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三方支付整治情况是怎样的
2017年,整个支付行业面临着监管升级。对于无证经营整治问题,央行于2017年11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加强无证机构整治,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切断无证机构的支付业务渠道,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整肃支付服务市场的违规行为;从严惩处违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服务的市场主体,坚决整治严重干扰支付服务市场秩序的行为,规范支付业务活动;以持证机构为切入点,全面检查持证机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违规行为。那么2017年第三方支付整治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第三方支付
一、19张支付牌照被注销
2017年,央行共注销19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截至目前,央行共注销24张支付牌照。2017年6月26日,央行公布第四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9家支付机构被注销支付牌照,2家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被注销的19家支付机构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项共有13家,其次是"银行卡收单"项共6家。
即将进行第五批续展的25家支付机构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项共16家;银行卡收单项共3家。另外,温州之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第四批续展中已被上海点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其支付牌照有效期也为2018年1月5日。
二、69家支付机构遭处罚,累计98次
2017年,对支付机构来说可以说是监管严年。截至2017年底,共有69家支付机构遭央行处罚,累计98次,罚款总额达2667万元。其中,人行上海分行连续开出30余张罚单。至此,上海的47家支付公司均遭到处罚。
对于支付机构的处罚原因,最多的为上海支行开出的30余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罚单,其次为27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规定"的罚单。
1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遭数次处罚,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仅2017年就被处罚5次,累计罚款19.5万元,4次是因为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规定。
易票联支付有限公司首次被处罚,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央行没收其违法所得约177.95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2倍的罚款约355.90万元。这是2017年以来,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家支付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10日,央行均对支付宝和财付通开出3万元的罚单。虽然支付宝和财付通均未直接指明被罚的原因,但均提及用户实名制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
三、7家支付机构被并购
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7家支付机构被并购,最高收购价格达23.8亿人民币。截至目前,共有33家支付公司被并购。12月26日,为期一年多,新力金融最终以23.79亿元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为2017年收购金额最高。
从2016年央行负责人称"短期内不会发放新的支付牌照"起,支付牌照的价格就开始水涨船高,牌照也被炒的越来越热。为了合规,很多互联网企业甚至不惜代价购买支付牌照。还是那句话,支付牌照的价值不仅限于本身,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流量价值,以大数据为基础,向个人征信、消费信贷、理财产品销售、小微企业贷款等金融领域的延伸。
2017年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最大的挑战除了支付牌照的监管,还有就是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问题。2017年1月13日,央行要求备付金集中存管。《通知》明确指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10%-24%不等的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
元旦前夕,央行下发《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248号文"),要求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体执行方式为:2018年1月仍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
总而言之,监管升级,第三方支付机构越来越难做。此时央行发布248号文,2018年,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