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宁夏主要粮棉油产区,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墨西哥时间2017年10月1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11点),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与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
中文名:宁夏引黄灌区
美誉:塞上江南
灌溉历史:两千多年
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上游
1、地理位置
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上游下河沿——石嘴山两水文站之间,沿黄河两岸地形呈“J”型带状分布。宁夏引黄灌区分布见图2-1。灌区涉及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县、石嘴山市及中卫县、中宁县、吴忠市、灵武市等4个县(市)的引黄灌溉部分,计11个县(市)和20多个国营农、林、牧场。
宁夏引黄灌区以青铜峡水利枢纽为界,将其分割为上游的卫宁灌区和下游的青铜峡灌区。
由于黄河河道的自然分界,卫宁灌区又划分为河北灌区和河南灌区,青铜峡灌区又划分为河东灌区和河西灌区。在自流灌区边沿,受地形影响无法自流灌溉,又陆续发展了青铜峡灌区的扁担沟、五里坡、狼皮梁、甘城子,以及卫宁灌区的碱碱湖等扬水灌区。此外,为了解决黄土丘陵和台地地区人民生活和灌溉用水,又陆续发展了南山台子、同心、固海、红寺堡、盐环定等扬水灌区。
卫宁灌区位于黄河沙坡头与青铜峡之间120km长的狭长地带上,原系多渠系无坝引水。沙坡头水利枢纽建成后,部分渠道改为有坝引水,土地面积686km,涉及中卫、中宁两县和青铜峡市的广武乡以及国营渠口农场。
青铜峡灌区为有坝控制引水,位于宁夏北部,介于东经105°37′~106°39′,北纬37°49′~39°23′之间。青铜峡灌区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银川、石嘴山、吴忠三个地级市和青铜峡、利通区、灵武、永宁、银川郊区、贺兰、平罗、惠农、陶乐、盐池、同心等十一个县市及十三个国营农、林、牧、渔场。
2、地貌
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海拔1100~1300m。灌区地势自南向北渐趋平缓,卫宁灌区地面坡降为1/1000~1/2000,青铜峡灌区地面坡降为1/2000~1/7500。
3、土壤
主要为灌淤土、盐渍土、淡灰钙土;扬黄灌区主要为灰钙土、风沙土。
4、植被
灌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尚未开垦的荒地以草原植被为主体,积盐干旱区以旱生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分布稀疏,覆盖率仅为10~40%。
5、气候
引黄灌区地处中温带干旱区,日照充足,温差较大,热量丰富,无霜期较长。灌区年均气温8~9℃,作物生长季节4~9月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3200~3400℃,不仅能满足小麦、糜子等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也能很好地生长。同时大于等于10℃的积温的初日及终日也正好与无霜期吻合,再加上太阳辐射达148Cal/cm2·a,年均日照时间2800~3100h及无霜期长达164d,有利于作物生长。
引黄灌区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灌区年均蒸发量1100~1600mm(E601),年均降水量180~20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节明显,7、8、9三个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70%。虽然本区降雨稀少,但有时秋雨集中,影响夏收及秋作成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旱,其次为霜冻、冰雹、热干风、低温、冷害等,大风、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较多。每年的12月下旬到次年一月中旬,境内黄河段封冻,二月中下旬解冻,易形成冰坝、凌汛灾害。
6、申遗成功
墨西哥时间2017年10月1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11点),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与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