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14:39:06
...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风云三号D搭载了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这台仪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反演精度1倍以上,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1、发射成功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意义

风云三号D搭载了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这台仪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反演精度1倍以上,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3、发展背景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风云三号D发射后,经在轨测试将投入业务运行,成为我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业务卫星,与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共同组网,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和气象遥感探测能力,促进气象卫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

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目前国内光谱测量通道最多的卫星

“风云三号D”卫星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测控任务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共同完成,中国气象局负责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4次飞行。

“风云三号D是目前国内光谱测量通道最多的卫星,测量通道达近7000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张鹏说,这将极大提高对地球低层大气动力参量、热力参量、温室气体和高层大气电场、磁场、高能粒子的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张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风云三号D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将接替2010年发射的风云三号B卫星,开展下午时间的全球对地综合观测。

“从总体定位上来说,它是我国全球低轨道卫星观测能力的一个保障,是对风云三号B业务观测能力的继承,也是对风云三号B观测能力的改进和提升。”张鹏说,风云三号D星未来将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做支撑,也将在全球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于77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已经成功发射15颗气象卫星,目前在轨数量8颗,其中7颗业务运行,为气象、海洋、林业、农业、民航以及军事等应用领域提供了大量全球及区域的地球观测信息。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力量、具有广泛国际声誉的对地观测卫星,已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提升了我国及国际最先进的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时效和精度。

风云气象卫星还承担了国际减灾宪章机制的中方值班卫星任务,在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接收和应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7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

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我国气象卫星的全球观测能力,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增强了我国在防灾减灾、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等国际活动中的话语权。

上一篇: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下一篇:气压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