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巴尔虎长调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3:37:18
...

201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申报的“巴尔虎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简介

巴尔虎蒙古长调为众多的蒙古长调中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呼伦贝尔草原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等广大巴尔虎蒙古族牧民之间。巴尔虎蒙古长调用蒙古语演唱,语词较少,字少腔长,但音调曲折而悠长,音域宽广,高亢深远,节奏舒缓*。歌词内容较丰富,既有怀念故乡、赞美家乡等内容,也有纯真爱情、抒发感情等内容,更有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党的好政策、颂扬英雄人物等内容。曲调无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充分反映出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质朴爽朗而热情豪放的性格和草原辽阔无垠的气势。广大巴尔虎蒙古族牧民十分喜爱蒙古族长调演唱艺术,无论男女老少,在挤奶、放牧、打草、运输等劳动中都喜欢即兴演唱蒙古长调,节假日或闲暇时,引吭高歌,自娱自乐。古老的传统民歌《辽阔的草原》《四岁的海骝马》《佳呼哎》《长颈枣红马》《褐色的雄鹰》《乌和尔图灰腾》《富饶的巴尔虎》《宝格达山森特尔》《兴安河麻雀》等久唱不衰,代代相传。

近年,蒙古族长调演唱艺术已经搬上舞台并成长出一批专业演唱家,呼伦贝尔市民族歌舞团的蒙古族长调演员在区内外各种演出中获得许多奖项,各旗市乌兰牧骑也都拥有蒙古族长调演员。

2、源头

蒙古民族从远古时代起,一直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在长期游牧生活中,造就了蒙古族小伙子淳朴、豪爽、豁达的阳刚之美;也造就了蒙古族姑娘的热情、善良、勤劳的贤惠性格。应运而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伴随着他们的出生和成长,唱响在他们生命中的朝朝暮暮。蒙古民族虽然经历了多次的部落变迁,但是他们的长调民歌却依然口口相传、经久不息地传承至今。而在这些唯真唯美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巴尔虎长调民歌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呼伦贝尔草原是巴尔虎蒙古人的故乡,也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故乡。草原就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舞台,它可以没有伴奏,没有掌声,站在蓝天下,就能唱上白云间。而它又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流落民间,早在1955年就曾登上世界级音乐的殿堂。

“辽阔的草原虽然在眼前,但不知哪里是沼泽泥潭。俊俏的情侣虽然在身边,但不知她的想法和心愿。”……

这是1955年,出生在新巴尔虎左旗的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在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倾情演唱的《辽阔的草原》,她第一次让全世界品味了“呼伦贝尔—巴尔虎”长调民歌的高亢悠扬,她用那动人的歌喉震撼了国际音乐界,并一举获得了联欢节的最高奖——金奖。

3、历史文化

史籍记载的最早的巴尔虎部落据公元551年到554年间成书的《魏书·柔然传》记载:“柔然西北有匈奴余部,其国富强,首领拔也稽,带兵攻社仑,社仑于额根河阻击,大胜。其后他们归附了社仑。”(由蒙文转译)这书中所说的以“拔也稽”为首领的强盛部落,应该就是最早时期的巴尔虎部落。这里所说的“匈奴余众”,是因为那些巴尔虎人当时是为匈奴所辖。

所谓“社仑”,是蒙古族先民之一柔然部的首领,公元4世纪初创建柔然帝国的人。所谓“额根河”,是现在蒙古国境内的额尔浑河。巴尔虎人在那次征战中被社仑击败,后被柔然人管辖,加入了强盛一时的柔然帝国。

后来,在《隋书》和《旧唐书》中对这个名字的记载又进行演变叫作“拔也古”(“拔野古”)。在汉语中,“Bargu”一词中的“r”被拼记为“Ye”,就是“也”或“野”,又由于年代久远,“稽”音又变成了“gu”(古)。在《蒙古秘史》中,巴尔虎被记写成“巴尔忽”、“巴尔浑”等。

“巴尔虎”名称最早写作“巴尔忽”,来源于突厥语(Barak),在《蒙古秘史》中记为“巴鲁格”(“巴鲁黑”)。

作为人名的“巴尔虎”,是来源于“魔犬”(狼)“巴鲁黑”一词。4世纪末,这个部落的首领用“巴鲁黑”这个魔犬的名称为自己命名,在巴尔虎和布里亚特人民中就有“巴尔虎巴图尔岱钦诺颜”这样的传说,所以,在当时的蒙古语中“巴尔虎”就是“机智的强者”或者“英雄(巴图尔)”之意。

“巴尔虎”这位首领带领自己的部众,努力奋斗,使自己的部族更加强盛富裕,并且能够勇敢战斗、保卫疆土,受到广大民众的尊敬。所以,后来的族人们就把自己称为“巴尔虎的人”,将巴尔虎奉为自己的神明。最终,巴尔虎成为部落的名称。

总之,不管译作“拔也稽”、“巴尔忽”、“拔也古”、“拔野古”、“巴鲁格”、“八儿忽”、“巴尔浑”、“把儿护”中的哪一种,都是现在的“巴尔虎”名称的不同音译。

据考古学家研究,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有了大种系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南部,这些种系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在一万年前。在汉文古籍和早期传说中,居于最西边的戈壁阿尔泰一带的是猃狁;在其东边,即阴山山脉和宝鲁陶海一带的是獯粥(荤粥);再往东,即西拉木伦河一带的是山戎。他们是蒙古高原各种族部落的始祖,是具有原始游牧民族特点的石文化发源地。

獯粥,在蒙古文献中将其称为“蛮”(mong,野地之意),他是蒙古族最早的祖先,蒙语中称“蒙兀惕”或者“蒙出惕”(“蒙兀人”,即“野外之人”的意思)。蒙古人的始祖生活在阴山山脉和宝鲁陶海一带,大约在距今8千年以前,“蒙出惕”在这里放牧和狩猎。他们逐水草之美而居,冬季居于避寒之处,夏季居于高凉之地,四处游牧生活。他们以畜产品为生活依靠,开展适合游牧生活的生产,造就出元始游牧文化。

“蒙出惕”是游牧民族,因而他们与临近部族之间的关系几乎只有战争和对抗。公元前21世纪,南部夏、商等定居民族以及西部的游牧民族不断地袭击他们,进犯他们的领土,使得他们不得不向东迁徙,来到锡林郭勒以东的西拉木伦河一带驻牧。这是“蒙出惕”的首次大迁徙。这一迁徙大约持续了二、三百年之久。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蒙出惕”开始超越过去的家庭血缘关系,以地域的范围,组成多氏族的联合体。他们的地域东起松辽平原,西至克什克腾达里诺尔,北起兴安岭南麓,南至燕国边境。他们与西边的强大近临匈奴(猃狁)以及南部的燕、赵等国长期征战不止。当时的匈奴十分强大,“蒙出惕”为夺回祖先的失地阴山一带的牧场,同匈奴进行了大规模战争后以失败告终,其联合体也瓦解。其溃败部分为六支,逃往乌桓山的部分后称为“乌桓”,逃往鲜卑山的部分被称为“鲜卑”。而逃往大兴安岭西麓者被称为“柔然”。公元前200年的这次大迁徙,使“蒙出惕”部族与蒙古高原上的其他种系的融合更趋加速了。

公元前206年,“蒙出惕”联合体解体时,他们中的一部分逃往大兴安岭西麓林莽中,他们把自己视为迁到最北边的部分,因而称为“柔然”。巴尔虎人的始祖就是柔然中的一部分,他们分别在被匈奴和鲜卑管辖时期形成一个部落的。

所谓部落,就是由若干个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或群体)。公元前206年后,巴尔虎的祖先们一直与柔然部落的名称连结在一起,先后被匈奴人、鲜卑人、柔然人统治,与突厥人混在一起,前后长达600余年。早期,巴尔虎部不过是一个弱小的族群。到了公元4世纪,他们人口繁衍增加,*逐渐强大,并且在汉文史籍里出现了他们部落名称的记载。那时他们驻牧在鄂尔浑、土拉河至贝加尔湖一带的广大地区,他们已经脱离了柔然帝国的属辖,成为独立的一个部落。后来又为一个叫薛延陀汗国政权(628—646)的建立贡献过力量。薛延陀汗国政权非常重视他们的奉献,并将呼伦贝尔牧场赏给了他们。因为巴尔虎人能征善战,一直被薛延陀汗国政权视为守卫东部边疆的得力助手,

公元647年薛延陀汗国政权垮台后,屈利失带领巴尔虎人归附了大唐帝国。唐朝在贝尔湖附近设幽陵都督府,巴尔虎部首领屈利失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都督府都督”,委以重任。这样,巴尔虎人就成为大唐王朝北部边疆的重要守护力量。后来东突厥帝国复兴,大唐王朝*退出蒙古高原。当时的巴尔虎已是比较强大的部落了。他们在呼伦湖和贝尔湖畔繁衍生息,使用铁器,从事狩猎和少量种植。

公元7世纪60年代起,巴尔虎人又开始迁往贝加尔湖一带。到7世纪末,巴尔虎人大致都回到了贝加尔湖地区,只有少数人留在了原地。

上一篇:错金银

下一篇:虞山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