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宜昌市西陵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1:43:14
...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位于万里长江风景绮丽的西陵峡口,是三峡明珠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辖六个街道办事处、一个乡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辖区内有各类科研机构45个、大中专院校10所、中小学校44所、医院12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总部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境内。

中文名:宜昌市西陵区

别名:西陵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湖北宜昌

下辖地区: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等

地理位置:西陵峡口

面积:89.9平方公里

人口:42.73万(2010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均瑶广场,国际大酒店,儿童公园,滨江公园等

火车站:宜昌火车站

车牌代码:鄂E

历史人物:王篆,顾嘉蘅等

行政代码:420502

电话区号:0717

邮政区码:443000

1、简介


宜昌市西陵区

西陵区位于长江的西陵峡口地属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西陵区辖6个街道、1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西坝街道、葛洲坝街道、夜明珠街道、窑湾乡、湖北西陵经济开发区。

2、行政区划

西陵区辖6个街道、1个乡:

街道: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西坝街道、葛洲坝街道、夜明珠街道

乡:窑湾乡

3、历史沿革


宜昌市西陵区

宜昌市西陵区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宜昌市解放初期建立的市人民*第二、三区*和第一区*管辖的康庄路、福绥路、怀远路(见《宜昌市志》1949年9月宜昌市各区基本情况表)。1950年8月,市辖区撤销、废除保甲制,其政务由*派出所办理,并组建居民小组。1952年8月设置5个街政委员会,属现西陵区区域的是“宜昌市人民*第二、三、四、五街政委员会”。1953年3月,市人民*根据省编委定编更名为市*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1956年4月,街道办事处冠以街名,即滨江路街道办事处、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学院街街道办事处、鼓楼街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市委决定将全市5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3个人民公社,将原滨江路、解放路、学院街3个街道办事处合为解放人民公社,鼓楼街街道办事处改为西陵人民公社。解放人民公社下设:和平里、解放路、学院街、市委机关、云集路5个分社;西陵人民公社下设:*、西陵、三峡、西坝4个分社。

1967年,西陵人民公社更名为“宜昌市东方红人民公社”。1968年5月,经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宜昌市解放公社革命委员会”和“宜昌市东方红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8月,宜昌市革命委员会将市东方红人民公社改为西陵街道办事处、市解放人民公社改为云集街道办事处。增设葛洲坝街道办事处和夜明珠街道办事处,作为宜昌市*的派出机构,隶属市*和葛洲坝工程局双重领导。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以国函〔1986〕188号文批复湖北省人民*《关于宜昌市成立三个市辖区的请示》和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宜昌市设立三个市辖区调整方案的意见》,同意宜昌市设立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市辖行政区。

1987年4月3日,成立西陵区筹备组。同年6月2日,成立区人大、*、政协筹备小组。6月3日,成立*宜昌市西陵区委员会。在筹建期间,区委设有:办公室、组织人事组、宣传组、政法组;*设有:办公室、财政科、文教卫科、民政街道科、农业科、城管科、商贸科、企业公司(含劳动人事)。11月18日,在西陵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西陵区第一届人民*。

4、自然环境

地质

西陵区地质结构属江汉平原沉降带宜昌单斜拗陷西缘,即居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次级构造——宜昌单斜上,主要为距今1亿年前白垩纪的河流、湖泊沉积而形成的红色层状地层。地层走向为北20°至东40°,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4°至8°。在距今约7000万年时,我国大陆发生过一次被称作“燕山运动”的规模巨大的地壳运动,至此以后,宜昌市区一直处于大面积间歇性的掀斜式整体上升状态,其运动强度渐趋减弱,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地震烈度从未超过5级。国家地震局将宜昌市确定为不设防城市。即使三峡大坝修建后,发生诱发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6级。

地貌

西陵区地处黄陵山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山区,北与夷陵区接壤,南与伍家岗区相连,西与点军区隔江相望。东西(西坝——黑虎山)最大横距10.02公里;南北(下桃坪——一马路)最大纵距14.62公里。区内水域十分广泛,长江经西北向东南呈“S”型流经本区;除长江外,流经本区的还有黄柏河,境内流长3.6公里;下牢溪,境内流长3.5公里。

气候

西陵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16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2.4天,年日照总时数1100~1300小时。

水文

宜昌水系属长江水系,西陵区水系为长江一级短支流,周家冲、猫儿冲和黄柏河、沙河为二级短支流,梅子垭为源头,常年水位44.35米。全区有小(二)型水库3座(石板水库、猫儿冲水库、焦家湾水库),数百口堰塘,总蓄水能力80万立方米,承担着全区万亩农田灌溉任务。

土壤

西陵区窑湾乡土壤分为紫色土、石灰土、黄棕壤、黄壤、水稻土及潮土6个土类。

植物·动物

西陵区紧靠长江,受丘陵气候影响,表现为土地较肥沃,阳光充足,光能资源丰富,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山顶松柏成片,山腰柑桔成林,山脚蔬菜成园。区内现有侧柏、川柏、针叶松等乔木,果树有柑、橙、柚、桃、李、樱桃、核桃、梨共58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蔬菜品种繁多,其中茄果类、绿叶类、瓜类、豆类、葱蒜类达200多个品种。畜禽资源丰富,有牲猪、牛、鸡、鸭、鹅、火鸡等,水产资源有鲟鱼、鳖、黄鳝、泥鳅、鲫鱼、鲢鱼、草鱼、罗非鱼等。

土地现状

窑湾乡地处西陵区东郊,东与龙溪土门相邻,南与东山开发区相连;北接西陵经济开发区和晓溪塔,总面积为25.2平方公里。该乡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是柑桔出口创汇的外贸基地之一。有耕地60.62公顷,柑桔林244.2公顷,农业总人口7571人。

西陵经济开发区的成立与发展是西陵区积极适应和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的体现,开发区土地面积16.79平方公里,耕地37.1公顷,柑桔林72公顷,总人口4386人。

峡口风景区地处西陵区西北部,所辖碑垭、南津关、上前坪等三个村,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开发旅游业为龙头的风景区。峡口风景区三村总面积为20.06平方公里。

5、人口民族

总人口及其增长情况2004年末总人口402912人,出生人口2551人,出生率6.33‰;死亡人口973人,死亡率2.41‰;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同比下降2.31‰;计划生育率99.88%。2005年末总人口372748人(户籍数,不含东山开发区),其中城市人口365986人,农村人口6762人,出生人口6.63‰;死亡人口1644人,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长率2.22‰。2006年末总人口45.9万人(*户籍人口,含宜昌开发区),出生人口2594人,出生率5.65‰;死亡人口1786人,死亡率3.89‰;人口自然增长率1.76‰。

人口性别2004年在总人口中,男性23.68万人,女性21.4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47.5%。2005年男性195771人,女性176977人,分别占人口的52.52%、47.48%。2006年男性245983人,女性213017人,分别占人口的53.59%、46.41%。

婚姻登记2004年~2006年,全区共有结婚登记11519对,离婚登记3880对,补领证件2476对。

6、经济发展


宜昌市西陵区

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电力生产)182亿元,是2006年的2.2倍;财政总收入15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9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是2006年的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外贸出口2.23亿美元,是2006年的2.9倍;直接利用外商投资2830万美元,是2006年的1.4倍。

2011年底,全区产业构成比例从2006年的0.45:48.69:50.86优化为0.35:37.65:62。总部经济蓬勃发展,全区已建成商务楼宇25座,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认定9座重点商务楼宇和32家总部企业,三峡企业总部基地等总部经济园区加快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宜昌滨江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沃尔玛、红星美凯龙、大洋百货等一批名企名店相继入驻,宜洋汽车后市场、夜明珠钢材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日益兴旺,夷陵广场核心商圈的辐射力不断增强。全区限额以上商贸和住宿餐饮企业达到395家。旅游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均瑶锦江国际、馨岛国际等一批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峡州酒店集团、桃花岭饭店等完成升级改造,各种快捷酒店迅速兴起,全区拥有星级饭店30家,旅行社75家,2011年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都市工业稳步发展。以宜昌船舶柴油机、天美国际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轻工日化两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2011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投入12.6亿元,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西陵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被确定为“宜昌市服务外包产业园”。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精品果园、生态家园和村组道路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对接。2011年,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2元,年均增长10.5%。

2007~2011年全区累计新开工重点项目119个,总投资额357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28个,到位资金87亿元。中心商务区、解放路步行街、华祥商业中心等一批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并发挥效益。投资1.5亿元完善了西陵经济开发区道路和水电管网等配套设施,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唐家湾片区建设,东山四路明珠段年底建成通车,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宜居宜旅宜业首善之区环境建设”等系列意见和扶持政策,建立了银政企联席会、局区合作等机制,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财税*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是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紧密相联,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省委也提出了推进工业化的思路,市委更提出了工业强市的目标。作为中心城区,必须把工业强区作为发展城区经济的重心,充分发挥工业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西陵区工业是由街、校、乡集体小企业组成并发展壮大。建区以来,经实施系列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工业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使全区工业具备了一定基础。“八五”时期,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快餐面、休闲服装等产品饮誉省内外,成为当家产品,工业支柱逐步形成。“九五”时期是我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工业经济结构、产业构成趋向合理和完善的重要发展阶段,区属工业以拉大、扩张工业规模为立足点,完成工业技改项目61个,投资1.8亿元,引资0.9亿元,先后引进了汇中宜恒、丽豪、三荣、环亚等一批优秀知名企业落户西陵。其间,分两批接收了20家市直下放企业,壮大了工业规模,提高了工业总体运行质量,全区工业已初步具备了日化、电子、服装、食品等门类。

“十五”期间,西陵工业经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狠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了民营工业二次创业和都市工业的迅猛成长,形成了区域工业产业较为合理的布局。随着财税*改革,辖区内的*及省属、市直企业为区域经济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形势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三心一区”的优势不断巩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繁荣活跃。西陵工业经济已初步显现出了日化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食品、医药、电力电子、服装等新型都市工业雏形。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2005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9532万元,销售收入54645万元,利税3156万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个,完成技改投资8590万元。

农业经济

西陵区农村九村(一场、一所),共40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25公顷,柑橘园354公顷、林业用地1380公顷。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1元,比上年增长329元,辖区内农村人口1.61万人,农村劳动力0.76万人。

农业生产按照稳定传统产业(柑桔),发展新兴产业(花卉苗木),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发展思路,全面发展。计划2005年“二建三改”(建沼气池、建垃圾池、改厨、改厕、改圈)达到200户。柑橘生产通过无公害生产技术和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果品的商品性状,巩固了“窑湾蜜橘”的品牌形象。蔬菜生产抓住近郊优势,大力发展速生菜、叶片菜、时令鲜果,在品种、时间上形成优势,同时大力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确保上市蔬菜无公害;花卉苗木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三峡花卉苗木大市场的规划建设,促进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2004年全区过一百万元以上的花木生产企业6家,现已成为宜昌市鲜花、盆景、苗木、观赏植物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养殖业克服了禽流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稳步发展,农业服务也得到了长促进步。

7、交通状况

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境内两条东西向的汉宜高速公路、宜(昌)万(州)铁路、焦柳铁路、川江黄金水道和三峡机场,使宜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宜昌地处中西部接合部,长江黄金水道、焦柳铁路、318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线在此交会,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铁道部已将宜昌列为全国47个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总投资5亿多元的宜昌火车站东站已开工建设,宜昌点军火车站南站正在规划之中。交通部首批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宜昌主城区2个一级高速客运站和4个货运站即将开工建设;宜昌至华容一级公路、远安至当阳一级公路、三峡机场专用公路、三峡物流中心主体工程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今年也将陆续建成和开工。同时,香溪河航道二期工程、云池港综合码头等7个水运港航建设新项目,将使宜昌的港航年货运吞吐量提高720万吨。

8、旅游资源

以壮美的西陵峡得名的西陵区,山清水秀,相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正妃就是在这里养蚕缫丝,晋代文学家郭璞在这里完成了一部辞书《尔雅注》。蜿蜒起伏的东山与长江呈环抱之势,辖区33条大街和77条中小街纵横交错,高楼林立,花草繁茂,商贾云集。有长江第一楼之称的镇江阁,闻名古今的三游洞,曲径通幽的桃花村,绿色长廊般的滨江公园,市民休闲的夷陵广场,让人流连忘返。

境内拥有*AAAA级景区九处,分别为:宜昌市三峡观坝旅游区、宜昌市柴埠溪峡谷风景区、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三峡石牌要塞旅游区、宜昌市三游洞风景区、宜昌九畹溪风景区,其总量目前居湖北省首位。国家3A级景区11处,是不折不扣的旅游名城。全市已开放的旅游点350多处,享有盛誉的有100多处,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坝址中堡岛、葛洲坝水利枢纽为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长江三峡四百里画廊在1985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1年又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榜首。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位于境内,其奇峡险滩,令人叹为观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称。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三国古战场遗址,著名的三游洞、金狮洞、白马洞、龙泉洞、长生洞、燕子洞等迷宫奇观,风采各异美不胜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葛洲坝工程、隔河岩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9、当地特产

名茶:五峰是一个古老的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期就有“武陵七县道出茶最好”的记载。古之武陵七县道即包括今之五峰、长阳两县之地域。公元758年陆羽所著之《茶经》,一开头就有:“茶者,南方之嘉禾也,一尺、二尺及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据考证,唐代的巴山峡州称为峡州夷陵郡,它包括五峰(唐代称巴山)、长阳、宜昌、远安、鹤峰等县。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就是生长在临溪两岸的大茶树。这表明早在2300年前五峰境内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长江河谷气候特征,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地理天赋,自然底蕴,造就了五峰盛产上等名茶好茶。

土家腊肉:土家族是宜昌境内第一大少数民族,自称“毕兹卡”。在土家人家里作客,主人最好的招待要数土家腊肉了。土家人有“愚要读书,穷要喂猪”之说,尤是年猪不可少。岁过冬至,各家就杀猪宰羊了。先将花椒、八角香、山胡椒等佐料合盐炒香磨研成粉,待猪羊修净破腹后即砍下头、腿、前胛,腌好入缸,所余按五、六斤一块砍成条形,逐块腌好,依层而放,每层再撒上盐和佐料,如此腌制十日左右即取出上炕。炕腊肉时,忌烧松杉等含烟含脂重的薪柴,多以青棡、土荆条、香叶树、柏枝等芬芳杂柴为薪,早炊暮飨,烟火不断,这样一直熏到第二年立夏后才下炕,冷却后埋于稻谷中收藏。通过谷子吸收水份后,腊肉更耐贮存,且经久不腐,剖开后肉质鲜嫩有一股诱人的清香。土家腊肉,或清蒸,或清炖,或生炒青椒,或焖枞菌、豆腐,或煮熟后炒回锅肉片,香而不涩,鲜而不腻,肥肉色泽橙亮,瘦肉嫣红嫩柔。土家人喜欢大碗酒、大块肉,腊肉切成巴掌大,吃起来更过瘾。土家的腊羊肉更是风味特别。羊子宰杀前一个月,便实行精料圈养,长得膘肥肉满,才一刀见红地任其奔跑,以逼出腹腔淤血,这样的羊肉又白又嫩。如法腌制熏烤,只是在佐料中加重了山胡椒的成份,有效地避开了羊肉的腥味,炒时加以辣椒、生姜、大蒜、桔叶,是下酒的好菜。

10、特色小吃


凉虾

凉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价格约为一元一杯。说到凉虾,先想到的却是齐白石的虾画,微微波澜、淡然自在,很有闲趣凉虾也有此意旨,它虽不能裹腹,却衬心解渴。端在手上,望着在清水中做碧波荡漾的凉虾,似若白玉翩然翻舞,沁沁凉爽,微微甜蜜,即可赏心悦目又能品茗玩味,真是驻足小憩的衬心之乐。致祥路有一家“郑信记”,是凉虾较有特色的去处,在桌前笼一排盛放凉虾的器皿,像很大的酒杯。一溜是色彩缤纷的品种:金黄的玉米、乌亮的黑米、晶莹的白米,还有柠檬、橙汁儿、葡萄味的凉粉,姹紫嫣红。

萝卜饺子:独一无二的本地特产,外地人都不知道萝卜还能炸制成小吃。萝卜饺子虽好,也得看季节。逢着萝卜上市,那多半不久,街边、市场、小巷的路口就有一准香的萝卜饺子馋人,叫外地的游客觑见,总是非常希罕。不过吃萝卜饺子还有经验,那就是价格高的,自然要比一般好,原因简单,一般人只怕贵了卖不出去,但高手只怕别人吃了还再来,自己忙不赢。制作:萝卜饺子好吃,做也不难。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红萝卜,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5小时再磨成浆;萝卜切丝拌盐、蒜葱、辣椒粉等,有香菜更佳。油炸时,先在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萝卜丝作馅,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凉拌鱼腥草: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配姜、蒜泥、酱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不仅是市民的一大嗜好,且成为宾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欧美食客的喜爱。

香辣虾:据说这个小吃是来源于四川、重庆一带。也难怪,宜昌是个和重庆比较相似的城市,方言、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是如此,当然香辣虾的味道也是辣得过瘾。 

合渣:又名懒豆花,是土家族的传统小吃。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炕洋芋:据说也是土家人的传统小吃,“炕”是当地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客人来了,奉上一碗,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

上一篇:朱立南

下一篇:宜昌市伍家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