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
渝中区为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为重庆市经济、文化及商贸流通中心,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也是巴渝文化、抗战区是重庆市*驻地,是重庆的政治中心。渝中区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狭长半岛形陆地上,又称为渝中半岛。渝中区面积23.71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为63.01万人。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截止2013年底,渝中区水陆域面积23.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办事处、76个社区居委会。渝中区为全国文明城区,获得过“中国爱心城市”、“市级环保模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中文名称:渝中区
外文名称:YuZhong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市
下辖地区:朝天门、望龙门、解放碑等
*驻地:和平路管家巷9号电话区号:023(+86)
邮政区码:400001
地理位置:重庆市西南部
面积:23.71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为63.9万人(2010年)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朝天门、湖广会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
车牌代码:渝A
现任领导:区委书记唐英瑜、区长扈万泰
1、历史沿革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发源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立巴国,属巴国江州地域,较长时间为巴国国都所在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两年后,以巴国地置巴郡,属巴郡江州县地域,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从汉代至清代,先后属江州县、垫江县、巴县地域。其中,从公元561~1929年,属巴县地域历时1368年。历为郡、州、路、府、省、县治所所在地。其中,从公元1363~1371年,为大夏国国都所在地。
1929年,国民*在巴县城区正式设重庆市,区境属重庆市地域。1935年,重庆市下设5个区,第一至第四区在今渝中区境。1939年,重庆市下设12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1942年,重庆市下设17个(陆上)区和1个水上区,第一至第八区和水上区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区境。1946年,重庆市下设18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在此期间,区境一直是市*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陪都和**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所在地。重庆解放后,重庆市人民*于1950年6月将原重庆市第一区至第七区命名为第一区。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将沙坪坝区大坪和化龙桥街道划入市中区,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在此期间,区境曾为**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西南军区所在地,并一直是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2、自然地理
渝中区是重庆的中心城区,位于北纬29°31′50″~29°34′20″,东经106°28′50″~106°35′10″之间,地处重庆市西南部,长江、嘉陵江汇流处。渝中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一东西向狭长半岛。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壤。全区总面积为23.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处的鹅岭海拔394米,最低处朝天门两江汇合处的沙嘴角为167米,相对高差227米,坡降较大,比高悬殊,形成独具特色的壮丽的山城景观。
渝中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具有气温高,日照少,雨季长,湿度大,云雾多,霜雪少,风速小等气候特点,重庆是著名的“雾都”和长江流域三大“火炉”城市之一。近年来,雾日呈减少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淡化了“雾都”和“火炉”的称号。
3、行政区划
渝中区共划分为朝天门、望龙门、解放碑、南纪门、七星岗、菜园坝、两路口、大溪沟、上清寺、石油路、大坪、化龙桥12个街道。区*在各街道设立办事处,作为区*的派出机构管理辖区事务。
4、自然资源
渝中区位于重庆西南部,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主要矿产有铁矿、煤矿、粘土矿、等;植物资源以人工种植为主;动物资源以家畜为主。
5、经济发展
渝中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是一个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基本没有农业和工业。渝中区"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2%,2001年GDP实现124·5亿元人民币,增长10·5%。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3:80·7,产业结构合理。全区商贸零售总额359·1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占重庆市的比重达七分之一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8092元。
2010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3.0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524.4亿元,增长14.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2%和94.8%。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8.9%。2011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65.3亿元,同比增长15.5%。二、三产业比例为5.6:94.4,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96.8%。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0.0%,科技信息业、中介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6%、13.6%、5.3%、3.7%。2012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766.0亿元,同比增长13.7%。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3.0%,科技信息业、中介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7%、14.3%、5.5%、3.7%。
6、社会事业
以“三治三化三创”为抓手,着重建章立制,着力真抓实干。明确提出城市管理“一年大变样、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和城市面貌“干净卫生、规范有序、提档升级”的工作目标,初步形成“区域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标准规范化、工作精细化”的“四化”模式,基本建立“发现问题、事项处理、督查督办、信息反馈、考评奖惩”五大机制,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组织方式,突出重点、分类处理,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十大战役”,取得重大进展。
城建
2012年,渝中区城市道路铺装总面积为285.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排水管道5.73公里,至2012年末排水管道总长度为192公里;新建、改建公共厕所33个,公共厕所总数为180个;新建、改造灯饰项目62个。
科技
至2012年底,渝中区区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8个,专利申请受理1052件,其中发明专利344件。专利申请授权数6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40件。2012年举办科普讲座387次,科普展览次数达到4次,参观人数达到3万人次。
文化
2012年,渝中区建成街区文化中心1个;至2012年底,街区文化中心增至3个,社区图书室为76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馆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2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个,其中*3个。
卫生
至2012年底,渝中区医疗卫生机构64家(不含诊所),拥有9396张床位和14552名卫生机构人员;其中三级甲等大型医院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家。年诊疗人次767.2万人次,出院29.0万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329.1万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4‰,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6%。
教育
至2012年底,渝中区普通中学14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32所。2012年,学校招收学生普通中学8124人,职业中学1236人,小学4735人;在校学生普通中学25505人,职业中学3792人,小学31874人;毕业生普通中学8193人,职业中学1278人,小学5917人。幼儿园教师741人,在园幼儿12096人。普通中学主要有: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复旦中学校、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重庆第二十六中学校、重庆市杏林中学校等;小学主要有:渝中区中山小学、渝中区解放东路第一小学、重庆大同实验学校等;职业学校主要有:渝中高级职业学校等。
全年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10项,比上年增加22项,专利申请573件,增长38.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4亿元。举办科普讲座100次,科普讲座参加人数4000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0次,科普展览参加人数2万人次。
7、景区景点
解放碑
解放碑位于渝中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
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渝中区沧白路旁,面积4.6万平方米,以“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体现了“山城”独有特色。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正街,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朝天门码头景区
朝天门为重庆沿江九门之一,位于重庆半岛的东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为160米,是市区最低海拔处。长江的九大主要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流,一泻数千里注入东海。
8、名优特产
重庆凉糍粑
重庆凉糍粑为特色小吃,做法为:糯米温水浸泡后在饭甑内用旺火蒸熟,将熟米饭放入石礁窝内,再用舂茸成糍粑。糍粑凉后,一半在撒有黄豆粉的案板上,摊开压平成片;另一半盖在上面,切成块就可以了。
山城小汤圆
山城小汤圆主要食材有吊浆汤圆粉、川白糖、猪边油等,是一种甜点。
鱼香八炸鸡
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由重庆、成都及川北、川南的地方风味名特菜肴组成。
9、著名人物
徐文彬,史学家、书法家。中国*同盟盟员,文博研究馆员,曾任重庆市《文物志》主编。
明朝兰,民间面塑艺人,常住渝中区。鉴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上作出的贡献,渝中区档案局将其列为第二批建档名人名单。
陈有杰,江津人,常住渝中区。一级美术师,军旅书画家。任重庆巴渝书画院院长。
10、城市荣誉
2010年11月,渝中区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已通过重庆市*组织检查验收。
2011年12月,*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渝中区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渝北区通过复查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2012年2月,重庆市*表彰授予15个单位首届重庆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奖,渝中区成为重庆区县科协系统唯一殊荣的单位。
2012年12月,“第二届中国爱心城市大会”在福建省晋江市落下帷幕,渝中区荣获2012年度“中国爱心城市(区)”荣誉称号。
2013年1月,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组结合材料预审、现场考评和综合评审后,认定渝中区达到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方案要求,授予渝中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