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庄烧饼
在博山说起焦庄烧饼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焦庄烧饼以其皮酥、个大、馅多的特点,成为博山名小吃的一个代表。
1、简介
博山特有的焦庄烧饼是博山烧饼中星级的小吃。在博山说起焦庄烧饼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焦庄烧饼以其皮酥、个大、馅多的特点,成为博山名小吃的一个代表。
2、起源
焦庄烧饼
追溯起焦庄烧饼的渊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焦庄村的洪济桥是博山最古老的桥梁,旧时是博山通往济南府的唯一道路。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洪济桥,吃了焦庄烧饼赞口不绝,并留诗一首,诗已无从查考,烧饼制作技艺还代代相传。刚出炉的烧饼两面有点鼓,正面黄如蟹壳,芝麻一层,咬一口,肉、油、芝麻、葱花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令人百吃不厌。因为其制作技艺精湛,用料的考究,成为博山人喜爱的早餐之一。
发面的好坏是保证烧饼松脆可口的重要步骤,发面不能够用酵母,而是用老面引子,这样和的面能够软硬适中,有劲道。肉馅需用上好的五花肉,过肥则太腻,过瘦则无香,并辅以博山的小香葱,莱芜的老姜、博山花椒等佐料。馅要剁得细腻,否则影响烧饼的形状。准备妥当后,将发好的面团揪成大小一致的面季子,揉圆,压成小饼,包上肉馅和小香葱,沾上一层芝麻,再压成薄薄的大饼。压饼要求用力均匀,肉馅才能均匀,饼才圆、薄。将薄薄的饼子迅速贴到炉子的内壁;烧饼炉内部是一个陶瓷的瓦岗,外部以黄泥包裹抹平,有较好的保温性;烤烧饼用焦碳,不能见明火,火不能太旺,太旺烧饼易烤焦,太低,烧饼又不香脆,这样几分钟后香喷喷的皮酥、个大、馅多的博山焦庄烧饼就出炉了。
焦庄烧饼和油粉在*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出,引起了周边地区群众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博山小吃的声名远播,喜欢它并为之上瘾的人将越来越多。
3、做法
首先将事先和好的发面撮下馒头大小一块包上腌制好的肉馅和葱花,放到一个光滑的台面上用手沾着水压薄,这时往铺好密密一层芝麻的板子上一沾,一个直径20多公分的烧饼就等着进炉烤了。
烤炉的直径约有一米多,用黄泥与砖砌成,颅内上方和左右有陶瓷瓦缸(俗称吊炉),火就在炉内下方,炉内燃烧的是锯末,现在大多用无烟的木炭,制作工将不带芝麻的那一面用笤帚往锅上用力一贴(老师傅都用手贴),烧饼就借着热量贴在了板上。一会儿的功夫,烧饼就在炉子里慢慢地鼓了起来,五分种左右用炝子和铁篓取出。焦庄烧饼烤炉很特别,为保证其受热的均匀,上下都封口,只有在侧面有一个开口。如此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利用高温肉馅里的肥肉才会流出油,皮薄陷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