、5、6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一半。日降雨量最大达185毫米。全年平均绝对湿度19.2毫米,相对湿度为79%,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299.5毫米。历年平均日照射时数1549.6小时。连南气候有两个特点:一是主体气候明显,高山与平原气温相差2—80C;二是四季气候变化是夏长冬短,春秋过度快,即春季约69天,夏季约178天,秋季约66天,冬季约52天。春季阴冷多小雨,夏季炎热多大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5、民俗特色

宗教信仰

连南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盘古王、各种自然神灵、祖先神灵、道教诸神。

瑶族把盘古王奉为开天辟地的始祖,排瑶称盘古王公(盘古王婆),过山瑶称盘王、盘瓠王或盘王圣帝。排瑶以七月七日为盘古王诞,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王婆诞。过去,排瑶每个大的瑶排都建有盘古王庙,庙中厅奉有木雕的盘古王夫妇偶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偶像,设有掌庙公和烧香公管理。每逢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日,由烧香公到庙焚香敬奉。过山瑶除年节祭祀外则不定期举行“还祖先愿”和“还盘王愿”活动。

瑶族多数人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魂,认为天地间有看不见的“鬼”和“神”主宰着,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等。过去,每个瑶排都设有一座土地公庙,遇有自然灾害,要请先生公到庙里念经祈祷,请求神灵保佑,消灾除害。如上山狩猎,要祭山神;开耕时,要祭祀祖先和五谷神。

瑶族对祖先无限崇拜,在每一户人家的住宅里,中厅一定安放神龛,神龛上用红纸或红布写下历代祖先的讳名,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得向祖先烧香奉茶,平时饮酒,要先洒几滴酒下地,以敬献祖先。每年春节后,房族各户成员要举行共同祭祀祖先墓的活动。遇有吉凶事情,也向祖先烧香祈求。

瑶族群众的宗教意识中,把世界分为阳界和阴界,阴界又分为天府和地府,阳界住着人,天府住着神仙,地府住着鬼。鬼是人死后化魂变成的。排瑶人死后,要请先生公“指路”入阴界,入阴界有三条“阴司路”:“上桥路”上天府为神仙;一条“中桥路”进地府的“中桥殿”为善鬼;一条“下桥路”入地府的“下桥殿”为恶鬼。排瑶人认为,神仙是那些非凡的人变成的,如太上老君、真天真武玄天上帝、盘古王等。神仙能管鬼,为好人消灾解难;善鬼一般是指不害人的“祖先鬼”,可以保佑人丁平安,六畜兴旺,要进行供奉;恶鬼多指那些生前害人、如偷盗、杀人的人死后变成的鬼,以及堕山、溺水、雷击、虎蛇伤害、妇女难产、自杀死亡等人变成的鬼,恶鬼作恶于人,使人畜遭灾,要请先生公念经驱赶,始得安宁。由于瑶族群众迷信神鬼,在日常生活中求神祭鬼活动十分频繁。

瑶族宗教活动主持者,排瑶称“先生公”,过山瑶称“师公”。先生公和师公一般不脱离农业生产,只遇有人需要他主持宗教活动时才放下农活。瑶民认为,先生公和师公是能沟通神鬼的人,他们有一套法具,并掌握和能背诵许多祖传的经典,还通晓驱鬼治病的巫术。因此,排内凡举行宗教活动都请他们念经作法。先生公和师公在社会上颇受尊重。排瑶的小村寨,一般都有10多个先生公,大的瑶寨例如南岗排多达100余个。

瑶族宗教职业者,还有一类称“问仙公”(排瑶语称“老面公”)。问仙公是专门给人们“查鬼”的,即有人遇到灾害,先生公也摸不清是哪类鬼作的祟,便请教问仙公。问仙公人数极少,几个排才有一两个。

先生公和师公的法具主要有神杖、神剑、铜铃、道鞭、茭贝、飞刀、牛角、锣、鼓、钹、符咒、法衣、神像等。瑶经,排瑶的少数大排有24套72册(俗称24大本72小本),多数的瑶排有18套(大本)或12套(大本)不等。

长期以来,瑶族在保留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的同时,不断接受道教的影响,并将道教的经书、科仪等,加以改造和利用。如瑶经里提到的神,除盘古王公和各房姓的祖先外,主要是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张天师、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五海龙王、真天真武玄天上帝(尊天尊武玄天上帝)、紫微、上元、中元、下元将军,五行、八卦、金童、玉女、青龙、白虎等等。

先生公和师公在举行法事仪式时,除念诵瑶经外,还要张贴或钉挂神像、神符,书写疏表,默念咒语。念瑶经和咒语时,配以锣、鼓、钹、铜铃等乐器。有规范的进退步法、走向及舞蹈动作。

瑶族的宗教活动颇多,重要的有:

度戒:排瑶称“打道”或“挨旦堂”,过山瑶称“打幡”、“度身”、“度师”等,是一项庄严而盛大的宗教仪式。瑶民认为,未经度戒的人,生前没有神兵保护自己,死后不能立神主、上神龛,变成了野鬼。因此,每个瑶民都必须经过度戒,请先生公或师公择定法名,过山瑶接受为“上刀山、下火海”,排瑶接受称之为“过州”的宗教洗礼。

打阎罗:是排瑶的一种驱鬼求神宗教活动。在发生瘟疫的时年,瑶民认为是瘟鬼作怪,需杀牛宰猪祭祀,请先生公念一昼夜的瑶经,全房姓或全寨人举行“过州”活动。

耍歌堂:排瑶通常在农历十月十六盘古王婆诞前后几天内举行。届时,各排瑶民必齐集本排盘古王庙聚会,宰牛杀猪,念诵瑶经,并将所有的祖公偶像抬出庙宇,进行两天的游神大典。过山瑶称这项活动为“还盘王愿”或“跳盘王”。每三、四年举行一次。

拜王:又称“跳王”,是过山瑶最隆重的一种宗教活动。拜王,有拜盘王、拜“半路王”和拜“千年王”之分。多在冬季农闲时举行,以祈求祖先和神灵保护,使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拜盘王”是以一家为主联合亲房数户办或独家办;“拜半路王”是村办,在灾年歉岁举行;“拜千年王”是几个村联合举办,约30年举行一次。

丧事打斋:成年人死后,要进行开丧打斋,请先生公(师公)念经,给死者“指路”和立神位。过山瑶对非正常死亡者,要举行“过油锅”和“过火炼”的宗教仪式,超度亡魂。

赶鬼:瑶民认为,人生病或家中发生重大灾难,是触犯了恶鬼,需请先生公(师公)念经作法,将恶鬼驱赶走。

安龙:排瑶的一种祈福宗教活动。遇到人畜不平安、病痛多或瘟疫流行时年,瑶民认为是寨里的“龙脉”不佳,便请先生公在“龙头”处念经祭祀,请土地公和列代祖先公引“龙”过来安稳。这种仪式要一连举行三年,全寨人都参加,祭典十分隆重。

求雨:遇天久不下雨,瑶民便举行“求雨”宗教仪式,请先生公念《求雨经》,拜求“满天鬼”和“五海龙王”降雨。在求雨期间,全排人吃素,不得戴雨帽,不得施肥下田和挑青菜,以表示诚心诚意。

收金:排瑶过去“搞是非”时进行的法事活动。与外排或外姓人发生械斗时,都请先生公到大庙里念经,向祖先祈告和起愿,请神鬼帮助打仗,预祝打败对方。在打仗中,如杀死敌人,也请先生公念经,并由他割取敌人的耳朵或一些皮肉,到大庙杀猪“还愿”。

除秽:瑶民认为,妇女生育后是肮脏的,必须请先生公(师公)到家里念经,向祖先公祭告家里添丁,祭告时备一碗清水,念完经后给产妇洗身,经此一举,外出生产才大吉大利。

架桥:这是一种祈福的宗教活动,分成人和小孩两种,成人如病痛多或久病不愈,便请先生公(师公)用几根短杉尾做成“桥”,安放在大路上,然后供祭品,念瑶经,祈求“桥头公”和“桥尾婆”保佑平安,让千百人过桥,引长命富贵的吉祥进来。小孩类称为“架花桥”,用竹编成一拱桥形状,糊以五色纸,由先生公(师公)拿到溪边去,念经祈告,拜求祖先保佑小孩平安长大。

新中国成立后,瑶区于1958年开展“双改”运动,庙宇全被拆毁,瑶经大部分被烧掉,瑶民的宗教活动被禁止。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瑶族宗教活动逐年恢复。与此同时,由于瑶族群众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信神信鬼的人已大为减少,许多劳民伤财和有不健康内容的宗教活动也被瑶民自觉革除。

连南汉族,主要信奉道教和佛教。新中国成立前,建有20多座供奉道教和佛教神灵的庙宇,道教规模较大的有三江武庙、九隍庙、北帝庙、寨岗娘娘庙、北帝庙、四位都爷庙等;佛教规模较大的有寨岗阳爱观音庙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基督教始传入连南汉区,至1951年停止活动。是年,有教徒400多人。民国27年(1938年),天主教传入连南三江汉区,至1950年停止活动。是年,有教徒近百人。改革开放后,本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基督教于1979年始恢复活动,至今约有教徒1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前,瑶族在生产、生活上还有不少禁忌。如生产上正月二十五日禁雷,忌出门生产,否则农作物会招致天火烧;正月二十九日(有的排正月初四)禁风,忌出门劳动,否则农作物会受到风灾;正月三十日(有的排二十九日)禁月亮、太阳,忌出门生产,否则农作物会歉收;二月初一(有的排正月十三日)禁鸟,忌外出劳作,否则庄稼受鸟害;二月初二(有的排十三日)禁鼠,忌外出生产,否则受鼠害;二月初三(有的排正月二十日)禁虫,忌生产,否则会受虫灾;“分龙”日忌洗衣服、晒衣服、挑粪桶,否则会招致天旱;如违犯这些禁忌,罚酒20斤,供全排人饮吃。婚姻上也有禁忌,谈婚时三天之内不能打烂碗,或破损家私用具,否则婚姻难成。家有孕妇的男子忌上山狩猎。家有病人,门前挂稻草和草鞋,妇女生孩子,在门前挂稻草结、米筛等,切忌外人进屋。过山瑶忌吃狗肉,排瑶火塘上的“三脚猫”铁架不能踩跨和随便移动。庙宇前后,忌便溺等等。

生活习俗

(一)瑶族服饰

排瑶服饰

排瑶保留着古老的服饰,男女老少皆留长发,盘结头上,男缠红或黑头巾;女盖头帕或缠彩色绒线,或缠白色蕊心(叫白木通),或插山花、银簪,喜戴银耳环、银项圈。为了美观,男女头上还插白色或花色鸡翎,显得英俊、俏丽,未婚姑娘不盖头帕,凡盖头帕者即已结婚。

排瑶不论男女,都穿无领无扣、宽大、黑色粗布的枇杷襟上衣,腰间束布带。各瑶排之间在装束上,有着一些差别,但若非有人指点或久居此地,一般也分辨不出来。这里只介绍成年男女的典型装扮。男的是“头发束成圆锥形,缠上红绒,头裹红头巾,髻上插一支宝剑式的雉鸡尾;上身穿黑色的无领无扣的枇杷襟衣,外缘缝一寸左右宽的白布边,衣领后方镶有一块二寸宽五寸长的丁字形白布,犹如拖在脑后一般;腰间缠一条红色或黑色布带,下身穿短至膝盖的“水桶裤”,腰间系着尖嘴柴刀、烟斗、火药角等。肩扛鸟枪,显得威武魁伟。女的打扮十分讲究,发髻缠彩色绒线再缠白木通,色调分明,并围上绣花头帕,插上木梳、银簪、白鸡毛、山花等。耳吊银环,套项圈。上身穿长至大腿的无领无扣衣服,衣边贴有白色或刺绣花边。腰缠黑色或白色腰带,下身穿短至膝盖的“水桶裤”,裹白色脚绑,肩挂绣花瑶袋,腰挂镰刀,手持太阳伞,别有风采。保留这种服饰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劳动在深山,头巾可防芒草,短筒裤便于上山落岭,脚绑可防止荆棘、蚂蝗、毒蛇,以及锄地时滚石碰伤;天长日久,经他们不断美化,便形成具有排瑶独特的服饰。

此外,瑶胞还有节日盛装,这些盛装从头帕、披风、衣衫、统裙都用五色绒线刺绣而成,花******案五彩斑斓,工艺精巧,鲜艳夺目。每逢节日、喜庆、婚嫁、出门探亲,他们都要打扮一新。除了穿上新衣,男的还要肩披刺绣的披风,佩挂银色圆形的铅牌,走路时叮叮;女的穿上数件绣花衣,裹上若干层绣花裙,头上插银簪、金衩,分外庄重。

现在已有不少青少年剪发改装,穿上时兴汉族服装。在大庭广众之中,区分不出他们是瑶胞。

过山瑶服饰

过山瑶的服饰与排瑶不同。男子裹青色或黑色头巾,上衣皆竖领,有铜扣27至31只,有2个衣袋;腰束绣花布带,着唐装裤。女子头戴尖角帽,节日或喜庆日,妇女的穿着十分讲究,她们用几块甚至十几块花头帕按层次叠成一个圆锥形的高帽,在帽子上还用各色丝绒和银饰品加以装饰,十分美观;身穿绣花精巧的花衣裳,腰束绣花带,脚围白色或绣有花纹的绑脚带,显得端庄秀丽。

(二)饮食居住

瑶胞以大米为主要食粮,还有玉米、番薯、芋头、大薯、小米等杂粮。常种的蔬菜,有白瓜、南瓜、葫芦、大蒜、萝卜、白菜、辣椒、茄子、芥菜等。平时还采摘野菜、竹笋、蘑菇、木耳等作副食。肉食除山上的飞禽走兽之外,还饲养牛、猪、鸡、鸭。特别喜欢牛肉和豆腐,每逢节日,几乎家家户户自磨豆腐。瑶家做豆腐用山间泉水,自种的青豆、黄豆为料,制出的豆腐幼嫩细滑,宛如蒸蛋。熏肉更有特色,人们杀猪或平时捕获野鸡、野猪等,把肉切成一块块,贮于烟楼慢慢熏干,可放一年半载,皮脆肉爽,醇香扑鼻。瑶家用糯米做的糍粑也很有特色。他们把大糯蒸煮成干饭,然后用椎舂烂,再捏成碗口般大小的糍粑浸在水里,吃时烘热,放上蜂蜜或糖浆,软韧鲜甜,美味可口。

瑶胞(主要是男的)嗜好喝酒。家庭一般备有酿酒工具,酿出的酒,浓淡不等,以淡为主。他们几乎每天晚上,不论有菜无菜都要饮酒;饮酒用碗不用杯,饮前先洒一点下地,叫阿公饮酒,表示崇敬先人,遇有亲朋探望、红白大事、节日,必备酒开怀畅饮。男性瑶胞抽烟的极为普遍,烟叶是自己种的,味浓;吸烟时将整块烟叶卷塞进烟斗,然后用铁制烟针锥个洞,再用艾绒点火,或把烟斗伸到火炉塘点火。因此,凡抽烟者,腰间都插有长短不一的竹烟斗。

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瑶胞外出做工路途遥远,都是早出晚归。因此,他们经常吃炭火煨烧的食物。早上他们离寨进山耕地,带着番薯芋头等杂粮,用炭火煨熟以当午餐;有的也常煮米饭装于葫芦瓢里,带进深山冷吃。一年有近三分之一的饭餐是冷吃的。

瑶胞大部分人住在高山陡坡之上,依山傍坡建房,住房一排接一排,一层接一层,从山坡叠上山顶,鳞次栉比。建筑物有三种:住房、粮仓、柴寮。住房,墙壁多为泥砖或以整条的杉树排列而成,屋面有瓦盖的,但多用杉树皮。屋内厅大房小,约成三比一,窗小,屋门口有走廊过道。附近建鸡笼、洗澡房、猪栏等。走廊前面还有竹木搭成的阳台。瑶家的偏房都有火炉塘,备有三至四只“三脚猫”作为锅座,放置云鼎之用,塘边装上木板框,炉塘内烧火,人们可以围坐取暖。在火炉塘的上面有竹搭、木架用以熏烤肉类、蘑菇、竹笋等等。现在,不少瑶家已改打炉灶,比火炉塘安全整洁。粮仓一律用木板密封造成堡垒型,用来贮藏玉米、稻谷等,一般人家都建在门前阳台侧边。每户都在山寨外边建一间茅草屋(柴寮),堆放柴草。瑶族的村寨因为建于高山上,饮用水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创造了一种饮水工具——竹水笕,把一条条粗竹的竹节凿通连接在一起,从远处的水源把水一直引至寨内,再分笕通向各家各户。水笕由“放水公”管理。

过山瑶住房的格式同汉人差不多。

丧葬习俗

(一)排瑶葬俗

在排瑶,一旦有人死后,死者亲属即在丧宅外鸣放土炮三声向全寨人报丧,接着派人向舅父等亲戚报丧。左邻右舍,村里村外的亲友闻讯即带着各种装饰物品如山鸡毛、银牌、铃铛、银项圈等来喝“断气酒”,商量死者出殡日时,并由亲属将死者扶坐床上,两脚垂下,以防尸体手脚僵直,难以安坐“灵轿”。随后,家人杀1只鸡,请先生公(巫师)念经,做一回开路仪式。亲戚剪好1串白纸条,吊上1枚铜钱,由死者妻子或儿媳挂在水池边,意给死者买水。尸体由儿子和侄子(如是女性,则由女儿和侄女)用温水沐浴一番后,换上预制的寿服(一般用绸布做成,件数不等,视经济情况而定),外加一件红布做成的“法衣”,下穿一条绣绒的裤子(女性穿绣花裙),脚穿白袜,绣花绑带,白底黑面布鞋,头戴皇冠形布帽,插上山鸡毛,披挂各种形状的银牌、铃铛,背插各色纸幡,然后把尸体扶坐在特制的“灵轿”上,用布带捆实,移放到灵堂里,让亲属吊唁。

死者出殡前晚上,请“先生公”在灵堂为死者举行“打斋”仪式。丧宅厅堂挂起三排写有各种经文的彩色纸,门口插1支花棍,把1条纸练搭在棍上沿至厅堂神案下,意即搭桥引死者灵魂出去。先生公捧着经书念经,给死者取谥名,俗称“法名”。

翌日清晨,再鸣放土炮,招示亲朋前来参加出殡仪式。对参加出殡的亲朋,发给每人一块白布条,缠在左手臂或头部,以示哀悼。

出殡时,家人和亲友给死者烧香,焚纸,宰猪杀鸡,并将2碗酒洒向四方,意送死者灵魂到阴间。送葬队伍由大儿子带上香、纸、炮竹等引魂开路(与死者须隔开一定距离,不得回头);长女手执竹幡领路,二女、三女及其他女性手搭一条四丈长的白布走在“灵轿”前面(白布条意为死者灵魂入阴府的“天桥”),后面跟着次子、女婿、亲戚、朋友等送葬队伍。去到半路或交叉路口,队伍暂停,由亲戚把九根竹子扎在地上,先生公扶着神杖,念起瑶经,领着身披红衣者绕竹子间隙过九州(据说经过这一仪式,既驱邪逐恶,又使死者能熟悉阴府的地理情况,顺利地通过各种关卡,到达阴府)。随后在“灵轿”上插一把黑色大油纸伞(意即不让死者头顶着青天),绑上两条较硬的杂木为杆。众人抬着“灵轿”前往墓地。

到达墓地后,男人们着手挖坑,女人汇集“灵轿”旁唱哭丧歌。挖好坑,放入棺材,子女们即放入1块长约1.2丈的大白布,铺垫给死者做被子,放3只碗做枕,放一只装有大米白饭的罐;送葬亲戚也先后每人放下白布1块;然后,脱去死者的布鞋,摘下衣物上的铜银等物撒在坟地四周,再由儿子背起尸体放入棺。摆好方位,又放白布覆盖,再在棺材旁边放一个装有五谷的缸,意让死者在阴间播种,繁衍后代。棺材上盖后,整平坟地,坟中间垒一圆锥形土堆,土堆前放一块平整的石块,给死者当饭桌用。同时,在坟前竖一根木棍,绑挂死者的鞋子、袋子、小酒壶,最后在坟堆边烧一堆火,整个葬礼即告一段落。以后一连3天(有的排7天或14天),亲戚男女要去为死者烧火、送饭,丧礼方告结束。这种丧俗至今仍沿袭。

(二)过山瑶葬俗

在过山瑶地区,有人死后,由长子去向有关长辈、亲戚、法师下礼(下跪),报告丧事。

长辈、亲戚、法师闻讯后即到丧家,商量办理后事。死者亲属后辈要头包白布、披麻戴孝、做斋。60岁以上者为上寿,上寿死者为老死,未上寿死者为病死。如不是正常死亡,死后普遍要过“油锅”(一种宗教仪式),凡是水肿、肝腹水、生孩子、麻风病死者要过“火炼”(一种宗教仪式)。正常上寿者做斋后放入棺材,由叔、舅或长者盖棺,死者的爱物要放入棺材一同下葬。

入葬后,有的地方由子女送饭、酒菜、火把到坟前,并烧纸钱燃炮竹。有的地方到了当年除夕,子女还要把肉菜、烧酒搬到坟前就餐,意思是同死者一起吃年饭,表示孝心。以后每年到元宵节至清明节这段时间进行扫墓,重插竹幡、纸花,设酒肉供奉。若干年后请“法师”选地择日子时辰迁葬,决定“坐葬”或“卧葬”。坐葬用瓦缸,卧葬用小棺材。迁葬时,亲生子女要刺破指头,滴血于骸骨之上,表示亲生骨肉相敬之意。

(三)汉区丧俗

在汉区,丧事一般薄殓土葬,各地习惯略有差异。治丧过程大致是:病人将近临终时,由其子孙亲属抬至厅堂安卧,意是为占神位,促使子孙尽孝道,看顾好老人,以免病中无人照料。亦有待病人断气后才抬至厅堂。人死后,先在门外放几小包鞭炮,向四邻告知丧事,由死者长子或长孙,无子女的由死者亲侄用盛水器皿到河边或水井装水。装水时先丢数枚硬币在水中,随即顺流装水,俗称“买水”。将“买水”与温水混合,由死者子孙或亲属给死者净身及穿寿衣,寿衣仅衫裤底面各一件,脚穿布底薄鞋。然后将死者就地放好(在农村,男置于厅左,女置于厅右,60岁以上置于栋梁里面,60岁以下置于栋梁外面)。用单毫银或镍银一个置于死者口中,俗称“顶口银”。用饭团或糍粑置于死者手中握住,意谓使死者在去往阴间道路上可有物施舍,然后挂放罗帐,挂起灵帐,设置灵台,由孝子及其亲属守灵。亲友送上礼品三牲(三江只送鸭,不送鸡)、轴布(1幅6市尺)、香烛、奠仪(内放银钱)等。奠仪用白纸包封,猪肉要倒吊(即肉头置于下端)。接着请喃打斋超度亡灵。一夜或两夜。

出殡俗称“还山”,丧家先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和出殡时间。三江习惯于午前出殡,寨岗、寨南习惯于上午8时出殡。凡上寿者,出殡时于大门前祭奠1次,到中途又祭奠1次。三江抬棺木用棕绳,寨岗、寨南多用软竹蔑青。起棺前,有两妇女点起火把,交叉围棺行一周后,向前导棺行进,行进次序是:前头擎轴布,队伍次为火把,棺木后跟着捧灵牌的长子、其他子女、送丧亲友、长辈亲属或女婿。灵牌由一亲属打布伞随行。再后面由喃敲锣打鼓相送,行进途中,不断放鞭炮。至墓穴处,用绳索吊棺木入墓穴,用罗盘调正位置,然后由孝子等亲属丢一块土于墓中,再由民填土圆坟。近年来,实行殡葬改革,许多陋习已破除。

婚姻习俗

排瑶婚俗

排瑶自古以来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格限制血缘婚。其习惯法规定,同房姓宗族之间不准通婚,即使是异姓,舅姑姨表之间也不能结合,一定要4代以后才能通婚。新中国成立前,排瑶严格实行族内婚,瑶民极少与汉族人通婚。

订婚。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父母包办,媒人撮合,即孩子出生3~4岁后,父母就为他们物色相当年龄的女孩,通过叔伯或兄弟作媒,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如同意,收下男家送来的鸡、肉、酒等礼物,算订下婚约。但孩子长大后,如果发现一方身体有缺陷,或劳动、人品不好,任何一方都可通过媒人提出解除婚约,这种形式多见于南岗、油岭、三排一带。另一种是*恋爱,俗称“讴莎瑶”(瑶语“讴”系为唱,“莎瑶”系指姑娘,意思是以唱歌的方式和姑娘谈情说爱),有的白天在外出劳动或“耍歌堂”、新春“玩坡”等节日活动时进行,而更多的是晚上男青年到“莎瑶妹”卧室窗外对唱情歌,谈情说爱建立感情。男方将自己谈妥的对象转告父母,再请媒人上女方家门说合,父母一般都会同意子女的选择。

认亲。即建立双方的亲戚关系,往后便以亲戚身份在节日或红白大事按俗送礼。媒人在女方家吃过第一次酒饭后,男家就请“望日公”择定认亲的日子,再由媒人转告女家,征得同意方能进行认亲。过去,在认亲时,男家要送去2两4钱白银、6斤猪肉、6斤油豆腐、6斤米酒等作礼物。男女两家在同一天设宴请客,以示祝贺。大坪、军寮等瑶排还举行第二次送聘,俗称“送盐包”,内包2包约12两的食盐、2包茶叶、茶油若干钱、灯芯4条、白银7两2钱,用黑布制作的瑶袋包扎。男女家这天宴请亲友喝过盐包酒后,婚事双方不得反悔。

择日。婚期的择定是由“先生公”查看经书(择日书)和男女双方的生辰后决定的。定好日子后,女方父母就通知近亲好友,并为姑娘准备衣柜、脸盆、脚盆各一个,水桶一担,新被席一套,以及锄头、镰刮、铁楸、柴刀等,富裕者还划出若干的田地、山林给女儿作嫁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嫁妆有所改变,除送新被新衣柜外,富裕者还送沙发、电视机、冰箱等。待嫁期间,待嫁姑娘在家绣花衣、花裙、梳头髻,很少外出劳动或探亲访友。男家准备设宴请客的用具和食品,一般家庭准备3至5头猪,300至400斤米酒以及大米、豆腐等。富裕者则多准备1头牛和十几只鸡鸭。

炒黄豆。是排瑶婚礼中极有趣的习俗。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新郎由伴郎陪着,在舅父的带领下,携带鸡、猪肉、酒等礼品到姑娘家。当晚,姑娘也邀请几个相好的姐妹在闺房作伴,亲手炒黄豆、泡浓茶款待小伙子和伴郎。吃过新娘的“炒黄豆”后,新郎和伴郎便立即离开。新娘则请来相好的姐妹和过去对过情歌谈过恋爱的男朋友,亲自炒黄豆、煮花生、泡浓茶款待,大家边吃喝边唱分别歌,直到天亮,大家才依依分别。这种分别歌,唱得最动情最悲伤,双方往往唱得泪水涟涟,唱得众人相拥而泣。

送嫁。新娘出嫁当天,请“先生公”在厅堂前念瑶经后,由亲婶、亲嫂给新娘梳装打扮,戴上各种绚丽头饰,装扮毕,新娘倒穿鞋出厅堂,向祖先、祖父、祖母、父母、兄嫂哭别,接着亲友们一边劝慰,一边把新娘扶出大门,“先生公”交给她一把“避邪”的油纸伞。送嫁公以及亲友等用12节长的金竹挑着嫁妆陪伴新娘上路。

迎亲。有的瑶排,新郎、伴郎和新郎的舅父等,要去到新娘家迎亲。迎亲时,新郎和伴郎走在前头带路,每逢过桥、过河、新娘要“刁难”新郎,坐在桥头或河边不走,这时,新郎就得背起新娘快步走过桥或河,送嫁人则借此欢笑逗乐。

迎亲队伍来到男家的山寨村口时,男方已早有歌手抬着酒拦于路口,邀女方亲友对歌;男方唱歌内容主要是感谢女方送嫁、赞美女方等。女方即相应对答,谁对赢谁喝酒。这种即兴对歌,是人们显示智慧的大好机会。因此,对方都要请歌手应酬,否则有失体面。迎亲队伍到了家门,先由男家嫂子接过太阳伞,给新娘重心梳妆打扮,再请“先生公”在门口念过“避邪经”,烧过鞭炮之后,由男家母亲领着新娘进门。接着,“先生公”又在祖先神位前念经,祝愿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喜宴,排瑶结婚喜宴,以猪肉、鸡、鸭、鱼、豆腐等为主要菜肴,设宴三天。开宴不久,新娘要端一小盆温水,由新郎母亲带领,介绍认识男方长辈,并敬请洗手洗脸。接着,又捧来茶水,向长辈敬茶。长辈们洗手喝茶后,每人送个“红包”给新娘。酒宴间,两亲家对歌。男家感谢女家养大姑娘,结成亲家;女家却谦逊说女儿年轻不懂事,敬请亲家爱护帮助等,然后互祝新婚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新娘嫁到男家三天之内(有的一天),新郎不准进新房,更无闹洞房习俗。这三天每晚由送嫁妹陪伴新娘,而新娘则要尽早起床,先挑一担水回来,然后干家务活,表示勤劳能干。吃饭时,新娘在门旁桌边,给全家人添饭、送菜,表示孝顺亲热。三天之后,新郎带着鸡、酒等礼物陪新娘回娘家,敬过祖先、长辈,拜过岳父母,然后才带新娘回家。

以往瑶族离婚没有多大的约束。成亲后夫妻合不来,只要一方提出,对方同意,补回相应的损失,就可离婚,父母亲属是不加干涉的。因此,离婚现象很普遍。现在,大都经过恋爱结婚,离婚的很少了。

寡妇不受丈夫亲属的约束,可以*恋爱再嫁。寡妇再嫁,不受歧视。妇女在社会上与男子平等,还有特别的尊严和地位。过去房姓宗族、村寨之间械斗,妇女可以在械斗场上穿行,双方都不加伤害。如果伤害了某一方的妇女,这个妇女的家族就要兴师问罪,甚至“食人命”,株连十二族,以致倾家荡产,后果不堪设想。瑶族过去人丁稀少,视妇女生孩子为无尚光荣,男家的亲属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她们,尽家庭的经济能力予以优待,并给她们心灵上以极大安慰。因此,她们创作出自豪的《生孩子歌》。

过山瑶婚俗

过山瑶向来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除女嫁到男家外,还有不少男子嫁到女家,皆一视同仁,毫无歧视。男女青年恋爱后,双方家长同意,请媒人居中办理结婚事宜。先由媒人将女方或男方出生年月日时辰的红庚贴送给婚事的主家,主家将庚贴置于神台香炉压住,烧香、烧衣纸禀告祖宗,三日内无家人生病或打碎碗碟等事故发生,称为“平安”后,即可办理订婚手续。由男方出酒肉各6斤至10斤,豆腐1锅,请双方父母、兄弟、叔伯聚会商议结婚事宜,决定是女嫁到男家或是男嫁到女家。议定后,由主办家择日成婚,结婚时间多在农历的九月至十二月,择定成婚日期后,由媒人和家中或亲属中的长者携猪肉豆腐、酒等礼物,到待嫁方(男或女)告知婚期。

结婚时,待嫁的一方拜别祖宗后,由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妹等亲属50至70人送嫁,一般送到半路为止。迎亲的主家派人到半路迎接,皆是步行,无花轿、彩旗等仪仗。个别家境富裕的人家,雇请人敲锣鼓、吹八音迎亲,称为“接亲嫁”。

新娘或新郎到迎亲主家门口时,不能立即进屋,在伴娘或伴郎陪伴下,等候在门口。由师公(先生公)念经,如接新娘还要斩鸡头(称为“押杀”,意在避邪),并将杀死的鸡丢在门外,由迎亲主家派一子女多的“有福”妇女接新娘入屋(男嫁女家,则由男子接新郎)。

婚礼在正厅举行。主家在大厅摆亲家台,即将十余张桌子连摆成长弯形,由媒人及双方亲家、叔伯兄弟等人合坐,其他来宾坐散桌。入席后,亲家桌上有一碗酒先由做厨师傅喝完,然后再换一套酒具,以示隆重敬客。在酒宴中,介绍新郎、新娘与双方亲属认识。酒至半酣,即进行“拜堂”仪式,“拜堂”的婚礼仪式有两种:一是隆重的,称为“拜堂通宵”,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新婚夫妇礼拜老人和亲友;一是较简单的,称为“拜祖宗”,大致过程是:由新郎、新娘在垫有禾草的草席新棉被上,面向祖宗行三跪36拜大礼,然后夫妻对拜,男向女鞠躬三次,女向男行下跪礼一次。然后新娘、新郎对饮一杯酒,仪式即告结束。拜堂之后,新婚夫妻旋即转入“认亲”仪式。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他们依次到各席敬酒认亲。喜宴结束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即时有男女青年对新郎新娘打趣问俏,闹洞房至深夜。

第二天,新郎新娘必须在门前送客,给客人一拜,客人再给一个红包,祝福新郎新娘吉祥如意,生活美满。

三天之内,女家不关门闭户,新郎新娘不过街串门。三天之后,一对新人拿着酒菜等礼物回男方家祭拜祖先和看望父母兄弟,父母兄弟热情款待之后,即返回女方家,开始新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山瑶的婚俗逐渐发生变化,除“男嫁女”形式外,还有“女嫁男”、“嫁半边”等形式。所谓“嫁半边”,又称“两头行”,即婚后夫妻两人对双方的父母都承担照顾、赡养的义务,并经常往返参与两家的农事和社会活动,所育子女,分别跟父母姓。由于过山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夫妻、兄弟、妯娌之间团结和睦,离婚现象十分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汉区客家人婚俗

新中国成立之前,汉区普遍实行一夫一妻配偶,个别殷富人家娶二妻或三妻四妾。同姓同房五服之内不通婚。汉人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为主。婚姻形式有三,一是童养媳婚,即经双方父母同意,把未成年的女孩接到男家,待孩子长大,择日圆房成婚。这种婚配普遍产生贫寒的家庭,婚礼从简,节约开支。二是幼年订婚,待孩子长大成人,即择日举行嫁娶婚礼。三是成人婚姻,由媒人撮合,交换生辰八子,相生者,双方商议礼金,定下婚事。一般礼金1200斤至3600斤谷,酒、肉各120斤,鸡鸭各6只等,尔后,由男家择定迎*期,提前通知女家,双方准备发贴请柬,邀请各自亲朋参加婚礼。女方还得准备嫁妆,诸如衣柜、衣箱、梳妆台、水桶、脚盆、衣衫等,殷富人家还有田地赐嫁。婚前,女方需做嫁衣,并为男方全家人各做一双布鞋,往往邀请邻里姐妹相聚,边做针艺边哭嫁。哭嫁有一定的曲调,哭唱父母生育之恩和难舍难别之情,或哭骂媒人等,哭得声嘶力竭,令人动容。

婚嫁前一天,男家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称为“过礼”,女家即回送新郎礼帽、金花、红布、槟榔等“礼担”一付。

婚嫁之日一早,女家宴请六亲百客,安排送嫁舅、送嫁嫂、送嫁弟兄、送嫁姐妹、挑嫁妆人等。并给新娘“开眉开脸”穿戴一新。

男家亦一早迎亲,聘请八音、花轿、接新娘嫂、童男童女等,拖着带枝叶和红花的金竹和杉树,吹吹打打来到女家。

迎亲队伍在女家吃婚宴,饭后,女家把新娘扶送到厅堂拜祖,告别亲人。新娘动了离别的真情,哭哭闹闹不愿出门。送嫁嫂等人推拉牵扯把她送出门,塞进花轿,还要踢三脚轿门,才由轿夫抬着上路。

花轿到达男家门前,由接新娘嫂扶新娘下轿,跨过“三牲茅”和装着谷米、花生、柏子的米筛,走进厅房。紧接婚宴开始,新郎新娘在接新娘嫂的扶持下,先拜祖先神位,后拜双亲、舅父等长辈,并向新娘介绍身份相识。受拜者给个红包表示祝贺,这叫结婚拜堂。婚宴视家境而定,一般不能少于12个菜,富裕人家24个菜。其中鱼丸、红烧肉、豆腐、竹笋、花生不能少,象征生子添孙富贵兴旺。婚宴期间,八音唱戏,大锣大鼓表示庆贺。

婚后第三日,新婚夫妇回娘家,俗称“转三朝”。回门后,备办酒肉、利市到媒人家“谢媒”,整个婚礼至此结束。

吉庆

做满月

瑶族婴儿满月这天,母亲给婴儿戴上吊有银铃的花帽,到亲戚家串门。每到一家,都要逗留一会儿,亲戚抱抱婴儿,说些夸赞的话,让母亲开开心或留母子(女)吃一顿“眷恋饭”。亲戚朋友则一律送鸡、猪肉或小孩的衣物、利市等礼品,主人家则再次走村入寨,上门通知各家亲友来聚餐。这一餐,当地称“膨罗酒”。

汉族小孩满月这天,外婆买襁褓、衣服、鞋帽,亲戚朋友也送上礼品(如鸡、小车、小孩衣物)、利市到婴儿家吃“满月酒”。礼品较丰富,菜肴也较丰富,有鸡、鸭、鱼、肉、红蛋、甜酒等。至今盛行到宾馆或酒店请吃。

做百日

婴儿出生到100天,瑶族习惯要宴请亲朋邻居,举行贺庆。

贺庆所需食品要在前一天准备好,比如磨豆腐、做糍粑等。主人邀请健壮有力的小伙子和手脚灵巧的妇女到家中做糯米糍粑。做完糍粑,主人邀请妇女吃糍粑,并送些让他们带回去,男人们留下来接受主人的款待,饱吃一餐酒饭。

“百日”清早,主人夫妇分头去向亲戚朋友以及邻居分发糍粑,通知他们到家饮酒举行百天贺庆。若到这时还没送礼的亲戚,则要送几元利市或两竹筒黄豆(约3、4斤)以表示歉意。吃了“粑罗酒”(百日酒的意思),这种风俗就算结束。不少汉区也为孩子做百日,形式与“满月”相同。

庆寿

在连南,男人逢50岁、60岁、70岁、80岁,女人逢51岁、61岁、71岁、81岁,瑶汉族都习惯庆寿。瑶家做寿时,亲戚朋友携带祝寿礼品,如鸡、猪肉、米酒、布等前来喝“庆寿酒”。菜肴丰厚,有鸡、鸭、鱼、猪肉、豆腐以及酒等。

汉区60岁称为上寿。做寿时,事先将庆寿日期告诉亲朋好友,设宴庆祝。前来祝寿的宾客即送上寿屏寿幛,人造蟠桃、寿联等礼物。做寿的老主人翁坐在中堂正位,接受子女儿孙、媳妇及亲戚朋友的礼拜。拜毕,老寿者发给拜寿者每人一个“红包利是”,尔后,设宴待客。菜肴有鸡、鸭、鱼、肉等。

进伙

新居落成,择日迁居,连南各族人民都兴“进伙”大典。入新宅前,先请建屋师傅关闭新宅大门,后请礼生唱开门,敦请宅主入屋。“进伙”时把旧屋的火灶移到新屋去,把屋里的粮、油、盐、牲口、家私、杂物等凑成双份若干担,由家长(家中最老者)领头,依老少顺序,由旧屋步入新屋。接着鸣炮,挂红、拜天地神,祭祖先,把各人所带的灯盏置于各人房内,以示“各房有丁”。尔后宾朋送贺联,镜屏等,祝贺主人乔迁新居。主人设宴待客,气氛隆重而热烈。

命名称呼

排瑶大部分人姓唐、邓、李、沈、盘、房,还有少部分姓龙、许、朱、万、罗等。尽管他们的姓氏不同,而命名称呼却有共同的特点。

排瑶的称谓,以“贵”为男性青少年的通称,以“妹”为女性青少年的通称;“公爹”是男性老人的通称,“阿婆”是女性老人的通称;“阿”是父辈的通称,“阿妮”是母辈的通称;兄弟叫“哥贵”,未婚的女子叫“莎瑶妹”;同年龄或相当年龄(除同姓外)乃至朋友则通称为“伙计”,男女孩童通称“后甘”。

如果一对夫妻生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命名时都会带上一二三……的数字。这样,山寨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在一群男女青年中,免不了有几个“二贵”或“三妹”。不过,瑶家还有第二个命名特点用于区分,即用孩子出生时父母出门第一目击物来命名,如出门见豆腐公卖豆腐,其婴孩即命名为豆腐一贵或豆腐一妹;若见的是石头,即叫石头一贵或石头一妹。在同一姓中还分房,如唐姓的火生、担印、瑶真、勾胡,邓姓的买尾、标堆、京公,房姓的买些、邦佳等等,平时叫一贵即可加上担印一贵、买尾一贵来区分,就不会叫错人了。同房同辈中仍有同名者,他们就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来叫,如唐担印大眼一贵,唐担印高鼻子一贵等等。

排瑶一生要改三、四次名,一对夫妻,如果生了一个男孩叫唐一贵的话,父亲即改名为唐一,母亲改名为唐一妮;如果他们的一贵又做了父亲,他们又改名为唐一公和唐一婆;倘若他们的孙子又生了儿子叫担印三贵的话,他们又改叫担印三王公和担印三王婆了,如此类推。一个人的名字少则三、四个字,多则七、八个字。过去不少瑶人认汉人为“契爷”(义父),也有汉人认瑶人为“契爷”。瑶人认了汉人为“契爷”后,他的名字上就加“坚贵”或“坚单”二字,意为汉人之子。如果有人叫“邓马冷坚一贵”,他就是认了汉人为“契爷”的,或是从汉区接来抚养的了。同时,瑶人死后还有谥名,即在其生前的第一个名字前面加上法号,男性名字后面加个“郎”字,女性名字后面加个“好”字。如生前第一个名字叫邓二贵,其法号是发罗道财,他的谥名便是邓发罗道财二郎。这个所谓法号,是由“先生公(巫师)在“香歌堂”宗教仪式中给予的。

过山瑶有赵、莫、陈、盘、邵、冯、黄、李、祝等几个姓氏,他们命名特点多以富、贵、旺、福、安、祥等吉利字眼为名,如赵金贵、赵永安等等,同汉人名字差不多。

文化教育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创办于1953年的连南民族中学,在2004年经过资源整合,将初、高中分离,把原民族中学、三江中学、寨岗中学三校高中部合并重新选址、规划,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后,不断优化创建,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发展。2008年,连南瑶族自治县又投入2000万创省一级学校,不断加快学校的建设步伐,使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取得了省市教育部门的肯定和认可,于2012年2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学校认定。

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广播电视大学、县成年人中专三间间合并而成。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50亩(山地除外),建筑面积约7800千方米。2006年该校与清远市第一职业学校、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采取1.5+1.5的做法(即在县职校就读一年半,在联办学校就读一年半),分别在县职校设立办学点。职校2006年专业设置共有9个专业,其中县职校自办专业有幼师、机电、会计、旅游服务4个专业,联办专业有电子信息技术、皮革服装设计、数控、模具制造、汽修5个专业,为学生提供较大的专业选择空间。

所获荣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歌堂”、“长鼓舞”;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南岗瑶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岗瑶寨、油岭村;并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蚕丝之乡、中国无核柠檬之乡、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强县等称号。

名优特产

瑶族水酒

水酒是瑶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他们因处于高山地带,寒气比较重,加之体力劳动辛苦,而喝酒可以快速恢复体力和保证睡眠质量,基本上可以说,瑶族人是天天都要喝水酒的。

水酒的特点是度数不高,入口清香。瑶族人有以酒代茶一说,亲朋好友来访,是少不得喝上几碗水酒的。如今在瑶寨中,也还有保留为游客奉上水酒的习俗,同时祝福吉祥的语言也会由敬酒的莎腰妹(瑶族人对未婚姑娘的称呼)口中娓娓道来。

瑶胞菜

瑶胞菜,又名大韭菜或者“受不了”,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瑶胞菜性味辛、温,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调整脏腑、理气降逆、暖胃除湿、散血行瘀和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胃虚寒、噎嗝反胃、便秘、尿频、心烦、毛发脱落、痔漏、脱肛、痢疾、妇女痛经等病。可炒食、汤用或作馅,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对食欲不振、烦热、尿频有治疗效益,尤其对老人脾胃气弱、食欲减少、羸怠等症有作用。

白茶

白茶(因表面结白霜而得名),是珍贵高山野生茶,生长于高山深处,清泉之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锌、锰等),并含有叶绿素、糖等营养成份。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白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大小便,增白、祛斑、解烟醒酒等功效。

烟熏肉

在三江镇的瑶族人聚居地区,很多农户会做烟熏肉。他们把五花肉挂在柴火灶上面慢慢熏烤,鲜肉烤干,熏好后不仅没有腌肉中不堪回味的碱味甚至是苦味,而剩下的只是肉香。烟熏肉炒瑶胞菜是瑶族人招待亲朋的上等好菜。

大古坳稻田鱼


连南瑶族自治县

稻田养鱼是连南“八排瑶”千百年流传下来颇具民族特色的耕作方式,最初“八排瑶”的先祖放养稻田鱼是为了节省田间除草等耕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方式,但是近二、三十年来海拨较低的瑶族地区群众为了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和施用化肥,稻田鱼在连南瑶区已逐渐消失。目前,连南县只有大古坳和大掌两村仍保留着这一特色产业。稻田鱼以本地鲤鱼为主要品种,兼养鲫鱼,鱼苗于春耕时放养于稻田,采用高山流动泉水养殖(俗称冷水田),秋季稻田收割时收成,生长期达6个月,尾重2至4两很少能达到半斤。鱼与稻谷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生长模式,稻田能提供杂草、虫和稻花给鱼取食;而鱼又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病虫,达到相互促进生产的效果。因此,稻田里从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鱼和水稻都是纯正的有机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稻田鱼集鱼肉本身的美味及稻花的清香、草虫的自然气息,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好评。大古坳稻田鱼亩产15千克,亩产值600元。

大坪狗肉

狗属哺乳纲,肉食目,犬科。大坪肉狗是通过对家狗狗崽的良种挑选,并定期免疫管理,精心培育的食用型狗。从小*放养,以米饭、杂粮等为主食,从不添加饲料等合成食料。肉狗经常在山地奔跑,体型矫健,肉嫩味香,食之无臊味,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而且狗肉产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对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人,吃狗肉有很好的疗效。为适应本地市民冬天烹食狗肉的传统习惯,大坪镇村民大量养殖,每家每户都养有2—5头,经济价值比较高,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是村民经济增收的一大途径。

大古坳高山大薯

大薯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大古坳大薯种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以自然山泉水为灌溉水,清澈无污染,林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长出的大薯块头大、肉糯清甜,营养价值极高,是纯正的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大薯的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都很高,常吃有宜于皮肤保湿,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是餐桌佳肴。且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性平味甘,含纤维素高,能有效加速消化吸收,对清理肠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