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
酸汤子是在辽东地区的满族长期食用的一种风味食品,做法是将新鲜的玉米泡在水中一个星期左右,用石磨磨成水面(面糊状),并用布片等过滤,将水面里面的渣子滤掉,留下细的水面装入容器发酵至有酸味。食用时,先将水面攒成团,入热水稍煮片刻,备用。锅内放油。用葱花等炒香,后放入热水,待水开后将水面挤入用苞米叶卷成的漏斗状容器里,并将水面从苞米叶的小口中挤出,入锅煮熟即可。
中文名称:酸汤子
分类:小吃
主料:玉米
佐料:葱花、大酱等
流行地区:辽东地区
1、简介
酸汤子
2、起源
酸汤子,是满族国民传统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由利溪地区崛起,延长至宽甸、新宾、通化,直至长白山一带地区的主食,起初岂但满族人爱好吃,而且汉族等官族也都吃起来了。
3、材料
以玉米为主料,发酵后磨成水面去渣取粉,挤压成条状煮熟,以葱花、肉丝、海米、蘑菇、大酱等食之。
4、口味
酸汤子
5、做法
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礼拜左右,之后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细纹布袋将水面里的粗渣子过滤掉,然后把过滤后剩下的细面放在缸里入行领酵,到有点酸味的时候捞出来,就变成汤面了。
6、相关事件
酸汤子
邻居称刚开始都是拉肚子没当回事
2015年3月4日上午,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一回迁小区内,居民们都在议论“老李家四口都没了,他家住二楼,现在没有人在家”。
新入住的房子环境很好,单元门上贴着对联和福字,如果不是居民相互传说,谁也不会想到这家四口人因为吃东西而丧命在正月里。
楼外面的小市场里居民们围成一堆,都对四位邻居的去世表示惋惜,而“吃酸汤子能死人”这一点大家都不理解。
居民宋大爷称,他与出事的四个人都很熟,原来都住平房,没想到刚上楼,“这一家四口却都没了”。“今天早上火化的,太不可思议了”。宋大爷称,他是3月2日听说老太太最先去世的,“是因为吃酸汤子中毒了”,刚开始都是拉肚子,没太当回事,也没去医院。
居民们说,老太太平时和小女儿生活在一起。3月1日中午,两个儿子来看母亲,就做了酸汤子吃,“可能是在冰箱里放时间长了,酸汤子坏了”,吃完都中毒了。老人另有一儿一女,没赶上这顿午餐而幸免。
医生称酸汤子污染后比砒霜毒20倍
2日凌晨3时许,小屯镇水泥厂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副院长苏伟正值夜班,他接到电话后,赶到患者家里。李家二儿子,也是水泥厂的职工,都认识,苏伟把他背下来,接到医院救治。
患者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就是拉肚子,一点力气都没有,连提裤子的力气都没有。“患者的老伴向医生叙述,他吃的是酸汤子。”苏伟根据经验判断,很可能是酸汤子中毒,患者家属刚开始还将信将疑。“刚开始状况还行,但后来情况越来越差。”医生立即建议他们到辽阳市内的大医院进行救治。
苏伟向患者家属阐明,酸汤子受污染后产生的毒性比砒霜毒性还要大20倍,特别致命,必须抢时间。
苏伟表示,他赶到老太太家时,发现老人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女儿当时不重,“起初她还不想去医院呢”,苏伟称,他只是听说过有吃酸汤子中毒死亡的,但还是头一次经历因此死亡的病例,“这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我们就不清楚了”。最后,兄妹三人一起被送到辽阳市内医院进行抢救。
弟弟直接被送进ICU病房抢救,由于哥哥和妹妹病情还不是特别严重,在呼吸科进行用药治疗。
晚间,弟弟的病情加重被送往沈阳市内大医院,但遗憾的是也没能保住生命。当晚,哥哥也不治身亡。3日上午,妹妹也没能抢救过来。就这样,一家四口,在30个小时内相继离去。
多位居民称酸汤子老好吃了
在小区的门卫室,四位居民正在交流着吃酸汤子的心得,“酸汤子好吃,做完之后,做点鸡蛋酱,再放些小菜,比吃细粮强多了”。
马先生称,他年年做酸汤子,因为家里人都爱吃,但从来没吃出过事。每年秋天,他找加工点把上好的玉米磨成碴子,用凉水浸泡20天左右,碴子用手轻轻一捻就全碎了,形成了水面子。经过多次清淘,过滤掉水面的酸味,和成团放在冰箱里。想吃时加些面粉调成糊状,挤成条形下入开水中,可口的酸汤子就成了,“不用加油,整套程序下来挺麻烦,但得意这口啊!”
马先生称,酸汤子能吃死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玉米在磨之前就已经发霉变质,二是酸面因温度等原因保持不当变质。
辽阳食药监局:正在调查当中
昨日下午,辽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在接到该报告后,局里派人对四位居民的死亡展开调查,包括食物、发病症状等流行病学方面逐一了解并进行汇总,调查出来后会向社会公布。初步来看疑似食用酸汤子中毒,但酸汤子在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工作人员表示,因为酸汤子属于民间小吃,没有统一的规范,百姓在制作过程中方法各异。建议市民食用此类食物时应多注意食品安全,超期的尽量别食用。酸汤子容易致人中毒,但现在许多市民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急需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根据相关资料,酵米面黄杆菌是我国首次从引起食物中毒的酵米面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食物中毒细菌。目前认为该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细菌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
我国最早发现酵米面黄杆菌是在东北三省,广西、四川、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山东、云南等地也相继发现。
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是酵米面(玉米加水浸泡10~30天,用水洗,磨浆过滤,沉淀晾干成粉,加工后做成的食品)和变质的新鲜银耳。
7、注意事项
酵米面为什么不能吃?
制作酵米面的原料甚多,我省以玉米为主,用水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不同,一般约一个月,气温高时只需10天左右。
经水淘洗后湿磨成糊状水面子,用布兜起自然滤干或用柴草灰吸去过多的水分而成,含水30%左右,带有不同程度的酸酵味。
由于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环境,因此在酵米面发酵过程中很容易受该菌污染,产生毒性很强的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对中毒者身体危害极为严重。
酵米面烹调煮透后为什么还会引起中毒?
米酵菌酸是酵米面的主要毒素,它对酸、氧化剂和日光不稳定,但其耐热性强,经100℃煮沸甚至高压高热(121℃)也不被破坏,所以不论制成何种食品,也不论采用何种日常的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可引起重度食物中毒。
酵米面食品进食量多,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其中小儿、年老、长年体弱多病者极易死亡。
酵米面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和地区?
酵米面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季节变化时多见,多发生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等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区,城镇偶见。
酵米面中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发病急,中毒潜伏期2~24小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体温一般不高,少数病人于发病后数小时有中度发热。继之脏器受到损害,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出现两个系统以上症状时,治疗上常常互相矛盾,无明显疗效,病死率极高。
发生酵米面中毒后该怎么办?
出现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马上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催吐,并进行洗胃和导泻,尽早、尽快地排出毒物。凡吃过同种食品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怎样预防酵米面中毒?
移风易俗,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尽量废除这种陈旧不良的饮食习惯。对生产企业应严格把好工艺关键过程的杀菌关,防止玉米浸泡过程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