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显峰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22:00:44
...

张显峰,男,甘肃省镇原县人,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现为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通讯、系列报道、评论等作品曾四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姓名:张显峰

出生地:甘肃省镇原县

职务: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

1、个人经历


张显峰

张显峰,男,甘肃省镇原县人,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现为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通讯、系列报道、评论等作品曾四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入职以来屡次担纲报社重大战役报道,擅长灾难报道和评论。曾先后3次带队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现场采访,连续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2005年起主笔个人言论专栏《显峰冷言》。2012年获中国新闻优秀工作者最高奖——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是该奖设立以来新闻工龄最短的获奖者。

他一人能顶一个团队

——记科技日报记者张显峰

他入职八年,四获中国新闻奖;他两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现场采访,连续八年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他刚当记者两年多,就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他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和评论员。

老编辑称赞他: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一人能顶一个团队。

他就是科技日报年轻记者张显峰。

从差点儿“落榜”,到“全国优秀”

当年,他的高考志愿表专业一栏清一色“新闻”,刚进兰大新闻系就和同学办了份学生报《西北角》,不料毕业应聘科技日报差点儿“落榜”。最终社领导被他的才气和锐气打动,决定留下一试。

张显峰不愧叫显峰,到科技日报报到第一个月,就崭露头角。他连发了两篇重头报道——《他在为谁奔走呼号?》和《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

前一篇见报后,社长当天早晨在电梯口碰到这个毛头小伙子时说了三个字:“非常好!”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要求教育部“查查到底怎么回事”;后一篇则被中宣部《新闻阅评》高度表扬,并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5年工作刚满两年的他,就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连续三年,他以平均每月4篇星稿的成绩蝉联报社“采编十佳”。当记者八年,他四获中国新闻奖,囊括通讯、系列报道和评论。年轻记者都喜欢跟他合作,他们开玩笑说:“跟显峰老师合作能拿大奖。”

他在报社是有名的“免检记者”“放心记者”,夜班编辑一听当晚的重头稿件由他主笔,立马轻松:“显峰的稿子来了直接上版,不用动。”

张显峰采访扎实,写作精细,甚至对每个标点都斤斤计较。他的作品有典型的“张氏风格”,文字鲜活,表达独特,见地不凡,常被当范文在报社交流。他说,做记者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对得起笔下每一个字。

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报社总编辑陈泉涌不无得意:看来我们还是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他曾在采编例会上说:“我们的记者应多些这样的精品意识和个性表达,这是一个报社最宝贵的财富。”

两赴地震现场,几次与死神交臂

他两赴地震现场,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开玩笑说,每篇稿子都是绝笔。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张显峰主动请缨赴现场采访。编辑部第一时间成立特别报道组,张显峰任副组长。近半个月时间里,他几乎跑遍映秀、青川、汉旺、都江堰等重灾区,饿了,就啃一两块饼干;困了,就在租借的车上眯一会儿,共发回20篇、近4万字的现场报道。找不到网络发稿,他就用手机短信写。从青川返回成都的路上,他将一路观察用短信发回报社,次日,一篇2000多字的短信体通讯《千里穿越重灾区》跃然纸上,反响不凡。

他在映秀、青川采访途中几次遭遇余震和山体滑坡;在青川时遇堰塞湖险情,编辑部要求连夜撤出青川,为了保证新闻报道他坚持留守……可以说他的报道篇篇是用生命换来的。他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他注重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采写的多篇报道聚焦人的心理,尤其《请让孩子们安静地告别伤痛》,首次公开呼吁关注灾区孩子心理“二次伤害”问题,发表当天被*电视台、《新民晚报》、新华网等国内多家媒体转载,甚至引起心理援助和媒体伦理的网络讨论。

2009年4月底,他再次带队重访地震灾区……

一年后的4月14日玉树地震。张显峰再次请战。报社即任命他为组长带队赶赴玉树。在玉树,他每天负责采访协调、写稿、编稿及各种事务联系,还要保证全组人员安全,从第二天开始,身体一向强健的他也不得不每天靠药物来克服高原反应。采写的《回望玉树:废墟上的格桑花》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他和报道组给二炮宣传干事留下深刻印象:“科技日报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扎实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张显峰善打硬仗是出了名的。自入职以来,科技日报每个重大采访任务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全国两会报道是每家*媒体的重大战役,他入职第一年便参加前方报道,第二年担任前方报道小组组长,一当五年,2010年开始他坐镇后方策划组,白天与记者沟通确定选题,晚上统筹和编辑稿件,还抽空撰写“两会快评”。

2005年以来,他承担了无数项报社“一号工程”,几乎跑遍国内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每到一处,他都沉下去,深入基层调研一手素材。他执笔的深圳自主创新系列报道开篇之作《把自主创新写在我们的旗帜上》,在科技界和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先后批示表扬,新华社、《深圳特区报》破例全文转发。该组报道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深圳,也以丰富的事实回答了中国要不要自主创新的社会疑虑,随后新闻界掀起持久的自主创新报道高潮。报道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

采写编评样样在行,一人能顶一个团队

一天,一位读者来电找张显峰。接通电话,对方连说“没想到”:“我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没想到这么年轻。”

对方自称是科协退休老*,“显峰冷言”忠实粉丝。

2005年9月开始,张显峰在本报开辟了个人言论专栏“显峰冷言”,6年多来,每周一期,至今共发表近300篇时评,在评论界和科技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有两篇获中国新闻奖。由于他的文风老辣,没少碰到这样的“老*误会”。

“评论锻炼的是一种全局视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他说,记者要有评论家思维,这样才不会一叶障目,不会流于肤浅。尤其作为科技媒体的记者,没有评论家思维,没有质疑精神,就可能被伪科学和假新闻利用。

他借用普利策的名言说:“一个记者如果没有全局视野,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瞭望者。”

他采写编评,一把好手。重大报道他自采、自编,还撰写评论。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领导喜欢交给他,他往往能第一时间高质量完成;很多新记者他手把手带,有的已成长为“全国优秀”。

报社一位老编辑这样评价张显峰: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一人能顶一个团队。

他撰写的评论《专家哪里去了》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上,他受邀作主题发言,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张首映点评说:“它通过‘公共知识分子’新思想新理论把这千把字照亮了,点透了,在同类文章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这样的新思想新理论越多,就能释放巨大能量,不仅对主流报章扩大影响力产生良好效益,而且对社会思想进步、精神文明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会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这是一篇作品的新闻价值,也是一个优秀记者的时代价值。

2、代表作品

专家哪里去了

这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设问。如今专家遍地走,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电视荧屏上的养生节目里……满眼都是专家身影,充耳皆是专家声音,怎么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呢?

但大家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每遇攸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期待专家通过媒体给出权威解读时,专家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

君不见,“三聚氰胺”从奶粉里跑出来时,“聚二甲基硅氧烷”借洋快餐端上桌面时,“二哑烷”或能致癌的消息从洗发水中流出来时,人们对这些冷僻的化学名词充满了未知的恐慌。致癌,还是不致癌?能吃,还是不能吃?人们期待权威的答案。但在这些事件曝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可曾见到哪位权威专家主动站出来解答过公众的疑虑?

你就很奇怪,明明一些专家曾在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大讲科学常识以佐证产品的功效;明明一些专家在*组织的发布会上,以这些领域的权威专家自居……为什么当他们走下推介会或者发布会的主席台,你再问,他不是笑而不答便是无可奉告了呢?当然,还有一些专家,确实是某些领域的权威,有着相当的公信度,但当媒体寻到他时却是尊口难开。

不能排除一些专家担心缠身纠纷的顾虑,但大多数时候,专家不是被经济利益左右,为人情圈子所困,便是被行政权力所囿。他们需要照顾的情绪太多,也就只好装聋作哑。我的同事前不久受命采访某“国家局”专家,解答公众对极端天气频仍的疑惑,不料没一个专家敢接受采访,说是领导的指示,不能随便说话。专家丧失了独立性,成了经济利益或者*的奴婢,要么乱说话要么不说话也就在所难免。

真正的营养专家不能给公众科学的知识,张悟本、李一这样的“大师”和“神仙”就会乘虚而入;地震专家、气象专家不能给人们权威的解读,各种谣言就有了市场。最终,*的公信力、专家的信任度和公众的利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

聪明的*应该学会给专家发声的*空间,这种公开、*的态度只会平息恐慌而不是制造恐慌。而有担待的专家应该努力争取发声的机会,要有勇气打破利益和权力的控制,做独立的知识分子。有人会说,这对专家不公平,他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作为掌握专业知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专家必须承受这样的挑剔。不为私利和权力鼓噪,只为公共利益代言,这是专家本应信守的道德底线。

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不见,对专家来说,都是不可宽恕的丑闻。(2010年08月31日科技日报五版“显峰冷言”)

上一篇:李洁非

下一篇:王茂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