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吐鲁番市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08:47:10
...

吐鲁番,*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行署所在市,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吐鲁番地区位于**自治区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称“火洲”,西距*首府乌鲁木齐180公里。东邻鄯善县,西接托克逊县,南抵库鲁克山,北至天山分水岭。东临哈密,是中国内地连接中国*、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

中文名称:吐鲁番市

外文名称:TurpanCity

别名:火州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驻地:老城路街道青年路

电话区号:0995

邮政区码:838000

地理位置:*中东部,博格达峰南麓

面积:13690平方千米

方言:*语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

机场:吐鲁番机场

火车站:吐鲁番火车站

车牌代码:新K

行政代码:652101

1、历史沿革

“吐鲁番”之称,最早见于《西域番国志》即明人陈诚《西域行程记》一书。吐鲁番,*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据《西域同文志》:系回语“蓄水”之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通名大辞典》释为*语,意为“都会”。曾炳煌所撰《吐鲁番厅乡土志》释:“吐鲁番”系“吐蕃”的谐音。 


吐鲁番市

古称“姑师”(《史记·大宛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时期是东师前王庭地。《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西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设置戊已二校尉屯田。东汉和帝三年(公元前91年)戊已校尉驻地由交河城迁驻高昌。晋置高昌郡,北魏属“蠕蠕”(亦称“芮芮”或“茹茹”),称高昌国。唐设安西都护府治,称西州。唐末没入吐蕃。宋号称辉和尔,即畏吾儿。元设畏吾尔都护。元末明初分设柳城(今鄯善县的鲁克沁)、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即长官)。

清朝乾隆44年(公元1775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始筑广安城(今老城)。光绪12年(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范围,治所在吐鲁番。民国2年(1913年)直隶厅改为吐鲁番县。1984年12月撤县设市。

2000年,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51652人,其中:老城路街道15551人、高昌路街道26700人、七泉湖镇11979人、大河沿镇11081人、亚尔乡58068人、艾丁湖乡19328人、葡萄乡24035人、恰特卡勒乡27294人、二堡乡11453人、三堡乡13669人、胜金乡22898人、红柳河园艺场虚拟乡2837人、原种场虚拟乡2049人、交河西镇兵团221团虚拟乡4710人。

2、行政区划

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老城路街道、高昌路街道、七泉湖镇、大河沿镇、亚尔乡、艾丁湖乡、葡萄乡、恰特卡勒乡、二堡乡、三堡乡、胜金乡。共有18个社区、91个行政村。还有2场: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境内有兵团二二一团。市人民*驻青年路。

老城路街道 辖5个社区:文化社区、信通社区、艾丁湖社区、新城社区、木纳尔社区。

高昌路街道 辖5个社区:双拥社区、幸福社区、高昌社区、绿洲社区、葡萄沟社区。

七泉湖镇  辖3个社区:2个村委会:车站社区、红山社区、新域社区、七泉湖村、煤窑沟村。

大河沿镇 辖3个社区:新区社区、铁路社区、复兴社区。


吐鲁番市

艾丁湖乡 辖6个村委会:也木什村、花园村、西热木村、官店村、琼库勒村、庄子村。

亚尔乡辖17个村委会:新城西门村、亚尔村、老城东门村、克孜勒吐尔公相村、皮亚孜其拉村、新城东门村、吕宗村、加依村、色依提迪汗村、亚尔贝希村、南门村、上湖村、亚尔果勒村、塔格托维村、恰江村、英买里村、亚尔村。

葡萄乡辖11个村委会:巴格日村、葡萄村、木纳尔村、布依鲁克村、拜什买里村、达甫散盖村、英萨村、贝勒克其坎儿孜村、布拉克村、铁提儿村、霍依拉坎儿孜村。

恰特喀勒乡辖7个村委会:恰特喀勒村、拜什巴拉坎儿孜村、吐鲁番克尔村、其盖布拉克村、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奥依曼坎儿孜村、公相村。

胜金乡辖9个村委会:排孜阿瓦提村、色格孜库勒村、胜金村、阿克塔木村、木尔吐克村、开斯突尔村、加依霍加木村、艾西夏村、恰勒坎村。

二堡乡辖3个村委会:巴达木勒克村、布隆买里村、阔纳协海尔村。

三堡乡辖5个村委会:英吐尔村、台藏村、阿瓦提村、曼古布拉克村、园艺村。

红柳河园艺场

原种场

兵团二二一团

3、民族宗教

吐鲁番地区生活着*、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布依族、侗族、傈僳族、高山族、纳西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瑶族、白族、土家族、东乡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等27个民族。


吐鲁番市

根据2013年统计显示,目前全地区总人口64.3万人,少数民族50.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8.0%,*人口46.1万人,占比71.7%;汉族人口14.15万人,占比22.0%;回族人口3.8万人,占比6.0%。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历史上在这里流行的宗教有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等。其中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已经消失,而佛教、道教、*,基督教一直流传至今。

吐鲁番是*传入较早,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之一。目前,*是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宗教,为*、回、哈萨克等7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467040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74.98%。吐鲁番地区有*宗教活动场所957座,其中,主麻以上*349座,回族*55座,基督教活动堂点19处,宗教教职人士1159人。

吐鲁番地区历来十分重视对爱国宗教人士的培训工作,坚持地区集中培训,县、乡、村定期学习培训和根据形势任务进行特殊培训三个层次的培训格局,结合地区实际将自治区4年一轮爱国宗教人士培训改为2年一轮,认真组织开展宗教人士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1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910人次。

4、人口语言

2013年末全地区总人口64.3万人。其中:市镇人口为2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7.9%;乡村人口39.9万人。男性人口32.5万人,女性31.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100。全年出生人口1.5万人,出生率23.4‰;死亡人口0.3万人,死亡率4.2‰,自然增长率19.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50.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8.0%,其中:*人口46.1万人,占比71.7%;汉族人口14.15万人,占比22.0%;回族人口3.8万人,占比6.0%。农业人口46.1万人,非农业人口18.2万人。

吐鲁番个别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语言文字为几个民族所通用)。现在使用的文字有*文和汉文。多年来,吐鲁番地委、行署为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已的语言文字,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受到社会尊重,并得到广泛使用。

在*范围内通用*、汉两种语言文字,在各自治州、自治县都使用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汉语文;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文字。

5、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吐鲁番地区位于**自治区中部,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地区南北宽约24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土地总面积69713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的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行政公署设在吐鲁番市,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地形地貌


吐鲁番市

吐鲁番地区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最具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这里大部分属于山倾斜平原,堆积着大面积细土质冲积物,因火焰山横卧在盆地*,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部分绿洲,成为吐鲁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础。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吐鲁番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6、自然资源

水资源

吐鲁番盆地属山间盆地,四面高山环绕,中间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31米。由于吐鲁番的特殊地形条件,从西部、北部来的温湿气流,在进入盆地前,首先遇到西北部高大的山体的阻挡,难以进入本区,仅有极少温湿气流通过高空纬向-环流带至盆地西、北部山区,形成降水,因此吐鲁番水资源形成区主要在天山各河流出山口以上中高山区地段,山口以下平原区降水极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是水资源的散发区。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组,全地区共有11.727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吐鲁番地区土地总面积675.63万公顷。农用地84.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4%。其中:耕地4.9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3%;园地2.1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2%;林地1.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8%;牧草地72.9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其他农用地2.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1%。

气候资源

吐鲁番盆地有着封闭的盆地,稀薄的云量,强烈的太阳幅射,极高的气温,形成了丰富的热量资源。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和园艺业的条件是其他任何地区都难以比拟的。盆地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阳光热幅射量每平方厘米达139.5卡,全地区高达9.8万亿卡。由于北部天山的屏障作用,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每年达到268.6天,最长的年份达到324天,是我国长城以北无霜期最长的地方。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矿产资源

吐鲁番是个天然聚宝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是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远景潜力巨大。截止1999年底,已发现56种矿产,已有探明储量并列入储量平衡表的矿产有47种,尤以能源资源(油、气、煤)金属资源中的金、铁和非金属资源中的石材、钾硝石、石盐、膨润土、皂石为最。储量较大的有石油、煤、铁、金、铜、钾、硝石、膨润土、盐、硭硝、石棉和矿泉水等。钾硝石、锂镁皂为国内独特矿种,特别是钠硝石为国内惟一的硝酸馀矿种,是世界第二钠硝石矿产地。煤炭资源被列为世界十大煤田之一。

森林资源

吐鲁番地区森林面积133.1万亩,占辖区总面积0.23%。林地中山区有成片林,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坡。全地区山区天然林资源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0万立方米,树种以云杉、落叶松、胡杨为主。

吐鲁番地区林业用地总面积2347383亩,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天然林面积1618177亩,覆盖率1.55%;人工林面积:385570亩,覆盖率0.37%;林地面积2003747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5.36%;灌木林面积134453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3%,育苗基地1000亩。

野生动物资源

吐鲁番地区境内有*保护动物有近30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玉带、海雕、雪豹、白肩雕、蒙新野驴、野骆驼、北山羊、大鸨、、波斑鸨、黑鹳、白鹳;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哦喉羚、盘羊、塔里木兔、黑熊、高山雪鸡、苍鹰、大鵟、红隼、雕号鸟、纵纹腹小号鸟、长耳号鸟、短耳号鸟、鸢、棕尾鵟、大小天鹅。

在吐鲁番地区生存的其它动物还有家燕、大雁、布谷鸟、楼燕、红尾伯劳、灰伯劳、赤颈鸫、燕雀、漠雀、红腰朱雀、斑鸠、靴篱莺、小白喉莺、黑喉岩、欧斑鸠、灰斑鸠、棕斑鸠、山雀、呱啦鸡、大杜鹃、短趾沙百灵、凤头百灵、鱼鹰、乌鸦、喜鹊、野鸭、雀鹰、野鸽、啄木鸟、麻雀、野猪、狼、沙狐、赤狐、旱獭、大耳猬、晚棕蝠、伏翼、环颈雉、虎鼬、蜥蜴等。

7、交通

航空


吐鲁番市

吐鲁番机场位于吐鲁番市西北郊,距吐鲁番市区约10公里,处于市区与大河沿镇及七泉湖镇之间,距乌鲁木齐市180公里左右。吐鲁番机场已于2010年7月9日正式通航。

铁路

吐鲁番火车站位于大河沿镇,距离吐鲁番市区约50千米,兰新线、*线各次列车均在吐鲁番站停靠,乘火车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

公路

吐鲁番地处*南北疆交通要道,312国道兰新公路和314国道*公路都在这里相交。

8、文化

麦西来甫

吐鲁番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乡,《开依提麦西来甫》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吐鲁番高昌回鹘王国时期,《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别具一格的吐鲁番歌舞音乐是在*传统民歌、古典音乐和民间乐曲的基础上,经过历代诗人、乐师和民间艺术家不断创作加工而成,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体系——麦西来甫。吐鲁番麦西来甫将演唱、乐器、舞蹈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紧密揉合在一起,它多在生产的空闲季节、节日、婚礼、宴会等场合举办,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食粮。《开依提麦西来甫》是其中一种。可以说它是吐鲁番*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9、民族风情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市区距乌鲁木齐市184公里。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吐鲁番风光美丽,市郊有火焰山、千佛洞、苏公塔、葡萄沟、交河故城、坎儿井、阿斯塔那古墓等美丽的景观和古迹,市内有博物馆,里面还有*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巨蜥化石。还有高昌公园,在建的水上乐园和民俗度假区,可谓是民俗古城。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100年而举办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长达4000多公里,仅在*境内就2000公里长,南、北、中三线横贯*全境。吐鲁番位居丝绸中路要冲,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自两汉以来,长期是中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  1990年1月和3月,西北五省区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提出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报*批准后,于4月在北京向国内外发布了办节消息。6月9日,吐鲁番葡萄节组委会在自治区人民会堂吐鲁番厅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从1990年起,每年8月20日在吐鲁番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10、特产

哈密瓜

哈密瓜,色、香、味俱佳,瓜肉肥厚,香甜清脆,含糖量高(最高者达21%),“色黄明如缎”、“瓜熟时到口即融,无滓”。哈密瓜松脆汁多,甜而不腻。

哈密瓜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哈密一带就普遍栽培哈密瓜,不过当时不叫哈密瓜,只称“甜瓜”。至清初康熙年间,“自康熙初,哈密投城,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哈密瓜现有黄蜜宝、红蜜宝、金蜜宝、早金、西域一号、洋香瓜、华西蜜二号、农抗黄金龙、新蜜11号等多个品种。

吐鲁番葡萄


吐鲁番葡萄

*吐鲁番是葡萄的故乡,也是葡萄的王国。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值葡萄。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和糖份的累积。

吐鲁番的葡萄,似珍珠,象玛瑙,晶莹剔透,甜嫩多汁,令人垂涎欲滴。这里的品种繁多,现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个优良品种,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

利用热风,自然荫成的葡萄干,碧绿甘美,酸甜可口,倍受人们的青睐,畅销国内外。

吐鲁番葡萄干

*提子选用*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经本地特有凉房纯自然风干,采用美国、日本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精制而成。产品色泽纯正、风味独特,不含任何添加剂和色素,并含有丰富的天然果糖、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铁、钾、钙、磷、镁等营养成份,具国外科学界鉴定,葡萄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抗癌物质,是一种多用途纯天然健康食品。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语称之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鲁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吐鲁番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1986年*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合作表演了小品《烤羊肉串》,使吐鲁番这一风味小吃声名大噪,踪迹遍及全国。

窝窝馕

窝窝馕,从名字上来看特别像是吐鲁番的地貌,很多人都说窝窝馕是吐鲁番盆地的食品化缩塑,四个像是0一样凸起的面团,很像是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们穿越的火焰山。

在吐鲁番,*人的馕是最好的美食,它适宜这儿的气候,不怕被风风干了,即使干硬得如石头,热水中一泡立即松软下来,还是香喷喷的。尤其是那窝窝油馕,更是美妙不盛其说。馕是发面做的,和面时用比例不同的水、牛奶、清油、盐。做出的馕香味道不一样。

地道的吐鲁番的馕坑是用吐鲁番的土壤制作的,馕坑之火来自吐鲁番土地上生长的葡萄藤,馕坑就建罩在吐鲁番的土地上。焖馕的时候是好天气,馕香随风飘溢,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每次看到西游记里师徒穿越火焰山时地上的地热,就会想到吐鲁番馕坑里烤的香酥美味的窝窝馕,可惜也只能到吐鲁番去品尝这一道罢了!

粉汤

粉汤为*回族小吃。粉汤先要用纯豆淀粉制成粉块,再将大粉块切成小块。取新鲜羊肋条肉剁成小块,倒入炒勺,加盐、花椒粉、酱油熘干,加肉汤。大开后用小火炖至肉烂。再加凉粉、白菜稍炖。下葱、菠菜、红辣椒、醋、胡椒粉、水发木耳等,烧开即可食用。与粉汤配吃的面食叫油香。油香是用油、水、碱和面,做成饼形,用油炸制而成。其色泽金黄,味道既香且酥。回族群众做粉汤,不仅自己吃,而且有饼赠给左邻右舍的习惯。如果有谁家的妇女粉汤做得好,那是很荣耀的一件事。

粉汤是*回族的风味小吃。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几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汤,恭候贵客和亲友们的到来。这种风味小吃虽然上不了宴席,却深受群众的喜爱。常常是款待客人的一道小吃。粉汤分酸辣粉汤和杂碎粉汤。无论哪种粉汤,一要粉好,二要汤好。尽管这只是一种家常食品,但要做得味道鲜美,酸辣适中度,油而不腻,开胃爽口,也要下一番功夫。

马奶子葡萄

马奶子葡萄又名马乳葡萄,因其状如马奶子头而得名。主产于*吐鲁番盆地和*的墨玉、皮值山县。果穗圆柱形,歧肩大,有分枝,果粒圆柱状,平均粒重6克,最大重8克;白绿色,甘甜多汁,质较脆,味爽口。因有小核,宜鲜食。栽培历史悠久,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破高昌国(今吐鲁番)得马乳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将其传人内地、由此说明在吐鲁番栽培鸢萄历史在1300年以上;马奶于葡萄具有较高营养价。


清炖羊肉

吐鲁番清炖羊肉

是*最具原始风味的传统饮食之一。将新鲜羊肉剁成大块,下锅炖,水沸后去浮沫,一般只放一些盐和洋葱,不放其他佐料。为了增加口味,有时也放一些黄萝卜、恰马古(蔓莆)、西红柿以及芫荽等,这样炖的肉,汤更加鲜美。通常*群众在吃完羊肉后,还要喝上一碗肉汤,以佐消化。

阔尔达克

阔尔达克是*用羊肉、黄萝卜、土豆等炖的一种菜,是*在喜宴、逢年过节用来招待亲友的一种理想食品。将羊肉垛成小块,放锅里炒,放少许洋葱、花椒、姜等调味品,然后放入黄萝卜、土豆,炒至7成熟,倒水炖。这种菜味美,香气四溢,色彩丰富,一般常用馕来就这种菜吃。

11、旅游景点

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吐鲁番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规模仅次于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的1000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都来自吐鲁番。

吐鲁番博物馆创始于1956年,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三易其址才形成现今之规模,成为集典藏、陈列、征集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国家二级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现址位于吐鲁番市木纳尔路和沙河子路交界处,于2006年12日正式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13291.3平方米,展览面积达4126平方米。共设有10个展厅,目前开放通史、古生物、文书、干尸、4个展厅。新馆于2009年下半年对外开放。

吐鲁番博物馆现址位于吐鲁番市木纳尔路1268号。吐鲁番博物馆新馆是吐鲁番地区2006年的重点工程,经过三年的积极筹备,完成了选址、整体设计、资金筹措、招标建设单位等工作,于当年9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12日正式破土动工。吐鲁番博物馆、培训中心工程规划占地30亩。工程总面积17570.01平方米,博物馆工程建筑面积13291.3平方米,展览面积达4126平方米,三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在博物馆东北角,设有一座观光塔,塔高56m。培训中心建筑面积4278.71平方米,四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

2009年9月2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第一批完成布展的陈列厅——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厅、吐鲁番地区古生物陈列厅——正式对外开放;紧接着,在12月17日,出土文书陈列厅也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厅主要展出吐鲁番地区自建国以来考古出土、征集、采集、捐赠的文物精品。

吐鲁番出土文书是吐鲁番学研究的基础,出土文书厅的开放既宣传了吐鲁番特殊地理气候下的文物遗存,也给广大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从目前的出土情况看,吐鲁番文书的历史涵盖十六国到元明清的各个时期,而文书的种类则包括信札、契约、佛经、衣物疏、药方等几十种,内容丰富。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一批历年来在吐鲁番地区发掘出土的文书资料,其内容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代吐鲁番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库姆塔格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在*语里,“库木”是“沙漠”的意思,“塔格”是“沙山”的意思,合起来便是“沙山”。它与鄯善县城毗邻,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库木塔格沙漠静卧在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之中,区域内海拔一般高约500米,最高点尤热克塔格海拔只有681米。库木塔格大沙漠是世界土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长年与绿洲友好相处,亲如近邻,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世界奇迹。

聪明的鄯善人又发现了沙漠文化娱乐和徒步探险的妙处,重新恢复历史上沙漠娱乐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辟了“大漠风情游”“国际沙雕节”“沙漠篝火晚会”“国际沙漠徒步挑战赛”等丰富多彩的沙漠娱乐活动。继而演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沙漠影视拍摄基地,先后在这里拍摄了《火焰山来的鼓手》《沙漠剿匪记》《金戈铁马》《塞外奇侠》《七剑下天山》《沙漠驼铃》《塔克拉玛干》《楚留香传奇》《玄奘之路》《库木塔格轶事》《天地英雄》等著名影视片。库木塔格大沙漠以其独特的沙漠风光,成为国家以沙漠命名的唯一一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另一处沟谷中,吐峪沟溢满谷底的历史却一开始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宗教讲究缘,似乎这里与宗教有缘。吐峪沟不仅怪石嶙峋、树树成荫,而且还有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的吐峪沟千佛洞;不仅有*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而且还有建筑布局互相环绕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

同样与宗教结缘的木头沟,斜穿火焰山,深居山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让木头沟有了灵性。山谷溪水潺潺,谷底树木郁郁葱葱。1000多年前,高昌国的统治者看上了这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将它作为皇家寺院,便在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开窟造像绘画,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宁戎寺”,香火繁盛。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如一位沧桑的老人,千年来默默地见证了木头沟各种变迁。身入其间,有回归自然、与世隔绝之感,游人好似来到另一个世界,顿时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幽静处偶尔加上一两声鸟鸣更显得空旷深远,让人有身临“世外桃源”之感。

坎儿井

提起坎儿井,吐鲁番人都为之自豪。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吐鲁番历代劳动人民的辉煌创造。据史书记载,它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的人类工程。它的作用,就是用人工开凿的地下暗河,把天山脚下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用于盆地绿洲上人们的生活、生产。


坎儿井

千万不要小瞧这项工程,创造和运用它的劳动者,如果放在现在,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之类大奖,因为它的发明,让地球上生命不能生存地带诞生了大漠绿洲文明,而且这个文明影响了整个西域、整个华夏、乃至整个世界。

老天爷有时是不公平的,对*北部格外厚爱,使北疆地区降水充沛。而从后沟走进吐鲁番,距离乌鲁木齐就那么百把公里路,天公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格外严酷,一年16mm的降水,吝啬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漫长的盛夏,气温可以接近摄氏50度,地表温度达到80度以上,戈壁滩上的沙土里随便埋进去一枚鸡蛋,都能被烫熟。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把天山消融的雪水全部引下来,经过砾石戈壁的渗漏和蒸腾,最后到达村落的水,比老百姓开沟挖渠流淌的汗水、眼泪多不了多少。因为,几千年以前,吐鲁番人没有可以用来引水防渗的pvc管和钢筋水泥。

吐鲁番盆地地势北高南低,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雪水流经砾石戈壁便会渗入地下形成潜流。但是,要想使用这样的水源,需要相当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

老天爷有时也是公平的。虽然,吐鲁番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但砾石戈壁下的钙质黏土,黏性很大,很适宜挖掘窑洞和地下洞穴,且十分坚固、不易倒塌。也许望水欲穿的吐鲁番先民,就是在无数次引水的失败中,眺望远处白雪皑皑、沉默不语的天山,发现了天山地下水暗藏在砾石戈壁中的这个玄机。一种凿井灌田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便应运而生。

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凿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涝坝则是一个调节水量的蓄水池。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往往是几条坎儿井相连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间竖井少则几十口,多则三百余口。上游的竖井较深,有的可达100多米,下游的较浅,一般只有几米。

坎儿井的作用是避免水分蒸发,这项工程实属适应干燥气候特点的一种伟大创举。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当地人全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工程之浩大,构造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吐鲁番的坎儿井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出水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随着气候变迁,人口增多,现代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增加和现代水利技术的应用,坎儿井的历史作用正在急剧消亡。目前,*境内有水的坎儿井只剩下614条。吐鲁番地区有水的坎儿井也只剩下404条。最著名的坎儿井是有800年历史的米依木·阿吉坎儿井,长21公里,如今出水量每天仍能浇灌4公顷葡萄地。

古代的*地区人口稀少,这样浩浩荡荡的地下工程是如何修筑成功的,不由让人叹为观止。正是因为有了纵横交错的坎儿井在地底下日夜不息地汩汩流淌,才使得被沙漠紧紧包围的吐鲁番盆地,岁岁年年常绿常新,成为世界上生产最甜葡萄的地方。

一道坎儿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儿井,构成了吐鲁番的生命线和命脉,使*这个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积聚,从而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

苏公塔

苏公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83岁时率孩子扎萨克公苏赉满等人,为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而成的。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尔村,又称“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了。苏公塔,是目前*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中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风格的古塔。

一部影片,一个故事,一座古塔,人们就这样记住了额敏和卓和他的儿子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伴随着电视剧《吐鲁番郡王》的面世,人们又一次将目光锁定了吐鲁番的苏公塔,锁定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英雄人物的戎马一生和他的爱国心。


苏公塔

额敏和卓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长子努尔迈哈默特因病早殇生平不详外,其余的七个儿子在平定准噶尔部分裂以及大小和卓*活动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为了表达对乾隆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也为了表达他对真主安拉的崇敬之心,额敏和卓在晚年时,自费白银7000两,命子苏来曼修建苏公塔。该塔是父子俩筹建,于额敏和卓去世之次年的1777年建成。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满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因而,额敏塔被称为苏公塔。

吐鲁番

吐鲁番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就有“火洲”之称。据观测,这里的最高气温达到过摄氏49.6度,地表温度也曾达到摄氏89.2度,当地民间有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

吐鲁番日最高气温高于摄氏35度的炎热日年均100天以上,高于摄氏40度的酷热日年均35—40天。

在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北缘,有一座东西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山脉,这便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绘的火焰山。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

吐鲁番的夏天可是出了名的热,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摄氏度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摄氏度,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

上一篇:喀什

下一篇:鄯善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