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敕修大藏经》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09:21:15
...

《清敕修大藏经》为清代官刻《大藏经》,亦称《清藏》、《清龙藏》。《清敕修大藏经》经板始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中国官刻藏经的最后一部。《清敕修大藏经》板保存至今,而印本完整者鲜见,被认为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介绍

《清敕修大藏经》由雍正皇帝主张刻印,也是历代收录经书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部,不仅有佛教经典,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佛教的大百科全书,被各地大寺奉为镇寺之宝。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以《千字文》编号,自“天”字起至“机”字止,每字一函,共724函,每函10卷,共7240卷,雕成经版79036块。岁月沧桑,历次印本大多因抽毁、撤出而罕见全秩,经版也多有损坏、缺失。

据介绍,《清敕修大藏经》经版,是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汉文《大藏经》经版。2009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清敕修大藏经》经版保护项目,由北京博华文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保护整理。该公司总经理何唯良介绍,《清敕修大藏经》的经版全部用上好梨木雕刻,每块75厘米宽。经过三年清点发现,经版现存69410块,佚失9626块,现存经版中,又有20%的经版损坏、变形、腐朽。

修复重刻经版,以乾隆年间刷印的100部初印本为“样本”。为此,工作人员遍访北京、山西、广东、重庆、福建等地数十所寺院、图书馆等藏经机构,最终补齐缺失内容,并建立专业化库房,修复损坏的经版,补刻丢失的经版,建立数字化档案。“在此期间,释永信方丈对文化事业非常关心,多次到《大藏经》保护现场并给予建议。”他说,2013年年底,《清敕修大藏经》经版修复工作最终完成。经手工刷印、人工装帧,完整版的经书得以重现人间。

2、价值

文物价值

《清敕修大藏经》经板,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汉文大藏经板,历经多劫,而仍然基本完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文物。

学术价值

《清敕修大藏经》曾遭数次撤毁,至各本颇有不同。重新刷印后,力求恢复乾隆初刻初印原版全貌。如被撤出的钱谦益注《楞严经疏解蒙钞》六十卷,经多方搜访,以乾隆初印本补入。又如《永乐御制序赞文》、《至元辩伪录》等数十卷被撤毁的经典,皆以原版原貌,一一补入。部分过去仅见于目录而由于抽毁等原因罕见传本的经典,本次刷印,皆依原样补入。再如《大清重刻龙藏汇记》列入经目最后一种典籍是雍正所做《御录经海一滴》,而实际情况是,最后一种经典应该是雍正《御制大般涅槃经跋》,本次重新刷印,皆据乾隆初印本实际原状补齐印入。

信仰价值

法宝是佛教三宝之一。大藏经代表着佛教的全部智慧,总集佛一切法身慧命,法宝供养乃成为佛教三宝供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从宋代《开宝藏》以下,历朝刊刻佛教大藏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然而,经板流传至今的,只有《清敕修大藏经》这一部。今社会安定,百姓乐业,文化发展,得遇此种种善缘,是为中国佛教的无上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