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成立于2004年,馆内陈列多件“宝物”: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元代八思巴蒙古语圣旨金牌”,“元代金带饰”、“元代交钞”、马鞍、摔跤服、马头琴、蒙医药典、萨满法服、佛像等尚未定级的文物,是外界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中文名称: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成立时间:2004年
级:别:校级博物馆
建筑面积:2,400平米
展厅面积:1200平米
1、简介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是自治区高校的一所校级博物馆,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1998年8月18日在内蒙古大学第三次国际蒙古学学术研讨会期间,成立的内蒙古大学蒙古民俗文化陈列室。2004年8月17日正式命名为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向该校和兄弟院校师生及全社会免费开放,节假日也不休息。
2、布局规模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共三层,建筑面积2,400平米,展厅面积1200平米。一层展厅“毡乡情”,展览蒙古民族生产、生活用具,比如:蒙古包、勒勒车、套马杆等。第二层展厅“马背情”,展出了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使用的民俗、文化实物,展览包括:蒙元文物、鞍马饰具、生产工具、生活器皿、衣着服饰、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宗教文化等八个部分组成。第三层为机动展厅和历史展厅。
3、征集展览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文物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是依靠社会友人和学校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民族博物馆。1998年8月新成立了内蒙古大学蒙古民俗文化陈列室,举办了“白音那先生蒙古民俗文物收藏展”,白音那先生把全部展品捐献给内蒙古大学蒙古民俗文化陈列室。1999年“蒙古民俗文化陈列室”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三级项目”。2001年5月30日顺利建设验收。2002年2月——3月间,受文化部的委托,与辽宁省博物馆携手在澳门举办了“辽蒙连澳庆丰年”的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澳门同胞的高度赞赏。
内蒙古大学蒙古民族博物馆陆续征集到了1500余件民俗实物,为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馆长贺其叶勒图亲自到阿拉善盟牧区,收集到了很多民俗文物实物,进一步丰富了馆藏物品。内蒙古大学博物馆展览的民俗实物内容丰富,涉及到蒙古族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科研、教学以及欣赏价值。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古老的民俗实物从我们的生活中悄然消失的今天,显得更为珍贵。
4、展出内容
展出内容分:先祖遗存、鞍马饰具、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衣着服饰、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宗教文化等8个部分。迄今国内外首次发现的“元代八思巴蒙古语圣旨金牌”就在这里展出。三层由“历史展厅”、“机动展厅”组成。“历史展厅”主要展出与北方民族历史相关的出土文物。“机动展厅”承办各类临时展览。
5、参观接待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文物
自从内蒙古大学蒙古民俗文化陈列室建立以来,接待了很多国内外来宾和各兄弟院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来参观。尤其是2004年8月,博物馆成立以后,正式接待的团体或客人有124场2万余人,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刚果、新西兰、匈牙利、蒙古等国家和布里亚特、*、香港等地区的客人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还有该校师生以及兄弟院校师生、社会人士、中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等。使民族博物馆更好地发挥了展示民族文化的作用,并进一步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也成了展现该校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6、考察研究
2005年9月征集到的木雕作品也是一件很珍贵的民族艺术品藏品,许多学者慕名前来考察研究,加强了艺术研究的实证性,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真实的依据。2006年,馆内藏有的国家一级文物“元代八思巴蒙古文金质圣牌”(简称“元代圣旨金牌”)被*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地完善,作品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为展示民族文化、为该校教学科研等提供了真实、丰富的实物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