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魏
翟魏,十六国时期丁零族翟辽所建政权。公元388年,翟辽背叛后燕,自称魏天王,建元建光,史称翟魏。至其子翟钊公元392年,为后燕所灭。共历二主,五年。
中文名称:翟魏
首都:滑台(今河南滑县东)
英文名称:DiWei
国家领袖:翟辽、翟钊
所属洲:亚洲
开国时间:388
主要民族:丁零族
灭亡时间:392
国君姓氏:翟
开国君主:翟辽
亡国君主:翟钊
亡于:后燕
1、简述
翟魏(388-392年),十六国时期丁零族翟辽所建政权。辽祖先父兄为丁零族首领。晋太元十三年(388),辽复叛后燕,自称魏天王,建元建光,置百官,史称翟魏。旋以滑台为都,据有黎阳、濮阳等黄河南北郡三万余户。至其子翟钊定鼎二年(392),为后燕所灭。共历二主,五年。
2、历代君王
翟辽、翟钊
3、朝代名人
翟辽、翟钊等。
4、历史
丁零起源及内迁
丁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又称敕勒或高车。丁零亦作丁灵、钉灵、丁令。古音读作“颠连”,自称“狄历”。其名最早正式见于《史记·匈奴传》,其中提到:匈奴冒顿单于“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南昆、薪犁之国”。有的学者还主张丁零之历史应追溯至《山海经》所载的我国传说时代和商周的鬼方,而不仅是春秋时的赤狄(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春秋战国时,丁零分布在东起贝加尔湖,西至阿尔泰山以北地区。从战国末期至西汉后期,曾两次被匈奴征服。丁零因不堪匈奴掳掠和压迫也屡次反抗。至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今*西北额尔齐斯河及阿尔泰山、塔城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有胜兵六万,随水草游牧。
还有一部分丁零,早从公元前三世纪起就逐渐向南迁徙,由于匈奴、鲜卑先后统一漠北而受到阻碍。但这并不排斥部分丁零部落向黄河流域的迁徙和发展。
一世纪初,就有一部分丁零出现在汉代的代郡(治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后汉书·乌桓传》)。东汉建武(25——56年)年间,一部分原受匈奴役属的丁零和他族的奴隶(即“赀”)趁匈奴衰弱之机从漠北逃亡到今甘肃兰州、武威、酒泉以北,居延海至黄河一带游牧(《三国志·魏书》卷30注引《魏略·西戎传》)。后来有的东迁至陇西,南下至成县一带定居(《水经注》卷20丹水、漾水条,甘肃成县西北有“丁零溪”。丁零谷”之记载)。
三世纪中叶以后,由于鲜卑军事大联盟瓦解,北方草原地区连年受灾,而西晋为了恢复久经破坏的社会生产,也允许塞外民族入塞而居,以增加内地人数。南迁入塞的丁零部落更多。《晋书·北狄匈奴传》所提到的太康年间入居塞内十九种部落中,赤勒种就是其中之一,其后裔即居住在河北北部中山、常山等地的丁零。他们往往集中居住,尚保留其原来的部落组织。留在塞外的大部分丁零或入居塞内的部分丁零,《晋书》称其为“赤勒”或“勅勒”(敕勒)、涉勒,《魏书》等称“敕勒”或“高车”,而对早巳入居河北、山西者仍以“丁零”相称,不过前面往往冠以地名,如西山丁零、中山丁零等等。
四世纪初,我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当时蒙古草原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部落联盟或国家,因此,敕勒由贝加尔湖的南部逐渐迁徙到鄂尔浑、土拉河一带,有的进而迁至长城内外。而留在贝加尔湖东部游牧的,史称“东部高车”。自四世纪以来,游牧于漠北的敕勒部落繁多,人口殷盛。据《魏书·高车传》所载,大漠南北的敕勒有六种十二姓。
十六国时期,敕勒或被俘掳,或逃奔入塞,加之早期内迁的,分布于长城内外,河北、山西、河南及陇西等地。主要聚居区有三,一是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从黄河河套,经阴山至代郡以北;二是陇西、秦、凉一带;三是今河北、山西、河南一带。主要以代郡、中山(治今河北定县)、常山(治今河北石家庄)、西山(今太行山)为中心,河南的敕勒主要集中在今河南新安、渑池一带。
翟魏的建立者属于聚居于黄河流域的丁零人。
翟魏始末
反秦兴燕
内迁的敕勒人民深受匈奴、鲜卑、氐及羯等统治阶级的奴役和压迫,奋起反抗。晋建兴四年(316年),聚居于中山的丁零,因蝗灾饥荒,不堪后赵统治,在翟鼠率领下,掀起反抗后赵统治的武装斗争,攻中山、常山,遭石勒遣军镇压,母妻被俘,退保胥关,后奔代郡(《晋书·石勒载记》)。东晋永和七年(351年),投归前燕,被慕容侑封为“归义王”(《晋书·慕容儁载记》)。而翟斌则率领中山丁零的另一支于东晋咸和五年(330年)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前燕。
东晋咸安元年(371年),前秦灭前燕后,强迁翟斌部于河南新安,并以斌为*从事中郎将。太元八年(383年)底,斌趁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际,在新安首举反秦义旗,得到各族响应.“旬日之中,众已数千”(《资治通鉴》卷105,晋孝武帝太元八年)。一些原前燕宗室及汉族士大夫也抱着不同目的,投归翟斌,*日盛。击杀洛阳守将毛当,攻取陵云台(洛阳西关),获甲仗万余,军威大振。并联络河内郡(治今河南沁阳)慕容垂合兵攻洛阳。次年初,垂放弃攻洛阳,欲北上取邺城为根本,行至荥阳称燕王(史称后燕),以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其弟翟檀为柱国大将军、弘农王。然后,率领丁零、乌桓二十余万大军为飞梯地道以攻邺,不拔,乃筑长墙围守之。与垂矛盾加剧,因请封尚书令,遭到拒绝后,密与邺城苻丕暗通,欲遣丁零决漳河水灌垂军。事觉,与弟檀、敏被垂杀害。翟斌侄(兄子)翟真率部走邯郸,后南下邺城,欲与苻丕内外相应。但被慕容垂军打败,逃向邯郸北,后于下邑击退追兵,北趋中山,屯于承营(今河北定县东南)。另一部分丁零由翟嵩率领屯于黄泥。
当时,慕容垂久围邺城,苻丕死守。慕容垂认为,“苻丕穷寇,必守死不降。丁零叛扰,乃我腹心之患”(《晋书·慕容垂载记》)。于是,解邺城之围趋新城,欲北上击溃丁零,以中山作都城,他首先遣慕容农击败翟嵩于黄泥,又回攻邺城,开西门欲引苻丕出围西归,以取邺城。但丕得东晋救援,久攻不下,同年底,慕容农向驻守鲁口(今河北饶阳县南)的丁零翟辽(翟真从兄,一说子)发动进攻,翟辽败屯无极(今河北无极县)。继遭慕容农和慕容麟合兵袭击,兵败后单骑奔翟真处。
翟辽称帝
东晋太元十年(385年)春,慕容农、慕容麟会兵中山,遣军围攻翟真,真率军迎战大败,由承营徙屯行唐(今河北行唐)。这时,翟真部发生内讧,其司马鲜于乞杀真。尽诛翟氏,自立为赵王。翟真余部又杀乞,共推真从弟(一说为子)翟成为首领。翟辽则南逃黎阳(治今河南浚县东北),投奔东晋黎阳太守滕恬之。闰五月,慕容垂引兵围行唐。七月,翟成长史鲜于得杀成,降燕。垂人行唐后,将丁零军民全部坑杀(《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
翟辽
翟辽至黎阳后,深得滕恬之信任。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趁滕恬之南攻鹿鸣城时,辽于后闭门拒之,恬之东奔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辽追执之,遂据黎阳。豫州刺史朱序遣将与淮、泗诸郡“共讨之”(《资治通鉴》卷106,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同年三月,因晋泰山太守张愿叛晋,以郡降翟辽,势及今山东泰山一带。次年,遣子翟钊南掠东晋的陈(治今河南淮阳)、颍川(治今河南许昌附近)等郡。此时高平郡(治今山东巨野南)人翟畅执太守徐含远降于翟辽。翟辽*益炽,遂使慕容垂感到“辽以一城之众,反复三国(指东晋、后燕、西燕)之间,不可不讨”(《资治通鉴》卷107),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同年,慕容垂先出兵击败张愿,然后由中山南下攻翟辽。辽所部燕赵之人多叛归垂,*请降。垂以辽为徐州牧,封河南公。此时,井陉人贾鲍引北山丁零翟遥等五千余人,夜袭中山,也被慕容宝等击败。同年冬,辽重新叛燕,遣军攻燕清河(治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平原(治今河北平原南)二郡,南攻东晋河上(治今湖北襄樊)。
太元十三年(388年)二月,翟辽遣司马眭琼到中山“谢罪”,慕容垂以辽反复无常,加以拒绝,并杀眭琼。辽乃建大魏国,自称魏天王,改元建光,置百官,史称“翟魏”。
腹背受敌
翟魏处于后燕与东晋两强之间,往往是腹背受敌。为了防御后燕的进攻,辽从黎阳徙屯滑台(今河南滑县西),以河为固。次年,辽又攻占东晋荥阳,进入陈、项(《晋书·孝武帝纪》;卷13《天文志》下)。并遣丁零故堤袭占燕之冀州(治今河北冀阳),寻被后燕收复,故堤遁走。十五年(390年)初,辽又攻掠东晋司(治今河南洛阳东北)、兖(治今山东郓城西)二州。翟辽、张愿与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大战于太山(泰山),晋军败绩(《晋书》卷9《孝武帝纪》)。同年八月,晋朱序攻翟辽、张愿于滑台南,辽军大败,退人城中,婴城自守。张愿被晋军生俘而降。随之,晋军又击败翟钊于鄄城,钊退兵黄河北以避之。
翟魏灭亡
太元十六年(391年),翟辽病卒,子钊继立,改元定鼎。辖地跨荥阳、顿丘、贵乡的一部分,黎阳、陈留、济阳、濮阳郡的西半部,有户三万八千(其中应有相当部分是丁零人)谭其骧《翟魏始末》),即位不久,率军进攻邺城,为慕容农击败。次年二月,遣将翟都攻占馆陶(今河北境),屯苏康垒。三月,为慕容垂所败,求救于西燕慕容永,遭拒绝。六月,黎阳为后燕军所破。燕军欲渡河攻滑台,翟钊列兵南岸,严阵以待。燕军趁夜分兵两路从黎阳津和西津渡河,合击钊军于滑台城下。翟钊大败,还走滑台,收余部北渡河,凭险据守白鹿山(在今河南获嘉县北)。后终因缺粮少援,*下山决战,为慕容垂军击败,部众为燕军俘获,钊单骑至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南),投奔西燕。史称“钊所统七郡户三万八千皆安堵如故”(《晋书·慕容垂载记》)。慕容永以钊为车骑将军、兖州牧,封东郡王。太元十八年(393年),曾参与攻东晋之河南,既而以谋反为永所杀。丁零翟魏政权从388年正式建国至392年灭亡。
翟钊
5、疆域
翟魏政权*达到豫、兖、冀诸州,领有七郡,大概有黎阳、陈留、济阴、濮阳、荥阳、顿丘、贵乡。
6、人口
三万八千户,比西燕政权辖境略小。
7、翟魏皇帝小档案
(1)翟魏天王·翟辽
姓名 |
翟辽 |
出生 |
不详 |
年龄 |
不详 |
卒年 |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 |
属相 |
不详 |
谥号 |
天王 |
称帝年龄 |
不详 |
年号 |
建光 |
在位时间 |
388-390(3) |
父亲 |
弘农王:翟檀 |
继位人 |
儿子:翟钊 |
||
死因 |
病死 |
后人评说 |
翟魏郡主,自称魏天王 |
(2)亡国之君·翟钊
姓名 |
翟钊,天王之子 |
出生 |
不详 |
年龄 |
不详 |
卒年 |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 |
属相 |
不详 |
庙号 |
无 |
谥号 |
无 |
年号 |
定鼎 |
称帝年龄 |
不详 |
父亲 |
天王:翟辽 |
在位时间 |
390-393(4) |
||
死因 |
被西燕主杀死 |
后人评说 |
翟魏亡国君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