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永昌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09:33:39
...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境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自古永昌就是著名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312国线穿城而过,是兰新公路物流的重要补给站。

中文名称:永昌县

行政区类别:县级

所属地区:甘肃省金昌市

下辖地区:6镇、4乡

*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7200

面积;:7439.27平方公里

人口:24.3万人

机场:金昌机场

火车站:永昌站

车牌代码:甘C

行政代码:620321

1、行政区划

下辖6镇4乡,109个行政村。895个村民小组,5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永昌县辖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南坝乡。

2、历史沿革


永昌县

汉武帝置番和、骊癈2县,隋为番和县。

唐为天宝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永昌路。

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永昌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永昌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永昌为元永昌王号名。原属武威地区,1981年属金昌市。

民国2年(1913),废州改道,永昌县属甘凉道。

1927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

1936年,划全省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昌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36年1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历时40多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

1955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属张掖专署(河西3专署合并)。

1961年又分设武威、张掖、酒泉3专署,永昌又归武威专署所辖。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80年,恢复永昌县人民*。

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划属金昌市。

1985年,新城子、朱王堡撤乡建镇。

1993年,北海子乡与城关镇合并,成立城关镇人民*。

1996年,城关镇、朱王堡镇、河西堡镇三镇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6年,永昌县面积6516平方千米,人口24.4万人。辖4个镇、6个乡: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东寨乡、六坝乡、南坝乡、水源乡。县*驻城关镇。2000年,东寨乡、水源乡撤乡设镇。至此,永昌县辖6个镇、4个乡。

2000年,水源、东寨撤乡建镇。

2008年末,全县面积5877平方千米,辖6个镇、4个乡,111个行政村,916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4.81万户19.23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永昌县常住人口235489人。

3、经济概括


永昌县

2012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0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增长43.2%。抢抓机遇加大了新一轮项目争取力度,共向上申报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87项,概算总投资达35.9亿元,已到位资金2.71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6.96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深入开展千亿元大招商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0项,到位资金14.68亿元,增长32%。着力打造“两区两园”,完成工业增加值22.14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7亿元,增长18%。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纬一路、经三路建成通车,永昌工业区道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清河农畜产品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氟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鑫华捣固焦洗煤工程、丰盛合成氨生产线建成试车,金泥电石、镕凯电石、日升隆兰炭等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三峡新能源河清滩50兆瓦光电、正泰新能源100兆瓦光电项目并网发电,三峡新能源水泉子一期49.5兆瓦风电项目建成。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东河节水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城郊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发展规划通过评审,我县成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新改建日光温室1726座、塑料拱棚2304座、食用菌棚1385座,推广高效节水技术36.5万亩。草食畜牧业进一步壮大,建成万只羊场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4个,新改建养殖暖棚3151座,新增规模养殖户440户。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加大,流转土地15.1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27.2%。溪源牛羊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基本建成,聪慧早胜牛业肉牛生产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新改建干支斗渠119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加快推进骊靬文化产业园建设,骊靬古城完成主体工程,骊靬公园建设进展顺利,骊靬影视城完成前期工作。与省公航旅集团共同组建的骊靬文化旅游公司挂牌运营,骊靬大道建成通车,“十里栈道”项目启动实施,首届“民俗文化节”、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坚定不移地举全县之力推进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建设,完成狮伏山绿化1150亩,武当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竣工开放;北海子一二三五社城中村改造完成征地和部分拆迁安置,西湖路、文景路完成路基土方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正安蔬菜批发市场、朱王堡农民创业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7.5%。

4、地形气候


永昌县

永昌县位于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境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永昌县地处中纬度,深居内陆,高山环绕,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常年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悬殊。四季中,春暖回缓,夏无酷暑,秋温骤降,冬季严寒。全年日照时数2884.2小时,年平均气温4.8~C,年平均降水量173.5毫米,年蒸发量2067.9毫米,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34天。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在不同的地区气候大不相同:①川区。包括朱王堡镇、水源乡和河西堡乡、六坝乡等地,海拔在1400~17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5—7.4~C,最热月(7月)19.2—23.6℃,最冷月(1月)为一零下10.6—10.4~C,无霜期136—144天。年降水量为135~158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84~2933小时。②浅山区。包括北海子乡、焦家庄乡、东寨乡、六坝乡部分地区和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的农业种植区,海拔在17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6.5~C,最热月(7月)为14.3—19.2~C,最冷月(1月)为一13.1一一10.4~C,无霜期为108~136天。年降水量为158—311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10—2884小时。无明显夏季,冬季长达214天,其余季节只有151天左右。③山区。海拔高度在2500~4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0—1.2~C,无霜期小于t08天,年降水量31:1—400毫米,年日照时数小于2210小时。无夏季,冬长272天,春秋两季相连。最大的特点是雨量丰富,气候湿润。

5、自然资源


永昌县

动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永昌县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雪豹、藏雪鸡2种;属二类保护的有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獭、鹅喉羚、天鹅7种;属三类保护的有石豹、黄羊2种。兽类主要有老虎、黑熊、雪豹、豺、紫貂、水獭、猞猁、麝、马鹿、滩黄羊等40多种;禽类多达114种,其中猛禽类有14种,鸣禽类有45种,鹑鸡类有8种,涉禽和游禽类有14种,鸠鸽类有6种,攀禽类有4种。植物资源: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211.37万亩(不包括山丹马场管理的西大河林区),其中:有林地21.91万亩,疏林地0.58万亩,灌木林地170.85万亩,未成林地8.11万亩,苗圃地0.26万亩,宜林地9.66万亩,活立木蓄积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8.02%据调查,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树种共24科、45属,约70多种。在祁连山林区形成群落的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鹃等15种;北部荒漠区形成群落的树种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枣、宁条等;绿洲栽培树种有油松、侧柏、杨树、柳、核桃、榆、沙枣、梨杏、苹果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草参、枸杞、甘草、麻黄、益母草、黄芪、大黄、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锁阳、桔梗、土茯苓、赤芍、荆芥等。其中,以麻黄、甘草为多,利用价值较高。此外,鹿茸、麝香、羚羊角等药材也比较丰富。

矿藏资源:永昌县地质地貌多异,已发现的矿产地60多处,主要有铁、铜、镍、铅、锌、钨、铋、磷、玛瑙、岫玉、水晶、石灰石、白云岩、石英岩、萤石、石膏、粘土、膨润土、煤、石油等17种。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矿化点32处,分属于4个矿产类型。黑色金属类主要为铁矿,有中型铁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9处,矿石总储量2000万吨,年开采量10万吨。其中,东大山中型铁矿总储量1946万吨,现已开采,为河西堡铁厂利用。有色金属类主要有铜、镍、铅、锌、钨、铋等6种,其中巨大型铜镍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10处。金川镍矿(现属金昌市辖区)为中国特大型硫化镍矿床,仅次于加拿大国际镍公司的矿床,居世界第2位。除镍外,还有铜、钴、铂族等14种有价元素。已探明镍储量500多万吨,占全国镍储量的80%;铜储量300多万吨,仅次于江西德兴铜矿,居全国第2位;钴15万吨;铂族金属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储量的90%。矿床之大,矿体之集中,可供利用金属之多,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非金属类有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膏、粘土、膨润土等矿种。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10处。以莹石、陶土为最,莹石总储量251万吨,年开采量2万吨;陶土总储量120万吨,年开采量o.3万吨;石英砂储量2544万吨,待开发。白云岩、膨润土储量也相当可观。可燃性矿产类有煤、石油、油气——地沥青等矿种。其中,有小型煤矿8处,矿点l处,总储量8497万吨,年开采量20万吨;油气——地沥青矿点2处。石油矿点1处,曾于50年代开采过,日产油200公升。

物产资源:盛产粮、油、瓜、果、禽、蛋、肉、毛和土特产品。粮食:永昌县为甘肃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91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为108555吨,平均亩产308公斤,人均产粮超千斤,每年给国家提供商品粮1亿斤以上,占全省粮食定购任务的1/14,名列全省各县前茅。油料:1991年,全县油料作物总产量9317吨,亩产平均88公斤。永昌以盛产胡麻籽而著名,1991年胡麻籽总产量7474吨。90年代以来,全县年平均上交国家的油品500万公斤以上,占全省油品定购任务的1/9,名列全省第一。瓜果:永昌境内日照长,温差大,是优质瓜果的理想产区。1991年,全县西瓜、白兰瓜等瓜类总产量3389吨,平均亩产2942公斤;水果产量480吨,其中苹果175吨,梨264吨,杏27吨,葡萄13吨。畜产品:永昌县一直是牛、羊肉及其毛皮的主要产区。1991年来,全县牛存栏40776头,其中牦牛4044头,牛肉总产量474.04吨;羊存栏243787只,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71221只,羊肉总产量3873.86吨,羊毛总产量370.87吨。

6、历史名人


永昌县

德艺双星曲坛泰斗马三立:马三立(1914.10.1~2003.2.11)著名相声表演大师。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中*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推官胡执礼:阆中历史人文渊薮、底蕴厚重,不仅表现在俊彦雅士倍出,也反映在忠良名宦迭起,因而名传百世、流芳千古。明嘉靖时期的保宁府推官胡执礼便是其中的一位。胡执礼(1539-1589),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人。幼年好学,十一岁为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历任四川保宁府推官、朝廷刑部主事、吏部主文选、文选司郎中、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光禄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户部左侍郎兼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兼南京户部右侍郎。于万历十七年殁于任上,死后赠户部尚书。胡执礼与张居正、海瑞同在朝廷为官,一生清廉公正,刚直不阿,颇有政绩,是河西地区负有盛名的历史人物。

7、地方特产


永昌县

虹鳟鱼:源于美国,为世界名贵鱼种之一,适于恒温泉水喂养,主要分布于北海子、焦家庄2乡。1989年,养殖水面47亩,年产鲜鱼4.5万公斤。1991年,全县水产品养殖面积158亩,总产量76吨,其中个体养殖虹鳟鱼面积147亩,总产量27吨。

发菜:古名“龙须菜”,俗名“头发菜”。是一种野生的陆生藻类植物。主要分布于红山窑、焦家庄、北海子、河西堡乡的低山荒漠地带,一般在冬季枯草季节采集。永昌发菜是甘肃著名的特产之一,一般年产2000多公斤,1980年达5000公斤。因其为名贵宴菜,营养价值高,加之菜名为“发财”的谐音,大部分由外贸部门调集,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蘑菇:又名“洋蘑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科,食用菌。其中以油鸡腿、青把子、黄蘑菇为上品,主要产于新城子、焦家庄、南坝等乡的祁连山浅山草原地带。民国时期,四川等地商贩云集此地收采。50年代每年可收购干蘑菇1.5万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减少,近年来农民自采、自食、自售者日多。

甜菜:又名“糖萝卜”。永昌的甜菜平均含糖量为16.57%,高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而饮誉国内外,1978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甜菜种植基地。1991年全县甜菜总产量20579吨,平均亩产4926公斤。

麻黄:又名带麻黄,中药材。主要产于河西堡乡的平口峡、东大山等荒山地区。雨水多的年份,每年约产35—60万公斤左右,一般年份产25~30万公斤左右,主要由药材管理部门收购,远销全国各地。

8、旅游景点


永昌县

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先后43天,与敌人作战数十次,歼敌4000多人,并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红军总指挥徐向前及李先念等高级将领在县城亲自指挥战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为缅怀西路军将士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勋,1984年开始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堂,陈列有李先念主席的题词,正中高耸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刻徐向前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陵园与北海子风景区毗邻,构成了永昌县最优美的风景名胜建筑群体。

圣容寺:位于永昌县城北10公里处。据多种佛教史籍记载,北魏太武太延元年(435年),西去印度的刘萨诃和尚行至番禾郡(今永昌县)东北望御谷山,预言此山裂开当有瑞像(佛像)出现,时平则佛像俱全,时乱则首落。到了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果然有一佛像现于岩间,唯少头。40年后,却在距此山岩200公里之遥的凉州(今武威)城东7里发现佛首,即“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合”。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立为瑞像寺。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往礼拜,改为感通寺。唐中宗时又改称圣容寺至今。因它与位于县城北1公里许的前大寺(金川寺)相呼应,故又称为后大寺。圣容寺在古代是受到朝野重视的海内名寺,在丝绸之路占有重要位置,一度僧徒多达2万人。后来几度衰落,现存有石雕佛像和一些石窟。圣容寺塔保存完好(唐塔,与西安大雁塔甚似),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子风景区:北海子风景区古建筑群位于县城北1公里处,因青泉汇集,潭水弥漫而得海名,为古永昌“八景”之一。据古《永昌县志》记载,“唐时敕建”大规模建筑群,并“凿池引水,种松柏诸树,蔚然深秀”’“其地周延五六里,高下布置,据一邑之胜”。后经战乱几度兴衰,大部分古建筑均毁,尚存的五佛殿、观河楼塔多系明、清重修。古《县志》还记载,北海子尚有“十景”:“香泉喷馥、马流泛醇、沙桥观鱼、柳堤舞雪、*转经、水榭听潺、奎阁夕眺、雷峰摩云、河楼览翠、西圃灿霞。”

钟鼓楼:位于永昌县城中心,又名声教楼。清嘉庆二十一年本《永昌县志》称:“晨夕考钟伐鼓,以振文教,故为声教。”始筑于明万历初年,十四年(1586)建成。楼规制仿西安钟楼呈方形,分台基与楼体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周—围87.2米,高7.2米,盘外表以明式青砖护壁,中呈拱洞,通达四街。楼体2层3檐,塔式顶,通高24.5米。下层南北正中置隔扇门,左右为槛窗,斗拱为单翘单昂,造型浑厚壮丽。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收缩,檐下置望台,四向连通。楼体东南西北四面各悬巨匾3块,上书:“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文运天开”、“奎壁联辉”、“云锦天香”;“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整体建筑结构严谨,造艺精湛,是河西走廊乃至全省现存最宏伟的中鼓楼建筑。永昌钟鼓楼曾在明崇祯年间毁于战火,清乾隆年间重修。1927年大地震,城楼、角楼俱毁,唯其独存。1984年,又依原样整修,使其更加绚丽壮观。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横贯:长城横贯于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东与民勤县大口子以南长城相接,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长城相连,全长约120公里。现存部分大体可分为3段:青山堡至民勤县界为东段,长40多公里。因地处戈壁荒漠,长期风化剥蚀,大部分城垣呈2米高的沙土脊梁。但峰墩基本完好,均为约20米见方的墩堡,外筑长约30米的围墙。中段为金川西至月牙湖,长20多公里。因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风沙侵蚀较轻,保存完好。特别是金川西至毛卜喇约7公里城段,烽燧突起,筑内外双城,原貌尚存,气势磅礴,甚为壮观,是极好的旅游观光地段。西段为王信堡村羊庄子至绣花庙,长约20多公里。因地处大黄山北麓,自然风化严重,城垣残缺不全。永昌县境内的古汉、明长城,1981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骊靬古城遗址:据现有史料考查,骊靳县建于西汉,是今永昌县最早的古县之一。其故址就在今永昌县者来寨。由于它同古罗马人有关,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瞩目。

鸳鸯池遗址:位于县境河西堡镇鸳鸯池村以南、金川河西岸的二层台地,是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文化遗存,属甘肃仰韶文化马厂类型,距今约4150多年。1973年和1974年,甘肃省博物馆和地县文物普查队对该遗址先后两次进行了挖掘和考查,共清理墓葬151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以及装饰和艺术品3500多件,为中国文物宝库增添了新的珍品。特别是彩陶的器形纹饰和墓葬的葬式、葬法,与过去的同类墓葬大有不同,有些文物是首次发现,为研究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末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探讨“马厂类型”与“半山”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鸳鸯池出土文物曾于1974年与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同在北京故宫展出,轰动国内外。

上一篇:白银市白银区

下一篇:白银市平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