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柘城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7:41:55
...

柘城县是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睢阳区西南部,北与宁陵县、睢县相连,南与鹿邑县接壤,西与太康县相邻。截至2014年底,柘城全县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辖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22个乡镇、办事处、515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为69.51万人。秦朝时开始置县,至隋朝时定名为“柘城”,至今已有2230多年的县治历史。柘城县金刚石微分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

中文名称:柘城县

别名:朱襄故里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商丘市

下辖地区:城关镇、起台镇等13个镇、8个乡

*驻地:城关镇未来大道北湖生态园对面

电话区号:0370

邮政区码:476200

地理位置:商丘市西南部

面积:1048平方公里

方言:商丘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机场:商丘机场(沿商周高速约43公里)

火车站:商丘站

车牌代码:豫N

城市名片:炎帝朱襄氏故里、中国三樱椒之乡

1、历史由来


柘城县

柘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柘城一名始于战国,属楚国。据《太平寰宇记》:“邑有柘沟,以此名县。”柘沟应是以当地广泛生长柘树为名。上古之时,炎帝朱襄氏部族曾在此定居并建都。夏称“株野”,商名“秋地”,秦时筑城设县,以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得名“柘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定名为“柘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县治历史。现存古文化遗址234处,申桥镇李庄遗址2007年被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著名的春秋宋楚泓水大战曾发生于此,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曾在柘城设立总前委指挥部。

2、区位地理

柘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为720.7毫米,无霜期217天。柘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位于商丘市西南部,紧邻商丘市中心,毗邻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交会处和105国道、310国道交会处,商周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穿境而过,设有柘城北、柘城西两个出入口;许亳高速公路从南部穿过,设有出入口;八条省道呈“米”字形遍布境内,全县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省级主干道为主,县乡道和村村通为辅,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如今的柘城县位于商丘市西南部,是“中国三樱椒之乡”、“炎帝朱襄氏故里”、生态魅力新城,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辖13个镇、8个乡,494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先后荣获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十快县、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等荣誉称号。

3、行政区划

柘城县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5个乡,494个行政村,柘城县人民*驻长江新城街道办事处未来大道中段北湖生态园对面。

2街道:长江新城街道办事处、浦东街道办事处;

12个镇:安平镇、起台镇、慈圣镇、胡襄镇、远襄镇、陈青集镇、岗王镇、张桥镇、李原镇、马集镇、申桥镇、大仵镇;

5个乡:皇集乡、惠济乡、伯岗乡、老王集乡、洪恩乡。

4、自然资源

柘城盛产三樱椒、棉花、烟叶、林木、优质小麦等农副产品,是著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胡芹之乡”、“中国金刚石微粉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境内探明有大型优质煤田,存储量超百亿吨,是未来能源城市。全县三樱椒常年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辣椒生产加工集散地。探明储量12.43亿吨的特大型优质煤田,可持续开采100年以上,为一座新兴能源城市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5、区划人口

截至2012年1月,柘城县辖13个镇、8个乡,柘城县人民*驻城关镇未来大道中段北湖生态园对面。

13个镇:城关镇、安平镇、起台镇、慈圣镇、胡襄镇、远襄镇、陈青集镇、李原镇、梁庄镇、申桥镇、皇集镇、马集镇、岗王镇。

8个乡:惠济乡、邵园乡、张桥乡、伯岗乡、牛城乡、老王集乡、大仵乡、洪恩乡。

柘城有汉、回、黎、土、藏、壮、满等7个民族,其中汉族7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3万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690人。

6、交通运输

柘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紧邻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的黄金十字架交会处,距连霍高速公路和310国道30公里,东距105国道、西距国道40公里。商周高速公路与淮亳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并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入口。商周路、柘鹿路、柘睢路、柘宁路、柘太路、柘郸路、S326等7条省道与县、乡、村三级公路网布全县,联通八方,人流物流畅通便捷。东北距京九铁路、陇海铁路、商丘军民合用机场仅50公里,距高速公路仅30公里。境内公路34条,351.44公里,有沟通7个地区,31个县市的10多余条客运线路。商周高速已建成通车。县乡有线光缆已铺通。全县程控电话总容量达到54800门,实现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直拨,图文传真。


柘城县

县城规划区总面积28.3平方公里,主要道路有19条,建成了春水路.新建南北街.南环路.文庙南北街。中原大街.和平南北街为主的道路网络系统。商粮大厦、金叶宾馆、县委招待所等集宾馆、餐饮、美容、娱乐于一体,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柘城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特产丰饶,景色宜人。惠济河.废黄河斜贯南北,涡河横穿南区域,其它河渠网布全境。耕地面积110万亩,五谷俱全,六畜兼备。柘城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三樱椒、棉花、烟叶、花生、西瓜、大蒜、水果、黄牛、生猪、山羊及泡桐、杨树等物产。清脆无渣的胡芹,不翘不裂的泡桐,汁浓味醇的大蒜,香辣皮厚的三樱椒,历史名酒王贡酒、超低度绿色保健食品汉白明月酒,每年均有生猪、“三樱椒”、大蒜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柘城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生态建设试点县,又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优质板山羊皮出口创汇县。林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平原绿化县。省林业生产达标县和泡桐生产基地县,有“豫东泡桐之乡”之誉。区内已形成以酿酒、化工、食品、中药、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三胶(鹿胶、龟胶、阿胶)、柘丝等。工业生产具有一定规模。商粮集团、王贡酒厂、酿酒总厂、造纸厂、生物化学厂以及轴承厂、中药厂等已成为龙头企业。商粮系列酒、王贡系列酒、磷肥、生物农药、瓦楞纸、铝锅、茄尼醇等产品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7、历史文化

历史概况

柘城,夏称“株野”,商称“秋地”。至秦乃筑城置县,以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乃称“柘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名为“柘城县”。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北旧城”内,依然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神往。柘城县古迹名胜共有210多处,馆藏文物1800余件。

文物古迹

中华第一鞋:4颗7000年前的犀牛牙化石堪为珍奇,孟庄殷商文化遗址出土的草鞋底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鞋’。

李庄遗址:又叫“山台寺遗址”,位于柘城县申桥镇李庄村,因其基址上过去有座山台寺而得名。李庄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同时又含有较多的岳石文化遗存。龙山文化距今为4200年至4500年,此时农业生产已占相当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家畜饲养有了显著发展,陶器种类众多,形态多样,造型美观,饰纹纤细。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襄陵:即炎帝陵,朱襄氏,炎帝的别号。炎帝在位7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孟庄遗址:位于柘城县岗王镇孟庄村北侧,又叫“心闷寺”遗址。


孟庄遗址

史堌堆遗:址位于老王集乡史堌堆村,是一处商代文化遗存。

胡庙墓群:位于申桥镇胡庙村,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墓葬集中地。

杨庄墓群:位于胡襄镇杨庄村,是西汉时期的墓地。

邵园汉墓:位于西郊邵园村。该墓为拱顶式砖券多室夫妻合葬墓。墓向东,两主室并列,且有甬道两个、耳室四个,成“井”字形。

大棘之战:公元前607年,郑国和楚国结盟之后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同宋国在大棘(今安平镇西南)展开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旧址,即在今大毛村一带。此地靠近涡河,地势低洼,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有战国墓群、楚太子墓和伍员(伍子胥)钓鱼台遗址。

泓水之战: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渗入中原地区。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国的公爵地位压制各诸侯国,与楚国争夺中原霸主的位置。

孔子困匡处:位于惠济乡小吴村。孔子困匡,是春秋时期发生在柘城(时称株野)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子路问津处:位于胡襄镇刘户村。子路问津的故事发生在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92年)。据载,孔子率弟子门人周游列国,从宋国(今商丘)去郑国(今新郑)途径柘城时,在刘家沟被河流所阻后,所发生的事。

大毛战国墓群:位于柘城南20公里大毛村北,为一高台地,高出地表约5米,面积为4万余平方米。1975年在此发掘了15座墓葬,其中战国墓12座,西汉墓2座,东汉墓1座。属西汉早期文化。

伯岗霸台烟柳:霸台是汉初楚霸王项羽为观演兵马所筑。楚、汉相距离于圆陵,项羽驻军于霸岗。位于伯岗街区。

老君堂遗址:位于远襄镇老君堂村,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

师家坟遗址遗址:位于远襄镇南街村,现为一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的大坑。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师尚诏起义失败后,其族人被官军押至远襄集南门外集体砍杀。

玉皇庙遗址:位于惠济乡尚寨村,遗址上所建玉皇庙,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一处集佛教、道教于一体的在豫东规模较大、供奉佛像、神像较多的庙宇之一。玉皇庙遗址早在唐朝以前即为宗教祭祀场所。

湾蚕姑庙:为明代建筑,是一处祭祀轩辕黄帝之妻嫘祖的庙宇。嫘祖又称蚕姑、先蚕、蚕神,被誉为中华圣母。柘城自古以植桑养蚕,盛产柘丝而闻名。

陈思济墓:位于慈圣镇虎陈村,是元代正议大夫、吏部尚书陈思济的坟墓。墓前有碑亭一座,墓侧有其子,元代监察御史陈诚之墓。

李子金墓:是清代康熙年间布衣数学家李子金的归葬处,位于皇集乡罗里村。

胡襄山陕会馆:是清代中叶建筑,位于胡襄镇胡襄村。历史上山西、陕西等地商人在河南从事商贸活动,进行停留、住宿的场所。

王居信旧居:位于老王集乡扳曾口村,是清末青帮首领王居信出生与生活的地方。

代口战役旧址:位于惠济乡代口村。代口战役是*夕*柘宁商支队与*新五军在代口村展开的一场战斗。

远襄晴岚:远襄镇,为远襄镇人民*驻地。西周伯封舜之后裔远襄王于此,故得村名。远襄王酷爱奇花异草,他前后庭院广植花木。每当雨后天晴之时,百花斗艳,芳香四溢,王即邀朋请友,来此赏花,故得其名。

古柘桑树:是柘城县的一株高龄珍稀树种,位于老王集乡扳曾口村。相传栽植于宋仁宗年间,距今约900余年,该树虽树龄较大,但至今仍然枝叶茂盛,生机勃勃。

吴起台: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在伐齐战争中的忠孝之举,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台上,石台亦用作点将。

8、文化遗产

柘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要有:

《豫东大鼓》

《豫东琴书》

《四平调》

《目连戏》

《豫东调》

《豫东坠子》

《大平调》

9、历史名人

柘城人杰地灵,俊杰辈出。“政治为天下最”的三国曹魏重臣梁习;元代大臣诗人陈思济;横扫官军、威震京师的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师尚诏;勤政为民的知县王培;学有大成、术有专攻的清初布衣科学家李廷基;数学大家杜知耕;政绩显著、朝野称颂的一代名臣李元振;誓死御侮、血沃中华的抗日民族英雄郑廷珍;中国金融理论家(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尚明;福州空军高炮司令部原参谋长王荆耀;国家监察部副部长左连璧;国体育工作者的榜样张非垢;商丘市首任市长王飞肖;现代学者王松茂;当代著名易学家、风水大师邵国轩;驰骋体坛、为国争光的“世界女篮巨人”郑海霞;德艺双馨、名扬梨园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牛淑贤等,都为柘城的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荣与骄傲。

10、地方特产

煸炒鸡

产于柘城县安平镇。煸炒鸡是当地传统的地方名吃,为安平镇丁家所祖传,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采用质优、鲜活的本地家养小鸡,加上草果、肉扣、八角、丁香、苹果、辣椒等二十余种调味品。用当地芝麻油和自制天然酱,使用地锅通过炒、煸、炖、焖锅等环节,精心烹制而成,汤浓、味香,风味独特,鲜嫩可口,麻辣清香。

煸炒鸡2000年被商丘市*评为名优名吃。如今,丁家煸炒鸡在安平镇和县城均开设有饭馆,每天食客络绎不绝。

鸡爪麻花


鸡爪麻花

安平镇特产“鸡爪麻花”,具有落地即碎、香而不腻,清香纯正,入口酥脆,久放色香味不变之特点,因其形似鸡爪,故而得名,是豫东名产,被评为1990年度风味小吃。鸡爪麻花因其形似鸡爪而得名,是县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黄,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婴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开胃。这种麻花,能久放而其质地不变,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即使浸泡在开水里十几分钟,其焦香不减,依如新出。鸡爪麻花的来历据传有王姓者祖辈以此为业。清世宗雍正(1723)年间,安平集人刘慎,官任监察御使刑部左侍郎,曾以此品进贡。传至王安平一辈时,因自己年迈乏嗣无后,方传此技于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传四代,历100余年。鸡爪麻花,折下一股用火点着,可以当纸枚点火吸烟。一股一股相接点着,一个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远。昔时,安平集归属鹿邑县,现在属于柘城县。地处柘(城)、淮(阳)、鹿(邑)、太(康)交通必经之路,是豫皖苏鲁晋客商聚集的大集,经此者,纷纷买食,以享鸡爪麻花奇特风味。周家鸡爪麻花本姓王清雍正年间,今柘城县安平镇隶属鹿邑县,称安平集。安平集人刘慎,官任监察御使刑部左侍郎。一次,刘慎回家携带着家乡王家生产的鸡爪麻花进贡给皇上。皇上品尝后龙颜大悦,连声称好,让御膳房作为贡品月月进贡。从那以后,安平集的王家鸡爪麻花就有了皇室贡品之幸。安平集上的王家以烹炸鸡爪麻花世代为业,手艺传男不传女。传至王安平一辈时,王家没有子嗣。王家一女,自小指腹为婚嫁与周家。但周家那位公子因意外夭折。王家女子按照当时风俗,在其16岁时仍然“嫁”到了周家,并守寡一生,从而立下贞节牌。王家女子“嫁”到周家后,因为王家烹炸鸡爪麻花的技艺没有男子可传,就把技艺传给了那位女子。那位女子就在周家把鸡爪麻花进一步发扬光大。安平集地处柘城、淮阳、鹿邑、太康4县交界处,是商贾云集之地。清朝时,过往商家,凡到安平集,必买周家媳妇烹炸的鸡爪麻花。从那以后,正宗的王家鸡爪麻花就成了周家鸡爪麻花。周家鸡爪麻花从周大江传起,至今在周家已传100多年。据传,周家鸡爪麻花成品嫩黄、油光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特。在塑料袋中存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将麻花浸泡在开水里,十几分钟仍香酥不减,好像刚炸出来的一样;折下一股麻花可当纸煤儿点火吸烟,如一股接一股地续着点燃,一根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有俗语形容周家鸡爪麻花:“小儿吃它可代乳,老婆吃它不硌牙。

酥制培乳

酥制培乳是河南柘城县的传统名产。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豆制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二名,产品主销京、津、广州和*、内蒙古等地,颇受群众欢迎。原料配方(1000块):大豆32千克盐7.5千克酱面12.5千克元茴面100克熟盐水7.5千克酒0.25千克面酱2.5千克。


柘城县

制作方法:

选料:酥制培乳的主要原料为大豆(黄豆、黑豆均可),配料为酱黄(酱面、元茴面)等。选一般大豆即可。

制坯:要把原料筛选干净,按照生产普通豆腐的工序加工操作,再制成培乳坯,每500克大豆制15~16块乳坯为宜。

发酵:将乳坯装笼加温,待菌丝长至2厘米左右并自然倒伏为止。笼中所放乳坯,每块间隔2厘米为宜。

干腌:把笼中取出的成熟乳坯放在晾盘中,用食盐干腌,每1000块乳坯约放食盐7.5千克,逐块拌匀,然后放入腌缸密封(不留间隙)。

配料:取出腌好的乳坯,洗净晾干再装入缸内,用黄酱拌和,数日后再用熟盐水和少量白酒浸泡(熟盐水要加各类调料熬开,盐度为18度左右最好。每日1次,分3次加完)。

封顶贮存:乳坯装缸后,用面酱2.5千克封顶,放在露天晒场常温培制,或放在有增温设备的车间内培制,经过一定时间,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色泽棕红,味美可口,醇香浓厚,健胃助食,是别具一格的佐餐佳品。

11、著名人物

古代

炎帝朱襄氏陈胡公陈申公陈相公陈孝公夏御叔夏姬虞诩

梁习陈思济师尚诏杜知耕李子金窦容邃周联登桃花夫人

近现代

郑廷珍张岚峰尚明左连璧牛道一毛超峰张广智王荆耀

牛淑贤刘雯卉郑海霞王松茂张非垢古晓 郭人民 耿占春

钱新杰皇甫立志毛杰

12、城市名片

炎帝朱襄氏故里

中国三樱椒之乡

中国胡芹之乡

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

陈国故都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河南省林业生态县

河南省双拥模范县

河南省绿化先进县

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河南省文明城市

河南省省级园林城市

河南省省级卫生城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十快县

上一篇:宁陵县

下一篇:郝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