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介地北纬27°34′-27°52′,东经99°26′-99°36′之间。香格里拉县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县境境域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香格里拉市
别名:中甸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自治州驻地)
所属地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4个镇、7个乡
*驻地:建塘镇
电话区号:0887
邮政区码:674400
面积:11613平方公里
人口:17.45万(2011年)
方言:藏语
机场:迪庆香格里拉机场
车牌代码:云R
行政代码:533421
1、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4年,香格里拉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共有6个居委会、58个行政村。香格里拉县具体下辖镇为:建塘镇、小中甸镇、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尼西乡、格咱乡、东旺乡、五境乡。
2、历史沿革
香格里拉市
汉时为牦牛羌地。
晋时为马儿敢地。
南北朝属党项部。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唐南诏国为剑川节度使地。
宋大理国为旦当(今香格里拉),属善巨郡。
元代称“大旦当”,至元三十年(1293)改属宣政院辖地吐蕃等路宣慰司。
明中叶后为忠甸,属云南布政司丽江军民府。
清康熙年间吴三桂以中甸地予*,雍正四年(1726)划归丽江府。雍正五年(1727)4月,移剑川州判驻中甸,并划归鹤庆军民府。雍正八年(1730)7月,鹤庆府属迤西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于中甸地置中甸厅,设同知,复属迤西道丽江府。
民国二年(1913)4月,中甸厅改为中甸县,迤西道改为滇西道,中甸县属滇西道。
民国三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中甸县属之。
民国十八年(1929),裁腾越道直属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丽江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维西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鹤庆县)。
香格里拉市
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属丽江专区。
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决定设置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中甸县城。
1957年9月13日,迪庆藏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61年,由维西县划入五境区(乡)。
2001年12月17日,民政部批准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2002年,小中甸乡撤乡建镇(省*2002年7月16日批准)、金江乡撤乡建镇。
2005年11月8日,格咱乡驻地由翁上村迁至格咱村。
2014年12月16日,撤销香格里拉县,设立香格里拉市。
3、人口民族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市2011年总人口17.45万人。境内居住有藏族、纳西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普米族9种世居民族和其它民族共25种,有藏传佛教、东巴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
4、气候概况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依次出现六个气候带。属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其气候特点为:
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季节分明,6—10月阴雨天气多,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80%,形成湿季。11—5月晴天多,光照足,蒸发量大,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旱季。
立体气候:县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遂,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1503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5309米的哈巴雪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和高山寒带六个气候带。县气候幅宽、带窄形成“一山分四季”的典型立体气候。
高原气候:县境内处于偏北回归线3°25′,以大小中甸坝子为主的香格里拉高原,平均海拔 3450米 ,一年四季太阳辐射能充裕,气温年较差小,全年无夏,平均温5.5℃ 。但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白天增温剧烈,夜间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大,干季气温日较差可达30℃ ,可谓“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
地形小气候:香格里拉地势南低北高,南部迎南来暖湿气流,降水相对于丰富,气候湿润,北部则相对干燥。香格里拉地形结构复杂,各种气候类型相嵌交错,同一气候垂直带内又有森林气候,草原气候,湖盆气候等单个小地形气候,形成“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5、自然资源
香格里拉市
有红豆杉等珍贵树种,有滇金丝猴等*保护动物,有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有松茸等野生菌类,是生物多样性的缩影,素有“天然高山生物园”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钨、铍、钼、锰、铅、锌等2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种,铜、钨、钼、铍探明储量为全省第一,已探明铜矿远期达100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水能丰富,金沙江境内流程达375公里,有大小河流244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到692万千瓦,可开发理论蕴藏量达209.84万千瓦;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第一个陆地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有“高山急峡雷霆斗,枯木苍藤日月昏”的大峡谷——虎跳峡,有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有仙人遗田——白水台,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桥,有花的世界——香格里拉花海,有心灵驰骋的疆场——高山草甸和高原牧场,有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独克宗古城……
6、经济概况
香格里拉市
综合:2011年,香格里拉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975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6万元,增长6.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0%,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9998万元,增长25.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5.4%,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43592万元,增长31.3%,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7.3%,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6.9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6406万元,增长19.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8.1%,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863万元,增长14.6%,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2.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香格里拉实现县级生产总值3595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6万元,增长6.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745万元,增长22.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5.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8.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0198万元,增长30.4%,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0.8%,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8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547万元,增长19.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4.7%,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139万元,增长18.0%,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1.0%,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9.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布局更趋合理,县域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41.8:52.5;县级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总产值的比重为9.4:38.3:52.3。
农业:2011年,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457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21485万元,增长9.2%;林业产值4519万元,增长9.7%;牧业产值16408万元,增长10.5%;渔业产值68万元,下降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977万元,增长8.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882公顷,比上年增长0.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70公顷,下降1.6%,油料播种面积1071公顷,下降21.4%。
2011年,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8233公顷,其中:公有经济造林6200公顷。零星植树57.7万株;良种苗木产量242.7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0540公顷。
工业:2011年,县域工业总产值为295929万元,增长26.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11998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6224万元,增长14.1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1.6%。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经济产值为6530万元,增长64.0%;集体经济产值为2053万元,增长7.7%;股份制经济产值为16623万元,下降5.9%;股份合作制经济产值为131811万元,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产值为65178万元,增长15.7%;其他经济类型产值为73734万元,增长83.5%。
县级工业总产值为111550万元,增长37.13%,其中,轻工业产值为40966万元,增长32.67%;重工业产值为70584万元,增长39.86%,县级工业增加值为50198万元,增长30.4%。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经济产值为1143万元,增长10.0%;集体经济产值为2053万元,增长7.7%;股份制经济产值为26803万元,增长10.3%;股份合作制经济产值为16623万元,下降5.9%;其他经济类型产值为64928万元,增长78.1%。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香格里拉县紧紧抓住*扩大投资机遇,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励下,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县投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244万元,增长25.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4163万元,增长25.2%;农村私人投资完成47678万元,增长38.92%;房地产投资完成27403万元,增长5.2%。
全年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3441万元,比上年增加138964万元,增长26.0%。
香格里拉市
交通业:根据2011年12月的交通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上统计里程的公路有2489.701公里。全县公路按行政等级分:国道一条191公里;省道2条414.824公里;县道12条,294.996公里;乡道122条873.888公里,村道172条672.896公里,专用公路3条42.097公里,人马驿道1171.64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66.667公里,四级公路1750.49公里;等外公路1772.179公里。按路面类型分,高级路面822.775公里,低级路面166.926公里,无路面1271.644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为骨架、省道为支撑、县乡公路及村社公路为辅助支线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县11个乡镇,64个行政村都已通了公路,已有10个乡镇,18个村委会的路面得到硬化。全县694个村民小组拥有通村民小组公路672.896公里,694个自然村中有480个自然村通了公路,通路率达69%。拥有大中小桥104座。全县拥有营运车辆有7632辆,其中货车6006辆,营运客车1626辆,其中班线车124辆,辖区内有机动车三类维修业户147家(其中包括8家二类摩托车修理业户);出租车260辆;公共车52辆。
国内贸易:2011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3551万元,比上年增长21.3%,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实现64428万元,增长19.4%;非公有经济实现119123万元,增长22.4%。按行业分,住宿业零售总额完成9512万元,增长110.5%;餐饮业零售总额11768万元,增长13.3%;批发业零售总额61467万元,增长20.7%;零售业零售总额100804万元,增长18.0%。
全年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402万元,比上年增加31768万元,增长35.4%,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实现30052万元,增长27.3%;非公有经济实现87344万元,增长32.3%。住宿餐饮业收入为20219万元,比上年增加6690万元。增长49.4%。
财政、金融:2011年,县域财政总收入为122805万元,增长68.3%,地方财政收入61517万元,增长44.94%,财政总支出为395818万元,增长48.8%,地方财政支出为390798万元,增长48.1%。
县级财政总收入为48340万元,增长34.78%;地方财政收入为27488万元,增长30.97%;财政总支出为239898万元,增长109.23%;地方财政支出为234878万元,增长108.83%。
2011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23450万元,增长22.72%,其中储蓄存款为309329万元,增长30.7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36005万元,增长23.14%。
7、社会事业
香格里拉市
科技事业:共举办科普讲座18次,科普讲座受众人数11960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5次,科普展览受众人数290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6000份,播放科普广播、影视节目1700分钟,开展科技咨询95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98次,培训人数7800人次,科技示范户521个。
教育事业:拥有幼儿园5所,其中:入园幼儿数1014人。教职工数108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小学49所,班级数为428个,其中:镇区179个,乡村249个。在校学生数12483人,教职工数1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94人。普通中学校数3所,班级数为128个,初高中在校学生数6151人,其中:初中在校生5833人,高中在校生318人;中学教职工572人,其中:专任教师393人。
文化事业: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从业人员6人,组织文艺活动5次,参加人次5000人。举办训练班次16次,培训人次300人。文化站举办展览个数2个,参观人次1000人次,组织文艺活动20次,参加人次15000人。
卫生事业:2011年末,拥有14个卫生机构,在岗人员有38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313人,执业医师111人,执业助师35人,检验师5人,药师7人,注册护士47人;门诊总诊疗313900人次;病床使用率为51.83%,出院人数3314人次,实有床位141张;村卫生室个数51个,人员61人。
体育事业:体育系统从业人员有4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有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二级运动员4人。一级裁判员1人,全国比赛中,田径项目获得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2枚。
8、特色美食
香格里拉市
青稞酒: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维西豆腐:豆腐在迪庆数维西豆腐最好,因其水质好和传统制作方法,做出的豆腐白而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县城阿根爷豆腐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坨坨肉:因其每坨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坨坨肉是迪庆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冷水煮熟,不放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时需用双手拿肉。其味非常鲜美,因煮时不能烂炖,而是要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生,“火候”稍过则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且要趁热即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易做此道菜。
赛密羊肉:此菜专为藏族男子打猎归来时食用,由妻子在家烹制,等待丈夫满载而归,以示幸福甜蜜。主料为羊肉,佐以黄鸡蛋、白糖、酒、菜油、酥油。金黄嫩滑,味道鲜香酸甜。
琵瑟肉:是一种采用藏族传统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具体做法是,将猪的内脏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躯体。待稍凉后,放入花椒、草果、食盐等佐料(也有的加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缝合,压上石板腌制,还要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因其形状像琵琶。故称“琵琶肉”。《滇南新语》里说琵琶肉“薄腻若明珀,形类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若不切开,呆数年不变。其肉味道鲜美,肉色彩透明,见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炖,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香格里拉市
叭嚓:是藏语,是一种面食。用精面、酥油、红糖、奶渣合成,揉面时不加发粉,将面和匀搓成长条再捏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煮熟,滤除水份后,再放入酥油汤中煎炸即可。其状各异,其色金黄,又酥又香,多用于喜庆及招待贵宾。
糌粑:是藏区的主要食品之一,磨制糌粑主要以青稞为主,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成了香喷喷的糌粑。藏族人吃糌粑一般都先在碗里倒点酥油茶,在把糌粑加入捏成团状后食用。也可用开水将糌粑冲开调成糊状后食用,可放上少许糖,味道会很不错,许多朝圣者就把糌粑作为干粮。
手抓牦牛肉: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食。因食用时用手将烹制好的牦牛肉块抓在手中割食而得名“手抓牦牛肉”,藏语则称之为“诺夏祖玛”,意为水煮牦牛肉。
松茸:又名松口蘑,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新鲜的松茸,形若伞状,色泽鲜明,菌盖呈褐色,菌柄为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有浓郁的特殊香气。松茸是迪庆州美食。
9、景点景区
香格里拉市
“高原仙子”属都湖:有着“高原仙子”之称属都湖是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第一个景点,以晨雾倒影著称。春夏时节,湖畔有花海。冬季,早晨因为温差湖面上会升腾一层虚幻飘渺的白雾,能拍出较美的风光片出来。在每日清晨到早上8:30分左右,蓝天白云下,晨雾中的属都湖宛若仙境一般,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属都湖距香格里县城36公里,湖面海拔3595米,湖面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0.7公里,面积120公顷。属都湖以“晨雾倒影”著称,在雾中悠游,宛若仙境;春天,属都湖有杜鹃花相簇相拥,分外怡然;夏季,鲜花烂漫,牧草丰美,湖水送爽,远离酷暑;秋天,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纯澈无边。
杜鹃花满碧塔海: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中甸县东部,距县城25公里。保护区以碧塔海为中心,总面积840平方公里。碧塔海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藏语称碧塔海为"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碧塔海素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历史上曾经是被水淹没的凹陷地带,第四纪随*高原强烈抬升形成目前高原面貌。藏语“碧塔”是栎树成片的地方。藏语中碧塔海又意为宁静的海。在晴朗的日子里观赏春天的碧塔海,别有情致。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
普达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距香格里拉县城22公里。普达措国家公园是*第一个国家公园,它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和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观光机会。
香格里拉市
“仙人遗田”哈巴雪山白水台: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远处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台造型真的就像层层梯田,在阳光照耀下,又仿若摄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脚踏在白色的石阶上,说不出的泌凉畅快。相传,纳西族的两位天神为了让当地的纳西族人学会造田耕地,特地变幻出来这样一片"梯田",所以又有"仙人遗田"的说法。白水台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因此是中国最大的泉水台地之一。
虎跳石气势非凡:“虎跳峡位于中甸东南部,距中甸县城105公里,距长江第一湾35公里,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处险滩。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叨余米,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
上一篇: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下一篇: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推荐阅读