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米仓山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3:30:37
...

米仓山在四川省和陕西省边境。西接摩天岭,东接大巴山(狭义的)。汉江、嘉陵江分水岭。古米仓道经此。米仓山中多数山体为圆锥状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峰丛地貌景观,站在山体南麓北望,一列列酷似囤围般的山峰高耸入云。米仓山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米,峰体浑圆,这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寒冻风化的综合结果。

中文名称:米仓山

地理位置:四川省和陕西省边境

气候类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著名景点:古米仓道

一般海拔:1500~2000米

地质结构:山地层状地貌结构

所属城市:四川省巴中市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

开放时间:9:00-17: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55元

1、地理环境


米仓山

地质地貌

米仓山,为秦岭山系的广义大巴山的一段。其中*县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为狭义的大巴山。

米仓山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于川陕边界,一般海拔1500~2000米。山地层状地貌结构明显。组成物质有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板岩、千枚岩等,在灰岩分布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尤其是米仓山,溶洞、暗河、石芽、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等较多。大巴山、米仓山多为石质山地或土石山地,森林覆盖率为26%,其中南郑县的黎坪、碑坝,岚皋及镇坪两县南部林木茂盛。其他地区,尤其是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度较小,以草灌为主,水土流失有所加剧。

其中,在陕西省*县境内,米仓山为大巴山的一部分,同狭义的大巴山以任河为界;本县西南部为其东缘。县境内的米仓山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区内分布24乡(镇)。海拔285~1799米,千米以上山峰47座,以老兰山为最高。水系发育,河溪皆自北西流向南东,进入任河或汉江。较大支流有渚河、麻柳坝河、朱溪河、绵鱼河等。

气候特征

米仓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地理和气候以及生态的过渡带,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多达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约15°C左右。

2、主要山峰


米仓山

米仓山

巴山林,位于县境西部,相传春秋时期,四川古“巴国”巴氐族人曾在此居住,亦名巴山。东接仁和乡麻石河和凉桥乡尹家河,西南邻四川省通江县,北依西乡县大河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东北至西南走向,长46.5公里,宽41公里,面积约845.6平方公里,山体平均海拔1200~1500米,含仁和、凉桥、红鱼、池洋、永乐、伍家、三元、三溪、大池、简池10个乡(镇),94个村,11219多户,4.67万余人。有耕地面积8.2万亩,土壤为黄棕壤、黄褐土,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产玉米、洋芋、红薯、豆类、小麦,年平均气温9.1C,降雪长达5个月,云雾多,日照短,为高寒区域。有林地21.57万亩,灌木林3.5万亩,活立木储积量约120万立方米。用材林有杨、榆、云杉、华山松、巴山松、马尾松、柏木等。经济林有漆树、核桃、板栗、油桐等。木竹面积24.26万亩,其中,原始竹林18.8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一块野生木竹林。在八卦梁、黄草梁等地有野生花椒树千余亩。有猕猴、熊、獐、羚羊、野猪、鹿、狐狸等野生动物。盛产天麻、杜仲、党参、人参、当归、黄柏、厚朴、枣皮、川芎、细辛等100多种中药材。有煤、铁、石膏等矿藏。植被覆盖面积大。

星子山,位于县境东部,东接观音、田坝乡,西接渔渡镇、毛垭乡,南邻*县,北依西乡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西北至东南走向,长60公里,宽6.2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山体平均海拔1000~1200米,主峰星子山,海拔1954米。山脉内有小洋、杨家河、高桥、白河、青狮、兴隆场、灵济、平安、觉皇9个乡、87个村11644多户、4.86万人,有耕地面积8.87万亩,水田约1万余亩,土壤以黄棕壤、石渣土为主,主产玉米、洋芋、荞子、小麦、红薯。气候、土质较差,粮食多为一年一熟。总土地面积11.9万亩,其中,林地7.88万亩,灌木林面积3915亩,用材林以松、杉、栎为主,经济林木有漆树、油桐、核桃、茶树等。竹类有木竹、毛竹、斑竹。药材有川芎、贝母、白芷、当归、党参、杜仲、何首乌等百余种。矿产有铁、磷、石炭、硫磺、板石等;天然牧地宽阔。

平溪山,位于城关镇和泾洋乡境内,南北走向,长4公里,宽1.6公里,最高海拔1189米。

黑虎梁,位于城关镇和泾洋乡境内,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916.5米。

会龙坪,位于草坝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967.8米。

老君山,位于毛垭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2公里,宽0.8公里,最高海拔1822米。

蒿坪梁,位于草坝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777米。

天池山,位于草坝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1公里,宽1.5公里,最高海拔1814米。

归仁山,位于渔渡镇境内,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1公里,最高海拔985米。

营盘梁,位于渔渡镇境内,南北走向,长1.7公里,宽0.6公里,最高海拔923米。

云雾山,位于木竹、长岭、仁村三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4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712米。

秋坡梁,位于盐场镇境内,南北走向,长1.8公里,宽1.1公里,最高海拔1418米。

关公梁,位于源滩乡与巴山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495米。

石宝山,位于巴山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5公里,宽1.1公里,最高海拔1323米。

五台山,位于松树乡与渔渡镇交界处,南北走向,长2.3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790米。

滚龙坡,位于源滩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2公里,宽2.2公里,最高海拔1428米。

光头山,位于九阵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491米。

唐家山,位于小洋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0.6公里,最高海拔1427米。

天池山,位于渔渡镇与木竹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3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590米。

宝瓶山,位于赤南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22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087米。

青鹤观,位于赤南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4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053米。

凤凰山,位于源滩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3公里,宽2公里,最高海拔1460米。

张明山,位于源滩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0.8公里,最高海拔1321米。

屈家山,位于巴山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2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160米。

明羊山,位于田坝乡和巴庙乡交界处,西南走向,长2.2公里,宽1.1公里,最高海拔1342米。

老南山,位于吊钟岩乡和新庙乡交界处,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799米。

周朝山,位于兴隆场乡和麻柳滩乡交界处,南北走向,长2.4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554米。

雨帽山,位于青狮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2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481米。

大竹山,位于灵济乡和杨家河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749米。

孟家山,位于灵济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4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606米。

降头山,位于长岭乡和黎坝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8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456米。

王家山,位于仁村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1公里,宽0.8公里,最高海拔1433米。

老君山,位于黎坝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2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569米。

后坪梁,位于青水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2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994米。

九拱坪,位于渔渡镇和松树乡交界处,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5公里,宽0.8公里,最高海拔1548米。

龙洞尖,位于大市乡和兴隆场交界处,南北走向,长1.8公里,宽0.8公里,最高海拔1558米。

钟山包,位于平安乡境内,东西走向,长0.8公里,宽0.6公里,最高海拔1318米,山中松柏茂盛,庙庵犹存。

刘华山,位于小河乡境内,东西走向,长1.4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646米。

会园山,位于观音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237米。

佛兴山,位于灵济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4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382米。

毛家梁,位于平安乡境内,南北走向,长3.5公里,宽2.1公里,最高海拔1958米。

九龙寨,位于大楮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5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887米。

长安寨,位于小河乡境内,南北走向,长1.8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583米。

三台山,位于田坝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1.5公里,宽0.7公里,最高海拔1061米。

五凤包,位于后河乡和大市乡交界处,南北走向,长2.6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589米。

佛峁山,位于长岭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4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501米。

黄花山,位于仁村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1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227米。

双龙山,又称镇龙观,位于大池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727米。

乌豆山,位于永乐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3公里,宽1.2公里,山内最高海拔1434米。

安家山,位于三元镇境内,南北走向,长1.4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231米。

陈家山,位于盐场镇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2.2公里,宽1.1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

盘头山,位于观音乡境内,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2公里,最高海拔1268米。

木竹寺,位于黎坝乡境内,东南至西北走向,长3.2公里,宽1.3公里,最高海拔1587米。

弯木山,位于伍家乡境内,南北走向,长3.2公里,宽1.4公里,最高海拔1887米。

南郑县境内

境内中山区的众多山脉,均系大巴山地米仓山的西部支脉。大巴山旧称梁州山,为陕、川、鄂界山,得名与古代的巴族有关。米仓山,为大巴山西段,古称仙台山、玉女山,远在唐、宋时代即已出名。《舆地纪胜》载:“米仓山与大巴山相近”。得名原因不详。大致为东西走向:西起宁强境内的嘉陵江,东至*任河,为汉江水系与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

南郑县境内诸山依分水岭走向,由北至南,又大致分为梁山山脉、大汉山山脉、高皇山山脉、黎坪山地、营盘山山脉、老龙池山脉、牛脑壳梁山脉、龙头山山脉、大神山山脉、云嶂山山脉、铁船山山脉、罄坪山脉、佛头崖山脉。今志其主要者如下:


米仓山

  梁山山脉

梁山山脉,位于县境北部、西北部的高台区、新集区,为南郑、勉县之界山。境内部分,东起梁山,西至华山沟,宽约25公里;北界南、勉交界的分水岭,南到平原区西北边缘,平均长约5公里。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东北——西南走向。海拔高度700~1000米。西部略高于东部,分上梁山、中梁山、下梁山三段。山体由灰岩和变质岩组成,外貌浑圆,山势平缓,岩面裸露。植被以荒草、灌木为主。山丘间多深沟低槽,较大的有龙家沟、李家沟、铁炉沟、冷(忍)水沟(大致东西向)、张口子、武家沟、佘家沟(碗厂沟)、华山沟(皆南北向)。

山脉东头的下梁山(亦称梁山,整个山脉因之得名),为西北一东南向浑圆山梁,其上的中梁山峰,海拔955.3米,顶部平缓,东北坡陡直,濒临汉江。山梁东南侧,环绕着众多由寒武系到志留系泥岩构成的缓坡丘陵,群众称之为“十八罗汉绕梁山”;山岭内侧的苇池坝,为一山间构造盆地,南部的“张口子”,为坝子唯一排水口,过去居民吃水均取于此。下梁山出露地层从元古界到第四系(缺泥盆系)均有,其中的二迭系地层更为完备,且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如腕足类、珊瑚类,群众称为石燕,旧为汉中八景之一)和植物化石(根、茎),是国内外有名的地质剖面之一,吸引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科学考察。梁山有丰富的石灰矿、煤(劣质)和粘土矿;中梁寺、龙岗寺旧时是汉中郊区的游览胜地;198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又陆续在梁山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新石器及原始社会晚期的墓葬群,证实这里在数十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息。

梁山山脉比较有名的山还有:中山寨,位于农丰乡,海拔970.2米,清朝宣统三年(1911)曾在山顶筑寨,现遗石碑一通。鹤腾岩,在合同乡北部,旧因山石奇特,古木参天,风景旖旎,为汉中风景名胜之一,民国年间即已破坏。所出砂积石(俗称太古石),可制盆景。尖尖山,在铁炉乡西南,海拔1019米。山峰陡峻,山腰有溶洞(群众称为盘龙洞),洞中石钟乳姿态各异。汪家山,在碗厂乡北部,海拔1035米。梁山多泉,著名的有双泉、玉泉、涌泉等。

大汉山山脉

大汉山山脉,位于县境中部,为濂、冷二水之分水岭,属花岗岩低山。北麓与河谷阶地平原相接,南至喜神坝、秦家坝一线,长约20公里;东、西以冷水河、濂水河为界;北宽南窄,状似三角形,平均宽约11公里,面积近240平方公里。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海拔800~1000米,坡缓梁平,起伏连绵。山顶、山坡积有很厚的风化层,适宜林木生长;山麓地带,梯田、坡地层层相嵌。山脉北端,一峰突起,此即主峰大汉山。顶部名为大顶寨、汉山,海拔1473.3米,居低山丘陵之首。登山远眺,汉中盆地尽收眼底。旧《汉中府志》、《南郑县志》称汉山“四峰八面”。“八面”之说不确。“四峰”即大顶寨(主峰)、玉皇顶(1409米)、小阴坡(1352.2米)、大阴坡(1334.9米),沿东南方向一字排列。山上有多种小地貌,群众有“汉山二十四坪”之说。据旧《汉中府志》、《南郑县志》记载和当地老年人说,汉山原来遍山树木,参天古树随处可见。良好的植被涵养水分,从山顶到山麓,山泉、小溪星罗棋布。山顶有云即雨,历有“汉山戴帽、闭门睡觉”和“汉山不旱”之说。清末至民国年间,山上树木被驻军和当地群众砍光,导致连年亢旱。及至解放后,才又使汉山重着绿装。汉山旧时产红稻,今绝。现以盛产洋芋著名。

大汉山传说中有许多美妙的景观,其中以“汉山樵歌”和“汉山夜明珠”脍炙人口。“汉山樵歌”是旧时樵夫在山上打柴时唱的一种民歌,高亢嘹亮,悠扬动听,被誉为汉中八景之一。“汉山夜明珠”,其实为磷火,即动物尸骨腐烂时产生的磷化氢气体燃烧时发出的白色带蓝绿色光焰。群众称为“鬼火”,只是在夜间(特别是下雨前)较为明亮而已。

大汉山名出何时无考。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汉中府志》,乾隆五十九年的《南郑县志》及民国10年的《续修南郑县志》,均把汉山称作“旱山”。实讹,应为其正名。

大汉山山脉比较有名的山峰还有:小汉山,海拔808米,在周家坪镇西南,大汉山西北;青锉山,海拔1000米,在连山乡西部;马鞍山,海拔1118米,主峰东南;牛卵寨,海拔1187米,在主峰以东;青山寨,海拔1051米,在冉家乡东南;萤光寨,原名银矿寨,海拔1051米,在冉家乡东南;鹰嘴岩,海拔1200米,在高家岭乡西部。从山上发源的河流,较大者有红庙河(西坡)、红花河(东坡)。红花河旧称老渚河,为冷水河一大支流。

大汉山山脉是低山丘陵区重要的粮油产区,发展多种经营前景广阔。

黎坪山地

黎坪山地,在元坝区境内,由众多中山组成。西流河为其东、北界,南界城墙岩、分水岭一线,即川陕分界;西至荒草坪、*沟与宁强县交界。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近14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灰岩中山,海拔多在1800米以上,峰岭交错,重峦叠嶂,沟壑险恶,水流湍急。这一带山地,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唯独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现由国营黎坪林场经营。较有名的山峰有:城墙岩,位于老黎坪东南,东西走向,海拔2175~2281米,宛若天然城墙,横卧在陕川交界。石马山,在老黎坪东南方向的混人坪上,山下有深潭,即西流河源头;海拔2312.2米,为黎坪山地第一高峰,上有测绘部门设的水准点。红山,在黎坪南3公里,海拔1966米,土名长老林,与东部的横道梁、九龙寺等山峰连接,原始森林茂密,有铁矿。讨口子岩,位于老黎坪南,海拔1706米;瘦牛岭,位于老黎坪北,海拔1832米;燕子垭,位于老黎坪西北,海拔1945米,均为原始森林所郁闭。荒草坪,位于老黎坪西部与宁强交界处,海拔1935~2035米之间,顶部为一大坪,原始森林间有草地。

营盘山脉

营盘山脉,亦名摩天岭,位于县境西南部。系米仓山主脊之一部分。南起熊头岩,西北至雷音寺折转正西。西南界西流河,东至漾家河(亦名云家河)。平均海拔2000米。主峰营盘山、又名云盘山。海拔2181米。山体高耸入云,状如腾飞的巨龙。西南坡较东北坡略缓,多松柏,产药材。山体由三迭纪灰岩、页岩组成,西麓黄杨河源头的灰岩与页岩间夹有优质煤层。

主要山峰有:熊头岩,海拔2168米,遍生林木,山势险峻;雷音寺,海拔2058米,遍山杂木;小垭,海拔2009米,产天麻、党参;大垭,海拔1768米,竹、木繁盛;大山,海拔1956米,灌木丛生。

老龙池山脉

老龙池山脉,亦名后河山山脉,位于县境西南、黄官区内,南起庙坝,北至白果寨,长约20公里;东西介于白崖河(濂水河支流)、漾家河之间,平均宽约7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山脊沿白果寨、灌平山、后河山一线呈南北走向,海拔1400~1800米。主峰后河山,海拔1857.1米。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尤多白果树(银杏)、漆树。庙坝乡龙池村有雌雄二株古银杏树,枝叶繁茂,雌树高约25米,干围2.2米,年产果180公斤。山脉南部的老龙池梁,为一三角形台地,海拔1400米以上,面积约5平方公里,甚平。其西南角有面积约二三十亩大小的水池,名水氹子,疑为古池,庙坝乡*西南有挡墙,绝壁悬崖,下临深渊,仅有羊肠小道可通四川,清代曾在此驻军设防。主要山峰有:陀陀岩,海拔1846米,灌木丛生;黑龙塘海拔,1600米。

牛头岭山脉

牛头岭山脉,位于县境南部红庙区内,包括濂水河上游(白岩河与贾家河之间)山地,大致为南北走向。主峰石人山,海拔1877米,树木葱茏,林涛飒飒,山顶巨石错立,远望如人,故名石人山,旧有庙宇,今圮。《续修南郑县志》引清代嘉庆《汉南续修郡志》语:庙坝“东北四十里,有牛头岭,适今入川所经地,登岭北望,全县在目,上有两峰对峙,古两角山也。”据此记载,牛头岭即古两角山所在地,经实地考察,尚难认定。牛头岭今称牛脑壳梁,为米仓古道所必经,现有通四川的公路盘山而过。其他较有名的山峰:祈儿寨(又名宝鼎山),海拔1044米,顶部巨石如鼎,旧时讲迷信者常到此祈祷求子,故名。红岭庵,海拔1616米,山顶松林茂盛,山腰茶园吐翠。帽盒山,海拔1823米,林木茂密。

牛头岭山脉中的五里浸有金矿,现由喜神坝乡办矿产公司采掘。

龙头山山脉

龙头山山脉,位于县境东南部,南海区境内。其范围大致在冷水河东、西源头间,北至烟堆山(即大佛洞、小南海所在地),南到川陕交界线。灰岩中山。主峰龙头山,海拔2291.1米,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伟而峥嵘。每当云绕雾锁时,峰颠忽隐忽现,如巨龙翻腾,故名龙头山。山顶有玉皇洞,西南侧有仙女洞,多瀑布。山下有汉王台,海拔1500米,传为东汉末年张鲁南奔巴州时曾居此。周围较平坦,旧有寺庙,已毁。与龙头山相对峙者是香炉山,山顶巨石横空,状如香炉,位于陕川界山上,海拔2329米,山冬岩绝壁,险峻异常。山腰有瀑布,气势磅礴,名“喷水岩”,为冷水河西源头。据《续修南郑县志》载:“香炉山,孤峰插云,高与龙头山并,古孤云山也”。据此可知,古孤云山与古两角山并非同一山脉。古谚语说:“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旧志也有“行人三日而达山顶”的记载,足见其高。今有汉朱公路曲折盘绕,过香炉山而达碑坝区。香炉山西有大坪梁,海拔2229米;假果山海拔2141米,上有岩洞,为大群燕子所居,山下群众常取燕粪肥田。

龙头山脉南半部森林覆被较好,由县属碑坝林场经营。


米仓山位置图

  其它山脉

大神山山脉、云嶂山山脉,均在南海区内,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大神山山脉在冷水河最大支流大沙河和十里干沟之间,西北至牟家坝,东南到天梁池一带。喀斯特地貌显著;北部植被不佳,南部森林茂密。古时将天池梁和龙头山北部山脉称为旱山,又称梁州山。大神山东北坡、关爷庙对面有象鼻崖,风景甚佳,旧时建有庙宇,骚人、墨客多题咏,现已毁。云嶂山山脉包括云嶂山、跑马梁等山,为南郑、城固界山,云嶂山海拔1100多米。山顶有泉,终年不涸。跑马梁主峰海拔2044米,顶部平坦。其西南至天池梁间,旧称花石梁,明朝嘉靖年间曾设有关卡。

主要山峰有:红山,亦名锯锯山,海拔2367米,岩石呈红色,悬崖峭壁。遍布野草、灌木丛。炉子池,海拔2144米,山峰陡峻,多叶竹。王家山,海拔2130米,遍布杂木、叶竹。鹰咀崖,海拔2065米,绝壁断崖,险峻异常。断头岩,海拔1968米,遍山杂木。这些山峰均位于米仓山主脊之上。

铁船山山脉、罄坪山脉、佛头崖山脉,均在米仓山南坡的碑坝区境内,南北走向,由北向南逐步降低。铁船山山脉为陕川界山,境内部分北起银杏湾至西河口一线,南到前进乡的鹰嘴山、凉风垭,长约25公里;东、西分别以碑坝河、陕川交界线为界,平均宽约5公里。面积近130平方公里。主峰铁船山,以山顶一黑色巨石似船得名。罄坪山脉,介于碑坝河与后河之间,北起西河口至广家店一线,南至四川通江县的炉子庙。县境部分长约33公里,宽约6公里,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佛头崖山脉为南郑与西乡和四川通江县之界山,迂回曲折,峰连壑接。这三列山脉植物、动物、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公路的修筑,各种资源逐步得以开发、利用。

主要山峰:小铁船山,海拔2251米,为铁船山脉第二高峰。小分水岭,海拔2140米,位于铁船山脉北端,森林茂密。李子坪,海拔2153米,遍生杂木。黄梨垭,海拔1270米,位于罄坪山脉南部。猫儿寨,海拔1888米,位于罄坪山脉中部。大猫儿山,海拔2326米,位于佛头崖山脉北部,南郑西乡界山。猫儿山,海拔2060米。为南郑、西乡界山。光头山,海拔2388米。为南郑、西乡界山。挂宝岩,海拔2088米,位于佛头崖山脉南部川陕界山。罗圈岩,海拔2065米,位于佛头崖山脉中部,悬崖绝壁,林木丛生。

3、主要山脉


米仓山

南郑境内山脉

境内中山区的众多山脉,均系大巴山地米仓山的西部支脉。大巴山旧称梁州山,为陕、川、鄂界山,得名与古代的巴族有关。米仓山,为大巴山西段,古称仙台山、玉女山,远在唐、宋时代即已出名。《舆地纪胜》载:“米仓山与大巴山相近”。得名原因不详。大致为东西走向:西起宁强境内的嘉陵江,东至*任河,为汉江水系与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

南郑县境内诸山依分水岭走向,由北至南,又大致分为梁山山脉、大汉山山脉、高皇山山脉、黎坪山地、营盘山山脉、老龙池山脉、牛脑壳梁山脉、龙头山山脉、大神山山脉、云嶂山山脉、铁船山山脉、罄坪山脉、佛头崖山脉。今志其主要者如下:

梁山山脉

梁山山脉,位于县境北部、西北部的高台区、新集区,为南郑、勉县之界山。境内部分,东起梁山,西至华山沟,宽约25公里;北界南、勉交界的分水岭,南到平原区西北边缘,平均长约5公里。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东北——西南走向。海拔高度700~1000米。西部略高于东部,分上梁山、中梁山、下梁山三段。山体由灰岩和变质岩组成,外貌浑圆,山势平缓,岩面裸露。植被以荒草、灌木为主。山丘间多深沟低槽,较大的有龙家沟、李家沟、铁炉沟、冷(忍)水沟(大致东西向)、张口子、武家沟、佘家沟(碗厂沟)、华山沟(皆南北向)。

山脉东头的下梁山(亦称梁山,整个山脉因之得名),为西北一东南向浑圆山梁,其上的中梁山峰,海拔955.3米,顶部平缓,东北坡陡直,濒临汉江。山梁东南侧,环绕着众多由寒武系到志留系泥岩构成的缓坡丘陵,群众称之为“十八罗汉绕梁山”;山岭内侧的苇池坝,为一山间构造盆地,南部的“张口子”,为坝子唯一排水口,过去居民吃水均取于此。下梁山出露地层从元古界到第四系(缺泥盆系)均有,其中的二迭系地层更为完备,且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如腕足类、珊瑚类、群众称为石燕,旧为汉中八景之一)和植物化石(根、茎),是国内外有名的地质剖面之一,吸引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科学考察。梁山有丰富的石灰矿、煤(劣质)和粘土矿;中梁寺、龙岗寺旧时是汉中郊区的游览胜地;198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又陆续在梁山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新石器及原始社会晚期的墓葬群,证实这里在数十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息。

梁山山脉比较有名的山还有:中山寨,位于农丰乡,海拔970.2米,清朝宣统三年(1911)曾在山顶筑寨,现遗石碑一通。鹤腾岩,在合同乡北部,旧因山石奇特,古木参天,风景旖旎,为汉中风景名胜之一,民国年间即已破坏。所出砂积石(俗称太古石),可制盆景。尖尖山,在铁炉乡西南,海拔1019米。山峰陡峻,山腰有溶洞(群众称为盘龙洞),洞中石钟乳姿态各异。汪家山,在碗厂乡北部,海拔1035米。梁山多泉,著名的有双泉、玉泉、涌泉等。

大汉山山脉

大汉山山脉,位于县境中部,为濂、冷二水之分水岭,属花岗岩低山。北麓与河谷阶地平原相接,南至喜神坝、秦家坝一线,长约20公里;东、西以冷水河、濂水河为界;北宽南窄,状似三角形,平均宽约11公里,面积近240平方公里。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海拔800~1000米,坡缓梁平,起伏连绵。山顶、山坡积有很厚的风化层,适宜林木生长;山麓地带,梯田、坡地层层相嵌。山脉北端,一峰突起,此即主峰大汉山。顶部名为大顶寨、汉山,海拔1473.3米,居低山丘陵之首。登山远眺,汉中盆地尽收眼底。旧《汉中府志》、《南郑县志》称汉山“四峰八面”。“八面”之说不确。“四峰”即大顶寨(主峰)、玉皇顶(1409米)、小阴坡(1352.2米)、大阴坡(1334.9米),沿东南方向一字排列。山上有多种小地貌,群众有“汉山二十四坪”之说。据旧《汉中府志》、《南郑县志》记载和当地老年人说,汉山原来遍山树木,参天古树随处可见。良好的植被涵养水分,从山顶到山麓,山泉、小溪星罗棋布。山顶有云即雨,历有“汉山戴帽、闭门睡觉”和“汉山不旱”之说。清末至民国年间,山上树木被驻军和当地群众砍光,导致连年亢旱。及至解放后,才又使汉山重着绿装。汉山旧时产红稻,今绝。现以盛产洋芋著名。

大汉山传说中有许多美妙的景观,其中以“汉山樵歌”和“汉山夜明珠”脍炙人口。“汉山樵歌”是旧时樵夫在山上打柴时唱的一种民歌,高亢嘹亮,悠扬动听,被誉为汉中八景之一。“汉山夜明珠”,其实为磷火,即动物尸骨腐烂时产生的磷化氢气体燃烧时发出的白色带蓝绿色光焰。群众称为“鬼火”,只是在夜间(特别是下雨前)较为明亮而已。

大汉山名出何时无考。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汉中府志》,乾隆五十九年的《南郑县志》及民国10年的《续修南郑县志》,均把汉山称作“旱山”。实讹,应为其正名。

大汉山山脉比较有名的山峰还有:小汉山,海拔808米,在周家坪镇西南,大汉山西北;青锉山,海拔1000米,在连山乡西部;马鞍山,海拔1118米,主峰东南;牛卵寨,海拔1187米,在主峰以东;青山寨,海拔1051米,在冉家乡东南;萤光寨,原名银矿寨,海拔1051米,在冉家乡东南;鹰嘴岩,海拔1200米,在高家岭乡西部。从山上发源的河流,较大者有红庙河(西坡)、红花河(东坡)。红花河旧称老渚河,为冷水河一大支流。

大汉山山脉是低山丘陵区重要的粮油产区,发展多种经营前景广阔。


米仓山

  黎坪山地

黎坪山地,在元坝区境内,由众多中山组成。西流河为其东、北界,南界城墙岩、分水岭一线,即川陕分界;西至荒草坪、*沟与宁强县交界。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近14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灰岩中山,海拔多在1800米以上,峰岭交错,重峦叠嶂,沟壑险恶,水流湍急。这一带山地,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唯独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现由国营黎坪林场经营。较有名的山峰有:城墙岩,位于老黎坪东南,东西走向,海拔2175~2281米,宛若天然城墙,横卧在陕川交界。石马山,在老黎坪东南方向的混人坪上,山下有深潭,即西流河源头;海拔2312.2米,为黎坪山地第一高峰,上有测绘部门设的水准点。红山,在黎坪南3公里,海拔1966米,土名长老林,与东部的横道梁、九龙寺等山峰连接,原始森林茂密,有铁矿。讨口子岩,位于老黎坪南,海拔1706米;瘦牛岭,位于老黎坪北,海拔1832米;燕子垭,位于老黎坪西北,海拔1945米,均为原始森林所郁闭。荒草坪,位于老黎坪西部与宁强交界处,海拔1935~2035米之间,顶部为一大坪,原始森林间有草地。

营盘山脉

营盘山脉,亦名摩天岭,位于县境西南部。系米仓山主脊之一部分。南起熊头岩,西北至雷音寺折转正西。西南界西流河,东至漾家河(亦名云家河)。平均海拔2000米。主峰营盘山、又名云盘山。海拔2181米。山体高耸入云,状如腾飞的巨龙。西南坡较东北坡略缓,多松柏,产药材。山体由三迭纪灰岩、页岩组成,西麓黄杨河源头的灰岩与页岩间夹有优质煤层。

主要山峰有:熊头岩,海拔2168米,遍生林木,山势险峻;雷音寺,海拔2058米,遍山杂木;小垭,海拔2009米,产天麻、党参;大垭,海拔1768米,竹、木繁盛;大山,海拔1956米,灌木丛生。

老龙池山脉

老龙池山脉,亦名后河山山脉,位于县境西南、黄官区内,南起庙坝,北至白果寨,长约20公里;东西介于白崖河(濂水河支流)、漾家河之间,平均宽约7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山脊沿白果寨、灌平山、后河山一线呈南北走向,海拔1400~1800米。主峰后河山,海拔1857.1米。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尤多白果树(银杏)、漆树。庙坝乡龙池村有雌雄二株古银杏树,枝叶繁茂,雌树高约25米,干围2.2米,年产果180公斤。山脉南部的老龙池梁,为一三角形台地,海拔1400米以上,面积约5平方公里,甚平。其西南角有面积约二三十亩大小的水池,名水氹子,疑为古池水②,庙坝乡*西南有挡墙,绝壁悬崖,下临深渊,仅有羊肠小道可通四川,清代曾在此驻军设防。主要山峰有:陀陀岩,海拔1846米,灌木丛生;黑龙塘海拔,1600米。

牛头岭山脉

牛头岭山脉,位于县境南部红庙区内,包括濂水河上游(白岩河与贾家河之间)山地,大致为南北走向。主峰石人山,海拔1877米,树木葱茏,林涛飒飒,山顶巨石错立,远望如人,故名石人山,旧有庙宇,今圮。《续修南郑县志》引清代嘉庆《汉南续修郡志》语:庙坝“东北四十里,有牛头岭,适今入川所经地,登岭北望,全县在目,上有两峰对峙,古两角山也。”据此记载,牛头岭即古两角山所在地,经实地考察,尚难认定。牛头岭今称牛脑壳梁,为米仓古道所必经,现有通四川的公路盘山而过。其他较有名的山峰:祈儿寨(又名宝鼎山),海拔1044米,顶部巨石如鼎,旧时讲迷信者常到此祈祷求子,故名。红岭庵,海拔1616米,山顶松林茂盛,山腰茶园吐翠。帽盒山,海拔1823米,林木茂密。

牛头岭山脉中的五里浸有金矿,现由喜神坝乡办矿产公司采掘。

龙头山山脉

龙头山山脉,位于县境东南部,南海区境内。其范围大致在冷水河东、西源头间,北至烟堆山(即大佛洞、小南海所在地),南到川陕交界线。灰岩中山。主峰龙头山,海拔2291.1米,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伟而峥嵘。每当云绕雾锁时,峰颠忽隐忽现,如巨龙翻腾,故名龙头山。山顶有玉皇洞,西南侧有仙女洞,多瀑布。山下有汉王台,海拔1500米,传为东汉末年张鲁南奔巴州时曾居此。周围较平坦,旧有寺庙,已毁。与龙头山相对峙者是香炉山,山顶巨石横空,状如香炉,位于陕川界山上,海拔2329米,山冬岩绝壁,险峻异常。山腰有瀑布,气势磅礴,名“喷水岩”,为冷水河西源头。据《续修南郑县志》载:“香炉山,孤峰插云,高与龙头山并,古孤云山也”。据此可知,古孤云山与古两角山并非同一山脉。古谚语说:“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旧志也有“行人三日而达山顶”的记载,足见其高。今有汉朱公路曲折盘绕,过香炉山而达碑坝区。香炉山西有大坪梁,海拔2229米;假果山海拔2141米,上有岩洞,为大群燕子所居,山下群众常取燕粪肥田。

龙头山脉南半部森林覆被较好,由县属碑坝林场经营。

其它山脉

大神山山脉、云嶂山山脉,均在南海区内,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大神山山脉在冷水河最大支流大沙河和十里干沟之间,西北至牟家坝,东南到天梁池一带。喀斯特地貌显著;北部植被不佳,南部森林茂密。古时将天池梁和龙头山北部山脉称为旱山,又称梁州山。大神山东北坡、关爷庙对面有象鼻崖,风景甚佳,旧时建有庙宇,骚人、墨客多题咏,现已毁。云嶂山山脉包括云嶂山、跑马梁等山,为南郑、城固界山,云嶂山海拔1100多米。山顶有泉,终年不涸。跑马梁主峰海拔2044米,顶部平坦。其西南至天池梁间,旧称花石梁,明朝嘉靖年间曾设有关卡。

主要山峰有:红山,亦名锯锯山,海拔2367米,岩石呈红色,悬崖峭壁。遍布野草、灌木丛。炉子池,海拔2144米,山峰陡峻,多叶竹。王家山,海拔2130米,遍布杂木、叶竹。鹰咀崖,海拔2065米,绝壁断崖,险峻异常。断头岩,海拔1968米,遍山杂木。这些山峰均位于米仓山主脊之上。

铁船山山脉

均在米仓山南坡的碑坝区境内,南北走向,由北向南逐步降低。铁船山山脉为陕川界山,境内部分北起银杏湾至西河口一线,南到前进乡的鹰嘴山、凉风垭,长约25公里;东、西分别以碑坝河、陕川交界线为界,平均宽约5公里。面积近130平方公里。主峰铁船山,以山顶一黑色巨石似船得名。

罄坪山脉

罄坪山脉,介于碑坝河与后河之间,北起西河口至广家店一线,南至四川通江县的炉子庙。县境部分长约33公里,宽约6公里,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佛头崖山脉

佛头崖山脉为南郑与西乡和四川通江县之界山,迂回曲折,峰连壑接。这三列山脉植物、动物、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公路的修筑,各种资源逐步得以开发、利用。

4、旅游景区


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龙宫

白龙宫景区位于保护区南关口村境内,由“巨幕白褶”、“灵芝洞府”、“玉柱广厦”、“花玻塔林”、“龙宫幽深”等六个大厅组成。景点已探明主洞长度220米,一般宽为20-30米,高10-20米,总面积8300平方米。除了规模宏大,洞中钙化景观也千姿百态,且较为集中。洞内各型钟乳石如灯似箭、如塔似珠;宛若仙女飘逸的轻姿,又似雄狮昂首的俊朗,琳琅满目,实为川北溶洞所罕见。

小龙潭

清澈的潺潺流水在浑圆的砾石缝隙间嬉戏,时时泛出快乐的水花;寻着曲折蜿蜒的石板小路前行,就会见到小龙潭。一泻而下的流水,跌落进约十二米深的潭里,翻腾起条条水花;加之光雾在山顶盘旋,流水与其相交互融,梭成一条薄纱裙,梦幻一般扑朔迷离,让人过目难忘。

铁佛寺遗址

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上下两殿和左右厢房构成。因为寺内许多佛像和神像都是生铁铸成,故名铁佛寺。寺内的佛像工艺精妙,历四百余年,光洁如新,誉满川陕甘三省。铁佛寺除了铁铸神像外,其余神像多为泥胎烧制,上殿左右两侧各有九尊共十八个泥烧罗汉,或窃窃私语,或抱膝谈心,或天真活泼,或憨厚笨拙,或超凡脱俗,或喜形于色,或闭目养神,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只可惜,毁于一旦。

端公潭

端公潭瀑布是鼓城山七里峡景区内众多瀑布中最具特色的瀑布,高约60多米,潭深约8米,隐于巨峰双峙的深峡之中,具有幽、柔、秀、藏的特色。瀑流从断崖泻出后一分为二,左边一挂忽急忽缓,忽分忽合,喷珠溅玉,幻化缤纷;右边一挂飞沫翻卷,瀑流轰鸣,气势宏伟,给人以神奇壮观之威。

七里凉亭

筑建在峡壁中间的七里凉亭,亭顶满布绿苔碧藓,自身木质的建筑材料,给人以历史的积淀感。四周峭壁上也分布着绿色植物。这里不仅是你路途小憩之地,也是品味大自然风光的地方。

东河流域

东河是贯穿米仓山脉的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如果将米仓山比作漂浮在四川盆地东北边缘的一片树叶,那么东河就是这片树叶中细密巧致的叶脉。从旺苍县城算起,东河全长约125公里。在旺苍的双汇镇附近,东河由两条主要支流交汇而成。西支源头经盐井、万家乡过米仓山山脊一直延伸到陕西省的宁强县,东支源头经英萃、檬子乡进入四川南江县直抵大坝林区的米仓山南麓山脊附近。东河在米仓山中的大小支流数十条,无论干流还是支流总是峡谷连着宽滩,宽滩套着峡谷。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少地段甚至水流潜入地下形成一段一段的暗河,有的地方河从洞出,水从洞入,形成奇特的断续河段。东河流域的峡谷很多,三里一峡,五里一峡,甚至峡中有峡——旺苍的七里峡、大里峡、母猪峡、黄金峡,南江的大将军峡、魏家坝峡、大小兰沟峡等就是这样。

碧玉潭

在米仓山东河流域,几乎每条支谷溪流都可以找到山间小湖盆。这些湖盆面积不大,一般都在数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最大的有数千平方米,因此当地人都不叫湖而叫池或者潭。古人有诗“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池大概就是指这些在水一方的潭景了。南江县光雾山北坡的十八月潭和旺苍县万家乡的十八龙潭便是米仓山中两处潭池景观的典型代表。在层林尽染的光雾山北坡,有一个长约3.5公里的珍珠沟,珍珠沟的上游是一处山间盆地,在珍珠沟的下游出口,大江口河水和一条山间公路缓缓通过。在一阵阵林涛声中,可以听见一声紧似一声的水流飞瀑声从珍珠沟中传出,沟中就是“世人只知九寨沟,不识如月十八潭”的十八月潭。珍珠沟的谷床岩体是清一色的花岗岩。感谢这远在几亿年以前从地壳深处喷涌而出的花岗岩,因为要不是坚硬的花岗岩,珍珠沟也许会变成喀斯特地貌的暗河或溶洞了,当然还要感谢伟大的造山运动和造山运动中间断的隆升过程。十八月潭像串珠一般间断分布在了3.5公里长的珍珠沟谷内,潭池最大不过数千平方米,一般都在几百平方米的大小范围内,几乎每两个潭池之间都有瀑布或迭水被此间断相隔或比肩接踵。从地质构造的理论上讲,每两个潭池之间的瀑布或迭水都代表着一段山体快速隆升的历史,真是美不胜收。和南江光雾山下十八月潭遥相呼应的是在米仓山西段旺苍县盐井峡谷上游万家乡境内的龙潭子潭池景观。无独有偶,万家乡龙潭子一共也有18个潭池,不妨可以称之为十八龙潭。不同的是龙潭子的潭池不是发育在花岗岩体之上,而是发育在角砾岩岩体之上的同样是水流旋蚀地貌景观。

水青冈

米仓山是一个色彩十分丰富的山脉,春有杜鹃,秋有红叶,即使在冬季,阵阵雪霰也会把米仓山装扮得绚丽异常。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自然是米仓山的红叶了。在米仓山的前山和河谷两岸海拔600—1000米之间的农耕区域,有一种学名叫乌桕,当地叫做棬子树或棬树的树种。这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叶片呈菱形,长宽3—8厘米,每到9月初,它们的叶子开始变红,要是遇到轻微的霜冻,一夜之间,田间地垄,房前屋后一片火一样的色彩,它们和柿树、梨树、桐树还有栗树上的红叶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构成了米仓山第一道红色风景线。

5、旅游指南

美食

米仓山不仅风景优美,这里的餐饮美食还独具特色,是典型的以天然野味和川北农家特色风情相结合的美味。

野生蕨菜,是生长在林间、山野,无任何污染的绿色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口感清香润滑,清凉爽口,是味美可口的下酒菜。

干笋炖腊猪脚,肉色红润诱人,自然醇香,酱香浓郁,引人食欲,滋润养颜。

腊猪脖,其腌制方法为正宗的农家土制方法所制,色香味美,为川北农家特色菜品之一。

川北凉粉,是夏日必点的菜品之一,凉粉细嫩清爽,作料浓郁辣香。

除以上特色菜品之外,还有凉拌维菜、清炒扁豆、野生灰儿苗、特制香肠、野生空心菜、野生折耳根、豆豉炒腊肉等味道鲜美的美食可供您选择。

特产

米仓山著名的土特产有很多,包括:木耳、野生菌、野生板栗、野生天麻、纯天然蜂蜜、核桃、红皮花生等。

交通

从广元到旺苍距离65KM,自驾行车大约1.5小时,交通工具可以选择汽车和火车两种方式,花费分别为22元和3.5元。

旺苍县城至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距离65公里,自驾行车大约1.5小时。

旺苍汽车站一天有三班车中巴车直达景区,座位数约20个。中巴车从旺苍发车的时间分别为早上9:30,14:30和15:00;从景区返回县城的汽车时间分别为7:00,8:00和中午12:00,车费为15元,行车时间大约2小时。

游客也可选择从旺苍县城打车到景区,花费在150-200元左右。

同时在县城也可以租到私家车,可配驾也可自驾,租金大约200元每天,并且需要交纳一定的押金。

在去景区的途中,路况良好,多为盘山公路,冬日里驾车需注意,坡陡路难行。沿途第一个分岔路口是在双汇镇,往左行驶为苍王峡景区,往右行驶为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第二个岔路口往左上行驶为米仓山景区,右下行驶为南江光雾山景区。

鼓城乡距离鼓城保护站1公里,鼓城保护站设有大型停车场,能停靠大约100辆车,收费标准为摩托车5元,小车10元,大车15元。在距离鼓城保护站8公里的核桃树坪监测站也设有停车场,大约能停靠30辆车,收费标准和鼓城保护站收费标准一致。此外,游客需要注意的是自驾行车只能行驶至核桃树坪,往上的景点需徒步游览。

上一篇:凤翔中学

下一篇:孟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