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市人民*驻小渡船街道。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1月10日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在恩施举行。
中文名称:恩施市
外文名称:Enshi
别名:世界硒都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3街道3镇10乡
*驻地:小渡船街道
电话区号:0718
邮政区码:445000
方言:西南官话-荆宜片-恩施话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性气候
著名景点: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龙鳞宫,土司城,柳州城
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火车站恩施火车站
车牌代码:鄂Q
行政代码:422801
1、城市简
恩施市
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2、行政区划
恩施市辖3个街道: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
辖4个镇: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白杨坪镇。
辖9个乡: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
共有居委会34个,村委会172个。
3、地理气候
恩施市
气候
恩施市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性气候。由于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大大削减了南侵冷空气*,气候随着地形的垂直变化,影响光、热、水的再分配,一般是雨热同季,夏多冬少。雨量充沛,山体宏大,河谷深切,境内主要干流清江,发源于利川齐岳山。
地理
恩施市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呈现明显层状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裸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温暖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等也很多。
4、自然资源
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
硒资源
恩施市境内的硒矿和含硒石煤资源,富集在二叠纪含硅碳质页岩中,且富含硒、钒、钼等元素组合。双河渔塘坝硒矿区位于恩施市东南73km处,是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于1993年3月至1994年5月期间勘查的一个规模可观的独立硒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填补了全世界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恩施市蕴藏着丰富的硒资源,富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约850平方公里,储量高达25亿吨,最高含硒超过8000毫克/千克。受富硒岩层影响形成的大片富硒区域内,粮食、油料、中草药、饲草饲料、畜禽产品及矿泉水中,硒含量为世界之最。这为世界上70%以上缺硒区的人们带了福音,也为硒产品和硒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生物资源
有香獐、猴面鹰、红腹锦鸡等省级以上保护动物40多种。有各种药用植物2000多种,享有“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美称,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等名贵中药材为世界独有。这里是“鄂西林海”、“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人均林地面积近5亩。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境内药用植物种类多、品质优。据统计,全市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常年收购品种达300种以上,在全省批量生产的80种主要药材中,有30多种产于该市。主要品种有党参、当归、黄连、贝母、厚朴、杜仲、黄柏、川乌、丹皮、大力籽、白附子、竹节人参、鱼腥草、九香虫、贯叶连翘等,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鸡爪黄连、杜仲、天麻、贝母等品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倍受中外药商青睐。如:红车轴草,可提取大豆异黄酮和鹰嘴豆芽素,是治疗妇科病的良药;贯叶连翘可提取金丝桃素;利用红豆杉提取的紫油杉醇,是治疗癌症的首选药物;厚朴皮可提取厚朴油,厚朴叶可开发成为食品包装;窑归使用范围广,它提取的“当归油”是药品生产厂家不可用其他原料代替的原材料之一;竹节参是中药材,其使用很广。
水利资源
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装机容量在63万千瓦以上,仅利用13%,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2条。河床高程由830m降到262m,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达62万KW。
5、经济发展
恩施市
农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8亿元,增长7%。种植“两烟”11.2万亩、蔬菜40万亩,新建城郊标准化蔬菜基地2300亩,新增中药材5万亩,茶园达30万亩。出栏生猪105万头,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生猪良种补贴县市”。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达6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2家,达476家。“恩施玉露”、“湖北思乐”、“恩施富硒茶”、“大山鼎”蔬菜、“清江源”烟草等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一区三园”布局形成,园区承载力增强,乡镇工业也快速崛起。实施技改项目42个,完成投资8亿元。金贝嘉茶油、晨光农业等5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新增“进规”企业12家,达54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达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达5家。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8亿元,增长27.8%;直接利用外资362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1亿美元。
旅游业
大峡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客运索道投入营运,云龙河地缝对外营业。大峡谷梯田荣膺“中国最美田园”。瑞享国际酒店、华龙城大酒店建成营业,旅行社、宾馆、旅游商场、旅游车队等配套服务更加完善。出台“仙居人家”奖励办法,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枫香坡成功创建3A级景区。新增星级宾馆4家、星级农家乐83家、床位2300张。加入“灵秀湖北?一江两山”标准化旅游产品营销联盟,首发省外旅游专列,成功举办“春暖花开?全国千家旅行社走进恩施”、“河南旅游直通车”、“中国恩施?韩国首尔旅游文化交流活动”等大型旅游推介活动,电视剧《血誓》热播,央视“国庆大直播特别节目”推介大峡谷,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2家,达127家。
6、社会事业
2013年,恩施市民生支出不断加大,达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
教育
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再创佳绩,高考成绩实现“五年五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科技
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
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群众文化繁荣发展。《镇船石》、《哪门搞起》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成效明显。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文化
市、乡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2.6万人。
社会保障
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万人,参保率99.8%。新农合参合率95.5%。建成经济适用房492套、廉租房529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200套。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消防等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黄石桥消防应急救援中心投入使用,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民兵组织建设调整改革有序推进,“双拥”工作成绩突出。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孝感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广播电影电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烟草专卖、移民、人防、保密、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
7、风景名胜
恩施市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这里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恩施州主要风景区有:巴东神农溪,利川腾龙洞,清江闯滩,利川鱼木寨,恩施大峡谷,利川佛宝山漂流,恩施梭布垭石林,咸丰坪坝营原始森林公园,恩施土司城,恩施龙鳞宫,利唐崖土司城等。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
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其中百里绝壁、千丈瀑布、独峰傲啸、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美不胜收,主要有大河扁风光、大小龙门绝壁、云龙河瀑布、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11个景区,极具开发价值的达300平方公里。
恩施土司城
司城座落在恩施市郊旗峰大道96号,占地面积300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风格独特、景观壮丽的集土家族、苗族和侗族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仿古建筑群落。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这里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恩施龙鳞宫折叠龙麟宫俗称出水洞。位于恩施市西郊,距州府8公里,集出水洞、迷津洞、干洞为一体,分水陆两界,主要有一坛、两府、三峡、九龙、十三厅、二十八珍奇等二百多个景点,它以雄、奇、神、秀而堪称洞穴景观之一绝。游水洞若神仙行云,览干洞步步皆景,观飞瀑情趣盎然。还可听土家的歌、看苗山的舞、尝土家的咂酒、品山寨的茶道、打莲湘、跳摆手舞,内容丰富多彩,情调风趣独特,让您陶醉在鄂西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之中。
巴东神农溪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纳17条支流。神农溪有千古之谜——古巴人“悬棺”和岩棺葬群,古栈道遗痕依稀可见,沿途可探寻古巴人的足迹。碗豆角木扁舟是神农溪保存千年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土家纤夫是古巴人纤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民族文化和纤夫文化的结合。神农溪现已开发利用四个峡段,龙昌峡以“雄”称奇,鹦鹉峡以“秀”见长,绵竹峡以“险”著称,神农峡以“奇”闻名。长江蓄水后江水倒灌,水位上升,游客乘环保游船观光龙昌峡,鹦鹉峡,美景尽收眼底。神农峡和绵竹峡仍实行木扁舟漂流,可领略巴东土家民风民俗。神农溪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精华,峰峦雄伟险峻,鹰燕展翅盘旋,两岸植被葱绿,群猴攀援嬉戏,溪水碧绿清澈。
8、历史沿革
古代,恩施是廪君的领地。
春秋,地属巴国;战国,属楚巫郡;进入封建社会后,恩施市境秦属南郡,三国吴及晋属建平郡,名沙渠县;南北朝,后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元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初因之。
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
中华民国初年,府存县,直隶湖北省;旋先后隶湖北荆南道、荆宜道、施鹤道和鄂西行政区。
1949年成立恩施县人民*。
1982年实行县市分治。
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