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瑶族蜡染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21:52:19
...

瑶族蜡染是中国的一种艺术,目前属于濒危状况。

1、简介

我国的瑶族人口,约为263万余人。“瑶族”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上从事山地农业。

2、蜡染

一、概述

河坝瑶族原称为“绕家”,“绕家”自称为“育”,史称为“幺家、“禾苗”、“夭家”或称“绕家”等,河坝瑶族自元朝起开始有记载,距今700多年。“绕家”人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封建统治者的驱赶和残酷镇压,被逼辗转迁徙,人数大大减少,居住区域被割裂,现在仅有都匀和麻江两地上下绕家分别聚居在这里。1993年8月,麻江县河坝“绕家”被认定为瑶族。

麻江县龙山乡河坝中心村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民族民间工艺品广为流传,特别是蜡染手工艺品因做工精巧,图纹朴素,对比强烈,是该村手工艺品中的精品,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到该地收藏蜡染、刺绣和民族服饰等工艺品40多件。

麻江县龙山乡河坝蜡染的工艺制作流程相当复杂,且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蜡染,据当地老人描述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优质古老传统工艺较完好者之一。

麻江县龙山乡河坝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村里各种民族民风、手工技艺等都是通过歌谣的形式进行传承。在河坝瑶族妇女们所传唱的瑶族蜡染歌谣中对蜡染的这一独特的手工技艺有着祥细的记载。

(一段歌谣)

河坝瑶族蜡染的工艺流程是:每年六、七月份,在枫树的主干皮层用刀斧划出若干道条痕,待流出枫脂后即取回待用。当地瑶族妇女在自织白土布上绘上精美的图案,需要印染花布时,将枫脂和牛油大约按10:2的比例混合(代替蜡),装在一只小土碗里,置于盆装的热草木灰上,灰中埋上少许红炭火,以保恒温。待两种油缓慢融合后,就用竹制小蜡刀(自制)蘸油复涂于画好的图案纹络,图案主要以花、草、虫、雀、鱼等为主。间以几何纹、雷纹、云纹、锯齿纹等等。待蜡干后,送到当地染匠作坊浸染,然后取回拿到河边漂洗、去蜡、阴干,便可出现青底白花、蓝底白花,或青底蓝花等色彩对比鲜明的花纹图案,图案形迥各异,色彩调配和谐,优美典雅。风格是粗中有细、布局饱满而不杂,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图案生动、变化多。过去的当地瑶族妇女和姑娘们都特别热衷于该技艺。

二、杰出价值

麻江县龙山乡河坝瑶族蜡染属枫脂染类,与其它民族的蜡染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牛油和枫香油的混合物代替蜡,在浸染的过程中,因没有蜡的破裂,所以在蜡染成品上没有冰纹的产生。因此,所制作成蜡染布图案清晰,色彩特别鲜明、朴素并且对比相当强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河坝瑶族蜡染上所传承下来的图案,有着很高的审美、研究和收藏价值,据调查,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蜡染厂家、学者及外国友人都纷纷慕名前来该村考察,都对河坝村形迥各异的蜡染图案和精美的蜡染制品赞不决口,并对其进行收藏。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来到河坝村,收藏了该村的蜡染工艺品40多件。

过去,麻江县龙山乡河坝瑶族同胞全都居住在未通公路、信息闭塞的山寨,当地的群众与外界的交流活动很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蜡染工艺便被当地的妇女和姑娘巧妙的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制作出了精美的服饰、被面、头巾、帽子、背带、口水兜、桌布、包背、童装花衣等等,成为了当地群众生活中的必备装饰品。这些物品件件古朴典雅、粗犷豪放、靓丽美观。蜡染制作方便,点蜡绘画可三五人同作,也可单人独做。凡有空闲时间即点制各种各样的蜡花图案,以备浸染、脱蜡、漂洗、缝制等之用。这也成为了当地的瑶族妇女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瑶族民间流传的蜡染歌谣中就有这样的述说:“兄弟姐妹情深深,在家闲着没事做,邀请姐妹进家来,一同拿笔点蜡花,染成放入闺深处,等到乡里芦笙场,妹才穿出给哥看……”由此可见,蜡染艺术在过去的瑶族同胞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濒危状况

目前,麻江县龙山乡河坝瑶族蜡染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河坝村外出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加,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员带来的外来的文化冲击了河坝的本土文化,致使河坝的年青人越来越汉化,所穿着的服饰已不再是土布衫而改成西装及流行的时装,即使在村里的隆重节日里,也很少看见当地的村民着本族服饰了。用蜡染制成的被面、桌布等生活用品也已逐渐被现代的商品所代替,蜡染工艺制品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其次是瑶族蜡染技艺面临失传。如今,在河坝村,只有少数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人能从事织布、绘图、点蜡花等瑶族蜡染技艺。更为严重的是,据调查,目前在整个河坝村只有一名染匠,并且该染匠也已有76岁了。

杨应勤老人就是目前河坝村的唯一一个染匠,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河坝村瑶族蜡染鼎盛的时期就开始从事染匠这一行业的,当时,在整个河坝村象杨应勤这样的染匠就有十多个。直到1999年时,还有三名染匠,但是,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从事这一行业的染匠们已很难维持生计,致使到现在就只有杨应勤老人还在执着从事着这一民族手工技艺。

76岁的杨应勤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但是令老人最心酸就是,现在的年青人都认为染匠这一行业收入太低,几乎都不愿意学习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导致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面临湮没失传。

最后是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麻江县是*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较低,*虽然十分关注这些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发展,但由于财政困难,县委、县人民*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当中,致使这一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保护。

瑶族蜡染,既有久远的历史,还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行于广西、贵州瑶族地区的蜡染布——瑶斑布。这是用两块有镂刻花纹的木板夹住坯布,将熔化的蜡液灌入木板的花纹中,再用靛蓝染色,干后褪蜡即成。瑶斑布的历史记录,早在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描述过:“瑶人以染蓝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干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灿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奠瑶人若也。”“瑶人……获斑布袍裤,妇女上衫下裙,斑斓勃蔚,惟其上衣斑纹极细,俗所尚也。”

瑶族蜡染,除了用镂刻图案木板制作蜡染外,也有点蜡的制作方法。这种蜡染制作方便而随意,点蜡绘画可三五人同做,也可单人独做。凡有空闲时间即点制各种蜡花图案,以备浸染、脱蜡,漂洗.缝制等之用。这也成为瑶族妇女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瑶族民间流传的蜡染歌谣中就有这样的述说:“兄弟姐妹情深深,在家闲着没事做,邀请姐妹进家来,一同拿笔点蜡花,染成放入闺深处,等到乡里芦笙场,妹才穿出给哥看……”可见,蜡染艺术在过去的瑶族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瑶族蜡染中,当属贵州麻江县龙山乡河坝村的“枫脂染”最有特色。该村位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南部,总面积24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寨,总人口3450人,瑶族占88.98%,是该县最大的瑶族居住地。河坝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村里各种民俗民风、手工技艺等都是通过歌谣的形式进行传承。在河坝瑶族妇女们所传唱的瑶族蜡染歌谣中,对蜡染这一独特的手工技艺有着详细的记载。2009年夏,笔者前去麻江县实地考察“枫脂染”时,当地文管所所长,将瑶族的歌词整理给了我·份。具体内容是:“兄弟姐妹情深深,缺少什么互相帮,五月完了到六月,七月太阳当头照,在家闲着没事做,邀请姐妹上山坡,一同来到林深处,看到枫树上有油,爬到上面用刀割,随手放进竹篓里,不知不觉装满篓,回头看看那天边,太阳已挂山头上,起身吆喝回家咯,回到家中放竹篓,扯来土布一尺六,找来一个半边锅,装满热灰后放好,枫油放在土碗里,土碗放在锅中间,拿来牛油一起合,两根稻草中间隔,找来竹片放在手,用了J细心削成笔,一边火来一边小,准备用来点鸟雀,点·笔大一笔小,点了两个整晚上,点成头巾一尺六,拿来染水认真染,染成放入闱深处,等到乡里芦笙场,妹才穿给哥来看,小鸟小雀各分开,小鸟站在枝头上,看似开口来唱歌,人人看到都羡慕,夸俺乡里第一个。”歌谣巾的“枫脂染”,是瑶族世代传承的蜡染手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工艺与蜡染有所不同,丰要是采用牛油和枫香脂的混合物代替蜡,在浸染的过程中,因没有蜡的破裂,所以在蜡染成晶上没有冰纹的产生。因此,制作成的蜡染布图案清晰,做工精巧,色彩特别鲜明、朴素并且对比相当烈,具有独特的瑶族风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河坝瑶族蜡染所传承下来的图案,有着很高的审美、研究和收藏价值,据调查,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蜡染厂家、学者及外国友人都纷纷慕名前来该村考察,都对河坝村形色各异的蜡染图案和精美的蜡染制品赞不绝口,并对其进行收藏。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来到河坝村,收藏了该村的“枫脂染”20多件。

河坝瑶族蜡染的工艺比较独特。每年六七月份,在枫树的主干皮层用刀斧划出若干道条痕,待流出枫脂后取回待用。当地瑶族妇女在自织白土布上绘出精美的图案,制作枫脂染时,将枫脂和牛油大约按10:2的比例混合,以文火煮熬熔化,装在一只小土碗里,置于盆装的热草木灰上,灰中埋上少许红炭火,以保恒温。待两种油脂缓慢熔合后,就用竹制小蜡刀(自制)或用牛角刻制的刀片蘸油绘制图案。待干后,将布投入染缸中浸染,或送到当地染匠作坊浸染,上色后取出漂洗晾干,再用清水蒸煮,待树脂牛油遇热后熔化脱落,出现青底白花、蓝底白花,或青底蓝花等色彩对比鲜明的花纹图案。这种枫脂染与布依族枫香染工艺相类似。

河坝瑶族的蜡染图案,主要以花、草、虫、雀、鱼等为主。间以几何纹、雷纹、云纹、锯齿纹等。风格是粗中有细,或以细破粗,或以粗助细。布局饱满而不繁杂,多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图案生动,变化多样,色彩调配和谐,优美典雅。特别之处是:枫脂染与蜡染有很大的不同,在绘制、染色的过程中,固没有蜡的破裂,所以在枫脂染成品上没有冰裂纹的产生。阕此,用此方法制作成的蜡染布图案清晰,色彩鲜明、朴素,对比强烈。当地的妇女们一直都特别热衷于此技艺。瑶族枫脂染制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制成被面,头巾、背带、包被、口水兜、童装花衣、盛装、便装等。

此外,贵州荔波瑶族蜡染,不论简谈精致,抑或斑斓夺目,也都极新奇巧妙。

上一篇:道明竹编

下一篇:保安族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