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城关区
拉萨市城关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域东西跨距28公里,南北跨距31公里,面积为5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辖区东与达孜县、西与堆龙德庆县相邻,南与山南地区贡嘎县、扎囊县接壤,北靠林周县。是目前*拉萨市区唯一的县级行政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西-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
中文名称:城关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藏文:ཁྲིན་ཀོན་ཆུས་
所属地区:*拉萨市
地理位置: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区
面积:525平方公里
人口:15万(2003)
气候条件: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
邮政编码:850012
电话区号:0891
1、简介
拉萨市城关区
城关区(藏文:ཁྲིན་ཀོན་ཆུས་,威利:khrinkonchus,藏语拼音:Chingoinqü)是拉萨市的主要市辖区和拉萨市*驻地。面积525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5万。拉萨市的主要建筑,如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均在城关区内。
拉萨市城关区是拉萨市唯一的市辖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域东西跨距28公里,南北跨距31公里,面积为5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辖区东与达孜县、西与堆龙德庆县相邻,南与山南地区贡嘎县、扎囊县接壤,北靠林周县。是目前*拉萨市区唯一的县级行政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拉萨市城关区成立于1961年4月23日。
城关区聚居着藏、汉、回等31民族,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于7、8、9月份,多夜雨。年长达3000小时以上。夏无酷署、冬无严冬。
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年最高气温29.6°C,最低气温零下16.5°C。城关区境内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及农资源也及为丰富,地下水储备由于拉萨河及周围高山、冰川等条件作用下,境内形成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库。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铁,石灰石,花岗石、瓷土等十多种。
2、行政区划
拉萨市城关区
全区辖7个街道、4个乡:冲赛康街道、八廓街道、吉日街道、吉崩岗街道、札细街道、公德林街道、嘎玛贡桑街道、蔡公堂乡、纳金乡、娘热乡、夺底乡。共有28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冲赛康街道:辖3个居委会:冲赛康社、丹吉林社区、夏萨苏社区。
八廓街道:辖4个居委会:绕赛社区、白林社区、鲁固社区、八廓社区。
吉日街道:辖4个居委会:铁崩岗社区、八朗学社区、河坝林社区、吉日社区。
吉崩岗街道:辖5个居委会:吉崩岗社区、热木其社区、策门林社区、木如社区、雪社区。
札细街道:辖3个居委会:札细社区、札细新村社区、雄嘎社区。
公德林街道:辖5个居委会:加措社区、当巴社区、拉鲁社区、八一社区、幸福社区。
嘎玛贡桑街道:辖4个居委会:俄杰塘社区、纳金路北社区、统建社区、嘎玛贡桑社区。
蔡公堂乡:辖3个村委会:次角林村、白定村、蔡公堂村。
纳金乡:辖4个村委会:嘎巴村、藏热村、塔玛村、纳金村。
娘热乡:辖3个村委会:吉酥村、仁钦蔡村、甲喜村。
夺底乡:辖2个村委会:洛欧村、维巴村。
3、历史沿革
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统一*后迁都于此,1960年设区。
1961年4月23日,拉萨市城关区成立。
1997年,城关区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4万,多为藏族。辖6个街道4乡,区*驻北京东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23001人,其中:公德林街道55404人,扎细街道26298人,吉崩岗街道30183人,八廓街道15658人,吉日街道32016人,冲赛康街道12160人,蔡公堂乡7152人,纳金乡20454人,娘热乡16537人,夺底乡7139人。
4、自然地理
拉萨市城关区
拉萨市城关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域东西跨距28公里,南北跨距31公里,面积为5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辖区东与达孜县、西与堆龙德庆县相邻,南与山南地区贡嘎县、扎囊县接壤,北靠林周县。是目前*拉萨市区唯一的县级行政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西-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年最高气温29.6°C,最低气温零下16.5°C。城关区境内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及农资源也及为丰富,地下水储备由于拉萨河及周围高山、冰川等条件作用下,境内形成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库。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铁,石灰石,花岗石、瓷土等十多种。
5、行政辖区
拉萨市城关区成立于1961年4月23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已发展至区属4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聚集着中直单位、驻藏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自治区、拉萨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现有藏、汉、回等37个民族,常住人口为23万人,年均流动人口15万人。
6、经济社会
拉萨市城关区
2003年,城关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09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388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实现3356元,城市居民群众可支配收入达到人均4588.52元。
自1979年以来,通过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大力整治,居住环境日趋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飞跃的发展,老城区人均居住面积现在已达到19.8平方米。
按*第四次*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同友好城区开展文化与经济交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市场,发展经济。
同时,热忱欢迎区内外有志之士来该区投资观光。
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主要由14条区(省)道、77条县乡公路为基础。已经建成的邮电通讯设施主要有卫星地面站、拉萨程控电话局、拉萨邮政枢纽大楼和无线市话。国内、国际电话直播和传真业务已经开通,城区电话已升至7位,邮电通讯方便快捷。
7、科教卫生
区教育在不断巩固普及成果的基础上,全区拥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2所,教学点7所,职业培训中心1所,学前教育机构41所;全区初中在校生2915人(江苏中学908人),小学在校生4513人,职业技术学员177人,幼儿园4000余人。
卫生局下设防疫保健站、计划生育办公室、4个乡卫生院、7个办事处社区服务站等管理体系。
1997年成立了科技局,历属城关区农牧局管辖的一个副科级单位,和农牧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9年在我区被*自治区确定为科技综合示范区,2000年开始实施各项综合科技项目。
全区有3个电影放映队,年放映任务900场,7个调频广播电视收转站、2个电视单收站、3个小型有线闭路站,11个城乡广播放点,全区广播电影电视覆盖率已基本达到100%(其中有线电视覆盖率为86%)。全区12个行政村和42个村民小组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影,基本实现了广播电影电视村村通。
8、交通环境
拉萨市城关区
东西向道路主要有江苏路、金珠路、北京路、林廓路等。①江苏路。原称金珠东路。位于城关区南部,南临拉萨河。金珠,藏语意为“解放”。东起东郊交通管理站,西接金珠中路,中与林聚路、林廓东路、朵森格路相交。全长3237米,宽30米。水泥路面,分快、慢车道。建有绿化带和人行横道。路两侧有拉萨市人民*、拉萨妇幼保健院、群众艺术馆等。通公共汽车。②金珠中路。原称沿河中路。位于城关区中南部,南临拉萨河。东接江苏路,西至民族路,中与德吉路相交。全长2420米,宽21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拉萨汽车站等。*自治区人民*在路东段。通公共汽车。③金珠西路。原称沿河西路。位于城关区西南部,南临拉萨河。东起民族路,西至西郊加油站。全长7580米,宽9米。沥青路面。北临烈士陵园。④北京东路。原称幸福东路。位于城关区东部。东起林聚路,西接北京中路,中与林廓路、小昭寺路、朵森格路、娘热路相交。长2280米,宽24米。沥青路面。路两侧建有藏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民航售票处等。⑤北京中路。原称幸福中路。位于城关区中部。全长1580米,宽30米。沥青路面。有绿化带和人行道。通公共汽车。⑥北京西路。位于城关区中西部。东起民族路,西接青藏公路。长1570米,宽38米。沥青路面。建有绿化带和人行道。路两侧有海关、拉萨饭店、*自治区旅游局、藏剧团及*宾馆等。⑦林廓北路。原称建设路。位于城关区东部。林廓,藏语意为“大转经”。东起五叉路口,西至娘热路,中与夺底路、色拉路相交。全长3330米,宽38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自治区人民医院、小昭寺等。通公共汽车。
南北向道路城关区内主要有娘热、色拉、夺底路等南北向道路。①娘热路。原称解放北路。位于城关区中部。娘热,藏语意为“娘氏族的奴隶”。南起北京路,中与扎基路、林廓北路相交。全长4980米,宽9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民航售票处、体育馆等。②夺底路。原称林廓东路。位于城关区东部。夺底,藏语意为“狭谷”。南起五叉路口,中与扎基路相交。长2449米,宽12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高原宾馆、自治区贸易公司等。通公共汽车。环路二环路已全部修通,三环路正在筹建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