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西北师范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21:28:25
...

西北师范大学坐落于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会兰州。是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58年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之一。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中文名:西北师范大学

创办时间:1902年

所属地区:甘肃兰州

学校类型:师范(综合类)

主管部门:甘肃省人民*

类别:公立大学

1、办学历史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

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

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

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

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2、机构设置

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201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截至2015年6月,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26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研究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创新研究群体2个,省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学校现设27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孔子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学院设置

文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教育学院

心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经济学院

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

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

美术学院

体育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敦煌学院

教育技术学院

传媒学院

旅游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3、办学条件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定点绿化和建设补偿用地1765.9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3.4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38.5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367.7万余册(盘)。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4、人才培养

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20余万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至2015年6月,有各类学生38426人。其中,研究生6383人,普通本科学生18963人,留学生280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2800人。连续五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

5、师资队伍


西北师范大学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截至2015年6月,有教职工2584人,31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79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其中专任教师1359人,教授(含研究员)292人,副教授528人,479人具有博士学位,554人具有硕士学位。截至2015年6月,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28人,*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学团队2个。学校聘请了1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6、学科专业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截至2015年6月,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心理学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34个校级重点学科。截至2015年6月,有73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特色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7、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领域研究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收录论文数居全国师范大学10位左右。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0余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8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7项,省敦煌文艺奖35项。

科研机构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直属所

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筹)

甘肃省西部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甘肃教育发展研究院

甘肃省西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指导中心

甘肃省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西部调研基地

甘肃省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

甘肃省软科学研究中心

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甘肃省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

西部资源应用研究院

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甘肃省旅游发展研究院

中国西部国情调研中心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兰州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中心

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7月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建立,是在原西北师范大学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融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环境和生物等多学科,联合金川公司镍钴研究院建立的具有学科交叉、团结合作、进取创新的特色研究实验室。立足于甘肃省的资源优势,瞄准环境、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为我省“科技兴省”新战略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力求解决了一批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绩。“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按照“小规模、高水平、有特色”的方针,保持和发展优势方向,逐渐在以电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分离科学新方法等为主的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并在出色完成国家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发挥学科交叉、协作攻关、敢挑重担、不断开拓学科前沿问题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于西北师范大学的省级原子分子物理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博士学科点、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建设的“极端环境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建立的。它立足于我校在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物理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瞄准我省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已在新型光电材料、智能传感技术、精密光谱分析及极端环境原子分子物理等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底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建立。

实验室队伍中现有教授37人,其中教授19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9人,回国博士后9人。形成了一批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队伍,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实力。实验室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总值为1700多万元,测试仪器齐全,具备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良好条件。

研究基地

省级及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分布

序号

基地中心名称

负责人

挂靠单位

基地类型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王鉴

教育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傅敏

教育学院

教育部研究中心

3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究基地

刘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部培训基地

4

甘肃教育发展研究院

李瑾瑜

教育学院

省级研究中心

5

古籍整理研究所

郝润华

文学院

全国高校古委会研究所

6

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赵逵夫

文学院

省级研究中心

7

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

把多勋

旅游学院

省级研究中心

8

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

杜睿哲

法学院

省级评价中心

9

西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王嘉毅

教育学院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0

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田澍

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1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张文礼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2

甘肃教育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中心

符得团

传媒学院

省级研究中心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要学术期刊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丝绸之路》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迄今共出版36卷156期。主要开设有中外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西北史地、教育学、美学、西部文化、敦煌学、民族学、艺术学等栏目,具有明显的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特色。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一级期刊",1996年被列入国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社科类"一级名牌期刊"、"首届全国社科双十佳学报",2000年入编CSSCI-1998来源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刊发论文转载和二次文献使用率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中稳居前20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为综合科学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单月15日出版。主要刊登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论文。本刊多年来一直作为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国际和国内一些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的源期刊。曾获中宣部、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并多次获教育部和甘肃省优秀科技刊奖。在学术界和科技期刊界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电化教育研究》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权威刊物,荣获"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的赞誉,读者遍及国内外。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教育类*学术刊物第9位,2000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同年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列为"CSSCI"来源期刊。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1999年起由原来的自办刊物《函授通讯》改名为《西北成人教育学报》正式出版发行。以宣传有关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探讨成人教育理论、指导学员自学和答疑等为办刊宗旨,突出学术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开设有成人高等教育、学习指南、基础教育研究、学员论坛等栏目。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在西北地区以及全国成人高校产生良好影响。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创刊于1992年,1993年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在1994、1999年甘肃省社科类期刊评级中,连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1年年底入围“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膺“双效”期刊称号;2007年在第二届北方期刊奖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称号;2008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期刊”。

《丝绸之路》为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丝绸之路》为半月刊,上半月定位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下半月刊以历史文化为主旨,集中刊发学术性文稿。下半月主要栏目有“丝绸之路学”、“敦煌学”、“考古与考察”、“西北史地”、“史前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文化论坛”、“新闻传播”、“文博工作”、“艺术研究”、“文学与语言”等。

◎《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杂志1982*,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54—50,刊号CN62—1042,ISSN1671—0452,由甘肃省数学会和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编辑出版,是以教学和研究为方向的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刊物。读者对象为中高等学校数学教师及数学爱好者。

2008、2009两年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论文29篇,2010年全文转载论文16篇,在全国47种同类杂志中以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原则为序,名列第2。内容面向中学及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广大师生,涉及从中学到大学的数学教学,密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坚持为数学教学改革与研究服务。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与资料性。辟有:数学教育、教材探讨、教法学法、教改实验、解题策略、数学思维、解题方法与技巧、学习与提高、经验与交流、问题探讨、试题研究、复习指导、教学园地、高教园地、研究生论坛、数学建模、多媒体课件、动态与简介等栏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作者、读者的需求。

◎《当代教育与文化》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当代教育与文化》创刊号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杂志以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中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问题意识,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研究并进的学术定位,以良好的学术规范、品质和求真务实的学术追求推动当代教育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当代教育与文化》以创办导向正确、特色鲜明、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文化精品期刊为目标。本刊广纳教育名家、提携学术新秀,努力刊发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成果。

《当代教育与文化》主要围绕西部教育发展设置选题与栏目。杂志主要刊载西部地区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注重刊载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成果、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设置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师教育研究,西部教育研究,农村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学术动态,热点聚焦,校长论坛等栏目。

◎《资源环境与发展》(内部发行)

于1999年5月由西北师范大学西北资源环境研究所创办,现由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环境教育中心主办。办刊宗旨为:宣传和研究党和*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外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研究当前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各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广大专家学者、领导*及管理人员提供发表学术观点的论坛。

8、对外合作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莫斯科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大学、*新竹教育大学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海外70多所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学校已在苏丹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国际大学、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大学分别合作建立3所孔子学院。

9、附属办学

西北师范大学现设有附属教育集团,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10、社会服务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特色优势,着力提升质量,为服务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教师教育、教育学科实力雄厚,着力推动甘肃省及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

二是人文社科优势突出,着力服务*规划决策和示范区建设。三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较高,着力夯实甘肃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知识源头。

四是艺术体育区域知名,着力提升甘肃省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是产学研用紧密关联,着力支撑甘肃省创新驱动和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11、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和引领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学校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弘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水平大学。

12、文化理念

校训


西北师范大学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

由来

1947年,曾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的黎锦熙先生为《国立西北师院毕业同学录》题词:“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并以他别具一格的国音字母书之。题词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句,深刻地揭示了知、术、行、旨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取历史上形象反映西北地区自然风貌与人文特征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圆”和“直”两个意象,巧妙地表现出了对大学生的知、术、行、旨方面独特的精神期望。这则题词意韵深邃,儒雅考究,对仗工稳,特色鲜明。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备受历届师生的推崇与喜爱。

释义

“知”既是对认识、知识、理智与智慧的概括,也是对探求知识、培育理智和积累智慧的过程的概括,《礼记·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讲的就是知识、智慧、理智对人的行为品质的影响。在黎锦熙先生看来,“知识”既包括科学理论、人文知识,也包括生活常识。“术”,是指道路与方向以及保证在正确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方法策略、技艺技能和学说主张。“圆”,即丰满完整、融通圆满、全面广博。“知术欲圆”就是要告诫大学生,在学识、理智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策略、技能、主张方面,须要追求全面、完整、融通、广博的境界。

“行”,是规律,是传播,是实行、行动、行为,是人的实践活动。“旨”,即意图、志趣、宗旨,是主导人们行动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直”,端正,正确,持久。“行旨须直”,就是要求人的行为和各种实践活动,必须在正确理念指引下坚持不懈进行,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短短八个字,其中包含着对教育工作及人生修养的几大关系的深刻认识。

校徽

西北师范大学校徽和北京师范大学同根同源,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两校校徽采用同一主题元素,标志物为“木铎”。“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论语》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一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

13、知名校友

巴登尼玛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四川省藏校客座教授

曹建华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宣部文艺界优秀专家,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副会长

慈鸿飞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长

杜平让

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理事,苏州工艺美院特聘教授

冯锐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韩经太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主编

侯向林

历任《陇东报》社编辑、庆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馆长

蹇长春

曾任《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主编、该校中文系主任及该校敦煌学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校知行学院中文系主任

李宝堂

甘肃日报社社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传永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伟

上海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主讲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一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庆阳市美协主席

刘建设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

刘志坚

兰州大学教授、法制顾问,法学院院长,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莫晓松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编审

权衡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圭武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和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慧安

兰州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硕士生导师

王飙

甘肃画院专业画家、创作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王守义

《甘肃文艺》、《飞天》杂志编辑,甘肃省文联文学院专业作家

解志熙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杨永林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金凤

青海广播经济频率,采访、编辑、主持

于培彦

宁夏理工学院教授

张志斌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张学忠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六届*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

朱庆之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

王嘉毅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陈学亨

原甘肃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李希

辽宁省代省长,辽宁省委副书记,十八届*候补委员

蔡国英

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罗笑虎

甘肃省委常委、甘肃省常务副省长

吴德刚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何西庆

海南省副省长

张津梁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原甘肃省省长助理原兰州市市长

李沛文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原甘肃省*秘书长

张生桢

甘肃省*秘书长

石晶

甘肃省政协秘书长

李廉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都伟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市长

贾超风

甘肃省体育工作一大队队员,曾获得2011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女子组冠军,2012北京国际马拉赛女子组冠军,2013年全国田径越野赛成年女子8公里比赛冠军

吴海鹰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副部级)

上一篇:贵阳学院

下一篇:普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