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光
魏大光,生于1911年,曾名魏占瀛,河北霸州大韩家堡村人。1935年投身抗日,曾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司令员,冀中军区独立第五支队司令员,八路军一二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等职。1939年8月26日,在霸县大宁口村北与日军战斗中英勇献身。
姓名:魏大光
曾用名:魏占瀛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河北霸州
派:别:中*员
出生年月:1911年
牺牲日期:1939年08月26日
职:位:八路军一二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1、人物简介
魏大光,生于1911年,曾名魏占瀛,河北霸州大韩家堡村人。1935年到天津当搬运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冬因破坏日商在天津开设工厂的配电装置而被捕入狱。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破狱回乡组织起10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曾指挥所部取得永清吴家场反日军包围战斗的胜利。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国*的领导和整编,奉命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并任司令员,*员王同安任党代表。1939年4月,支援冀中的120师扩编,根据上级指示,独立五支队与716团合编为独立第二旅,魏大光任旅长,下辖第四、五团和716团。5月,贺龙派他回霸县、永清等地扩编抗日队伍。他不辞辛劳,与各地武装首领进行广泛接触,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至8月间,将霸县、安次、永清等十几支抗日武装千余人收拢起来,在永清刘靳各庄一带集中。26日在霸县大宁口村北与日军遭遇,魏大光英勇善战,指挥战士与敌人开展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2、组织抗日队伍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军政大员,在日军大举入侵的形势下纷纷溃逃。魏大光与难友们砸开牢门,破狱而出。不久,天津沦陷,魏大光回到故乡。可等待他的却是家破人亡的惨景:父亲被害,母亲因悲伤过度而亡故,妻子下落不明。他目睹此惨景,异常悲愤,毅然告别乡亲,抵天津,赴唐山,在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联合了杨第之、杨作山等十几名热血青年,于当年9月下旬回到霸县大韩家堡村,打出了抗日的旗帜。他动员有枪户献出大枪十余支,提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好男儿上战场,打鬼子保家乡”的口号,一些进步青年纷纷前来投奔,一支抗日游击队在霸县堂二里镇一带诞生了。不久,队伍扩大到1000多人。
*天津地下党负责人李楚离、王仲华和张致祥等人了解到津西有十几股抗日武装,先后派安玉树、大老郭(女)、王同安、李公侠等,分别找到魏大光和在安次县马道口一带组织起抗日队伍的徐立树等人。魏大光敬佩*,赞成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遂出面联络各方,经反复疏导,终将十几股自发的抗日武装联合组成一支抗日联军,*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1938年3月,在堂二里镇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魏大光任司令员,荣振华任副司令员,王同安任党代表,李公侠任政治部主任,翟养芝任参谋长。全支队共4000余人,司令部设在堂二里镇。
1938年11月16日,日军对津西实行第二次“扫荡”,二十七支队奉命向大清河南转移,开赴冀中。11月底,部队到达任丘县青塔镇一带,改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五支队,魏大光仍任司令员,支队下属两个大队、一个骑兵营,共4000余人。从此,这支部队成为我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
1938年12月,贺龙领导的一二〇师挺进冀中,协助冀中抗日军民进行反“扫荡”斗争。为适应反“扫荡”的需要,野战军急需扩大。因此,1939年3月下旬,在贺龙师长的主持下,将冀中军区独立第五支队两个大队与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合编为一二〇师独立第二旅,魏大光任旅长,廖汉生任副旅长,王同安任政委,赵振国任参谋长,李公侠任政治部主任。从此这支部队正式编入八路军的序列。
3、战功卓著
党史记载,贺龙师长第一次与魏大光见面时就问:“听说你打日本鬼子很有办法,在霸县打死多少鬼子?”魏大光谦虚地说:“我不会打仗,碰死了不少。”1938年2月28日,魏大光、王庭文率领200多人,在永清县吴家场与日军打了一次硬仗,首战取得重大胜利。这一仗,我游击队以阵亡4人、伤20人的较小代价换得较大胜利,煞了敌人的威风。各股抗日武装对魏大光的指挥和胆略深表钦佩。二十七支队的出现,不仅钳制日伪军不敢轻易地向津西进犯,而且使天津驻屯日军也感受到严重威胁。魏大光时常派人化装潜入天津市,夜间张贴“抗日救国、反对投降、严惩汉奸”的大标语,散发抗日救亡传单。他还曾派人携带炸药,炸毁市警察局附近的输电线路,并在墙上贴出“魏大光炸”的告示,搅得敌人心神不安。这年11月16日,日军集结重兵对津西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扫荡”。为了避敌锋芒,魏大光率队向南转移,驻在王庄子一带。18日拂晓,日军200余人乘8辆汽车,在300余伪军配合下沿田家口下九号堤向王庄子追击。魏大光看着大堤两侧遍地积水,高兴地说;“这是消灭日寇的天赐良机,不可放过。”于是,挑选优秀射手埋伏在两堤交界的中亭堤东西一线。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时,指挥枪一打响,机枪、步枪顿时响成一片,敌人无处躲藏,死伤数十人。激战一昼夜,歼敌110余人,我军仅伤亡50余人。二十七支队改编为冀中军区五支队以后,魏大光率部在献县臧桥巧夺了日军军车。一天,他获知日军车将从臧桥经过的情报,亲自带领一个排埋伏下来。当敌车进入埋伏圈后,魏大光指挥枪一响,战士们像猛虎一样扑了上去,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活捉7名日军,缴获7辆汽车、300块军毯和满车的弹药及军用物资。由冀中军区五支队改编为一二〇师独立第二旅后,魏大光任旅长。1939年4月23日,在贺龙指挥下,魏大光率部参加了齐会战斗,激战三昼夜,打垮了日军精锐之师吉田大队,歼敌700多人。任丘卧佛堂战斗,献县沙河桥战斗,魏大光也都率部参战,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4、忠骨难寻留下传奇
霸州市堂二里镇,这里是魏大光出生和牺牲后埋葬的地方。霸州市堂二里镇文化站副站长荣乐祥对记者说———“我们这里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有印象,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曾经作为少先队员前往魏大光墓地去扫墓,每年清明节都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魏大光墓没有了。现在老人们只能依稀记得曾经的墓地位置。”“听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石家庄曾经来人调查了解魏大光的英雄事迹,可能是当时把墓迁到石家庄的烈士陵园了。”
作为霸州乃至河北有名的抗日英雄,魏大光牺牲后曾经埋葬在北董家铺的坟地里,那里是魏氏家族墓地。后来向南迁墓到“小树林”,如今,魏大光的墓地已经难寻踪迹,小树林也消失了。
记者实地探访魏大光牺牲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变成农田,曾经载船的河水也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一个传奇故事。
没有遗址,没有遗物,没有后代。英雄匆匆走了,留下了党史里的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5、历史评价
魏大光牺牲后,一二0师在灵寿县为魏大光等人召开了追悼大会。追悼会由代旅长廖汉生主持,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送了挽联,旅政委王同安致悼词。廖汉生惋惜地说:“年仅二十八岁的魏大光同志,还有许多事业没来得及做就光荣牺牲了,这是我党我军的一重大损失,人民将永远怀念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魏大光壮烈牺牲不久,叶剑英总参谋长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悼八路军魏旅长大光光荣殉国》的文章。文章说:文章说:“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郎,愿意以其殷红的血,灌溉那独立*幸福之花。他们都具有矫健的身手,钻到敌人脏腑之间,抓住敌人心脏,挺进到敌军深远的后方,拖住敌人的后腿,使战略的相持阶段更易到来,把敌人的后方,变为前线。因此我们对于参加这种伟大斗争光荣牺牲者,不能不深深地致以哀悼!魏大光旅长就是这样的光荣牺牲者中最灿烂的一个。”“这种百战而死的精神,说明魏旅长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