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郑州市上街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13:19:24
...

上街区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根据“二五”计划建设第二个铝工业基地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工业型城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部,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嵩山,东去省会郑州38公里,现有面积64.7平方公里,辖一个镇,5个办事处,13万人口(2011年)。上街区虽不于郑州市城区接壤,但仍为郑州市区,为郑州市的卫星城区。

中文名称:上街区

外文名称:ShangjieDistrict

别名:上街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河南省郑州市

下辖地区:矿山街道、新安西路街道、济源路街道、中心路街道等

*驻地:济源路街道中心路132号

电话区号:0371

邮政区码:450041

地理位置:郑州市境西部

面积:64.7平方千米

人口:13万人(2011年)

方言:河南方言

气候条件: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南峡窝郊野公园、五云山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上街机场

火车站:上街火车站

1、基本概况


上街区

郑州市辖区。位于郑州市境西部。东、西、南、北分别与荥阳市城关乡、高山镇、刘河镇、王村镇相连,西南接巩义市米河镇。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陇海铁路、郑西客运专线和310国道过境。

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10年末)。辖5个街道、1个镇:济源路街道、中心路街道、新安路街道、工业路街道、矿山街道、峡窝镇。区*驻济源路街道中心路132号,距郑州市中心38千米。

2、历史沿革


上街区

上街区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根据“二五”计划建设第二个铝工业基地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工业型城区。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上街村属荥阳市峡窝镇地域,距今荥阳市汜水镇东5千米,位于上街区西北2千米处。1956年在上街村东南设上街火车站。1957年11月,*总理依据河南铝矿资源丰富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亲自批准我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河南铝业公司建址在上街区火车站南边,遂沿上街火车站名,建上街区。

隋时属荥阳郡汜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孟州汜水县,唐、五代、宋仍之。金属南京路郑州汜水县。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郑州汜水县。明、清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郑州汜水县。中华民国初属豫东道汜水县,民国16年(1927年)废豫东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区,直至*归汜水县管辖,1948年秋至1954年秋属成皋县(汜水、广武合并为成皋县),1954年,成皋县、荥阳县合并后,属荥阳县第五区。

1958年8月5日,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豫民字(140)号文件批准,从荥阳县划出荥阳周村乡的郎中沟、任庄、左照沟、西郊段、聂寨、东马固和史村乡的夏侯、白马寺、左照、及白杨乡的廿里铺、大园等11个自然村成立郑州市上街区。当时全区人口为275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57人。土地面积11.425平方千米。同年8月20日,上街区所辖的11个自然村的10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建立上街公社。同年12月,荥阳的西马固村划归上街区,上街公社辖12个自然村。

1959年1月,荥阳市的上街村、东柏社、西柏社、武庄、肖洼、朱寨、沙固、南峡窝、北峡窝、西涧沟、石嘴、胡寨、四所楼、方顶、冯沟、观沟、何寨、魏岗、大坡顶、东郊段、南郊段等自然村,土地面积30.462平方千米划归上街区,和上街公社合并更名为马固公社。巩县的新中、小关、米河等320个自然村,土地70.954平方千米,人口82822人划归上街区,建立新中公社。

1961年6月,经郑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马固公社分为马固、峡窝两个公社,将新中公社分为新中、小关、米河、茶店、小里河5个公社。当时区辖7个公社。1962年1月,将荥阳县刘河公社的东沟、河东村、柴寨沟、官顶、冯庄、岗寨、徐沟、庵上、后窑、孟沟、申庄、桑树坡、泉沟、任湾、张青岗、东反坡、西反坡、龙潭、煤窑沟、李庄、徐庄、毛沟、南毛沟、申家岭、黄永岭等2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1.8平方千米划归上街区,建立上街区肖寨公社。

1962年2月,接收巩县大峪沟公社的雪庄、黑龙潭和磨岭大队的阎庄生产队,土地4.127平方千米,人口5970人,建立上街区大峪沟公社。至此,区辖9个公社。是年3月建立上街区中心路街道办事处、上街区矿山街道办事处。当时全区人口有13万,土地面积达127.84平方千米。1963年6月,将马固公社并入峡窝公社,撤销马固公社建制。将茶店公社并入新中公社,是年区辖7个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

1964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精神,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大峪沟、小关、新中、米河、小里河5个公社59个大队、571个生产队、680个自然村划归巩县管辖;将肖寨公社全部及峡窝公社大部共23个大队、95个自然村划归荥阳县管辖,至此区辖范围固定下来。保留7个大队、12个自然村,成立上街区农业公社。区辖1个公社、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5万,土地17.85平方千米。1971年2月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分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和反修路街道办事处(后改名为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

1996年,上街区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约12万人。辖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即济源路街道办事处、新安西路街道办事处、矿山街道办事处及聂寨乡。(以上资料来源:《郑州市上街区行政区划调整规划说明书》、《上街区志》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街区总人口77014人,其中:济源路街道50030人、新安西路街道3469人、矿山街道2158人、聂寨乡21357人。

2001年,撤销聂寨乡,设立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区划调整后,上街区辖5个街道,常住人口7.6万人。

2004年7月,将荥阳市峡窝镇整建制划归上街区管辖。按照《河南省民政厅关于调整郑州市上街区和荥阳市行政区划的批复》(豫民行批4号),荥阳市峡窝镇整建制划归上街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前,上街区有5个街道,辖区面积17.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5万;调整后,上街区辖5个街道、1个镇:济源路街道、新安西路街道、矿山街道、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峡窝镇,辖区总面积64.7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另一说:人口由调整前的8.6万人增加到12万人。)

2005年末,上街区辖5个街道、1个镇:矿山街道、新安西路街道、济源路街道、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峡窝镇。

3、行政区划

上街区下辖5个街道:济源路街道、新安路街道、中心路街道、工业路街道、矿山街道;1个镇:峡窝镇。

4、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上街区区位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带。东经113°14'45〃至113°19'05〃,北纬34°35'至34°40'之间。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辖区西部38公里处,周围与荥阳市接壤:东邻荥阳市城关乡,西、南分别与高阳镇、刘河镇毗邻,北部与王村镇相连。

陇海电气化铁路、万泉河路由东而西贯穿城区。郑(州)洛(阳)汴(开封)高速公路傍区而行。上街区是郑汴洛“黄河之旅”旅游热线上的咽喉重地,自古就有“三秦咽喉”、“东部襟带”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上街区域辖1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上街城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7.855平方公里。

地貌地质

按大地构造划分,上街区位于豫西褶皱带荥巩复背斜的北翼,温县坳陷的南缘,华北地震区的中南部。对上街有影响的构造带有:太行山前断裂带,新乡-商丘断裂带,聊城-兰考断裂带,封门口-五指岭断裂带,汾渭断陷盆地构造带等。构造表现形式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断裂发育有上街断层、郭小寨断层、汜水断层和广武断层等隐伏断层。

上街区及附近地区全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厚度由南部岗地的120米向北增至250米以上,成因类型为风积、冲积、冲洪积、冲湖积、人工填土等。

上街区辖区属黄土丘陵地,处于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交接地带。西、南部承接丘陵山地,地势起伏不平,大部分位于古黄河一、二、三级阶地上,按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自南而北可划分为风成黄土岗地,冲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区内所覆盖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浅层黄土岗地区为上更新世风积物;倾斜平原区为上更新世冲洪积物;冲积平原区为全新世冲积物及上更新世冲洪积物。区内发育有较多的冲沟。地面被冲沟割裂成块,冲沟多为近南北向和东西向,冲沟宽深均在30-70米局部有70-80米深,100-150米宽,长度一般为500-2000米,个别冲沟长达5000米以上。东、北部地势开阔,较为平坦。全区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自然倾斜之势,坡度平均0°48′8〃,海拔高度在110-16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189米,最低点130米以下,高差大于50米,平均纵坡降8-15‰。区域内由于长期的山洪及雨水冲刷,致使冲沟纵横,地面大部分被切割成条块段。

气候

上街辖区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南热北冷高压气团进退更迭的控制,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四季特征:春季冷暖无常,多风少雨,气温14.8℃;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期,气温26.7℃;秋季凉爽,日照充足,气温14.5℃;冬季风多雪少,寒冷干燥,气温1.2℃。

温度:上街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337.9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5.3℃之间,年际最大变幅为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9℃,极端最低气温为-16.5℃,一年中月均温度以七月份为最高27.5℃,以一月份为最低-0.2℃,气温年较差为27.7℃。初霜与终霜期间平均日数为52天,全年无霜期平均是225天。

降水:上街区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500—8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5.8%。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22.2毫米。1958年降水量最大,达1048.5毫米,1981年降水量最小,只有318.4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匀,四季降水量相差很大。冬季(12-2月)降水28.0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5%;春季(3-5月)降水116.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8.7%;夏季(6—8月)降水333.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6%;秋季(9—11月)降水144.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9.2%。

水文

上街区多年平均降水653.8毫米,最高达1048.5毫米,最低为400.6毫米,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集中在夏季7、8两个月。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337.9小时,平均无霜期为225天。辖区没有长年地表河流湖泊,地下水是唯一的水资源。

由于上街区分布有较厚的第四系松散层,故蕴藏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富水性自南而北增强。地下水分布以陇海铁路为界。铁路以北为浅层水,静水位5-10米,井深40-65米,单井出水量10-30m3/h,是目前农业灌溉的主要水资源;铁路以南为深层水,静水位35-55米,井深100-160米,主要含水段在60米以内,单井出水量除黄土岗地区小于30m3/h,其它地区多在30-70m3/h之间,富水程度为每小时20-50吨。

本区浅层水主要受降水补给,其次为北部地表水补给,中深层水则为南部侧向迳流补给和浅层越流补给。地下水自西南、南向东北、北迳流。

土壤

上街区土壤为一个土类即褐土类,包括三个亚类——褐土、潮褐土和褐土性土;三个土属是立黄土、潮黄土和白土,共有5个土种,分别为立黄土、白立土、潮白土、砂姜底潮白土、白土,面积分别为4930亩、10148亩、4559亩、2129亩、2308亩,分别占辖区土壤总面积的20.5%、42.2%、18.9%、8.8%和9.6%。

5、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上街区

植物资源

植物:辖区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区,各种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全区种子植物可分为两门,一是裸子植物门,内有苏铁纲的苏铁目,松柏纲含有银杏目和松柏目——松科和柏科。二是被子植物门,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共有30科,约有935个品种。如下述:

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豌豆、玉米、谷子、大豆、绿豆、高粱、薯类等29种,290个品种。

果品类:苹果、桃、杏、梨、李、核桃、柿、枣、梅、樱桃、草莓、石榴、葡萄等65个品种。

蔬菜类:白菜、萝卜、黄瓜、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西葫芦、芹菜、西红柿、茄子、芫荽、小茴香、辣椒、土豆、菠菜、苋菜、甘蓝、洋葱、大蒜、韭菜、豆角等130个品种。花木类:马尾松、油松、雪松、侧柏、桧柏、龙柏、牡丹、芍药、月季、蔷薇、玫瑰、绣球、菊花、一串红、百日红、千日红、合欢、紫葛藤、枫杨、泡桐、法国梧桐、箭杆杨、毛白杨、垂柳、龙爪柳、女贞、黄杨、中国槐等约有450多个品种。

动物资源

动物:全区已知的动物有爬行纲、两栖纲、鱼纲、鸟纲、哺乳纲和昆虫纲等六个纲70多个科、376种之多。其种类名称如下:

草鱼、鲫鱼、鲤鱼、青蛙、蟾蜍、蛇、蜥蜴、麻蜥、壁虎、龟、鳖、喜鹊、麻雀、乌鸦、啄木鸟、翠鸟、鸽、野兔、松鼠、地鼠、黄鼬、獾、狗、猫、牛、马、骡、驴、羊、猪、鸡、鸭、瓢虫、螳螂、青蛉、赤眼蜂、蜜蜂、家蚕、棉蚜、红铃虫、蚱蜢、蟋蟀、蝼蛄、地老虎、棉夜蛾、造桥虫、金龟子、天牛、避债蛾、椿象、叶蝉、叩头虫、灰蝶、粉蝶、菜青虫、粘虫、玉米螟、麦蛾、玉米象、红蜘蛛、果类食心虫、枯叶蛾、黄刺蛾、苍蝇、家蝇、牛牤、虱子、臭虫、蟑螂等。

农渔业资源

区内主要农作物及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谷子、芝麻、果类等经济作物,峡窝镇以农作物为主,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类。

上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为815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林业总产值19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699万元。以畜牧业为主。

近年来,上街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万亩花椒基地、优质林果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日光蔬菜大棚基地等“四大农业产业基地”,所出产的“五云山大红袍花椒”和“柏庙皇梨”,已成为区域现代化农业的知名品牌。

矿产资源

上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铝土矿为主。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区内中铝河南分公司管辖小关铝矿、洛阳铝矿、渑池铝矿等5座矿山。铝土矿保有储量1.9亿吨,石灰石12.1亿吨。目前已形成开采铝土矿110万吨、石灰石85万吨的生产能力。据统计,河南省已探明铝土矿产地40处,累计探明储量4.7亿吨,其中地质保存储量4.39亿吨储量,A/S>7的铝土矿仅占17%左右。因近十多年来乱采滥挖,大部分矿区被破坏,可开采储量远小于储量,铝土矿矿床保存比较完整的储量仅有1.7至1.9亿吨。

6、交通建设


上街区

上街区现有国道6.864Km(G310),县道15.812Km(其中X011廿峡线7.524Km和X042上韩线8.288Km),均为二级公路,乡道61.7Km,村道80.7Km。经过2005年以来“村村通”和国家“千亿元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区已经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的目标。X011廿峡线是我区通往省会郑州和G310公路的交通动脉,X042上韩线是我区连接G30连霍高速的必经之路,X011廿峡线和X042上韩线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

近几年来,我区乡道建设得到迅速发展,Y022西杨线、Y156吴营线、Y035夏大线等为我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村道建设极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为加快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区交通局发扬“团结协作、勤奋敬业、提高素质、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做到三个服务,力争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7、经济发展

综述


上街区

2008年,上街区实现生产总值7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7亿元,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105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2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第一产业

上街区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万亩花椒基地、优质林果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日光蔬菜大棚基地等“四大农业产业基地”,所出产的“大红袍”花椒和“柏庙皇梨”,已成为区域现代农业的知名品牌。

第二产业

上街素有“铝都”之称,是中国铝工业产业聚集地和技术发源地,区内有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长城铝业公司等具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大型铝工业企业,聚集着一批实力雄厚的铝及铝相关的民营企业,是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产品涉及氧化铝、电解铝、刚玉、水泥、铝型材等,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铝工业产业集群。伴随着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70万吨氧化铝扩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全年氧化铝产量将达到200万吨、电解铝6万吨,多品种氧化铝6万吨、碳素制品10万吨、矿山采剥能力500万吨。上街也是中国重要的阀门生产研发基地,河南上蝶阀门有限公司、郑州市郑蝶阀门有限公司、郑州市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郑州阀门研究发展中心等一批国内重点阀门生产研发企业云集于此,素称“中国阀门之乡”。

第三产业

2008年上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24%,超出市定目标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9亿,同比增长24.1%;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55亿元,同比增长25.6%;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区服务业实现税收2.5亿元,财政贡献率达42%。引进新建项目52个,比2007年同比增长68%,新增就业人数2100余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5.1亿,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为20%左右。

8、特色文化


上街区

正月十五“闹元宵”民间文艺汇演

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各局委、镇办及驻上单位、企业组织本辖区或企业的秧歌、盘鼓、腰鼓、旱船、高跷、狮子等民间文艺表演队伍积极参加由区委、区*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承办,在济源路和汝南路举办(从07年开始改在亚星盛世广场举办)的大型正月十五“闹元宵”民间文艺汇演比赛活动。

送电影进基层

为了更好的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从2004年起由*出资,上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2006年前由文化馆负责)积极组织开展了送电影进农村、进社区、进城中村和广场电影活动。累计放映各类电影数千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灯展

自1982年开始,为丰富我区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我区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区委区*多次组织大型灯展,观众达150多万人。1988年10月,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型灯展,全省共有5座精灯评为一等奖,上街独占4座,省艺术节办公室曾为上街文化馆颁发了“灯艺之花”的奖旗。

广场文化活动

上街区广场文化活动起始于上个世纪末,先在上街区体育馆内进行,后在体育场广场举办,近几年在盛世广场开展。始终坚持*牵头、部门参与的原则,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深受广大市民的拥护,也吸引荥阳、巩义等周边的群众前来观看,每年受益群众均在三万人次以上。

9、民间艺术


上街区

上街区民间艺术有:纸扎工艺(主要纸扎如彩灯、风筝、玩具、舞蹈道具、祭祀用品等)、刻画(主要是利用画具、刻刀等一系列的纯手工制作技艺,可刻画在工艺器皿上、制陶工艺、木板烙画、根雕等;并有一些流传很久远的民间手工技艺,如传统剪纸、捏面人、吹糖人、布老虎、虎头鞋等手工技艺。

民间音乐

区多个村庄还组织有盘鼓队、腰鼓队、民俗乐队(响器班)等民间艺术队伍,在各种庆典和祭祀仪式上进行民族器乐表演,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如聂寨村成立有以锣、鼓、镲等一些乐器来进行演奏的打击乐队,代表性演奏曲目有《长行交锤鼓》。

民间舞蹈

区有多只各类民间舞蹈队伍,表演形式各不相同,有多人表演,也有单人成舞的,表演的舞蹈有:秧歌、旱船、扇子舞、舞狮、舞龙等。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活动都要走上街头进行表演。任庄村的民间舞蹈《钉缸》已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曾获省民舞集成二等奖。

民间传说

传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传奇。在上街地区长期流传有:汜河的传说、火焚云阳寺、虢太子入棺待葬遇神医起死回生、巨蟒当空讨封赏刘邦怒而斩其身等诸多传说故事。

民谣

长期以来,本地流传着许多民谣,其中不少是幼儿的催眠曲或儿歌。这些民谣不知出自何家,不知出自什么年代,却被男女老少喜闻乐见,辈辈相传。例如:板凳板凳樏樏,里面坐个大哥,大哥出来买菜,里面做个奶奶,奶奶出来梳头,里面做个孙猴,孙猴出来作揖,里面坐个花鸡,花鸡出来咯嗒,里面做个蛤蟆;蛤蟆出来蹦蹦,里面坐个老豆虫,一挪一动动,一挪一动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