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点布光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09:05:58
...

三点布光,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如果场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一般有三盏灯即可,分别为主体光、辅助光与轮廓光。

中文名:三点布光

外文名:AreaLighting

别名:区域照明

使用区域: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

组成:主体光、辅助光与轮廓光

特点:360度照明

1、理论


三点布光

一个复杂的场景由100名灯光师分别来布光会有100种不同的方案与效果,但是布光的几个原则是大家都会遵守的。对于室内效果图与室内摄影,有个著名而经典的布光理论就是“三点照明”。

2、作用

主体光

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并且担任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由主体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主体光的任务根据需要也可以用几盏灯光来共同完成。如主光灯在15度到30度的位置上,称顺光;在45度到90度的位置上,称为侧光;在90度到120度的位置上成为侧逆光。主体光常用聚光灯来完成。笔者喜欢把主体光的亮度设置为240左右。

辅助光

又称为补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

轮廓光

又称背光,轮廓光的作用是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帮助凸显空间的形状和深度感,它尤其重要,特别是当主体由暗色头发、皮肤、衣服,背景也很暗时,没有轮廓光它们容易混为一体,二者缺乏区分。轮廓光通常是硬光,以便强调主体轮廓。

3、顺序

1)先定主体光的位置与强度;

2)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

3)决定轮廓光的位置与强度;

4)分配背景光与装饰光。这样产生的布光效果应该能达到主次分明,互相补充。

4、注意


三点布光

1)灯光宜精不宜多。过多的灯光使工作过程变得杂乱无章,难以处理,显示与渲染速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必要的灯光才能保留。另外要注意灯光投影与阴影贴图及材质贴图的用处,能用贴图替代灯光的地方最好用贴图去做。例如要表现晚上从室外观看到的窗户内灯火通明的效果,用自发光贴图去做会方便得多,效果也很好,而不不要用灯光去模拟。切忌随手布光,否则成功率将非常低。对于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坚决不予保留。

2)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灯光一概处理。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灯光,如选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根据需要决定灯光是否投影,以及阴影的浓度;根据需要决定灯光的亮度与对比度。如果要达到更真实的效果,一定要在灯光衰减方面下一番功夫。可以利用暂时关闭某些灯光的方法排除干扰对其他的灯光进行更好地设置。

3)要知道MAX中的灯光是可以超现实的。要学会利用灯光的“排除”与“包括”功能绝对灯光对某个物体是否起到照明或投影作用。例如要模拟烛光的照明与投影效果,我们通常在蜡烛灯芯位置放置一盏泛光灯。如果这盏灯不对蜡烛主体进行投影排除,那么蜡烛主体产生在桌面上的很大一片阴影可能要让我们头痛半天。在建筑效果图中,也往往会通过“排除”的方法使灯光不对某些物体产生照明或投影效果。

4)布光时应该遵循由主题到局部、由简到繁的过程。对于灯光效果的形成,应该先调角度定下主格调,再调节灯光的衰减等特性来增强现实感。最后再调整灯光的颜色做细致修改。如果要*真地模拟自然光的效果,还必须对自然光源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多看些摄影用光的书,多做试验会很有帮助的。不同场合下的布光用灯也是不一样的。在室内效果图的制作中,为了表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往往会把一些主灯光的颜色设置为淡淡的橘黄色,可以达到材质不容易做到的效果。

5、解读

说起三点光,业内人士都不会陌生。三点光是照明前辈们最常用的一种布光方法。所以被后人们习惯的称它为传统布光。正是前辈们遗留下来的这个三点布光,使我领悟到了布光原理的真谛,也悟出了这个所谓的传统光,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内在的深刻含意;更悟出了三点光是写意性演播室布光演变过程的先驱;三点光是影视剧照明演变的灵魂;三点光是构成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形状的基石……

无论你是摄影、摄像、照明还是照明设计,只要弄明白三点布光原理,你在布光中就有了方向,你对光的定位就有了设计依据。就像影视剧中的拍摄“轴线”,被称之为“三角形原理”一样。编摄人员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那么,遵守轴线规则的原理,便是“三角形原理”。弄明白了三角形原理的演变过程,轴线规则也自然就明白了。三点光原理、三角形原理,虽一个是照明、另一个是摄影摄像,但它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好,下面就要我们剖析三点布光法的原理与演变过程。

三点光的起始根源

前面说过,三点光是照明前辈们传下来的传统布光法,70年代刚接触照明的时候就听师傅说三点光,我就对三点光产生浓厚的兴趣。师傅是不教原理的,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说“你的眼睛”呢?所以逼着你去想、去悟、去琢磨。通过多年的布光实践我终于明白了师傅总说“你的眼睛”的含意了。

照明这个行当,必须要用眼睛善于观察,观察万物被光线照射后的千姿百态,观察自然光线透过窗户,对室内形成的光影变化。因为照明是为视觉艺术服务的,人和物再美,人身材再好,若不借助光线的照射,是不可能在影视画面里显影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人人都心知肚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至理名言,也是艺术家们常挂嘴边的口头禅。照明艺术不也正是如此吗?事实真理告诉我们,人类一切艺术作品,都是遵循大自然的生活自然规律而进行模仿、重复、创作。违背了这个自然的生活规律,就会失去自然生活的真实性,更谈不上所谓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三点布光就是模仿大自然的产物,就是依据太阳光对大自然中的人和物的照射,所形成的立体形态给人类的启示而来。有人不禁要问,太阳不就一个点吗,怎么会出现三点呢?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解释这个疑问咱们首先认识一下三点光的起始根源。太阳光的照度范围,能使整个地球享受到它的温暖,它究竟有多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考证的悬题。但有一个现象人们可以考证,就是当你斜侧面对阳面时,人物脸的光照造型是最美的,也是最有层次,最有立体感的。人物前侧脸上被照射的光线,被前辈们定为主要光线,就是咱们所谈的主光。荷兰著名大画家伦勃朗,对这一45°的前侧光情有独钟。他所创作油画的用光,大都是用前侧光勾画意境。此光后来被人们誉为“伦勃朗光”的称号。那么副光又是那儿来的呢?副光是大气层的透射、地面反射、周围环境反射等等所形成的。因为副光是反射光,光线性质比较软,故被定为软光。所以,布光时均在照明灯上加上一层柔光纸。后来人们又发现,当人和物体与太阳光成反方向时,人物的轮廓线是那么的突出,头发是那么的迷人。因此,在人物布光中又出现了一种光线,那就是逆光。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点布光能完成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电视图像中的立体形状。只有三点布光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造型艺术美感。比如,一个圆柱体,要达到较好的三维形体的表现,仅有一次光源是不够的,还需要二次光源三次光源。特别是在演播室布光,因为演播室设计是封闭无窗户拍摄场地,要求无外界光源干扰,是一个漆黑又无反射光线条件的环境。试想一下,一个圆柱体在无任何有源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只仅靠一束光线从某一角度照射,是很难表现其立体形态的。

一个圆柱体固然如此,那么人物呢?说的不雅一点儿,人的头部相当于球体,身体相当于圆柱体。要想把人物立体形态,更好地表现在二维的电视图像中,仅有一点光源,反映出的亮面是不理想的。需要再设置另外一个光源,把暗面打出层次来,同时控制好光影。为把物体和人物从背景与光度间隔开,还需要从人物背后一定的位置上再设置一个光源,用光线刻画人物轮廓,这样就形成了近似于在三度空间设置了不同的三点光位,作为再现物体的立体形状是较完美的一种布光方法。所以说:“三度布光法又是三点布光法的合理延伸”。


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与三度布光的概念

三点布光法是侧重指灯位在不同的三个点上。静态布光中不就是依三点布光法为蓝本,对人物进行三点布光造型的吗?如新闻演播室对播音员的布光造型、专题访谈、智力竞赛等等,就连人像摄影也要遵循三点布光才能美化人物。

而三度布光法是根据对人或物体的造型形式,表现出一个具有三度关系的图像。

动态布光中的大型文艺晚会,在灯光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完美的体现人物在电视画面中的三度关系的图像问题,所以把综艺晚会布光称为“立体交叉布光法”。这个所谓的立体交叉指的就是上下左右都必须涵盖三度布光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平面画面中的立体形态。熟知三点布光原理,设计演播室的三度灯光关系,才会有方向感,才会轻车熟路。

那么,三点布光和三度布光的概念原理又是什么呢?上面已经阐述了两者的区别,更直接的说,三点光源只形成三个点的光源(三盏灯),对人和物进行照射。而三度光就不同了,虽然它和三点光同样来自三个相同方向的三种光源,却不是三点而是三度。点的概念是一盏灯照射的光源,度的概念确不是一盏灯照射的光源,而是根据三度关系的空间、面积和范围,确立三度照射光源所需灯的数量,所以三度布光法又是三点布光法的延伸布光法。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把三点布光法进行专章论述。

三点布光法和三度布光法从概念上分析是有较大区别的,但从性质理念上分析又是属于同类布光方法。说三度布光法是三点布光法的延伸布光法,从产生根源上讲,三点布光法是依据自然光线的自然规律而形成;三度布光法是根据人和物体处于当时所在的环境、范围、面积、朝向、拍摄角度等,依据三点布光原理而形成的三度布光法,目的是对拍摄场地的人和物体的造型更加全面。在演区范围内,无论人物走到演区任何位置、任何角度、任何方向都有三点光线的照射,使拍摄出来的电视画面,都会完美的表现出具有三度关系的立体图像;使电视画面在灯光艺术的照射氛围中,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三度空间——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三点布光是构成基本布光法的基石

第一点光线,称为主光。

它规定了方向、角度、与范围,规定了照明光轴与照射角。起着主要造型和确定光影格调的作用。

第二点光线,称为副光(又称辅助光)它起着辅助主光未照眀的区域并通过副光来调整光比,柔化主光形成的阴影。

第三点光线,称为逆光(又称轮廓光)前两度光完成后,需要把物体与环境隔开,产生一种深度与层次。

在第一点光线、第二点光线、第三点光线的共同合作下,完成了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形状。这就是我旨意要推荐的所谓的三点布光法的美妙之处,说它是基本布光法的基石我认为恰如其分。

前面已经解读了三点布光法和三度布光法之真谛。当你明白了三点与三度的重要性,你就不难明白,我前面为什么宣布三点布光为“照明演变灵魂”的道理。所谓照明演变灵魂,就是当你为演播室设计布光时,你脑子里始终有三点和三度布光法之魂魄,你说你还有什么照明设计完不成呢。光线本身就是万物之灵,“光”这个“灵”毕竟还要依赖人类的“灵魂”去指挥它,设计它,安排它。如果照明师失去照明设计理念,等于失去了照明光线本身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光线它还会有思维敏捷的语言吗?所以说,我们学习照明不能就事论事的死板教条,要活学活用。从视觉心理“悟”照明语言的内在含义,从根本上,从原理上找答案。否则,你永远是一个“照明匠”。

1、从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分析三点布光演变:

演播室综艺晚会的立体交叉布光法,就是三度布光与被摄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区域三点布光法。如果人物面向副光,从三点光源学说来分析:人物的背面为逆光,人物的前侧光便是主光源;如果人物面向前侧光,也就是说人物面向主光位方向:那么主光位则变成了副光位(顺光位),而原来的副光此时又充当了主光源;人物背朝摄像机,面向逆光方向移动,这时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又全部发生了变化。用三点布光演变原理分析,原来的逆光此时却变成了副光(面光),面光变成了人物的逆光;随着人物向后移动位置、角度的变化,

侧光、侧逆光又分别担当起主光的光源。

2、从静态人物布光法分析三点布光演变:

所谓静态人物是指人物静止状态。如,新闻类节目;专题访谈类节目等。新闻类节目人物面向副光,其前侧光为主光,人物背后为逆光。因是写意布光艺术,一般人物另一侧还要加一盏修饰光,但此光并没有名分,它不属三点光范畴,只是起到修修补补的作用。新闻主持人的三点布光注意几个演变要点:

①摄像机、副光、人物、逆光要成一条垂直线。

②主光与人物角度一般成45°角,但要视人物脸型胖瘦适当调节角度(胖角度大,瘦角度小)。注意调节主光的高低位置,以形成人物鼻影“等线三角形”为最佳位置。

③修饰光虽没名分,但此灯并非限制一盏,可根据人物脸形的缺陷情况需要,任意加灯进行修补。但要严格控制亮度与遮挡。此光以不出现鼻影为最佳修饰光照度。

④逆、主、副三点光光比为二比一,逆/主(比);主/副(比);副/背景(比)。抠像背景不在此范畴。

⑤副光不宜过高。逆光不易过前。逆光以人物轮廓和两肩平行线条与头发光适中为好。副光以调节光比、和谐脸部层次、凸显眼神光为主。

3、从动态人物布光法分析三点布光演变:

所谓动态人物是指人物在演区前、后、左、右动态不定。人物无论面朝何种方向,照明光线都必须满足人物的三点布光和三度布光。

如综艺晚会,无论是独舞还是群舞,无论是小品还是戏曲表演,演员都不应因为光的条件而受到拍摄限制。而是照明要为演员创造*发挥的照明空间,达到电视画面三度空间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事先在照明设计时,就要考虑周全,用三点和三度布光法来满足综艺晚会多人物、多造型、多机位、多角度的用光需求。综艺晚会直播或录播均采用多台摄像机拍摄,每台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和拍摄画面构图都有规范的摄制要求。动态演员在演区中的形体方位,有时在同一瞬间中和多台摄像机发生相对、背对、侧对、等不同的距离、角度与拍摄方位位移。如果没有三度布光的区域范围光源的设置,是很难满足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要求的。正是依据三点布光延伸原理的演变原则,按演区区域范围进行了科学的三度光源布光法,才能表现出一个,具有三度关系的电视画面图像。无论演员走到演区任何方位,无论摄像机与演员成何种角度,均不会因为光线造型的原因而导致电视画面黯然无色。

4、从三度布光法分析三点布光演变:

所谓三度布光法,是根据人和物体的造型形式,表现出一个具有三度关系的图像。也就是说,用三度布光法营造一个可连续性的三维光区,对人物进行照明。如逆光区、主光区、面光区。为了满足演区纵、横深度空间照度,往往间距3米设一道基调光(回光灯带换色器)。大型演播室一般逆光区,至少设五道基调逆光;主光演区两侧各设三道光(其中有一道为效果光,两道为后侧光、侧光和前侧光);舞台口至观众席,面对演区设三道面光(副光)。因此,演区越大,照明灯具数量就越多,而且逆光区、主光区、面光区(综艺晚会、舞台称面光)的灯具都是按一定光比的比例设计安装的。照明灯具有效光斑照度范围与演播室实际平方面积决定了照明灯具的数量。无论演播室悬挂多少照明灯具,你只要用三点布光理念去分析、去分类,去对应。你就会发现,三大光区诸多照明灯具,就是三度布光法延伸的翻版。更确切地说,把三个光区视为三个点,就是三点布光法演变到三度布光法。所以说,综艺演播室的设计理念,还是三点光的组合。如下图所示:

5、从全方位动态布光法分析三点布光演变:

所谓全方位动态布光法是指演区人物动态和多机位、多视角、多方位的三点立体布光方法;有时人动机不动,有时机动人不动,有时人和机相反方向运动,这种布光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体交叉布光法”,既要满足人物的三点布光,又要满足摄像机捕捉图像的三度空间,使画面图像更富有透视感、层次感、立体感。大型综艺晚会、演唱会、歌舞晚会、戏曲晚会等都是按三点立体布光这一演变原理进行布光设计的。

全方位动态布光法说白了就是:三点布光法和三度布光法有机结合体。无论演员朝那个方向移动,机位朝那个方向拍摄,也不管你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也不管是一台摄像机还是多台摄像机同时朝各自不同方向拍摄,都能满足完美的三点布光和三度布光照明。

比如:一个人物出现在演播室中,无论是动还是静,由于人物个体本身面积与灯光间距缘故,从各个角度拍摄单个人物,呈现在个体身上的的光线,始终是三点光线;如果是一群人物,无论是动还是静,横列队还是竖列队,由于群体面积增大与灯光间距光线的衔接照射缘故,从各个角度拍摄群体人物,呈现在群体人物身上的光线,始终是三度光线。

从全方位动态布光法分析三点布光演变,从以上个体和群体范例去分析三点布光演变,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三点布光演变与三度布光延伸的真谛。

上一篇:小兴安岭

下一篇:硅谷百年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