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吉勒图
胡格吉勒图,男,蒙古族,1961年7月生,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呼麦传承人。
1、人物简介
胡格吉勒图,现任内蒙古呼麦协会会长,是著名的蒙古族呼麦演唱家。从1999年开始拜蒙古国呼麦大师巴特尔·敖都苏荣为师学唱呼麦,到现在身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亲手带出的学生已有500多人。
2、从艺历程
作为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呼麦纯粹利用人的发声器官,同时唱出两三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世界上颇为少见的“喉音艺术”,被誉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呼麦主要流传于中国的内蒙古和*,蒙古国的西部和俄罗斯的图瓦等蒙古族聚居区,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为种种原因,呼麦在内蒙古草原一度失传,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才使得呼麦这一古老的演唱艺术重新回到内蒙古草原。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格吉勒图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奥林匹克合唱比赛。在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介绍了蒙古族的两种传统音乐:马头琴和长调。这时,台下的一位外国记者站起来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还有呼麦,你们为什么没说?“当时在场的有那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能唱呼麦。作为一个蒙古族的音乐人,连本民族的文化瑰宝都不能传承,真的是非常遗憾。”回国后,胡格吉勒图开始四处找资料,自己练习呼麦,“但这是一个很专业的艺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根本摸不清门道,一开始基本上就是自己唱自己享受”。
1999年,胡格吉勒图拜蒙古国呼麦大师巴特尔·敖都苏荣为师,开始真正系统地学唱呼麦。这一年,胡格吉勒图已经39岁了。“刚开始学习不久,我的嗓子就失声了。老师说,这是我唱呼麦的方法有问题。那时候音乐界有一种说法,搞声乐的人不能学呼麦,因为那样会坏了嗓子,如果学不成最终歌也唱不成。团里的领导也极力反对,因为合唱团只有3个男低音,要是唱坏了嗓子会直接影响全团的演出。”胡格吉勒图说,当初能坚持下来,还是想要唱好呼麦的想法太强烈,幸好没多久嗓子开始恢复了。
胡格吉勒图当时在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唱无伴奏合唱,在学呼麦之前他已唱了18年男低音。“半路出家”学呼麦,难度可想而知。从2000年到2002年,他每年都会参加两次为期3个月的培训,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1200小时的练习,而更多的锻炼还是来自各种演出实践。
2001年年初,在随蒙古族青年合唱团赴德国参加亚太地区中国艺术周活动中,胡格吉勒图担任呼麦领唱,一“呼”惊人,开始崭露头角;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生命的呼唤》音乐会中,他担任呼麦领唱,再露锋芒。
终于,胡格吉勒图迎来了第一次独自登台表演呼麦的机会,那是2002年内蒙古春节晚会。收到春晚导演的邀请时,离晚会录制只有7天了。没有新歌,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因为苦苦学了4年多,还没有检验过自己,胡格吉勒图于是找到了草原著名作曲家恩克巴雅尔。知道他的来意后,恩克巴雅尔立刻帮着作曲、配器、录音,3天3夜后新歌《天驹》出炉了,这首歌在当年的内蒙古春晚上一炮打响。
3、传承贡献
2008年,胡格吉勒图被命名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年,胡格吉勒图的第一张呼麦专辑《天籁之音》出版了,专辑收入了《天驹》《成吉思汗颂》等近30首呼麦经典,这也在他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几年,从国家到社会各个层面,对非遗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让胡格吉勒图遗憾的是,自己的学生中年轻人寥寥无几,儿子12岁的时候跟他一起学过呼麦,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
胡格吉勒图认为,在竭力保留原生态呼麦的同时,可以借助蓝调、摇滚等形式,在古老的呼麦中融入现代元素,如图瓦就有“摇滚呼麦”,又如腾格尔的草原歌曲也有长调、呼麦的影子,他自己的3张呼麦专辑里也做过相应的尝试。事实证明,流行元素和民族元素的适当融合,对于呼麦的传承十分有益,“没有这些现代音乐元素,对年轻人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胡格吉勒图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