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N-亚硝基二甲胺

科普小知识2022-09-30 13:52:21
...

N-亚硝基二甲胺(英语:N-Nitrosodimethylamine,缩写:NDMA,分子式C2H6N2O,分子量74.08)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与味道很弱,易溶于水、醇、醚等,是一种有毒物品,具有强肝脏毒性,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生产和使用DNMA的车间空气中,如轮胎厂可达0.12-1.5μg/m3,皮革厂可达1.2-47μg/m3,火箭燃料厂为36μg/m3。在鱼、肉等动植食品中可达0.1-300μg/kg。在烟草、蔬菜、谷类中均可检出。属高毒。DNMA对已试验的啮齿类等7种动物,经不同染毒途径,包括经口和吸入,已确定为动物致癌物,靶器官主要为肝和肾。DNMA有经胎盘致癌作用,多种短期致突变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美国*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将DNMA列为人类可疑化学致癌物。

中文名称:N-二甲基亚硝胺

中文别名:N-亚硝基二甲胺、二甲基亚硝基代胺

英文名称:N-Nitrosodimethylamine

英文别名:Dimethylnitrosamine;N-Methyl-N-nitrosomethanamine

英文缩写:NDMA

CAS号:62-75-9

MDL号:MFCD00002053

EINECS号:200-549-8

RTECS号:IQ0525000

BRN号:1738979

PubChem号:24897656

InChI:1S/C2H6N2O/c1-4(2)3-5/h1-2H3

1、简介

N-亚硝基二甲胺(英语:N-Nitrosodimethylamine,缩写:NDMA)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与味道很弱,易溶于水、醇、醚等,是一种有毒物品,具有强肝脏毒性,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主要用于火箭燃料、抗氧剂等制造。

2、化学特质

N-亚硝基二甲胺由二甲胺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而生成,微量存在于多种食品和消费品中,例如可食用腌制肉、鱼、啤酒和烟草烟雾中等,但是它不会在生物体中富集。N-亚硝基二甲胺还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氯或二氧化氯的副产物,而用臭氧作消毒剂则不会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它不容易降解、吸附或挥发,不能被活性炭吸附,因此不容易从饮用水中去除。美国环保署已规定饮用水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最大容许浓度为每升中7纳克,尚未设置饮用水监管的最大污染物水平(MCL)。

3、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6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2.7

6、重原子数量:5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34.6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4、制备方法

将245g盐酸二甲胺和盐酸搅拌加热至70-75℃,加入235g亚硝酸钠在150ml水中的浆状液,同时添加盐酸使反应物恰呈酸性。加毕,加热2h,然后蒸馏至近干,加水再蒸干,将馏出物合并用300g碳酸钾使之饱和,取上层减压分馏,得近200gN-亚硝基二甲胺,收率近90%。

5、化学毒性

N-亚硝基二甲胺急性中毒可引起肝脏损伤、血液血小板计数下降、转氨酶浓度升高,还包括头痛,发烧,呕吐,腹痛,分散性皮下出血,嗜睡,恶心,腹泻等症状。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6、危害说明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致癌物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模型。较小剂量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2013年4月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者黄洋所中毒就是N-二甲基亚硝胺。

研究发现,我国某些地区居民喜欢食用腌制食品,该食品中容易产生一种物质为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它与导致癌症高发有关,长期食用会慢性中毒,它是有4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有11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临床表现

擦干洒在地板上的大量本品约1个月后,1例出现头痛、腹部痉挛痛、恶心、厌食、虚弱、思睡、眩晕等。其他实验室人员也有相似症状,其中2例有黄疸、腹水。1例尸解见肝小叶*变性坏死。

毒理学资料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58mg/kg(大鼠经口);LC5078ppm4小时(大鼠吸入);小鼠吸入120mg/m3×4小时,1/10死亡(1日);大鼠吸入460mg/m3×4小时,10/10死亡(2~4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经口20ppm×10周,而后30ppm×4周,进而50ppm×8周,出现肝损害,11周和12周发生死亡。

致突变性: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基因突变,哺乳动物小鼠淋巴肉瘤细胞阳性;果蝇隐性伴性致死阳性。

致畸性:体外细胞遗传损伤,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体内细胞遗传损伤,啮齿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

致癌性:IARC列为对实验动物有足够证据致癌物。小鼠吸入最小中毒浓度200μg/m3(26周,连续)致癌阳性;小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370mg/kg(56周,连续)致癌阳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7、监测方法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食品)《仪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GB/T5009.26-1996,食品)

石油化工废水及污灌蔬菜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许后效等,《化工环保》,5,296,(1985)

环境标准

中国(GB2758-81)食品卫生标准3μg/L(啤酒、熏肉)(N-亚硝胺)

8、应急方法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9、投毒事件

受害人

黄洋,生于1985年,复旦2010级硕士研究生,不久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曾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2013年被同寝室室友林某投毒,4月16日下午在上海中山医院不幸去世。

中毒过程

2014年4月,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黄洋立即觉得味怪,便将饮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

当天下午4点,黄洋的体温攀升至39.3度。


复旦投毒案

对于突如其来的病痛,黄洋在当日就已对莫慈说,他怀疑清晨喝下的那杯怪味的水,可能就是突发急病的原因。莫慈说,在当日黄洋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时,医生即已由黄洋的主诉推测,寝室饮水机内的桶装水可能因置放日久,细菌滋生而引发食物中毒。

当日,N-二甲基亚硝胺远未进入任何人的视线。黄洋、莫慈和医生均推断,导致黄出现病症的原因是饮用水内可能滋生的细菌。在众多被考虑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当时嫌疑较大。

第二天早晨,黄洋仍呕吐、发热,并感到腹部隐痛。当日,黄洋第一次接受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这两大项内的数个重要指标均不在正常值内。黄洋开始接受保肝及输血治疗。

病情随后急剧恶化。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黄洋的一位师兄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

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对媒体说,学校和中山医院曾组织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试图寻找黄洋的病因,但一直未能完全确诊,最后想到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进入警方排查视线。

神秘短信

病情随后急剧恶化。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黄洋的一位师兄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

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对媒体说,学校和中山医院曾组织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试图寻找黄洋的病因,但一直未能完全确诊,最后想到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进入警方排查视线。

投毒人

林浩森,正是目前被警方认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黄洋室友。2010年,这位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潮汕小伙,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

由于医学科室甚多,在医学院研究生部,寝室室友各自拥有不同研究方向的情况极为正常。黄洋在研究生阶段的方向是耳鼻喉科,而林浩森则主攻超声科。


复旦投毒案

在科研方面,林浩森的成绩并不逊于黄洋。2011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青年论文论坛上,林浩森的一篇文献被评为优秀论文。第二年,在新一次的会议上,林浩森又作为嘉宾在青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官方尚未披露林浩森涉嫌毒害黄洋的原因。本报记者则从一位接受过警方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处获悉,林浩森已对警方供述了毒害黄洋的动机,但警方对动机的核实尚在进行中。

更多的人则在网上呼吁,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要“重证据,轻口供”,不轻易给嫌疑人下判断,并由律师及时介入。

莫慈则告诉本报,4月1日,在结束陪同黄洋并返回医院的途中,他曾见过林浩森。而那天下午,林浩森正前往就读中的中山医院。

“我当时告诉林,黄洋患病打了针,现在在寝室,希望他回寝室后能帮忙照顾一下,”莫慈说,“林则对黄洋患病表示同情。”

莫慈说,黄洋直到去世前,都不知道他的病是因为被下毒。治疗期间,他还曾请超声波专业的林浩森为他做B超检查。

黄洋曾对康复很乐观。大约在4月3日,黄洋打电话给复旦“圆梦墨脱”志愿者项目的负责人小高,说自己食物中毒,等痊愈后还会参与到志愿者的工作中去。

2010年,黄洋曾作为志愿者远赴*墨脱支教。而今年暑假,黄洋本计划带队再度前往墨脱,而前期的准备工作,黄洋一直亲力亲为。

林浩森在黄洋发病期间,也显得并不慌张。黄洋入院治疗后,莫慈和同学在探视返回途中偶遇林沐。据莫慈回忆,当时林还与同学一起讨论黄的病情。

4月3日,黄洋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当晚,林浩森则观看了同学推荐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讲述一个*青年因情侣猝死而走向犯罪道路。

“它有在抨击女人是祸水吗?”林浩森发表了简短的观后感。

8日,黄洋病重陷入昏迷。而林浩森则在当天凌晨发布了被警方带走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好比带一个问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说,你找别人帮忙吧。”

这是林浩森在社交网络上第一次对医生这个职业表达负面情绪。四年前,他曾在《内科学》扉页写下这么一句话:“我热爱医学,立志献身医学事业,为祖国医学发展与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就在将要踏进复旦校园前夕的暑假里,林浩森在空间写下:“要有一种执着: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他的朋友打着哈哈开玩笑评论说,“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解决你。”

“我知道还有一条: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林浩森回复到。

“你那么瘦,打得过人家么?”另一个朋友问。林浩森没有回复。

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上化名林浩森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一篇:坎德拉

下一篇:会计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