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刀泉
卓刀泉北临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倚伏虎山。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建安13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因泉建寺庙,名“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致为1916年重修。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进山门,为一四合院落。院落*,为泉井;左侧为桃园阁,供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庙前泉水淙淙,庙周古木森森,宁静幽闲,别具山野情趣。
1、基本介绍
卓刀泉
清康熙时杜毓秀纂《武昌府志》载:“卓刀泉,县东十五里,为汉昭烈郊坛,寿亭候关羽行军卓刀坛下,有泉出焉。”又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存之“卓刀泉记”载:“城东十五里有卓刀泉者,吾楚胜迹也。昔汉寿亭侯关羽治兵江陵时,卓刀于此,故名。”据此人们传说:在东汉末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
为纪念关羽,宋时在此泉建寺,名曰“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
2、名称由来
卓刀泉井深约三丈,据碑文记述,泉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明初,楚昭王朱帧游览至此,饮泉水,赞其甘甜可口,于是为此泉筑井台,修石栏,建造井亭,并亲书“卓刀泉”三字,刻于石栏之上。相传,1800多年以前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建安13年),蜀将关羽曾驻兵此地。时缺水,羽乃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
当然这只是传说,我们虽无法考证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关羽与武汉的关联。传说中的这口泉井仍在,泉深10米。据碑文记载:“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因泉而名,宋代在此修筑为道场。明洪武五年,朱元璋第6子朱桢分封武昌为楚昭王,游历于此,尝饮泉水,赞叹不已,便筑台建亭,在泉井的石栏上,题刻“卓刀泉”三字。寺虽小但是里边的景观可是不少,如“大雄宝殿”、“桃园阁”、“三圣殿”、“九龙岩”、“汉昭烈郊坛”、“百福照壁”,憨山大师“醒世歌”等。
3、历史传说
多年以前关羽曾驻兵此地因缺水,乃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这口泉井至今仍在。据碑文记载:“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因泉甘景美,故宋代便在此修为道场。明洪武五年朱元璋第6子楚昭王朱桢游于此,尝饮泉水后赞叹不已,便筑台建亭,命人取整块青石琢成泉井的围栏,并亲笔题写“卓刀泉”三字刻于其上。卓刀泉乃关羽在汉活动的见证物、“活化石”。全国关帝庙寺遍布城乡,据有人统计,全球约有关帝庙4万余座。而羽以刀卓泉,仅此一处。古卓刀泉寺因泉而名,自宋以来先后名为御泉寺、玉泉寺、泉寺等。
可惜,历尽沧桑屡建屡毁,一时曾被人们淡忘。经过几年恢复和建设,卓刀泉寺已融庙、寺、陵、园林于一体,独具特色,魅力无限,往来游客与信徒日渐增多。
寺庙后山便是伏虎山,传说因关羽降伏危害一方的白虎精而得名。山林风景壮丽,松涛阵阵,在山峰之间埋葬着近代革命先烈的忠骨:有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爱国将领郝梦龄、辛亥革命志士蔡济民等。先烈们贡献一生的浩然正气,与武圣关公一脉相承,为世人所敬仰。
卓刀泉历来为武昌之胜景,据寺内石碑载:卓刀泉“四周松柏缭绕,拔地参天,每当烟开日出,天朗气清,则百鸟腾声,欢如乐作。及微风披拂,而云飞涛涌,谷应山鸣。其澎湃之声,恍如万马奔驰,杂沓而至。往往呼吸之顷,百灵变幻,莫测其端,词客骚人,靡不以得睹斯泉为快。”其美丽壮观之景致,令人神往,“故游其间者,恒累宿不能去”。
4、地理位置
卓刀泉又是一处险要之地。它西接桂子山,东倚伏虎山,处九岭十八凹之间,是武昌城东古驿道隘口,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初,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在此激战,使御泉寺建筑大部毁于战火。咸丰八年(1858年),中丞胡林翼捐资重建,呈“神字复新,而登高周历,四顾童童”,于是邑人廷梁在光绪二年(1876年),禀请邑侯钟公捐资补种松树13000株,间以梅竹桐柏桃李等树。
5、历史概况
卓刀泉
20世纪50年代,曾将卓刀泉纳入东湖风景区的文物景点进行过维修。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武汉市人民*于1959年把它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卓刀泉惨遭破坏,庙里的和尚被赶走,大殿祖师台被挖掉,殿堂变成了存放骨灰盒的灵堂。直到1988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才退还给武汉市佛教协会,恢复为寺庙。
卓刀泉井已掏控和整修,恢复了故有面貌。井水清澈,四时不减;井栏上“卓刀泉”三字清晰醒目:大殿、禅堂、客堂、桃园阁等修葺一新;山门背面墙上镶嵌着《御泉寺记》、《卓刀泉记》等石碑。
1991年,区人民*与省林业厅、空军武汉指挥所、卓刀泉村以及市佛教协会等单位共同协商,筹建洪山区的第一个公园一一卓刀泉公园。为此,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将卓刀泉路300路段,由不足7米宽拓展为30米宽的沥青路,还修建了人行道,并由区园林局在路两旁栽种了白玉兰、夹竹桃等观赏树术,区城建委还投资修建了古卓刀泉寺的山门和小桥。
于1993年11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占地9公顷,已建成盆景园和大观园两大古建筑园林景观,还有彩控喷泉、游乐场等。
2011年6月3日上午,武昌古卓刀泉寺隆重举行了山门工程竣工暨七宝如来禅茶馆开馆庆典,各界贤达名流云集。卓刀泉寺住持法云法师表示,该寺将贯彻《湖北宗教事务条例》精神,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走与*相适应道路,以“品千年古泉,拜忠义关公”为核心理念,将古卓刀泉寺打造成武汉关公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寺院。
6、主要景点
该寺为三进院落。入山门,步过关公桥,便是关圣殿。这里竖立着集忠、义、仁、勇于一身,儒、道、佛共同信仰的关公青铜神像,高4米的武圣,被关平、周仓护卫着。关公手执青龙偃月刀,勇武神威,令人景仰。出关圣殿,卓刀泉便呈现在眼前,楚昭王当年题刻的“卓刀泉”三字,依然清晰可见。游人来此,无不汲泉水而饮。
这儿正是:“瞻圣容品甘醴望云卷云舒荣辱不惊,沐佛光闻梵音看花开花落道法自然”。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佛祖及其弟子的群像。佛祖背后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与其他寺院不同之处是,这位观音菩萨雕像为男身,这在一般寺庙中可真是难得一见。
关圣殿
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前进自成一个院落,前栋为山门和戏台,可惜后被拆毁,现在的牌楼为1986年所重建。牌楼正门楷书“关圣殿”,两侧门分别楷书“河岳”、“日星”二字,牌楼上浮雕有“二龙戏珠”、“童子望月”和“刘海戏金蟾”等人物故事。中进为大殿春秋阁及钟鼓楼等附属建筑,南北与前后进相接,东西为高耸的封火墙所阻。大殿为宫殿式建筑,高16米,长24米,宽14米,盖黄绿两色琉璃瓦,全部花岗岩台基。殿内供奉关圣帝,亭柱上刻有对联三副,分别为:“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义胆;古今几夫子,英雄面目圣贤心。”
“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叫悬日月;威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扶汉仰侯功,一心一德,浩气直吞吴魏;伏魔崇帝号,乃神乃圣,明威尚震华夷。”关圣殿的最精彩之处在中进春秋阁。它矗立在一米高的花岗石基座之上,前后左右均有石阶登达。阁前石阶斜卧一条蟠龙,两侧分列一对巨型石狮。巨狮各背负一只幼狮,幼狮搔首贴耳,娇憨之态可掬。殿阁为方形,四周檐廊用祁阳白石砌成栏杆,栏杆上雕刻着古朴精美的花鸟虫鱼走兽。
殿阁分为两层,高大富丽,气魄雄伟。上以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飞檐兽脊,凤舞鸾翔。阁顶内侧倒悬着一条木雕贴金巨龙,口含丹珠,神态飞扬。四周板壁透雕着人物故事,犹如一部形象的史书。攀木梯登上二楼游廊,只见江中百舸争流,街上车水马龙,满城风光,一览无余。如果说春秋阁是关圣殿的龙宫的话,那么阁前一对汉白玉镂空龙柱就是镇宫之宝。龙柱矗立在阁门两侧,上顶檐廊之极,下抵白玉狮座,高4.8米,圆周约1.5米。
柱为整体,龙为整形,龙绕柱旋,龙、柱一体。雕龙昂首翘尾,似腾云驾雾,如翻江击浪,造型生动,呼之欲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雕工采用镂空技法,一鳞一爪,一须一珠,丝丝入扣,极为精巧细腻,游人无不为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所折服。据介绍,这件镂空龙柱属国内罕见的珍品,除山东曲阜孔庙外,此处仅有。
三圣殿
是最后一层主殿,里面供奉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殿两边为二十诸天护法神的壁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说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曾发下了四十八大愿,其中一个愿是说: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名号的人,命终时佛将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是佛教中的一种易门,只重信仰,不重理论。正因为净土宗比较容易信奉,所以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净土宗的信徒最多。阿弥陀佛的塑像一般是和大势至和观世音两位菩萨一起出现的。观世音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有经中说他会随阿弥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因此,对观音的信仰在我国民间发展的也很迅速,而大势至菩萨则以他独特的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火刀兵之灾。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具有33种化身,代表“大慈大悲”。传说在众生受到苦恼和灾难时,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便会即时观其声音,使众生获得解脱。因此,佛教界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菩萨,能使众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中国信徒最为崇拜、最受欢迎的一尊菩萨。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而去掉了世字,所以人们就简称他为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主管智慧,并以他独特的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三圣殿两侧墙壁上画的是二十诸天护法神,他们都是保护佛法、保护寺院的护法神。
九龙岩
九龙岩以水见长,山间有瀑布二漈。第一漈称“蒙泉”,在九龙岩寺后。瀑布高三丈多,阔一丈余,上窄下宽,呈扇状,远远看去如一匹白缎从山顶飘下来。瀑布虽小巧,但从未干枯过,即使冬令也是飞泉洒雪。瀑布飞奔而下,微风吹过,激起晶莹的水花,如散珠,如玉屑,如柳絮,在空中迷迷蒙蒙地飘散,蔚为奇观。“蒙泉”因此得名。离蒙泉不远的地方,九龙岩寺翼然立于危壁上,飞檐高挑,如鸟儿浮在空中。第二漈瀑布高约丈余,宽三丈多,水声轰然如响雷。两道瀑布相距十来丈,一个深而窄,一个宽且浅,各领风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九龙岩共有九个谭,沿山涧层迭罗列,分别名为后门潭、鸭母潭、勺子谭、水瓮潭、顶坝谭、寺子谭等。
相传每一个潭中都有一条龙,故总称九龙潭。后门潭就在蒙泉下,周围峭壁高耸环合,只留有一个一丈左右的豁口。潭不太大,显得小巧玲珑。这里除正午外,终日不见阳光,所以风清如水,水凉如冰,任你满身大汗,到此不消片刻就凉意透心。潭中水波轻轻,水声微微,象情人在切切私语。水瓮潭绿得很,给人以一种深沉的感觉。传说这个潭与城里的龙井相通,从这里放下的谷糠,可在那井里漂出,所以那井叫龙井。九龙岩的又一特色是峰峦环迭、山石奇秀。将军山屏其前,瀑布山殿其后,蜈蚣峰、蛇峰、狮子峰、象峰散布其间,如一道道天然的廊墙,把优美的山光水色遮拦障隔成一幅幅各自独立而又完整的画图。沿山涧前行,随处可见几十丈高的峭壁,令人想起李白“山从人面起”的诗句。山涧中奇石成群,大者如屋,细者如珠,有的聚族而居,有的兀立自如,有的似鳖饮水,有的如船搁滩。九龙桥下有一石,大约五尺见方,状如蟾蜍张口吞扑飞虫,栩然如生。在寺院里,还有众多景观,如“桃园阁”、“汉昭烈郊坛”、“百福照壁”,憨山大师“醒世歌”等。
卓刀泉寺禅茶艺术馆
这是武汉市著名的禅茶艺术馆,集古泉水、字画、禅音于一体,受到很多高僧大德的青睐。2011年10月30日,宗舜法师到古卓刀泉寺参访,受到了古卓刀泉寺方丈法云法师的热情招待。在法云法师、禅斌法师的陪同下,宗舜法师一行参观了古卓刀泉寺,法云法师介绍了寺院的设计特点和发展前景,宗舜法师也认为寺院不在于大小,而在于精致及文化特色。四年之后的故地重游,宗舜法师赞叹了寺庙的新变化。在古卓刀泉寺七宝如来禅茶文化馆,宗舜法师与其微博粉丝见面,一起品茶参禅。宗舜法师的微博粉丝目前已有近四万人,他清雅的文风,不时的幽默诙谐,让人在体味禅意的同时也会心一笑。他在微博上发起的“无尽传灯微博共修”,吸引了许多佛学爱好者的参与。宗舜法师是一个爱茶并精于茶艺的人,他教起大家怎样拨茶叶、倒茶,以及坐姿、怎样喝得文雅。粉丝们在法师的指点下也尝试泡茶,留给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心不在烟说:“法师在教我们如何优雅。他的‘法器’好多,焚的香,沉的香,茶的香,真的很香……”@但行好事说:“禅茶一味,茶得香味需要静心去品,才能感受到。而内心的祥和安静才能泡好这碗茶。小小的一碗茶里功夫可真多。在给师父和各位师兄倒茶时,觉得倒好这壶茶真的不易。法师不仅是学识渊博、辩才无碍。也很随和,很容易亲近。”
7、交通信息
航空武汉的天河国际机场离市区有25分钟的车程,机场每小时都有一班车发往市区的长途汽车站(就在汉口火车站附近),反之亦然,票价15元。民航每天都有直达北京、上海、南京、郑州、广州、南昌、福州、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及世界各大城市的航班。
铁路
武汉距北京1209公里,离广州1104公里,每天在这里进出的快车有30列以上。市内的大部分列车都由汉口站和武昌站发出,在买好车票后一定要仔细看清楚票上注明的是从哪个车站上车的。附武汉简明列车时刻表。
公路
武汉成为华中第一大交通港站。铁路京广线、襄渝线、焦柳线、汉丹线和武大线交织通往全国各地。公路也四通八达。
水运
武汉是我国长江沿岸最大的中转港之一,上游至重庆、下游至上海都有定班客轮往返。由于船运速度较慢,近年来乘船去武汉的旅客已明显较少,因而现在的客轮班次也减少了很多,如果要乘长江客船的话最好问清情况。
市内交通
汉口、汉阳和武昌分别被江汉大桥、二桥、三桥、四桥以及长江大桥、二桥连接了起来,使得人们在三镇之间往来方便了很多;当地还开通了一些旅游专线车,将主要的景点都网罗了进去,如果你想省钱的话,可以找这种车坐,但是时间较长,因为站站都停。比较好的有旅游一号线,到达武汉的大部分景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