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竹编
道明竹编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崇州市道明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富,该镇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所产竹编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道明日用竹编技艺
项目编号:Ⅷ—14
申报单位:崇州市文化馆
质量认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项目级别: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2007年
1、品质特征
材料特质。道明竹编的原料,一般是生长3年左右的慈竹。这一时期的慈竹由于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具有坚韧柔软的特点。同时,百笳竹为辅。慈竹的“慈”顾名思义,慈软柔和。这种竹,节长,质细,性糍,富有弹性,可多层启剥,不易折断,编出的竹制品,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
道明竹编
竹编艺人精心选择生长二至三年左右的慈竹,去头弃尾,选用中间几节色泽一致、无斑点、节长质细的部分,下料成竹筒,然后刮青去节,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丝。
工艺特质。编制产品时大体按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循序渐进。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将竹片或竹丝用天然植物草木染色后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风格特质。道明竹编特殊的工艺,使产品形成了一个共同风格: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色彩丰富、工艺精美。瓷胎竹编选料精、竹篾细、紧贴胎、藏头密。
实用特质。平面竹编的扇子、晒簟、凉席、枕席和瓷胎竹编的茶具、器皿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立体竹编的筐、篼、箩、篮等则是经久耐用的生产用品。
观赏特质。以字画为主的平面竹编深受文人雅士青睐。供装饰、包装用或具有艺术造型供摆设用的立体竹编,还有旅游小商品等等则具有生活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
2、历史渊源
道明竹编在当地十分畅销
3、生产情况
1949年*建立后,道明竹编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镇4700多户农民,就有3200多户擅长竹编技艺,不少农民成为能工巧匠,其精湛技艺,令人目呆。产品已由解放初期的多种提篼,发展成为各式篼、篮、盘、碗、灯、扇、盒、盆等300多个品种,还由单一素色,发展为具有红、黄、蓝、黑等不同色彩的彩色竹编。技艺上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再贯以穿、插、钉、锁、缠、套等多种手法,因而造型美观,样式新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中,北京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电视台等先后到道明拍摄过《竹编之乡》的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竹编》。2007年8月27日,*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拍摄了《道明竹编》。
4、荣誉认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道明竹编先后获得如下殊荣:
1985年,成都市文化局授予道明镇“特色文化之乡(竹编之乡)”称号。
1995年,道明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
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道明镇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工艺之乡”。
1999年,在成都市旅游纪念品征集评选活动中,道明紫砂壶竹编茶具获一等奖。
2004年,道明镇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收入其主编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
2007年,“道明竹编”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道明竹编传承人赵思进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5、传承人物
陶亭革
出生于竹编家庭,从小耳闻目染,学得一手竹编手艺,为了使竹编工艺的范围扩大,技艺进一步提高,于95年成立崇州市鑫隆竹艺社,精制竹制品,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组织销售,使竹编事业规模化发展,到2007年7月发展为崇州市竹兴道明专业合作社。在几位传承人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竹编艺人传承和发扬着这一传统手工艺,从事竹编产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还专门成立了道明日用竹编协会,有效推动了道明日用竹编事业的发展。
丁志云
从小师从父辈,擅长编制各类竹编实用产品,成为道明镇颇有影响的竹编艺人。从20世纪80年开始从事竹编外贸产品生产,为广大商家及消费者提供各式喜爱的竹编产品。且随时代发展,从编制单纯的竹产品到能研制,创新产品,保护了道明日用竹编的传承和发展。
赵思进
从小学艺,技艺精湛,多年来,赵师傅一直在从事竹编技艺传承和发展竹编对外贸易,创作作品有百余种,创汇数百万美元,并在国内授徒数百人,被评为“竹编工艺美术师”。20世纪80年代,赵思进曾与其他几位老艺人一起到哥伦比亚、牙买加、格林纳达等国传授道明日用竹编技艺,授徒200余人。
6、地理标志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道明竹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道明竹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实施保护。
产地范围
道明竹编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公议乡、王场镇、济协乡、白头镇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道明竹编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崇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道明竹编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种源。
慈竹(Sinocalmusaffinis(Rendle)Mcclure)。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0m以下,土地类型砂壤土和壤质土,土图册2道明竹编工艺流程图集
图册2道明竹编工艺流程图集(14张)
壤pH值5.4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2.7%。
(三)原料要求。
1.竹材:选用保护区范围内2至3年生优质慈竹,去头弃尾,选用竹节长40cm至70cm的中间节。材料颜色、粗细均匀,竹表面平整、光滑,没有发霉、病虫害、花斑现象。
2.篾片:
3.瓷胎竹编对瓷胎的要求:应平稳端正、方圆规矩、构造严实;色彩均匀一致,光泽度高;内外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细腻。
(四)关键技术要求。
1.去青、破竹:采后48小时内必须去青、破竹。去青深度不超过0.1mm。
2.晾晒:均匀摆放,避雨,阳光下晾晒至黄。使其含水率与当地空气含水率保持平衡,维持产品原有形状。
3.启篾:将破开后的竹条断面沿竹材的径向剖启。
4.匀丝:将启篾剖制的篾丝均匀地拉过匀刀,使篾丝的宽度和厚度保持均匀一致,并能去掉附在篾丝上的竹纤维丝,保持篾丝的光滑。
5.煮染:篾片放入加有适量黄柏皮的水溶液(1:200)中煮沸2小时,达到脱脂、除糖、防霉、防蛀、防裂的目的。根据色泽需要将染料加入沸水中,篾片染透达到所需色泽为止,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所用染料为纯天然的中草药植物:红花(染红色)、五蓓子(染黑色)、黄柏(染黄色)。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柔和,编织紧密、均匀;平面光滑、手感无毛刺;图案完整、清楚;无脱落、无断丝、无缺丝、无锯齿、无破裂;首尾衔接紧密、修边光平。
(1)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2)瓷胎竹编:竹篾细、紧贴胎、密藏头。
2.理化指标:含水率5%至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