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宝鸡市渭滨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12:06:49
...

渭滨区地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宝鸡市的主城区,因濒临渭水而得名,是宝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42平方公里,人口44.5万,辖五镇五个街道办事处,104个行政村、56个社区,城市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

中文名称:渭滨区

外文名称:WeibinDistrict

别名:炎帝故里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宝鸡

*驻地:经二路

电话区号:(+86)0917

邮政区码:721000

面积:728平方千米

方言:陕西西府方言

机场:宝鸡机场

火车站:宝鸡站、宝鸡东站、宝鸡南站

车牌代码:陕C

行政代码:610302

地理位置:宝鸡市南

1、历史沿革

渭滨区辖地文化历史悠久,迄今发现的姜城堡、桑园铺、塔稍、石咀头、茹家庄、竹园沟等新石器时期遗址、文物证明,7000多年前原始部落已密集渭滨区,繁衍生息。


渭滨区

夏、周时,区地为雍州陈国地。

西周为散、(音鱼)封国。境南散关、大散岭、散水,皆以散得名。东周秦文公筑陈仓城,秦孝公设陈仓县。

自秦汉至隋,渭滨区均为陈仓县辖。

唐乾元元年(758),改陈仓为宝鸡,自唐宋直至民国,区地属宝鸡县。

民国28年(1939),实行“新县制”,将全县28个联保划编为22个乡、镇。靠近县城和东关的渭河北岸,时已形成街市,被划为河滩镇;今区辖郊区,分别划为鸡峰乡、神农乡、云栈乡。

民国36年(1947),河滩镇改称渭滨镇。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宝鸡市人民*成立后,在原宝鸡县渭滨镇地区设置渭滨区。1950年6月,各区以序号为名,渭滨区称第三区。1951年9月,区划变更,渭滨区称第四区。1955年7月,恢复渭滨区名称。1958年12月,渭滨区并入金台区。1962年12月,恢复渭滨区行政建置。

1971年2月和12月,清姜区和郊区3个农村公社相继并入渭滨区。同年3月和10月,经省革委会和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建置。

2、行政区划

渭滨区辖5个街道、5个镇、1个乡,57个社区、121个村:金陵街道、经二路街道、清姜街道、姜谭街道、桥南街道、-镇、石鼓镇、神农镇、高家镇、八鱼镇、晁峪乡

金陵街道 代码:610302001 辖新建路东段、新开路、宝渭路、新华巷、机厂街、金陵等6个社区居委会。

经二路街道 代码:610302002 辖新建路、渭工路、新宝路、九冶、南关路、新民路、宝运司、经一路、省建七公司、省建二公司社区等10个社区居委会。


渭滨区

清姜街道 代码:610302003 辖马路街、四〇九、观音山、益门、凌云、金山、宝成、烽火、长岭、宝桥、市仪表厂等11个社区居委会。

姜谭街道 代码:610302004 辖姜谭路、市铁塔厂、市发电厂、中心医院、宝鸡卫校、钢管厂、氮肥厂、秦机、谭家、桑园铺等10个社区居委会。

桥南街道 代码:610302005 辖等桥南头、中滩路、开发区、7107、北照、文理学院、相家庄、宝鸡师范学校、机筑处、公园路、铁一局五处、市制药机械厂、市医药玻璃厂、省安装公司一公司、省开关厂、宝光、96401部队、市一建、宝鸡车辆厂19个社区居委会。

-镇 代码:610302100 辖71社区居委会,旭光、姚家岭、廖家沟、温泉、郭家、永清、杨家山、黄家山、沙河沟、燃灯寺、袁家坪、朴南、朴西、朴东、明星、东星、郭家崖、凉泉、凉泉堡、下沟、洙浴、柘沟等22个村委会。

石鼓镇 代码:610302101 辖石坝河、庙沟、沙家湾、李家槽、陈家堡、甘沟、高家河、窑院、孙家庄、范家庄、甘河坡、马鞍山、王家河、赵家庄、相家庄、刘家、党家、张家沟、石嘴头等19个村委会。

神农镇 代码:610302102 辖陈家、观音山、二里关、杨家湾、大湾铺、太平庄、竹圆沟、邵家山、益门堡、茹家庄、蒙峪沟、夏砑河、冯家塬、峪泉、姜城堡、任家湾、安沟、刘家槽等18个村委会。

高家镇 代码:610302103 辖高家、桑园铺、三合、孔家庄、巨家、符家、塔稍、厥湾、王家山、凉水泉、塔明、寺沟岭、水泉路、庙坡、崖子、苟家岭、太寅、赵家崖、刘家山、解家滩等20个村委会。

200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35号):将原宝鸡县的晁峪乡、八鱼镇划归宝鸡市渭滨区管辖。

3、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渭滨区南部为秦岭山区,北部为渭河阶地,中部为低山残原坡地,南高北低。渭河在区境内与清水河交界处为最低点,海拔561米;秦岭主脊的主要山峰之一的玉皇山的北次峰为最高点,海拔2774米,相对高差为2213米。山区河道狭窄,俗称“沟”。沟壑纵横,山陡沟深,唯渭河两岸较宽平,是区境地势特点。


渭滨区

本地区地处祁吕弧形褶皱带,有两种不同的地质构成单元,北部为渭河断陷盆地,南部为秦岭地轴,构造形迹发育。境内地层分布属昆仑秦岭区的秦岭分区,主要为第四系、第三系和下古生界变质岩系

本地区地貌可分为河谷阶地、丘陵沟壑和石质山地三种类型:(1)河谷阶地海拔580—650米,主要为渭河漫滩,一二三四级阶地,其次为清姜河阶地;(2)丘陵沟壑海拔650—850米,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以南,深山以北。(3)石质山地海拔850—2774米,主要分布在深山和部分浅山。

土地资源

渭滨区土地资源丰富,全区土地总面积138.29万亩,其中农耕地18.06万亩,人均耕地1.59亩;园地1.4万亩,林地90.53万亩、牧草地12.9万亩、其它农用地1.9万亩,建设用地7.2万亩,未利用地6.3万亩。

交通条件

本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境内公路干线4条,98.2公里;专线4条,39.28公里;简易公路64条,299.5公里。

4、自然条件

土壤类型

区境内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黄土性土、娄土、潮土、淤土、壅土、水稻土和草甸*9个土类、22个亚类、44个土属、74个土种。其中棕壤占土地总面积48.3%,褐土类占28.24%,黄土性土壤占16.04%,娄土占4.5%,潮土占1.825、淤土占0.35%、壅土占0.35%、水稻土占0.09%、草甸土占0.16%。

耕作制度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改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复种指数有所提高,河谷阶地以一年两熟为主,其轮作方式为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丘陵沟壑区以两年三熟为主,其轮作方式为小麦—油菜—玉米。

耕地质量状况


渭滨区

按照《陕西省耕地质量定级定产规程》要求,1993年我区制定了《渭滨区耕地质量定级定产实施方案》,采用加权指数法,评定出我区耕地质量等级,其结果如下:全区旱耕地18.06万亩,等级分布在二等三级到七等十三级之间,其中二等0.39万亩,占旱耕地面积的2.2%,三等2.13万亩,占11.8%,四等7.98万亩,占44.2%,五等4.57万亩,占25.3%,六等2.75万亩,占15.2%,七等0.24万亩,占1.3%。

气候状况

本区属大陆性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无霜期年平均213天,日照时数全年为1925.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1毫米,适宜于农业生产.由于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及高度的变化,区境内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川道地区年平均气温达到13℃左右;南部山区海拔23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5℃。海拔600米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92.3毫米;海拔22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000毫米。

水资源

区境内的清姜河、萍香河、石坝河、太寅河、塔稍河、高家河、瓦峪河、巨家河八条一级渭河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6359万立方米,按人均亩均占有量分别为1471立方米和3327立方米,均高于全省人均亩均占有量796立方米和1655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22209万立方米。八条河流均属水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水,水质良好,潜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可供人畜饮用、农田灌溉以及工业和养鱼用水。

5、农业资源

渭滨区有城有乡,山、川、塬并存,其中山地占58%,川道占27%,塬区占15%。川塬地区土地肥沃,无霜期长,气候温暖,降水量适中;浅山区气候湿润,僻风温暖,有较好的水利灌溉设施。渭河由西向东横穿而过,有大小河流11条,水资源比较丰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林牧业资源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6%以上。该区秦岭北麓自然植被保护完好,秦岭山清水秀,气势磅礴,由北向南,依次分布为夏绿落叶阔叶林带、侧柏林带、松栎混交林带、桦木林带,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珍贵稀有野生禽兽有鸟类19科59种,如鹭鹚、豆雁、石鸡等;兽类13科28种,如金丝猴、金钱豹、青牛等;各种经济野生植物如药材、干、鲜果等100余种。全区有农耕地9万亩,宜林地48万亩,养殖水面1000多亩。有可利用草场6万多亩,其中三级以上草场占46%,理论载畜量1.5万个羊单位。

6、农业建设


渭滨区

在建设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角下,渭滨区立足城郊型农业的特点,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城市、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原则,下大力气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

城郊川道区围绕市区东扩和开发区建设,抓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山塬区继续有序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突出发展蔬菜,鼓励设施化栽培,建设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反季节农业生产基地。后山区坚持以“鲜、活、杂、优”取胜的路子,积极发展干杂果,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提高林、果、牧三大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抓好天然林保护、清姜河资源保护、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动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同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民增收相结合。

7、科教文卫

区内科教文卫事业发达。宝鸡文理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和各类学校分布合理;获国家三级甲等的市中心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秦腔、豫剧、话剧、歌舞等各类文艺团体精英云集,群众文化事业繁荣活跃。

8、历史名人

炎帝神农氏

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领袖。《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母安登,又称女登,有娇氏,少典妃,游华阳(陕南洋县有华阳镇),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凤翔府志》、《宝鸡县志》和《中国名胜辞典》均有记载:炎帝神农氏生于陈仓姜水东岸之蒙峪,长于瓦峪,沐浴于九龙泉。三地均在本区益门乡境。


炎帝

瓦峪堡、九龙泉均在峪泉村内,村以此而得名。相传,瓦峪堡还是神农氏娘舅故里,并在此处长大。这里有神农祠,其母抱着神农氏在泉里洗澡,后人立碑为记。

《白虎通义》载:“古之人皆食禽兽,至神农,人渐众多,禽兽肉不足,神农应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农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他不仅教民种植五谷,还教民种植果树。至今蒙峪沟的杏,人称神农杏。

神农氏发明医药,为“医药之神”。《淮南子·修务篇》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与(遇)七十毒”。对于神农氏研究中草药的成果,古代医学家陶弘景等,将其辑录成《神农本草经》,得以传世。长期以来,蒙峪沟出产的柴胡,人称蒙胡,誉为上品。

神农氏还开创市井活动。据史籍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现在本区天台山,留有神农氏“太阳市”的遗址。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峪泉村神农祠有古会,为祭祀日。从农历七月初七起,持续三日的天台山古会,参拜者甚众。解放后,海内外华人华侨每年八月份来到我区天台山、神农泉等地祭拜始祖炎帝,自1992年以来,我市每年举行盛大的“炎帝陵祭典”活动,吸引万余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常羊山炎帝陵祭奠,2007年被评为全国最有魅力的十大庆典活动之一,现已被国家命名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保护。

白鸾

字盂禽,号凝阳,益门乡刘家槽人。幼时聪颖,博闻强记,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中举,次年(1987)中进士,后任行人(管传旨、册封)、浙江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按等职,为官清正廉洁,弹劾不避权贵。

弘治年间,太监杨鹏、李广、刘瑾朋比为奸,把持朝政,冤案成堆,朝臣有具疏上劾者都遭陷害。而白鸾不畏权贵,直言进谏孝宗,抨击刘瑾。正德五年(1510),刘瑾终被武宗诛杀。在任山西巡按时,深入民间,明查暗访。查清晋府宁化王钟柄,仗势欺人,淫虐无道,勾结地方官吏横行一方,百姓怨声载道。白鸾返京后,具情上疏孝宗,力促弹劾宁化王钟柄,他言辞激昂,毫不畏惧,诸朝臣无不为其直谏所感动。在担任江南主考官时,对应试的国戚豪绅公子不徇私情,坚持按科规取贤能,因此被权贵恶棍视为眼中钉。

其生活简朴,两袖清风。偶有外出,惟乘一骖(3匹马的车),随役很少,从不惊扰百姓。后因谴责副使杨忠溥被谪,降为县丞,但仍克勤厥职。辍职归里后,病殁宅中。有关他的轶事,民间流传颇多,其诗文多已散失,唯《益门镇记》尚留传至今。

党丕显

字知微,号亦姜,阁老党崇雅后裔,永丰里(今石坝河乡党家村)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副贡,曾任甘肃文县儒学教谕。丕显个性聪颖、隽拔,家富而好义气,喜饮酒赋诗,结交广博,亦工书法。其与同邑赵碧、庐士英、杨之春、毛仪等九人结诗酒社,九人之家皆贫,丕显常资助之。著有《亦姜集》。

高维岳

清永宁里(今高家村)人,康熙八年(1669),拔贡,曾任山东监运使,以书法著名,后任直隶滦城县令。任职中,善剔除弊端,兴利农桑,体恤百姓疾苦,重视学校教育。著有《学耕园》全稿。

何毓藻(1791—1852)

字荷舫,号芸樵,世居谭家村。自幼聪明,博学多才。六岁就读,十岁读毕十三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一生清廉,历任新宁、西昌、鼓山等知县,颇有政声。

道光二十九年(1849),赴黔查办盐务,适值盐民造乱,当局派他处理。经多方请教协商,将运、卖捐税合并,盐民满意。当地畲族乡民为一山场争讼多年,经17任县官审理无法结案,案卷积压尺余。经细阅案卷,深入察访,最后公断,乡民欣然。又一民妇自谓观音附身,欺骗乡民,扰乱春耕,他得知后,派人将民妇捕押,并在脸上涂出记号,烧掉神堂,乡民称快。

何毓藻年老卸任后,久病不起,于咸丰二年(1852)腊月初一去世,次年,子女将其遗体运回宝鸡,安葬故里。

徐冲霄(1856—1938)

字扶九,益门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曾任广西天保、灌阳、怀远等县知县及奉议州知州护理、镇安府知府等职。因不满朝*败,于宣统年间离职还乡。民国11年(1922),参加纂修《宝鸡县志》,并致力于地方教育。著有《知味斋诗集》,其中,《赞鸡峰山》、《赞金台观》等诗篇极佳。

杨联甲(1889—1956)

杨联甲高家村乡桑园铺村杨家场人,高级警官学校毕业,历任民国*陕西省警察厅东、南两区警察署署长,宝鸡县警察局书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副官,宝鸡县第一、二高等小学武术教员,省立一中、中山中学教员,宝鸡县农会理事长。解放后,任乡、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杨联甲一生酷爱书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其作品在宝鸡地区颇受赞誉。他擅长魏体,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其笔画刚劲,结构严谨,气势雄浑,动笔一丝不苟。他为人诚挚,对求书者毫不推辞。他的书法作品流传很广,但多在“*"中被毁,现仅留南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陕西军区修建西北铁路宝天段纪念碑”石刻题词字迹。

李伯恭(1906—1951)

李伯恭高家村乡苟家岭人,19岁考入同州(大荔)师范学校,24岁赴北平、汉口等地求学深造,曾于北平民国大学进修毕业。民国22年(1933)回乡创办太寅小学,兼任校长。民国25年(1936),参加岐山、宝鸡、凤翔三县地方武装,任副官。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六师,李任副官和平凉留守处主任。民国33年(1944),退伍返乡,在谭家村小学和建华中学任教。民国35年(1946),加入*中统“党网”组织,担任乡参*、*区党部委员,次年,任宝鸡县党部秘书。此间,他做过许多反共宣传。

1948年,宝鸡首次解放时,李将县党部的资料、档案烧毁后,投奔宝鸡县自卫团秦伯瀛部,任中校副团长。1949年1月15日,李同秦伯瀛率领其部和宝鸡县县长杨培森、驻地*九十军一起在宝鸡县周原对*游击队进行搜捕,于18日晚,逮捕游击队员6人,枪杀张彪山(又名张老五)等3人。1949年2—3月,李率部先后两次于虢镇、金陵川等地搜捕*游击队员,杀害6人。宝鸡*夕,李和秦率部企图阻挠人民解放军南下,掩护*胡宗南溃逃,多次袭击*游击队。7月14日,宝鸡解放,李与团长秦伯瀛率残部600余人溃逃至天水吴砦等地,企图负隅顽抗。经*宝鸡地委、宝鸡军分区派人多次联络,晓以大义,劝其放下武器投诚。在*宽大政策感召下,李与秦伯瀛率部于8月5日在宝天铁路拓石车站宣布投诚起义,将该部携带的一门八二炮、一门六O炮、两挺重机枪、2吝挺轻机枪、600余支步枪、62支短枪、5万发子弹,全部交给人民解放军,并随部改编,参加整训学习。

1950年3月,人民*安排他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51年4月,在*中,对其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追究,被逮捕,于同年5月17日按反革命罪处置。

1984年,在平反纠正冤假错案中,对李伯恭一案重新进行复查,按照党的“既往不咎’’政策,对其历史罪恶不予追究,按投诚起义人员对待,撤销1951年5月17日对李伯恭的刑事判决,宣告李伯恭属于错杀,并抚恤其家属。

杨森林(1916—1983)

世居姜城堡村,初小文化程度,中*员。幼年家境贫苦,勤劳诚朴,成年后以务农为生,善于学习钻研农业技术,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新中国成立后,他热爱中国*,立即投身于*建设事业中。1952年,联合本村7户农民在姜城地区建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当年种植的“碧码1号”和“6028号”小麦,产量比老品种高出20%到一倍。1953年,引进的“517"棉花品种和“金皇后”、“白心马牙”、“红心马牙”等玉米良种,使产量比原来分别高出77%到两倍。1954年,他带头成立有21户农民参加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全市最早的初级社之一。次年,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一直担任社主任。当年合作社小麦亩产215公斤,玉米亩产240公斤,棉花亩产35公斤,超过当地一般产量。1955年,种植果园20多亩,新挖鱼池2亩,养鱼亩产35O公斤左右,居全省首位,获省表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他先后担任生产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在大队科研室研究农具改良和科学种田,先后创制和仿制农具31件。1959年元月,他出席全国群英会,1960年2月,被陕西省人民*授予全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到1964年,他带领群众共开展12个课题51个项目的科技试验,有23项得出试验结果,21项在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还选育、引进、培育许多粮食、蔬菜优良品种。

杨森林先后出席过全国、省、市农业先进会议28次,是宝鸡市第一届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宝鸡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代表,宝鸡市政协委员,三次当选为宝鸡市党代会代表。但他从不居功骄傲,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遇事同群众商量。1983年9月5日病逝,终年67岁。

李子青(1909—1991)

李子青名万选,男,1909年生,河南荥阳县人。1944年,日军侵*原,他携眷来陕,先后在岐山、眉县、凤翔等地任教,后又在宝鸡市体育场任国家一级裁判员。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书画,以创作的巨幅精品《魏碑——木兰辞》确立他著名书法家地位。1979年5月,被选为市书法学会主任,1985年,选为市书法协会主席。李白幼天资聪明,酷爱书法艺术。7岁临仿碑帖,后攻读于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任教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的书法艺术结构严谨,笔划浑厚,雄健有力,草书功力深厚。神采飞扬,笔走龙蛇。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书画大赛,两次参加黄河流域十省区书法联展,并在香港、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艺坛展出。1983年,东渡日本;与东瀛书画人士交流技艺。他曾于1988年主持九成宫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有全国30个省、市,7个国家的侨胞和国际友人来稿参赛,盛况空前。他的绘画亦造诣很深,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81年,他创办市书法业余学校,培养出大批书画人才。他担任过中国书法协会陕西省分会副主席、全国书协会员、于右任书法研究会顾问、民盟宝鸡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等多种职务。1991年9月,逝世于宝鸡,终年82岁。

9、风景旅游

渭滨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青铜器之乡。区内秦岭山脉和渭水之滨的鸡峰山、天台山、大散关、炎帝陵、石鼓寺、龙凤山等景区谷幽峰奇、遗迹斑驳、风景秀丽,是集山岳风光、历史遗址、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城郊型风景旅游区。

上一篇:礼泉县

下一篇: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