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吐真药

科普小知识2022-09-24 14:42:34
...

吐真药的主要成分是硫喷妥钠,是一种对大脑和脊髓里的受体产生作用的巴比妥酸盐。硫喷妥钠可削弱一部分大脑的活性,消除它的抑制作用,使人不由自主地开口说话。

1、吐真药

简介

吐真药的主要成分是硫喷妥钠,是一种对大脑和脊髓里的受体产生作用的巴比妥酸盐。英国的精神病学家把它作为治疗恐怖症的处方药。这种药物具有麻醉作用,美国一些州用它来执行注射死刑。硫喷妥钠可削弱一部分大脑的活性,消除其抑制作用,使人不由自主地开口说话。那些支持将这种药物作为“吐真药”的人认为,硫喷妥钠通过上述方式使一个人得到放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发现说谎比说实话更难。

发现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妇产科医生,名叫罗伯特·豪斯(RobertHouse)。正是他,在为病人看病时,发现一个惊天秘密:某些药物能让人不由自主说真话。

1875年8月3日,豪斯降生在德州达拉斯郊外的FarmersBranch市。

18岁时,他从达拉斯高级中学毕业,同年就读华盛顿李大学。随后,他进入德克萨斯大学的加尔文斯敦医学分校学习医学。

1897年,他转学到以医学闻名的杜兰大学,两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世纪最后一年,他成为达拉斯市立医院的一名实习医生。

20世纪的第一年,他在德州菲利斯市开始了行医生涯。在这里,他专门为产科病人服务。工作之余,他还对精神障碍进行研究,独创了一种产科技术,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弗洛伦萨-玫瑰法”。

1916年,他在一户农家接生,豪斯让男主人去找称量婴儿体重的工具。男主人找了小半天,回来时却两手空空,而此时,处于催眠状态的产妇却突然接话,说出了工具所在的准确位置。

这一情形使豪斯惊讶极了!产妇在使用了东莨菪碱,进入一种特殊的镇静状态后,竟然还能准确地应答。东莨菪碱,是从茄科植物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麻醉镇静、止咳平喘的作用。华佗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来自它。豪斯是个有心人,发现其他产妇也有类似情形。他由此判断,东莨菪碱可以让人如实回答问题,不玩虚招,或许法医可借此审问犯人。这一发现引起轰动。

1922年2月17日,《达拉斯晨报》报道了他的发现——新技术可让人只说真话。报道写道:“通过药物,人处于朦胧欲睡之境,说谎变得困难。侦探、精神治疗医生可以藉此确认他人话语可信度。银行出纳员、*公务员及信托人士,可藉此保证自己诚实度。在未来的道德保险领域,或可尝试这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体检。”

医生与警方的合作随即展开。豪斯与德州罪犯学家联手,使用东莨菪碱对嫌疑犯进行刑讯。此时,其他类似药物,如硫喷妥钠和戊巴比妥也被试验是否有说真话的效果。

鉴于豪斯的独特贡献,他被选为全美警察委员会的荣誉会员,成为德州行政司法长官协会会员。他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用吐真药将病人置于朦胧欲睡状态,来诊断和治疗精神错乱的病人。

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一次意外的中风使他不得不停止了对吐真药的研究。一年后,在距离55岁生日还有20天时,他离开了人世。

其实早在豪斯之前,德国产科医生也发现过类似现象。当用吗啡和东莨菪碱来减轻产妇疼痛时,产妇会不由自主地描述以往生活的琐碎细节。但“吐真药”(TruthSerum)这一名词,却是豪斯独创。

研究探秘

一个隐秘研究悄然开始,这就是美国中情局(CIA)臭名昭著的MK-ULTRA项目。1953年,CIA在埃基伍德兵工厂从事关于精神控制的药物,苯二氮卓类、LSD(一种强力迷幻剂)都在研究之列。这一时期,很多不知情人士成为CIA的“小白鼠”,如为CIA服务的科学家弗兰克·奥尔森在服用迷幻剂LSD后,跳下酒店窗口死亡,真相在多年后才被揭开。

1958年,研究人员观察人类“小白鼠”在药物影响下的说谎能力及记忆力削弱程度。,一些志愿者服药后*裸体,只供给少量食物和水,睡眠也被剥夺。没人愿意承受如此荒唐的折磨,志愿者数量开始剧减。CIA并不收手,转而盯上旧金山妓女。CIA让她们吸引客人后,在酒水中加入大量吐真药,观察记录嫖客的药物反应。妓女们因此获酬丰厚,而嫖客则威惧CIA手中的把柄,敢怒不敢言。

2、应用

前苏联

另一谍报大国苏联也与吐真药纠缠不清。2007年,一本描述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书籍在美国出版。这本名为《异见者之死:毒杀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与克格勃归来》的书中就披露道:前苏联情报部门使用过吐真药。克格勃内代号为S的特别部门,专门研究生物武器。一种被标识为SP-17的吐真药,被S部门专家认为既高效又实用,它无色无味,短期内绝无副作用。最重要的是,SP-17能让服用者与你掏心窝子讲话。

克格勃最先在自己人身上检验吐真药的效果。当时,所有在海外从事间谍工作的克格勃特工,必须先过SP-17这一关,检测所提供情报的真实可信度。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被暗杀前曾透露,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普金总统的对手、候选人伊万·雷布金神秘失踪,据说是中了SP-17的升级版SP-117的招数。

美国

美国曾要求给“9·11”事件后抓捕的*注射麻药。虽然利用硫喷妥钠审讯战犯的做法被《日内瓦公约》禁止了,但是这并不能排除把麻药用在恐怖嫌疑犯身上。然而,很多国家的法庭不采纳一个人在麻药的影响下提供的口供,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和印度。

3、医学用途

药物效果

硫喷妥钠又名戊硫代巴比妥,是一种对大脑和脊髓里的受体产生作用的巴比妥酸盐。英国的精神病学家把它作为治疗恐怖症的处方药。这种药物具有麻醉作用,美国一些州用它来执行注射死。

硫喷妥钠可削弱一部分大脑的活性,消除它的抑制作用,使人不由自主地开口说话。那些支持将这种药物作为“吐真药”的人认为,硫喷妥钠通过上述方式使一个人得到放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发现说谎比说实话更难。

一般认为,吐真药多是具有镇静催眠效果的药物,在发挥镇静催眠药效之外,还能诱导服用者说出真话。因此,吐真药就像一种药物测谎仪,故又被称为“测谎剂”。

被认为有吐真效果的药物包括:东莨菪碱、替马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而从广义上讲,各种酒水也是吐真药。公元1世纪,罗马的自然哲学家老普林尼就说过Invinoveritas(酒后吐真言):人一喝醉,情绪欣快、思维奔逸,说话也会滔滔不绝,真话也会自然倾吐。

豪斯的吐真药,在上世纪20-30年代极为风行,俨然成为一种被热议的文化现象。2005年,埃尔森·温特曾在《医学历史公报》撰文对此进行过剖析。

1943年,史蒂芬·郝斯利出版专著,首次详细描述了吐真药。他写道:在吐真药作用下,人对被讯问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药物使人进入催眠状态,而清醒后却对催眠时发生的一切没有记忆。

基于这种认识,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军方精神病医生就利用吐真药,帮助精神受到创伤的士兵回忆战场上的一切。

到了50年代,许多科学家却宣布:吐真药没效果。大多数法院也裁定,凡使用吐真药获得口供者,法庭不予受理。吐真药风头不复当年。然而,它并未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悄悄潜伏到台面下——借助药物让人说真话,已经成为少数人的罪恶想法,尤其是情报部门。

关于一个人在硫喷妥钠作用下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是,一个人在药物麻醉的状况下,比他在正常情况下更容易受提问者的暗示影响。因此,一些被用药麻醉的人可能会做出错误答复,因为他们是根据一个有预谋或无意识的暗示做出的回答。

药物作用

吐真药的作用,无非是让人处于镇静催眠状态,消除大脑对行为的控制,使人下意识地对问题做出应答。由于谎言是一种欺骗行为,必须让大脑处于“假装模式”才能撒谎成功。换言之,撒谎是一种更为高级与复杂的大脑活动。而当大脑被药物“麻痹”后,人主动说谎的能力会减弱。因此,只要你问,就有回应,绝不会铁嘴铜牙榨不出一点讯息。从这点上说,吐真药至少能让人多说话,从而提供更大信息量。

使用历史

大约在1920年前后,术语“吐真药”第一次在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使用,用来形容妇产科医生罗伯特·豪斯取得的重要成果,豪斯注意到,注射麻醉剂东莨菪碱后,他的患者显然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回答一些问题。

20世纪20年代,用硫喷妥钠或安米妥钠(sodiumamytal)取代了东莨菪碱,开始把这种药物用在法庭上的被告身上,以便确定口供的真实性。温特说:“‘吐真药’观念形成的开始阶段比较具有讽刺意味,因为稍后几年,人们把它与强制审讯联系的更加紧密。强制审讯是一种用来从受审者口中得到真实口供的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不会征求受审者的意见。”

“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军事精神病医生会利用这种药物帮助受精神创伤的士兵回忆曾经发生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情报局也曾经研究硫喷妥钠的效用,但直到今天也没有确定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所以,印度方面想用这种药物从*嘴里套出实话,同样不太现实。

上一篇:聪明药

下一篇:对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