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西盟佤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 2022-10-05 09:20:02
...

西盟佤族自治县云南省佤族聚居边境县,思茅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怒山山脉末端,西与缅甸为邻。面积1391平方公里,人口7.44万。少数民族约占全县人口的94%,其中72%为佤族,另有拉祜族、傣族等。人口0.3万余。县府驻西盟镇。

中文名称:西盟佤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云南省普洱市

下辖地区:5镇、2乡

*驻地:西盟镇

电话区号:0879

邮政区码:665700

面积:1391平方公里

人口:8万人(2003年)

方言:西南官话、佤语、拉祜语

车牌代码:云J

行政代码:530829

1、行政区划

2014年,西盟县辖5镇2乡:勐梭镇、勐卡镇、翁嘎科镇、新厂镇、中课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

2、历史沿革


西盟佤族自治县

秦朝属西南夷地。

西汉为哀牢地;东汉、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南北朝属宁州永昌郡。

隋属濮部。

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地。

宋大理国时为永昌府倮黑部地。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镇康路,泰定三年(1326)改属木连路,天历元年(1328)改属顺宁路。

明永乐四年(1406),设孟琏长官司,隶云南都司。

清顺治十七年(1660),猛琏长官司改属永昌军民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置猛连宣抚司,属迤西道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属迤西道顺宁府,光绪二十年(1894)改属镇边直隶厅(今澜沧),隶迤南道。

民国二年(1913)4月,镇边直隶厅改为镇边县,隶滇南道。

民国3年(1914)1月,因与贵州省镇边同名,乃以其地滨于澜沧江而易名为澜沧县;同年6月,滇南道更名为普洱道,澜沧县属普洱道。

民国18年(1929)11月,废普洱道,设立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澜沧县属之。

民国21年(1932)4月,澜沧县属第12政务视察区;民国23年(1934)4月,属第16政务视察区;

民国24年(1935)8月,属第6政务视察区;

民国27年(1938),今西盟地属澜沧县治内西盟乡,同年9月,澜沧县属第9政务视察区;民国28年(1939)第二殖办督办公署裁撤;

民国30年(1941)6月15日,澜沧县属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1年(1942)7月,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5年(1946)10月,属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2月1日,澜沧县全境解放。西盟区属于澜沧县管辖,为澜沧县第七区。

1949年4月,*西盟区人民*在今澜沧县拉巴乡芒东村小拉巴成立。管辖芒东、音同、大平掌、西盟4个村寨和佤族部落。

1950年,西盟属宁洱专区澜沧县。

1951年4月2日,政务院批准:将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西盟属属普洱专区澜沧县。1952年7月,经*澜沧县工委批准,成立*西盟区委,区址设在今澜沧县芒东村小拉巴。辖西盟、大平掌、芒东、营盘、音同、勐梭六个村。

1953年3月28日,政务院批准:普洱专区更名为思茅专区,澜沧县属之。

1953年4月7日,撤销澜沧县,设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隶属思茅专区。

1955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思茅专区澜沧县的建制,将其原辖的西盟山区暂时委托澜沧拉祜族自治区人民*领导。


西盟佤族自治县

1956年6月,从澜沧县划出,成立自治县筹备委员会。

1956年8月,*西盟工委和县筹委把勐梭区的里拉乡划分为里拉、秧洛两个乡。翁嘎科区多龙乡与该区英腊乡合并。

1956年10月: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西盟县,以澜沧县西盟区为其行政区域。在西盟县未成立前,西盟山区由思茅专区直接领导。

1956年11月,增设新厂区,即: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辖马散、力所、岳宋、中课、勐梭、翁嘎科、新厂七个区。

1957年10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所辖的里拉、勐梭、扒嘎等26个村寨划归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管辖区域。10月,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7个区委会,即:莫窝区委会、力所区委会、翁嘎科区委会、勐梭区委会、中课区委会、新厂区委会、岳宋区委会。区委会为西盟工委派出机构。与此同时,相应划分成7个区,设立区人民*,为自治县筹委派出机构。

1959年10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34个乡级政权机构。1960年,根据1941年中英(缅)两国*签署换文的“一九四一年线”,将中缅未定界地区的永别列、山通、岩城三个地区划为缅甸国土,中缅边界西盟段正式划定。

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以西盟地区为西盟佤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原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辖各区委、区*为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委、县*派出结构。

1964年7月1日,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西盟佤族自治县总人口41298人。

1965年3月3日-5日,正式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属思茅专区。

1965年8月,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设立西盟镇(区级)。辖西盟上、下寨和4个居民委员会。

1967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实行军事管制,西盟佤族自治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履行县委县*和各级党、政领导职能。

1968年9月1日,经*第十三军党委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成立。

1969年3月-4月,西盟县革命委员会把全县各区改称公社,乡改称大队。以此同时,成立公社、大队革委会。原区级西盟镇降格为乡级大队。

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西盟县属思茅地区。

1971年5月3日-8日,恢复*西盟县委,县委会和县革委会合署办公。

1972年7月-10月,报经*思茅地委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相继恢复7个党的公社委员会,即:莫窝公社党委、力所公社党委、翁嘎科公社党委、勐梭公社党委、中课公社党委、新厂公社党委、岳宋公社党委。1978年,调整生产队规模,全县231个生产队扩编成361个生产队。

1980年12月初,原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同时恢复原地址名称,即:东方红、忠东、卫东、红旗、前哨、庆九大、向阳恢复为原来的中课、勐梭、翁嘎科、岳宋、新厂、莫窝、力所;1969年实行“政社合一”*后冠称的生产大队、生产队名称皆恢复了原来的名称。

1980年12日19日-23日,恢复县人民*。

1982年7月,西盟佤族自治县开展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64784人,其中男32439人,女32345人。1983年12月-1984年初,西盟佤族自治县农村机构改革。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区公所,生产大队改称乡(办事处)。全县7个公社33个生产大队改为7区1镇,35个乡和1个乡级办事处。

1984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1982年12月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正式设立西盟镇党委、镇*(区级镇)。原西盟大队改称西盟村办事处。2月10日-3月31日,西盟佤族自治县进行农村*改革。实行政社分开,设区建乡。把全县7个公社,33个大队改为7个区,35个乡(新建3个乡),1个镇。恢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立乡(镇)人民*。

1995年1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53号】批复: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驻地由西盟镇迁至勐梭乡。


西盟佤族自治县

1997年,西盟佤族自治县辖1个镇、7个乡:西盟镇、新厂乡、中课乡、岳宋乡、力所拉祜族乡、勐梭乡、翁嘎科乡、莫窝乡。县*驻西盟镇。

2000年,勐梭乡撤乡设镇。至此,西盟佤族自治县辖2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勐梭镇、西盟镇、莫窝乡、新厂乡、中课乡、翁嘎科乡、岳宋乡、力所拉祜族乡。

2003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13号):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西盟县属地级思茅市。

2006年,撤销西盟镇和莫窝乡,设立勐卡镇,新设立的勐卡镇管辖原西盟镇和莫窝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驻原西盟镇*驻地。

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澜沧县属地级普洱市。

3、人口民族

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65年3月5日。县内居住着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9.1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8.39万人,占总人口的91.90%。其中,佤族人口为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8.87%。

4、经济概况


西盟佤族自治县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现价)78683万元,增长1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74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4万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95万元,增长12.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18万元,增长20.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3829万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4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806元,增长20.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9.8万元,增长13.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1657.9万元,增长49.1%。单位GDP能耗下降2.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37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5.6亿元,比年初增加8689万元,增长18.2%。保险业完成业务收入1563.6万元,增长2%;理赔支出438.7万元,增长14.8%。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2013)

5、地理位置

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9°18′~99°43′、北纬22°25′~22°57′之间。东、东北、东南环接澜沧县,南与孟连县接壤,西、西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89.3千米。国土面积1353.57平方千米。

6、地形气候


西盟佤族自治县

县境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气候温暖而潮湿,为云南省境的“雨城”。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相对高差达1869.9米,立体气候明显,降水量丰富,年均降水量2758.3毫米,居全省之冠,最高年(1991年)达3426.7毫米。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319天。年均日照2204.7小时,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31.8千卡。风速年平均2.5米/秒。夏秋季节雨量高度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90.1%,冬春季节雨量偏少,占9.9%。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适中。

7、自然资源

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怒山山脉南段,属中高山峡谷地带。主要有西盟山脉、拉斯龙山脉、盘龙山脉,均为南北走向。地形复杂,全县除勐梭镇有一块3000余亩的河谷川坝外,其余均为山区。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458.9米,最低海拔590米。河流属怒江水系,有大小河流80条,主要河流有库杏河、勐梭河、新厂河,河流交叉分布,呈树枝状由北向南注入南卡江。


西盟佤族自治县

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西盟县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从总体上看,各类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数量较小,但远景挖掘开发的生产潜力较大。土地资源全县国土总面积203.02万亩,可耕地72.5万亩。地带性土类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非地带性土类有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全县土壤偏酸,有机质含量高,由于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慢,缺磷、少钾。

全县林地面积85.16万亩,占土地面积41.9%。森林覆盖率为37%,活立木蓄积量298.21万立方米。植被复杂多样,主要有季节性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后期发展的杉木林、橡胶林、思茅松林、竹林等。树种类有40多料100多种、以壳斗科树种为主,其他还有山茶科、楝科、榆科、太戟科等。其中草药399种、蕴藏量约123万千克。其中,苔藓类1种,蕨类植物16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380种。有懒猴、青猴、黄猴、虎、熊、豹等数十种兽类;孔雀、白鹤、山鸡、鹦鹉、画眉、猫头鹰等近百种鸟类;蟒、眼镜蛇、腹蛇等数十种蛇类;白鱼、青鱼、甲鱼等数十种水生类动物。

8、旅游景点

西盟县旅游景区有勐梭龙潭—龙摩爷圣地、里坎瀑布、木依吉神谷、佤山榕树王、爬街生态自然民俗村、佤山云海、佤山天池、三佛祖佛房遗址、国门第一寨——勐卡镇娜妥坝等景点。龙摩爷圣地位于勐梭龙潭湖畔,距县城约1千米,是佤族供奉牛头、祭拜神灵的地方。凡是到过此地的人,无不为之震撼,几个世纪以来龙摩爷圣地存放的牛头已达2000余具。

9、风俗习惯


西盟佤族自治县

礼仪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建筑

佤族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枕木头,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个别打铁户也在楼下设有风箱和打铁的一套工具。

饮食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地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佤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浓,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榔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西盟佤族自治县

节庆

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的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谈情说爱“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西盟佤族自治县

新米节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10、地方特产


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米荞:西盟米荞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栽种在山区、半山区。

鸡蛋果: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有卷须,单叶互生,具叶柄,其上通常具2枚腺体,聚伞花序,有时退化仅存1~2花。

蘸水稀饭:蘸水稀饭佤族称之为“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