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22:36:35
...

启,是夏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个君主,史称夏启,姓姒名启,又称帝启、夏后启、夏王启,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人物姓名:启

本名:姒启

别名: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

所处政权:夏朝

性别:男

民族:华夏

在位时间:前1978年―约前1965年

身份:夏朝君王

父亲:大禹

母亲:涂山氏

配偶:申华

子女:太康;中康;叔康;季康;武观

1、人物简介

启,是夏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个君主,史称夏启,姓姒名启,又称帝启、夏后启、夏王启,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2、人物生平


屈原的《天问》中载传说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由小姨抚养成人。禹州城南柏塔山上有二姨庙,也叫少姨庙,就是为纪念启的姨母而建立。

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有的史学家认为禹是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

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启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户县)不服,启发兵攻伐,被有扈氏打败。为了赢得民心,启便严于律已,过着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尊老爱幼,任用贤能,然后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灭了有扈氏,巩固了王位。这以后,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

启的年纪老了,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着继承权。小儿子武观(一说为幼弟)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为三年丧,召天下诸候,葬启王于箕山之阴。同时立长子太康嗣夏王位,以戊戌岁为元年。

3、相关历史事件

钧台大享


钧台

夏禹王晚年,曾征询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挑选皋陶作他的继承人,可惜他年龄太大,先禹王而死去。大禹王又选皋陶的儿子伯益当接班人,实际上却让启随自己外出巡狩,会见各地的部落酋长,帮自己训练军队,制订吏治和刑罚,参与国家管理,并让其抚恤百姓,发展生产,积累治理国家的实践经验。伯益虽曾跟禹治水,却只管火攻,烧荒而已;后来相禹,也只有几年时间。所以夏禹王在会稽去世之后,伯益自觉其威望、能力和实力都不如启,就主动推让王位于启,并率天下臣民共同拥戴之。启既为“天下同仰”,于是在阳翟(今禹州市)筑钧台,也叫夏台,大享天下诸候,举行“继位大典”,奏韶夏之乐,承父职而即王位。同时又封伯益于箕山,尊商均为宾客,竭力拢络天下诸候,巩固既得王位。

钧台位于今禹州市城南三峰山之阳,有山禺水从台下流过,绕大陵迤逦而向东南,汇颖水,注淮河,进长江而入东海。所谓钧台,本是制作陶器的作坊。钧是制作陶器的转轮。用钧制陶,可使器皿平衡、对称、比例规矩,线条优美。因此,后人将钧引申为“扭转乾坤”或者“旋转乾坤”之意,尊称位高或年长者为“钧座”。“钧台大享”实际上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国宴。这次国宴参加享礼者有记载为“执玉帛者万国”,俗传为800诸候,有人考证为300余人。每位诸候席前摆5个筐、5个高脚盆、5个铜鼎,里边盛满美味佳肴。至今禹州宾馆还流传下来几道有名的“禹菜”。

甘之战


甘之战

甘之战是启讨伐不服他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的战争。启夺得领袖职位后,担心诸候不服,所以就效仿其父召开涂山大会的办法,执待天下诸候。果然不出所料,夏启的同姓部落有扈氏(在今陕西户县),反对启继父位,拒绝宴请,不来赴会。九牧请伐之。夏启说“不可。先王之德被于四海,其威盖于天下,防风氏轻慢涂山之会,先王可以戳之,何者?先王自信其德足以化天下也!今寡人初登大宝,德浅威薄,有扈氏不至,是吾德威不足以令其服。寡人罪当自伐”。于是增修德政三年,天下大治。至夏启三年已丑秋月,九牧万国再请伐有扈。启王乃命兴六师,以斋车载先王禹之灵位同行,借先王之威而使征讨师出有名。

师出孟门,过梁山,陈兵于甘(今陕西户县)之野,誓师已毕,发调兵将,鼓行而西。有扈氏国君名敖奇,亲率猛士六百,顽民九千,驱毒兽在前,然皆太平之民,久不征战。因此,鼓韵而气不扬,令申而志不壮。两阵对峙,有扈氏驱毒兽向前冲撞,王师见而生畏,马乱车翻,士卒四散奔逃。幸亏启王戒后师坚垒,命五将死守勿战,敖奇只好引兵而回。

出师不利,启王不责将士,而罪于己,遂班师息于蒲(今河南长坦县境)。琴瑟不张,钟鼓不击,食不二味,坐不重席,操练兵马,严肃军纪。数月之后,六师之兵个个奋通愿战。启王见时机成熟,再次誓师,聚将师共商破敌良策。启王说:“毒兽不怕刀,只怕金鼓。”于是命前锋奋击金鼓以惊毒兽。良将不畏死而趋德。于是命军中广树义旗,善待降顺之人。果然,有扈氏之众望旗而解,毒兽闻金鼓而溃。顽民、猛士大惊,愿投降者三千人。其余冥顽不服者,皆击杀之。遂灭有扈之国,擒敖奇以归阳翟,祭告成功于禹王之庙。

攻益之战

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所属部落在箕山(今河南登封境嵩山)南击灭伯益的作战。

禹任部落联盟领袖时,因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得到各族系多数部落首领的拥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立政》)。  

禹生前向联盟会议推荐伯益为联盟领袖继承人。伯益(亦称益、伯翳或大费)是东夷的部落首领,曾佐禹治水,但时间不长。禹死后,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益则“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

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益进攻,将其杀死,夺取了中原地区的领导权,并迁居于夏(今山西夏县西北)。

武观之乱

夏启年老后,他的几个儿子开始为了争夺王位,没日没夜的争斗。其中他的小儿子(一说为幼弟)武观,因为闹的最为厉害,被夏启放逐到了黄河西岸。后来,武观对父亲的这一处置十分不满,又在别人的唆使下,起兵叛父,准备攻入夏都,夺取帝位。

夏启八年(公元前2062年),夏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攻打武观,后武观战败,被押回到了都城来见夏启。武观是个比较聪明的人,由于认罪态度较好,夏启也就没有杀他,又把他流放到观地。经过此役,武观的其他几个兄弟也都有所警醒,这就是上古历史上有名的武观之乱。

4、人物家族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乾荒—颛顼—鲧曾—鲧祖—鲧父—鲧—禹(姒文命,夏朝首任君主)—姒启(即夏启,夏朝第二任君主)—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

5、相关历史人物

伯益


伯益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皋陶的儿子,嬴姓。他是梁氏、徐氏、黄氏、江氏、赵氏、马氏、葛氏、裴氏与秦朝王室之祖。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平治水土,这点可见于《史记》之《夏本纪》、《秦本纪》等。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还立下了其他功劳。

帝舜禅位于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禹在临终时,将天下授于益。后来被禹之子启杀害。公元前1973年,禹的儿子夏启发动兵变处死了伯益,引发了“有扈之乱”。传说伯益的尸骨安葬在商丘宁陵。

有扈氏

有扈氏,是夏代时期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战前,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以其强大,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最终才战胜有扈氏。启得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

姒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姒禹伐有扈的继续。

6、人物评价

夏帝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上古颇有作为的帝王。自大禹治水起,氏族首领会盟制度逐渐变为*集权的家天下制度。从应龙氏族来讲,鲧、禹、启都是为治水做出重大贡献的氏族首领。历经三代治水奔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7、史料记载

《尚书·甘誓》记载:“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竹书纪年》记载:“(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逸周书·尝麦》记载:“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

上一篇:外丙

下一篇:箫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