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传统体育
普米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普米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它的延续与发展,与普米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普米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概况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宁蒗等县市,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普米族人口为33600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普米族语言分为南北两个方言,但多数普米族分散居住在藏、彝、白、纳西等民族聚居的地区,所以,普米族男子普遍兼通多种民族语言。普米族有一种以刻画符号表意的文字,称为“丁巴文”。
2、历史
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普米”(意为“白人”)。汉文文献称其为“磐木”“西番”“巴苴”。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普米族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羌人部落。先秦时期,他们陆续迁入四川西部高原,并沿大渡河、雅砻江分布于甘孜、雅安、西昌一带。13世纪中叶,忽必烈亲率蒙古军队南征大理,途经宁番、建昌、木里等地,收服居住在这里的西番各部。一些西番头人和木里王子率部众跟随蒙古军队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沿途攻取的关塞多令西番人留守,陆续定居下来。普米族就是在这样辗转迁徙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从羌戎部落中分离出来,成为单一民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米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普米族不仅在经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还起到了滇、川、藏交角地区诸多民族间往来交流的桥梁作用。
3、传统体育
普米族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产生、发展与普米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形式和内容蕴涵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普米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集中体现于民间节庆活动中,代表性的项目有射箭、射弩、摔跤、击鸡毛球、磨秋和搓蹉(锅庄舞)等。
4、代表性体育项目
射箭
射箭,是普米族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来源于普米族传统的祭天仪式。
普米族在祭天时必定举行举行射箭比赛。其形式是,在距离四十米左右处设木板作靶,中间画一直径5厘米的红色圆心。届时,参加祭天者轮流举弓射箭,射时大喊一声“杀”。而射中红心者众人敬酒一杯。
射弩
射弩,原为普米族狩猎生活的一种手段。平时人们穿行于野兽经常出没的深山密林中,而箭弩既是防身武器,又是狩猎工具。久而久之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本领。现在,射弩已经发展成普米族民间的一项竞技活动。每当大过年的初一、初二和初三,民间都要举行射弩比赛。
普米族的射弩比赛,一般在距离30~50米处设靶,靶用木板制成,大小在25~50厘米之间。比赛时先射大靶,射中后再换小的,最后的仅有鸡蛋大小。能射中最小靶者为公认的优秀射手,众人要敬酒,表示祝贺。
在普米族民间,还有用粑粑或熟肉块挂在树上作靶射击的。这类靶由参加者自备,比赛时轮流以弩射去,射中者食物归己。最后以得粑粑和肉块最多为优胜。
击鸡毛球
击鸡毛球,是普米族民间一种传统的球类活动。
击鸡毛球所用的球,一般用一把阉鸡尾毛扎起,下面用绳子吊一重物,绳子长30厘米左右。击打鸡毛球时,将鸡毛抓住甩几圈后抛向空中,球下落时鸡毛分开,速度降低,很象降落伞。多为青少年游戏。
磨秋
磨秋,是普米族民间于年节“吴肘”时举行的一项秋千活动。
普米族磨秋的来源,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山寨里住着兄妹两人,哥哥叫阿朗,妹妹叫阿昂。那时天上的月亮和太阳没有规律地出没,庄稼不能正常的生长,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搭救人们,阿朗和阿昂决心去说服太阳和月亮。他们砍来栗树做成了磨秋,兄妹俩刚坐在上边,磨秋就转了起来,把她们送上天。兄妹俩找到了太阳和月亮,并且商量好太阳、月亮轮流出来。从那时起,大地有了生机,百姓舒展了眉头。从此人们学着阿朗和阿昂的样子玩起了磨秋。而且多在普米族的年节“吴肘”期间举行。
打磨秋,一般从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即年节“吴肘”的第一天)开始,在历时四天的年节期间,普米族每个村寨都要竖起磨秋。磨秋为一根一米多高的木柱在场地上竖起,柱子的顶端装有一条能上下左右旋转的圆木。玩时,两边人数相等,骑坐在秋头的人用力蹬地,磨秋随即旋转起来。上面的人可表演各种动作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