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都水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3:00:02
...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地处“雷公山、月亮山”覆地,是水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素有“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之美誉,美丽的都柳江蜿蜒穿城而过。

中文名称:三都水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sanducounty

拼音:SanduShuizuZizhixian

别名:三都

行政区类别地:(州)辖县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省黔南州

*驻地:三合镇

电话区号:0854

邮政区码:558100

行政代码:522732

车牌代码:贵J

地理位置: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

著名景点:九阡水各卯文化风情园、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1、历史沿革

三都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

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960——1279年),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六月(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至元二十八年十月(1291年),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新设的都匀府。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

民国二年十二月(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三十年二月(1941年),贵州省*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改名三都县,三都县治设三合镇,都江县署改为区署。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县人民*成立。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三都县,设置三都水家族自治县,同年12月21日,将三都水家族自治县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2、行政区划

2014年8月,三都水族自治县下辖1个街道、6个镇:三合街道、中和镇、周覃镇、普安镇、大河镇、都江镇、九阡镇。

3、自然地理


三都水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07°40′至108°14′,北纬25°30′至26°10′之间。东邻榕江县、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85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

地势地貌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其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和平坝,在总面积中耕地占9.4%,林地占55.6%,草山占29.7%,水面占1.3%,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气候

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地势、地貌、海拔高度的复杂影响,形成三都气候在地域上的差异,全县分为温热、温暖、温和三个气候区域。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26.1毫米。日照时间少,全年日照时数1131.4小时。全年无霜期326天,最短275天。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气候灾害频繁,其中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有干旱、暴雨、倒春寒、秋绵雨、冰雹、凌冻等灾害性天气。

4、资源


三都水族自治县

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的有用矿产有铜、铁、煤、汞、金、锑、硫、铅锌、稀土、钼、钒、铀、金刚石、砷等20余种。已开采的有铜、铁、煤、汞、金、磷等。全县有矿产地、矿区、矿点共100多处。汞锑铅锌矿开采历史悠久,硫铁矿以贵州省内含硫量最高的硫铁矿床而闻名,金矿储量约3.83吨,集中在三合镇苗龙一带。以锑矿为代表的采矿业和冶炼业在三都现代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植物资源

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枫香、栎类、栲类、白杨、南酸枣、马蹄荷、含笑、红豆杉、桦木、樟、楠、榉、槭树、木荷、山核桃、香椿、紫檀、竹、油桐、柑桔、、梨、板栗、杨梅、杜仲、盐肤木、茶、棕榈等。国有拉揽林场位于县城东部12公里,经营面积26.85万亩,林木蓄积量226万立方米,素有“百里林海”之称,具备年产3.5万余立方米商品材的能力,是贵州省营业销售收入率先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国有林杨,也是中国国有林场500强之一。

水资源

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349.5毫米,总降雨量33.1亿立方米,径流量16.5亿立方米,外县流入客水年平均来水量为11.98亿立方米,地下水为4.7亿立方米,全县年拥水量共计33.18亿立方米。全县中小河流理论水能22万千瓦,可开发量16.6万千瓦。

5、人口

2011年,全县总人口为36.03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3.4835万人,占总人口的92.91%;非农业人口2.5543万人,占总人口的7.09%;少数民族人口34.9261万人,占总人口的96.91%;少数民族人口中水族人口23.75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93%,占全国水族总人口57.81%。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世居的少数民族有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侗族、彝族、壮族、回族、仡佬族、土家族、满族等。

6、经济

201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51亿元,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5亿元,增长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2亿元,增长46.3%。财政总收入完成2.237亿元,增长30.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25亿元,增长35.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9亿元,增长16.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8元,增长17.8%。


三都水族自治县

农业

2011年,全县努力培育“畜、果、菜、竹、茶”五大产业,建设西北面以大河镇为主的蔬菜、北面以交梨乡为主的水晶葡萄、南面以九阡镇为主的九阡李、东面以都江镇为主的椪柑等四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1.35亿元,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27%提高到33.49%,农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由2006年的12个发展到176个。

工业

2011年工业增加值0.49亿元,增长28.3%。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有工业企业共2户:即县供电局、县自来水公司;规模工业企业(非公有制)共11户,在县境内形成了电力工业、矿冶工业、森工林企业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按照“立足优势、依托资源、搭建平台、承接产业”的工业发展思路,规划建设塘州、交梨、周覃三个生态工业园,“一区三园”的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建立,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64亿元。

7、社会事业


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服装

教育

2012年,全县有幼儿园17所,学前班165个,学前教育初步开成公办和社会力量办学并重的局面。小学校191所、初级中学19所、高级中学2所、民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特殊学校1所。

体育

2012年,共有体育场地224个,其中400米运动场4个、300米运动场5个、标准篮球场105个、固定看台灯光篮球场4个、乒乓球场35个、羽毛球场28个、健身路径4条、门球场1个,占地面积202865平方米,场地面积166328平方米,全县人均占有体育场面积0.54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2年,全县设有国家医疗卫生机构24个,分别是21个乡(镇)卫生院和县鹏城民族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所,拥有业务用房面积为4.51万平方米,开设床位555张,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320张、乡(镇)卫生院23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1.59张床位。全县开设村卫生室76个,占总行政村数31.93%。

8、历史名人

潘新简、张晖、包万友、包汝明、张树屏、李上达、滕久寿、蒙世花、潘永雄、石国义、王品魁、韦宗林、罗春寒、胡品荣、陆永康、谭诗雨等。

9、特产

主要有九阡酒、廷牌干辣椒、西厢雪梨、沃屯蜜桔,脐橙、沙田柚、周覃土花布、巫不香猪、麻竹笋等。

10、旅游资源

三都水族自治县景点主要有:百城林海风光、都柳江漂流、森林度假村、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布仰摩崖石刻、都江古城遗址、清军万人坟、水族苗族歌舞、村寨等。南线主要以民族风情为主,主要有:水族村寨、水族端节、卯节情歌、民族工艺品及水龙引朗石棺墓、塘州仙人桥、中和瀑布、三洞猫石守田等一些奇石异景。名胜古迹有贵州“*六厅”故城遗迹之一的都江古城垣、羊福崖墓、布仰摩崖、九阡镇石板寨抗日旧址、九阡镇梅采寨岜丢山九阡水族起义遗址、引朗石棺墓及尧人山太平天国遗址等。主要景区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巴茅古寨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方圆350km2。公园内峰岭连绵、幽谷叠翠、山高谷深、瀑布众多,原始森林浩瀚无垠,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产蛋崖”、“风流草”、“月亮树”、斗鱼等奇观更增添了尧人山的神奇色彩。宛若身处尧人山,将使你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赏到佳境如画的风光。

巴茅“中国水族端文化村寨”

巴茅,坐落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境内,距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有78户人家的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鳞次栉比,一气连横。寨前阡陌纵横,十里稻香,碧水河滩水牛嬉戏、骏马悠闲。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层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水族独特的祭祖仪式,也为巴茅古寨三百余年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

上一篇:龙里县

下一篇: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