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巴黎圣母院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10:17:45
...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NotreDamede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中文名:巴黎圣母院

外文名:Notre-DamedeParis

所在地:法国巴黎

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

建筑风格:哥特式

所属宗教:天主教

门票价格:教堂免费;塔楼成人8.5欧元;优惠5.5欧元;11月1日—3月31日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免费。

开放时间:教堂:周一周五8:00-18:45,周六—周日8:00-19:45;塔楼:10月-3月10:00-17:30,4月-9月9:30-18:30;

建议游玩时长:半天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官方网站:http://www.notredamedeparis.fr

1、历史沿革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纪初,巴黎国王柴尔德贝特下令重建。此后,这座教堂就成了纪念殉教者圣·埃蒂安的地方,并在近旁又为圣母玛利亚修建一座教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圣母院竣工。几个世纪内,圣母院屡遭战火破坏。后由建筑大师维奥来·勒·杜克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修建。工程历时20年,于1864年重新开放。

2、概况


国王廊

巴黎圣母院教堂所在地:法国巴黎,西岱岛(Cite)的东南端

建筑师:尚·德·谢耶(JeandeChelles)、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deMontreuil)、尚·哈维(JeanRavy)、维优雷·勒·杜克(Viollet-le-Duc)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

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拱门上方为众王廊(GaleriedesRois),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重建过的,原来的雕像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于是被破坏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现藏于克吕尼博物馆(MuseedeCluny)。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刻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是彩色玻璃窗。装饰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设计最吸引人,有长有圆有长方,但以其中一个圆形为最,它的直径有九公尺(约10米),俗称“玫瑰玻璃窗”,其直径,建于1220-1225年,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以前的神职人员借由这些图像来做传道之用。*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很怕德国人把它抢走,所以拆下来藏起来了。


玫瑰窗

第三层是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栏杆。在这里的设计中,瓦雷里·勒·迪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在那些石栏杆上,塑造了一个由众多神魔精灵组成的虚幻世界,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异而冷峻,俯着脚下迷蒙的城市;还有一些精灵如鸟状,但又带着奇怪的翅膀;出现在教堂顶端的各个角落里。它们或在尖顶后面,或在栏杆边缘,若隐若现,它们这些石雕的小精灵们几百年来一直就这样静静地蹲在这里里,思索它们脚下那群巴黎城里的人们的命运。

左右两侧顶上的就是塔楼后来竣工,没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楼悬挂着一口大钟,也就是《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主体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向所有的哥特式建筑一样,两翼较短,中轴较长,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90米的尖塔。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仿佛与天穹相接,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

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0年,它不但是整组建筑的终端,而且它本身还创造了一种影响到每一部位结构的动感,从高低脚拱到肋状构架,都体现了这种动感。高低脚拱半径达15米左右,别具一格的后殿建筑不愧为歌特建筑的杰出之作。

走进这座教堂里,四处可见虔诚的信徒双手交叉合拢抵住下巴,闭眼凝神虔诚的祈祷,更突显巴黎圣母院的庄重肃穆。如今的圣母院兼具宗教、艺术和旅游价值与一体,是巴黎必到之处,登上巴黎圣母院顶端可眺望整个巴黎,欣赏绝美的塞纳河精致。走近巴黎圣母院,可见雕有基督教经典之作—《圣经》的三个桃状大门圣母门、审判入口大门和圣安娜们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圣母院共三层,顶层风景极佳。矗立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是对古老巴黎历史的承载。

4、建筑风格


尖塔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对钟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券,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内部构造

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划,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但相对的,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形的外墙。走进大教堂里面,参观者首先为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惊。几排直径5米的大圆柱将内部分为五个殿,而在十字交叉堂和唱诗堂周围还有两个回廊环绕。

巴黎圣母院的内部并排着两列长柱子,柱子高达24米,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

主殿四周,连拱廊上方是一带双层窗户的走廊,在它之上是大窗子,透过这些窗子,一束束阳光宁静地射进堂内。于主殿翼部相连的侧殿位置上,是几座充满了17至18世纪艺术作品的礼拜堂。

内部装饰


玫瑰窗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谨肃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主殿翼部的两端都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满是13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书。北边那根圆柱上是著名的“巴黎圣母”(Notre-Dame-de-Paris)像。这尊像造于14世纪,先是安放在圣埃娘礼拜堂,后来才被搬到这里。

南侧玫瑰花形圆窗,这扇巨型窗户建于13世纪,但在18世纪时作过修复,上面刻画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其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细密,给人一种似乎一颗灿烂星星在闪烁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斓的光线射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着柔和的气氛。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坐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

路易十四,两人目光齐望向*圣母哀子像(Pieta),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院内摆置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教堂正厅顶部的南钟楼有一口重达13吨的大钟,敲击时钟声洪亮,全城可闻据说在这座钟铸造的材料中加入的金银均来自巴黎虔诚的女信徒的奉献。北侧钟楼则有一个387级的阶梯。从钟楼可以俯瞰巴黎如诗画般的美景,有欧洲古典及现代感的建筑物,欣赏塞纳河上风光,一艘艘观光船载着游客穿梭游驶于塞纳河。

5、重大事件

1302年,菲利普四世对抗罗马教皇,在这里召开法国历史上有市民参加的“总议会”,会议支持国王,并禁止法国主教到罗马开会。

1455年,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从而洗刷了法兰西的民族耻辱。

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举行加冕大典。

1744年,路易十六又在此加冕。

1789年,国民议会和市*在此欢庆攻陷巴士底狱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到来。

1804年,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

1918年,巴黎市民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向圣母感恩。

1945年,巴黎市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在这里举行欢庆活动。

1970年和1974年在圣母院为*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

2012年9月,为庆祝法国巴黎圣母院建成850周年,教堂将安装9座全新的大钟,大钟落成典礼将于2013年2月举行。本次将要安装的最大的一座钟由荷兰皇家铸造厂负责建造,重6吨、由铜和锡制成,并以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命名。“玛利亚”大钟铸成后将挂在南翼钟楼,与“埃马纽埃尔”为邻。

6、周边景点

19世纪时,为了拓宽西边雄伟的前庭,拆除了许多中世纪的房屋和狭窄的街道。广场(Parvis)这个字来自拉丁文的paradisus,意指大教堂和教堂前面的广阔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或研究刻于建筑正面、有关圣经的雕刻。这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介绍圣经的方式,因为在古代,大多数的人都不识字。

圣母院广场始建于1182年,广场原为举行游行集会而建,现在已发展成为巴黎的市中心,周周边有很多纪念品商店和古书店。

广场右边矗立着亨利四世铜像。

巴黎中心点(pointdefrance)

在圣母院门口外的圣母院广场中,有个原点(PointZéro)纪念物,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测点。这个点大小类似于地下水井盖,为8角形,旁边刻有pointdefrance的字样。大致的位置靠近Notredame右边的门,也就是那个出口处。基本上那个点已经被踩过上亿遍,所以差不多被磨光了。

圣母院位处巴黎的核心,市内发展均环绕着西堤岛,并以此为焦点向外作同心圆式开展,加上,圣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现代巴黎的建筑特色,更渐渐成为法国的宗教、艺术及旅游中心,于是,法国人便把圣母院的入口位置设为原点,然后将法国其它城市的坐标以此起算,所以,当人们站在圣母院前,也即是处于法国的中心点,可想而知,圣母院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市政厅

市政厅(Hoteldeville),这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1803年以前,巴黎市政厅广场叫“沙滩广场”;1533年取名为Bocador;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被焚之一炬;直至1882年,新巴黎市政厅才重新修复落成。

市政厅大楼有许多楼台式结构,上面带有平顶的金字塔形屋顶,整座大厦有百余尊雕像。

7、游览信息

门票

主教堂正楼:免费

教堂侧塔楼(钟塔):8欧元/人,5欧元(18-25岁),17岁以下免费

教堂博物馆:3欧元/人

地下室:4欧元/人,13岁以下免费,3欧元/人(60岁以上,失业者),2欧元/人(13-18岁)

提示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一和第三个星期三下14:30有免费中文讲解。

去巴黎圣母院有人说最好从教堂的北门(NorthPortal)步入,一进门就能撞见绚丽夺目的3个玫瑰画窗。

巴黎圣母院两边的商店也很有名气,可以买到很多精美的纪念品,有2.5欧元的椭圆形金属挂件,上面的图案是圣母抱着圣婴。还有一种造币机,投进一个2欧元硬币,它就会吐出个新的纪念币,其图案也是圣母抱圣婴。

开放时间

主教堂正楼周一至周五8:00-18:45;周六和周日8:00-19:45

教堂侧塔楼(钟塔)10月1日至3月31日10:00-17:309月1日至9月30日9:30-19:307月1日至8月31日9:00-22:00节假日关闭

地下室10:00-18:00,周一和节假日关闭,地下室关闭前半小时停止新的参观者进入。

8、袭击事件

据美联社2017年6月6日报道,巴黎圣母院前有警员遇袭,施袭者用锤子欲袭击警察,遭警察开枪击伤。

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巴黎警察方面表示此前针对此次袭击的警察行动已经结束,事件导致袭击者本人受伤。

英国BBC报道称,法国检方正将此次袭击视作*事件。

另据中国之声报道,袭击凶手来自阿尔及利亚,目前住在巴黎大区95省。目前情况已被控制,凶手胸部中弹送医,圣母院内游客有序撤离,目前反恐调查已经启动。

9、破损严重

2017年9月30日报道,近日的一个下午,教堂发言人安德烈·菲诺介绍了建筑的破损情况。残破的滴水嘴兽和掉落的栏杆柱被塑料管和木板替代。飞扶壁因污染变暗,受雨水腐蚀。小尖塔要靠梁支撑,并用绑带做了固定。指尖轻轻一点,一块石灰岩就破了。

“被腐蚀的石材随处可见,风不断吹,这些零碎的东西不断往下掉。”在教堂屋顶的走道上,菲诺小心翼翼地跨过散落在地上的石块。“整个地方完全失控了。”

报道称,这不是这座中世纪哥特建筑瑰宝第一次需要大规模整修,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专家称,虽然尚不面临坍塌的危险,但圣母院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个昂贵的临界点。

报道称,整修费用预计达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为了筹到这笔钱,他们需要寄望于法国人对建筑寄托的爱国情怀,同时还需要打那些崇尚法国的美国捐助者的主意。

“现在迫切需要展开紧急修缮工作。”米歇尔·皮考说,他是新成立的巴黎圣母院之友基金会的负责人,该组织将负责在美国筹款。

位于法国首都中心的巴黎圣母院,被许多人认为是一辈子需要去一趟的地方,这其中包括了梅拉尼娅·特朗普和碧昂丝这样的人物。皮库说,它是法国和美国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这种关系是在战时同盟、共同价值观和对彼此文化的惺惺相惜中得来的。

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至13世纪间,在1844到1864年间进行了最彻底的一次整修,当时建筑师让-巴蒂斯特-安托万·拉索斯和欧仁·维奥莱-勒-杜克重修了尖顶和飞扶壁,做了一些建筑细节修改。

那次整修之前的几十年,此地疏于管理,且在法国大革命中遭到部分损毁,维克多·雨果的1831年小说《巴黎圣母院》给它带来了一些关注,其中就提到了建筑的破败状况。

“巴黎圣母院这座教堂如今依旧是庄严宏伟的建筑。”雨果在书中写道。“它虽然日渐老去,却依旧是非常美丽。但是人们仍然不免愤慨和感叹,看到时间和人使那可敬的纪念性建筑遭受了无数损伤和破坏。”

这也符合今天的景象。“150年前他写下那番话,呼吁人们为当时的圣母院而战;如今这再次成了对现实的描述。”瓦萨学院建筑与艺术史副教授安德鲁·塔隆说。

他说圣母院现在处于一个“令人极度激动,甚至恐慌的状况,急需得到帮助”。

上一篇:西尔万.马尔沃

下一篇:护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